高等教育“小同行”学术群体的结构探析
——以“双一流”建设研究为例

2023-07-17 08:50武建鑫王嘉琳
关键词:子网一流学者

武建鑫,王嘉琳

(陕西科技大学 教育学院,陕西 西安 710021)

一、问题的提出

学术群体是在学术分工体制下研究者因共同的学术使命自然形成的学者成员团体,他们共同构建并分享着比较相似的认知基础、研究范式和学术信念[1]。事实上,在既有的学术体制下,每一个研究者都有其较为明确的学科专业归属,都会在不同程度上参与到各种各样的学术群体当中,以期在专业领域实现个体职业和群体利益的协同发展。依据学术群体成员的研究范围,可将学术群体划分为“大同行”和“小同行”。“大同行”学术群体成员的范围相对较大,以一级学科或二级学科为学术交流边界,研究者出于学科情节对同一学科专业领域的从业者有着天然的认同感,学术交流往往具有随机性。“小同行”学术群体成员的范围相对较小,以具体研究领域为学术交流边界,研究者更加关注彼此的研究情况,也更加容易达成合作交流的意向。从已有研究来看,学术界对学术群体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层面:一是秉承托马斯·库恩(Thomas Kuhn)的范式理论,将学术群体泛化为学术共同体,进而探讨学术共同体的学术准则和价值理念[2][3];二是运用科学社会学的理论和方法,在学科层面揭示各学科领域的学术群体的内部结构及其合作交流方式[4][5]。这些研究对于我们系统理解学术群体的科学社会学机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但在相关研究的学术话语体系中很少关注“小同行”学术群体的内部结构和交流方式。

“双一流”建设不仅是当前乃至未来中国高等教育的重大战略部署,而且已经成为高等教育研究领域的重要学术命题。自2015年颁布“双一流”建设方案以来,学术界对有关学术问题进行了持续深入的研究,形成了一系列的研究成果,其中,在中国知网发表了7 751篇期刊论文,369篇硕博士论文。这些研究成果因研究者的学术合著行为而形成了以“双一流”研究为标签的“小同行”学术群体,他们不论在群体之外,还是在群体内部,都因其比较相似的学术志趣、研究范式和学术共识形成了较为广泛的声誉和认可。那么,“双一流”建设研究领域的学术群体由哪些学者构成?他们形成了怎样的知识网络及其内部结构?群体内各学者之间是如何开展合作交流的?科学回答上述问题不仅有利于我们认识“小同行”学术群体的研究网络及其知识生产特征,还有助于研究者识别学术合作伙伴,改进学术合作交流方式。

二、研究设计

“学术群体”这个概念具有明显的社会学意味,客观上呈现了学者个体之间的知识网络和社会网络关系,有助于探索某一研究领域学者之间的合作交流方式、知识流动与传递路径以及研究机构或研究主题的聚集情况[6]。基于学术群体的网络结构,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通过确定学术群体核心作者、探讨学术群体整体网络、挖掘典型合著子网等方式,旨在揭示“双一流”建设研究领域的核心作者及其知识网络和社会网络的复杂关系。

(一)技术路线

首先,根据文献计量学的理论与方法,运用SATI软件等工具提取文献题录信息,从中选择“双一流”建设研究领域的核心作者,并针对核心作者的统计学特征进行多维度的分析;然后,通过作者两两检索的方式,构建学者合著矩阵,为合著网络的分析奠定数据分析基础,并对整体网络的相关属性指标进行针对性的分析;最后,在整体网络中抽取子网,根据子网的社会学特征进行归类,并选择较为典型的子网进行类型学分析。(如图1)

图1 技术路线

(二)数据来源

在中国知网检索,检索式为篇名“双一流”“一流大学”或“一流学科”,时间范围确定为2015年至今,来源类别为北大核心、CSSCI期刊,检索时间为2022年7月13日,共获得2 537篇文献。检索式设置理由如下:一是有关“双一流”建设的研究文献,主要包括“双一流”建设宏观议题分析、(世界)一流大学建设分析、(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分析三个方面,以篇名为“双一流”“一流大学”“一流学科”的检索式,可以更精准地定位该研究领域的核心文献;二是尽管非核心期刊中也会有高质量的文献,但在统计学层面高质量的文献与核心期刊呈高度相关。以北大核心、CSSCI期刊为文献信息来源,可以有效避免纯粹发文数量取胜的非核心作者进入“双一流”建设研究的学术群体范围;三是虽然在2015年11月之前也有数量可观的“(世界)一流大学”或“(世界)一流学科”核心文献,但“双一流”建设作为一个政策性话语,源于2015年11月5日颁布的“双一流”建设政策方案,故将文献来源的时间范围确定在2015年11月至今。

三、“双一流”建设研究领域的核心学者确定及分析

一般而言,某一学科或研究领域的核心学者主要有两个显著特征:一是核心学者在该领域有着重要的知识贡献,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二是核心学者在该领域有着重要的影响力,广受学术界认可[7]。事实上,任何一个研究者都能随口说出若干位他所在领域的核心学者,但这种统计方式缺乏科学性,其结果要么太过宽泛,要么会遗漏重要的学者。在图书情报研究领域,学者们往往采用较为成熟的综合指数法来确定核心学者,具体做法为:(1)通过普赖斯定律筛选核心学者候选人;(2)测算核心学者候选人的综合指数;(3)根据实际研究需要和综合指数排序确定核心学者范围[8]。本研究严格遵循综合指数法的计算规则,在“双一流”建设研究领域共遴选出111位核心学者,为分析便利仅呈现前40位学者的发文数量、被引频次、合著比率、综合指数信息。(见表1)

表1 “双一流”建设研究领域核心学者相关信息(前40位)

上述40位核心学者来自“双一流”建设研究领域3 402位作者群体,占总人数的1.18%,这说明核心学者的遴选标准较高,一定程度上为后续知识网络所呈现的社会关系分析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接下来,笔者从发文量、被引频次、合著比率等方面进行逐一分析。

(1)从发文量来看,40位学者的发文量为340篇,占总论文数量的13.4%,发文分布存在明显的“长尾现象”,即核心学者发表了数量可观的高水平学术论文,比如王战军、武建鑫、王建华等10位学者发表论文均在10篇以上,但相当多的涉足“双一流”建设研究的学者发表的论文数量占有较大的份额,如图2所示,仅发表1篇论文的学者就有2 748人(包括合著学者)。“双一流”建设研究论文的长尾分布具有科学社会学意义。一方面,“双一流”建设研究主题符合“都市型”研究特征,但内部分化较为明显,除了长期关注世界一流大学研究和学科建设的学者之外,大部分学者仅仅是该领域的“过路人”,即在“双一流”政策背景下开展传统高等教育主题的研究,抑或从某一个研究视角阐释重大政策所赋予的新内涵;另一方面,相比较其他学者而言,学术界往往更加关注核心学者的研究成果,在学术引用、评价、转载等方面更容易获得认可。但值得我们关注的是,个体发文量较少但群体较为庞大的学者仍然具有重要的价值,他们更容易从多学科的视角,抑或是从经验和专长角度对“双一流”建设研究提供更为深刻的见解。

图2 “双一流”建设研究论文“长尾分布”

(2)从被引频次来看,40位学者发表的“双一流”建设研究论文被引频次总计6 003次,人均150次,其中,周光礼、武建鑫、钟秉林、别敦荣、王建华、眭依凡、马陆亭的被引频次均超过200次。同时,核心学者发表论文的被引频次分布差异较大,其中,数值最高的学者高达1 137次,数值最低的学者只有16次。通常而言,论文发表时间和论文数量会成为累积频次的重要影响因素,但已有数据表明,核心学者被引频次分布差异与论文数量并不呈正相关关系。其原因有二:一是大部分获得高被引频次的学者均为高等教育研究领域的著名学者,在学界具有较高的学术威望和社会影响力,其学术论文更容易获得同行的认可和引用。例如作为青年学者,武建鑫的被引频次偏高主要原因是分享了其导师周光礼在学术界的威望和声誉,周光礼与武建鑫合作发表的论文“什么是世界一流学科”截止目前被引高达404次[9]。二是高被引次数主要来自若干代表性文献,这在很大程度上抬高了总被引频次数值,比如周光礼于2016年发表的“‘双一流’建设中的学术突破——论大学学科、专业、课程一体化建设”被引频次为472,此文献已经成为“双一流”建设研究领域的基础性文献,供学者们借鉴、比较、批判,进而实现再创新。

(3)从合著比率来看,40位学者发表的“双一流”建设研究论文的平均合著比率为77.87%,说明核心学者对合作发文具有较强的认同感。具体来说,核心学者发文的合著情况可分为三类,第一类属于“清一色的团队科研”,有刘小强、毛建青、何海燕等22位学者合著比率为100%,这些学者在合作科研的过程中具有较高的学术领导力;第二类属于“合著和独著共存”,按照合著比率依次有王战军、刘静、王运来等17位学者,这些学者兼具社会科学的团体科研和人文学科的独立生产特征;第三类属于“孤军奋战的学者”,分别为袁广林和刘国瑜,他们均属于独立发文的学者,发表“双一流”建设论文分别为8篇、7篇。虽然在整个核心学者群体中占比较低,但仍然具有重要的科学社会学意义。一方面,独立发文且能保持高产,但并不代表没有学术交流,他们可以通过引注文献的方式与学术界交流对话;另一方面,学术思想的一致性和深刻性往往需要通过独立发文的方式来保障。

四、“双一流”建设研究领域核心学者合著网络特征分析

核心学者的确立为构建作者共现矩阵提供了数据基础。以中国知网为数据统计源,以篇名“双一流”“一流大学”“一流学科”为限制性条件,基于核心学者的数据源,将合作发文不少于4篇的学者纳入学术合著分析范围,共获得合著学者344人,然后通过两两在线检索合著频次,形成344*344的核心学者共现矩阵。其中,我们延续了学术通用的做法,共现矩阵的对角线取值为学者合著次数加1。在此基础上,本研究运用Ucinet软件,获得“‘双一流’建设研究.##h”基础数据,按照整体网络、中心度、核心-边缘结构、结构洞等指标计算相应的测量值,然后运用Netdraw软件绘制作者合著网络图谱。(见图3)

图3 基于核心学者形成的学术合著网络

(一)整体网分析

合著网络的整体属性主要涉及整个网络的集体互动性和连通性能两个方面,通常运用网络密度、小世界效应、网络聚集度等指标进行分析。密度指的是一个网络中各节点之间联络的紧密程度,即节点之间的连线越多,网络密度就越大。根据Uncinet软件计算可知,网络密度值为0.011 1,说明整个网络连通性能较差,很多结点之间并没有连通,这就意味着“双一流”建设研究领域的核心学者之间合作互动较少,只是形成了若干小团体,其联络关系仅停留在小团体内部。小世界效应是指在网络中很多节点可能没有直接的联系,但大部分节点可以从任一节点出发,经过少数几步就能到达。根据平均距离Uncinet软件计算可知,本网络的平均路径长度为2.073,网络聚集度为1.339,即网络中学者之间的学术联系只要通过2.073个节点就能实现,符合小世界效应的判定标准(平均距离小于10)。由此可知,“双一流”建设研究学术群体虽然存在明显的分隔现象,但各群体之间存在较强的互联互动潜力,特别是各团体之间容易获得合作交流的机会。

(二)中心度分析

中心度描述的是个人或组织在其所处的社会网络中的地位及其重要性[10]。在作者合著网络中,中心度指标主要用来解读关键学者在网络中的学术影响力和重要作用。根据Ucinet软件计算获得“双一流”建设研究领域核心学者的中心度数据,分别按照度数中心度、亲近中心度、中介中心度的数据排序列出前8的学者。(见表2)

表2 “双一流”建设研究领域核心学者中心度信息

(1)度数中心度是指网络中各个节点的集中程度,反映的是社会网络中相对于其他行动者而言处于中心位置的行动者。从表3可知,邱均平、毛建青、陆根书、王战军等人的度数中心度较高,他们处于整个合著网络的中心位置,不仅具有较高的学术领导力,而且在学术群体中具有最为广泛的交流合作能力。结合图3所呈现的信息,我们可以看到中心度高的学者与更多的研究者建立了学术联系,往往拥有各自的学术团队和合作科研方式。

(2)亲近中心度是指网络中各个节点之间的紧密性或距离测量的中心程度。如果一个节点通过比较短的路径与其他许多节点相连,就说明该点具有较高的亲近中心度。从表3可知,邱均平、赵蓉英、刘念才、刘莉等多位学者具有比较一致的亲近中心度,说明他们在传播学术信息方面比较容易,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整个网络学术研究的动向和最新进展。亲近中心度较高的学者主要分布在以刘念才为核心的学术子网和以邱均平为核心的学术子网中,这两个网络的规模和连通情况决定了相关学者具有较为开阔的学术合作视野。

(3)中介中心度是指网络中某个节点与其他节点相间隔的程度,表示一个行动者在多大程度上是社会网络中其他行动者的“中介”和“桥梁”。从(表3)可知,邱均平、刘念才、王战军、赵蓉英等学者具有较高的中介中心度,控制着整个网络的绝大部分学术资源,对“双一流”建设研究的交流合作和学术思想的传播起着决定性作用。

(三)结构洞分析

结构洞是指社会网络中的两个节点之间存在非重复性关系,比如,A、B、C作为三个节点,A与B之间存在关联,B与C之间存在关联,而A与C之间无关联,则A与C之间存在一个结构洞。罗纳德·伯特(Ronld Burt)认为,结构洞能够为其获取“信息利益”和“控制利益”提供了机会,从而比网络中其他位置上的成员更具有竞争优势[11](P18)。结构洞的状况常借助于有效规模、效率值、限制度、等级度等四个主要指标来反映,其中,运用Ucinet软件进行结构洞计算,获得“双一流”建设研究领域学术群体的结构洞数据信息,如表3所示。

表3 “双一流”建设研究核心学者的结构洞分析数据

(1)有效规模表示学者在整个网络中行动的自由度,值越大表示其学术研究和交流越自由,不容易受到其他因素的约束。从表3数据来看,邱均平、毛建青、陆根书、王战军等学者的学术合作交流频率较高,他们在学术群体中的拥有较强的学术领导力,往往通过学术团队的方式开展合作研究,可围绕某一研究主题与多个学者开展多角度、持续性、较深入的研究,进而形成体系化的研究成果。

(2)效率表示学者与网络中其他学者合作和交流的快捷程度,值越大表示合作交流的效率越高,从表3数据来看,整个网络的合作交流是自发形成的,具有较高的稳定性,且学者之间已经形成了交流低成本、合作无缝对接的机制。其中,刘红、朱立明、周秀霞、蔡三发等学者在网络局部结构占据结构洞重要位置,比如与刘红直接相连的两位学者张静和徐春之间就存在结构洞,且两位学者之间合作7次,学术合作较为频繁,且研究效率较高。

(3)限制度表示学者与网络中其他学者之间社会区隔的程度,值越大表示该学者与其他学者之间交流范围越狭窄。从表3数据来看,薛珊、王小栋、乔刚、倪彬等学者的限制度较高,表明他们与整个网络中其他学者尚未建立较多的合作关系,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术思想的交流与知识分享。

(4)等级度表示学者在整个网路中区域学术中心的力量和层次,值越大表明进入网络中心的趋势越明显。从表3数据来看,武建鑫、王建华、张继平、刘小强、胡德鑫等学者凭借较多的发文量获得了学术界的认可,其角色和位置的正在趋于学术网络的中心,在“双一流”建设研究领域具有持续增长的学术影响力。

(四)核心-边缘结构

核心-边缘结构分析是根据网络中各个节点之间联系的紧密程度,将网络中的节点分为核心区域和边缘区域两个区域[12]。根据Ucinet软件核心-边缘结构分析可知,王战军、刘静、杨旭婷三位学者处在整个网络的核心区域,其他学者处于整个网络的边缘位置。然后,对合著网络与理想模型数据进行比较,计算显示两者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369,属于弱相关关系,这说明核心-边缘结构的区分效果不佳。当前所划分的核心区域主要来自子网在整个合著网络中的学术影响力,还很难说处于整个“双一流”建设研究合著网络的核心区域。由此可以得出:结合图3的信息,整个合著网络由多个分散的子网构成,各子网内部相对聚焦,但子网之间缺乏连接,导致整个网络向心力不足,并不存在绝对的中心和学术权威,这也意味着我们有必要对合著子网进行深入的分析和探讨,特别是典型的子网所隐含的科学社会学意蕴。

五、“双一流”建设领域典型合著子网特征分析

基于上述研究发现,整个合著网络存在较为明显的多中心特征,各中心均有学术高产者形成较为稳固的学术群体,群体之间存在较为明显的社会区隔。从合著子网的结构特点和典型合著子网两个层面来回答“双一流”建设研究领域学术群体的交流互动情况。

(一)合著子网的特点

根据已有研究可知,整个学者合著网络共有39个子网,形成39个知识网络群落,每个子网被视为一个独立的学术团体存在。围绕每个子网的关键学者(中心度最高)、主要任职机构、主要成员、子网总人数、群体总发文量、群体合著发文量、合著比率等情况进行分析,进一步呈现由合著子网形成的学术群体内部结构及其交流互动态势。(见表4)

表4 合著子网所形成的学术群体的基本信息(部分)

根据表4所呈现的基本信息可知,由合著子网所形成的学术群体结构差异较大,分别在人员规模、研究领域、社会关系等诸多描述性指标方面均表现出各自的特点。具体分析如下:

第一,子网络的合著人员规模存在显著差异,其中39个子网络的构成人数呈现大、中、小三种不同合著群落。第一类是20人以上的大规模合著群落,如刘念才、邱均平、王战军三位学者所在的学术群落;第二类是10至19人的中等规模合著群体,如蔡三发、姜华、毛建青、王运来、何海燕等学者所在的学术群落;第三类是人数为9人以内的小规模合著群落,如洪成文、眭依凡、王建华等所在的学术群落。上述网络对“双一流”建设、(世界)一流大学、(世界)一流学科等相关主题均有涉及,其中,前两个方向的研究人数较多,专注于(世界)一流学科研究的学术群体相对较少。

第二,子网络成员所呈现的知识网络和社会网络存在较强的关联性,同一子网络群落中的学者之间往往存在师承、学缘、同事等关系。比较复杂的网络如以王战军为核心学者的合著子网的核心人员主要为研究生和同事,整个网络合著比率较高,且多个学生在毕业后仍与之保持合作关系。比较简单的子网如以包水梅为核心学者的学术群体属于纯粹的师生共同体,当然该群体随着其研究生个体的学业变化出现相应的更替。总的来说,已有的合著子网均充分诠释了基于同一机构所形成的复杂社会关系与学术合著关系之间存在内在联系。

第三,子网络关键作者的所在机构77%为“双一流”建设高校,包括北京理工大学、同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武汉大学、南京大学、南京师范大学、浙江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这充分说明“双一流”建设高校的学术群体会更加关注“双一流”建设这一研究领域,这一群体既有长期从事高等教育研究的学者,也有因学术排名的便利、工作实践的诉求的“单位人”。同时,仍然有不少任职于所谓的地方高校的学者,如江西师范大学的刘小强团队、三峡大学的张继平团队、浙江工业大学的毛建青团队。其中,前两个团队均长期关注学科建设和学科评估的研究,只是在“双一流”建设政策窗口开启之后显得更具实践意义。

(二)典型合著子网分析

基于上述对子网的描述性统计分析可知,39个子网的学术合著关系及其附带的知识生产模式和社会关系较为复杂。从严格的分类原则来看,我们似乎可以从合著与独著比例、合作对象与规模、学术产出与影响力,以及是否跨机构合作等维度获得理想的分类结果,然而,从网络内部结构来看,每一个网络或多或少夹杂了各维度的社会关系,其分类结果似乎又很难令人满意。在综合考虑合著子网关键学者、子网规模、合著比率等结构性特点的基础上,选择在各指标上具有代表性,或不同指标之间具有冲突性的合著子网,为揭示“双一流”建设研究领域合著子网的社会关系提供尽可能充分的探讨空间。经过比较分析,选取以王战军、刘念才、刘小强为核心的三个合著子网作为典型案例,分析其合著关系的结构性特征。

1.以王战军为核心的合著子网

王战军曾任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副主任、教育部高等教育教学评估中心副主任,现任北京理工大学研究生教育研究中心主任,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副会长,享有丰富的高等教育管理实践经验和良好的学术研究水平。以王战军为核心学者的合著子网整个网络规模较大(20人)、学术产出较高(28篇)、合著比率较高(92.86%),多项成果主要依托王战军主持的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评价体系与推进战略研究”的支持,在学术界形成比较广泛的影响力和学术声誉。

图4 以王战军为核心学者的合著子网

由图4可知,在整个合著子网中王战军处于“中心”地位,与网络成员的合作关系非常密切,承担了合作的主要发起人角色。同时我们发现,该网络也形成一个以李明磊为聚合点的次中心,与多位学者合作发表3篇论文。其中,于妍发挥了“中间人”的作用,在已有合作关系上进行了有效的拓展。从合作频次来看,王战军作为北京理工大学研究生导师,学术研究主要是通过与研究生合作发文的方式进行的。其中,与刘静合作发文9次,与蓝文婷合作发文5次,与杨旭婷合作发文5次。值得注意的是,该团队具有较好的可持续性,其学生毕业后仍与王战军保持合作关系,比如刘静毕业后到河北师范大学任职,杨旭婷毕业后到河南大学任职,但之后均有和导师合作发文,这种以师生关系为基础的跨机构合作,既有前期合作的基础,又为两个工作单位的合作交流提供了一个契机。另外,该网络引入了国外学者开展合作研究,比如王战军与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的蓝文婷、密歇根大学的布莱恩·麦考尔(Brian P.McCall)合作开展美国世界一流大学的经费支出研究,不仅有利于促进合作团队的知识共享和优势互补,还有利于推进这一学术群体的跨机构交流合作。

2.以刘念才为核心的合著子网

刘念才现任上海交通大学教育学院院长,教育部战略研究基地“上海交通大学世界一流大学研究中心”(Center for World-Class Universities, CWCU)主任。CWCU已形成以刘念才、刘莉、冯倬琳、杨希、陈丽媛为核心成员的学术团队,他们长期致力于有关世界一流大学的学术研究、政府咨询、国际交流,通过学术著作、科研论文、咨询报告、学术排名、国际研讨会等方式在社会各界产生重要的影响力。2015年以来,刘念才主持与“双一流”建设研究领域直接相关的项目分别为: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攻关项目“我国高校‘双一流’建设推进机制与成效评估研究”,教育部战略研究重大项目“世界一流大学与中国梦”,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重点项目“世界一流大学/学科建设的绩效评价研究”。

图5 以刘念才为核心学者的合著子网

由图5可知,以刘念才为核心的合著子网学术产出较高(发文22篇),但聚集度相对较低,形成“多中心”拓展子网络,其中,刘念才合作发文7篇,冯倬琳合作发文6篇,刘莉合作发文6篇、陈丽媛合作发文4篇。子网合著成员多为上海交通大学的师生群体,其中,教师共有12人,占比50%,学生共有11人,约占总人数的45.83%。在拓展子网络中也吸引了华东师范大学、香港大学、上海理工大学的师生群体,以及科睿唯安公司的研究人员,这说明该子网具有较好的开放性和跨机构合作的氛围。当然,以刘念才为核心的“双一流”建设研究群体的学术贡献远非2015年以来的中文期刊文献,还包括团队合作发表的英文期刊论文,以及合作出版的世界一流大学的系列图书。事实上,该团队在国内外属于具有品牌效应的“世界一流大学研究团队”,他们在“双一流”建设战略实施之前已经在此领域深根数十年,在重要期刊发表十余篇中英文期刊论文,其研究方向与“双一流”建设的重叠属于巧合,合作期间团队成员尽管有所变化,但核心成员一致比较稳定,这也是该团队在“世界一流大学”研究领域取得卓越成就的重要原因。

3.以刘小强为核心的合著子网

刘小强曾在江西师范大学多个部门工作,后调任南昌师范学院担任副院长,现任江西省教育厅副厅长,具有丰富的行政工作经验和良好的学术研究能力。在“双一流”建设政策实施以来,聚焦世界一流学科建设这一热点话题,形成以江西师范大学的师生为合作对象的合著子网,共发表13篇质量学术论文,在学术界形成较强的影响力。正因为如此,刘小强曾作为《苏州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双一流’建设反思与前瞻专题”的特约主持人,以笔谈的方式与中国人民大学的胡娟、南京师范大学的王建华共同围绕“双一流”建设政策检视这一重要主题发表论文[13]。由图6可知,整个网络聚集度较高,呈现出“辐射状”的知识交流网络,一方面,作为学术合作发起人,刘小强在整个网络中具有较强的学术领导力;另一方面,该网络结构也存在极强的不稳定性,一旦中心节点出现变动,这一合著子网可能会很快消解。

图6 以刘小强为核心学者的合著子网

能够在“双一流”建设研究领域持续发表诸多高质量的学术论文本就不易,以刘小强为核心学者的学术子网的独特性还不止于此,更为值得关注的是该群体的研究方向相当集中,并提出了“学科生产能力”等诸多有开创性价值的学术观点。从文献标注信息来看,研究成果主要来自刘小强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基于学科生产能力提升的一流学科建设路径与策略研究”、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基于学科点的一流学科建设的微观研究:知识生产模式转变的视角”。当然,这两项重要课题及其研究成果并非横空出世,而是由前期持久的学术准备和研究基础。根据文献回溯结果来看,刘小强在2015年之前就曾长期关注学科建设的研究,并在核心期刊共发表与此主题相关的论文18篇,其中多篇论文是针对高等教育学的学科建设诉求展开的研究。这也再次说明,高等教育研究领域的热点问题具有相对性,大部分热点问题都有与之相关联的永恒性学术命题,比如“学科建设”之于“双一流”建设,唯有钻研真问题,才能在重大实践诉求的政策窗口给予及时、深刻、有效的学术回应。

六、结论与讨论

“双一流”建设研究领域具有明显的政策驱动特征,自“双一流”建设方案颁布之后,快速成为高等教育研究者和各大学术期刊的首要选题,相关研究成果在一段时间内出现迅速增长,延续至今已经形成庞大的学术文献,客观上聚拢了一批立志于探索世界一流大学和世界一流学科建设路径的研究者。基于上述客观基础,本研究尝试从论文合著的视角入手,运用文献计量学的基本原理和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分别从核心学者、整体网络、合著子网三个方面揭示了“双一流”建设研究领域学术群体的内部结构,并得出如下结论:

第一,“双一流”建设研究学术群体已初具规模,鉴于其“都市型”的研究特征,形成以王战军为代表的规模庞大的核心学者群体。该群体在发文量、被引频次、合著比率等维度表现出较大的差异,仅从排名前40的学者分析结果来看,“双一流”建设领域作者发文分布存在明显的“长尾现象”;总被引频次分化严重,基础性文献在高被引频次中占据重要地位;合著发文类型可分为“清一色的团队科研”“合著与独著共存”“孤军奋战的学者”三类。

第二,“双一流”建设研究学术群体内部结构聚集程度较低,存在明显的团体分隔现象,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群体之间的交流互动的社会成本。由于整个网络小世界效应显著,也说明各群体之间存在较强的互联互动潜力。王战军、邱均平、刘念才等人处于整个合著网络的中心位置,拥有“双一流”建设研究领域的重要信息和社会资本,因而具有较高的学术领导力、社会认可度,以及最为广泛的交流合作能力。

第三,“双一流”建设研究学术群体典型子网规模存在显著差异,共39个子网络的构成人数呈现大、中、小三种不同合著群落。子网络成员所呈现的知识网络和社会网络存在较强的关联性,同一子网络群落中的学者之间往往存在师承、学缘、同事等关系。子网络关键作者主要来自“双一流”建设高校,但仍然有不少任职于地方高校的学者发表了有关“双一流”建设的体系化的研究成果。典型子网的分析进一步解构了核心学者与其团队成员的合作关系,这也有助于论证社会关系在知识生产过程中的重要影响。

根据上述研究结论,我们发现一些现象有待进一步讨论,比如核心学者之间的合作较少、合著行为局限于师生之间。当前的高等教育研究成果大都符合理念引领下的行动研究范式,即依托研究者对高等教育本质的深刻见解,进而为当前的高等教育实践提供指导性的行动框架[14]。作为高等教育研究领域的重要主题,“双一流”建设研究也不例外,其实践问题的科学回答往往需要对高等教育永恒性或本质性命题的深刻理解和观点立场。核心学者属于创造知识、传播知识、应用知识的佼佼者,他们对“双一流”建设的认识越深刻,群体内部的“不可通约性”就越强,其合作研究的可能性也就越小。研究生则不一样,他们在具体研究方向上与导师存在明显的知识势差,更容易与导师的观点和见解保持一致,这在客观上形成了跟随导师学习研究、合著发文的社会学基础。当然,师生合著发文既符合研究生教育“科教融合”理念的要求,也得到了现有学术评价体制的合法性确认,已成为培养研究生科研素养和能力的关键途径。值得思考的是,作为一种推进学术创新的机制,合著发文的集体署名却难以充分体现个人所履行的角色[15](P453),甚至容易构成学术不端行为。为遏制可能产生的学术不端,法学界部分期刊采取了较为激烈的举措,在其投稿指南中就对合著论文提出限定要求[16]。当然,这种明确拒绝合著发文的用稿要求不宜倡导。

猜你喜欢
子网一流学者
一种简单子网划分方法及教学案例*
学者介绍
学者简介
学者介绍
关注一流学科
我校获批4门省级一流本科课程
“双一流”建设如何推进
子网划分问题研究及应用
子网划分的简易方法
学者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