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瑛
摘 要:《乡土中国》一书中,作者写到了乡土社会夫妻感情淡漠的现象。为什么出现这种现象?因为农业社会生产力低下,生存始终是个问题。财产决定了人的生存状况,维护财产是第一要务。所以,为了传承财产,为了要继承人,父母要为儿子娶妻。婚姻是为了生育,生育是为了继承财产,所以婚姻和生育都是财产制度。财产需要稳定,而感情是最不稳定的,所以婚姻排斥感情,夫妻感情普遍淡漠。《红楼梦》的时代背景也是乡土社会,所以财富、地位这些现实利益仍是第一位的,感情不但不被祝福,而且会被视为威胁现实利益的因素。所以,宝黛的爱情注定无法落地生根,林黛玉的命运注定是悲剧。
关键词:乡土社会 财产制度 感情 悲剧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3.09.015
一、乡土社会,感情淡漠是常态
《乡土中国》一书中,费孝通先生提到了一个重要现象,就是夫妻感情淡漠。“乡下夫妇大多是‘用不着多说话的,‘实在没有什么话可说的”“男子汉如果守着老婆,没出息。有事在外,没事也在外。”“回到家,夫妇间合作顺利,各人好好的按着应做的事各做各的。做得好,没事,也没话;合作得不对劲,闹一场,动手动脚,说不上亲热。”在书中,似乎作者只把这一点作为现象列举了出来,但如果我们仔细考虑的话就会发现,这种现象既然是普遍存在的,就一定是必然的,一定和乡土社会这样的大背景有关系。
我们先来分析一下,为什么乡土社会就会导致夫妻感情普遍淡漠呢?费孝通先生谈到了婚姻是生育制度,但似乎到此为止,没有再往下深入分析。我们可以顺着这个思路继续探究。如果说婚姻的意义在于生育,那生育的意义又在于什么呢?说白了,就是人们到底为什么要孩子?或者说,人们到底为什么要儿子?
今天中国的生育观正在发生改变,许多年轻人不婚不育,急坏了父母老一辈。在古人的观念里,不结婚是不可想象的,那不是人该有的生活。而结了婚,如果没有孩子的话,这个婚也就等于白结了。有孩子但如果不是男孩的话,这对老人来说简直是抱恨终生。所以,要孩子,要男孩,这是传统中国普遍的诉求。网上有人调侃这些老人说,那么想要男孩,您家有皇位要继承吗?是的,如果有皇位要继承的话,他真得要男孩。英国女王去世了,儿子继承了王位。没有皇位,但如果有爵位要继承的话,他也得要男孩。比如《红楼梦》里面,荣宁二府都是有爵位的,他们要是没有儿子孙子,那这泼天富贵就没法往下传了。普通人没有这些,但至少有土地田产、三十亩地两头牛,等等,这也是财产,也要儿子继承。所以我们就可以明白,要儿子是干什么呢?对了,继承财产。所以婚姻是生育制度,结婚是为了生儿子,生儿子是为了继承财产。所以,老婆是工具,儿子是目的。对于老一辈来说,那儿媳妇就是工具,孙子就是目的。所以,中国人普遍有一种心态,所谓“孩子是自己的亲”。古代的婚姻本来就不是让小两口卿卿我我浓情蜜意的,婚姻是让你们生孩子继承家产的,所以婚姻是财产制度。
婚姻是财产制度的话,那么财产需要稳定,而感情是最不稳定的。相反,没有感情才稳定。所以婚姻排斥感情,作为财产制度的婚姻就需要这种感情淡漠带来的稳定。
二、《红楼梦》大旨谈情
在乡土社会,农业勉强维持人的生存,一旦天灾人祸,生存更是头号难题。这种情况下,为了财产的稳定,“情”被否定、被排斥、被污名化,被认为是罪恶。那么被否定、被排斥的“情”该何去何从?
情根情种幻情身,情是人内心深处的一颗种子,是人的本能。情是不会死的,只会被压抑。当爱情和面包不可兼得的时候,舍爱情选面包是人们共同作出的无奈选择。一旦经济发展了,经济基础变动了,被压抑已久的情就会沿着任何一个可能的渠道喷涌而出。在被“存天理灭人欲”的思想统治了几百年后,李贽终于喊出“人欲就是天理”。明末清初,相继出现了一批肯定情、歌颂情、呼唤情的重量级作品。如“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的《牡丹亭》,如“家家争唱饮水词,纳兰心事几人知”的《纳兰词》,当然还有“大旨谈情”的《红楼梦》。
关于《红楼梦》的主旨,历来有很多争论。的确,作为百科全书式的高度现实主义的作品,《红楼梦》是多主旨的。但是作者已经说得很清楚了,“大旨谈情”,第一主旨,或者说核心主旨,一定是“情”。《红楼梦》里有多少直接说情的句子呢?我们都知道,第五回是《红楼梦》的提纲——“游幻境指迷十二钗 饮仙醪曲演红楼梦”。第五回内容是贾宝玉梦游太虚幻境。出于写作需要,作者没让贾宝玉看懂太虚幻境,但却让读者看到了一个情的博物馆,这里无处不是情。“厚地高天,堪叹古今情不尽;痴男怨女,可怜风月债难偿”是情,警幻仙姑“司人间风情月债,掌尘世之女怨男痴”是情,“离恨天灌愁海放春山遣香洞”是情,“春恨秋悲皆自惹,花容月貌为谁妍”是情,太虚幻境的大门上更是四个大字“孽海情天”,“红楼梦”又叫《情僧录》,《红楼梦》中木石前盟的前世今生更是用生命写下了一个大大的“情”字,这情已经让数百年来的读者刻骨铭心。
先看前世。灵河岸边,三生石上,神瑛侍者用灵河水灌溉了绛珠仙草。为什么叫“灵河”,“灵”是什么呢?《西游记》里,唐僧去哪里取经?去灵山。灵山在哪里?在十万八千里之外的西方。我们知道,绕地球一圈也没有十万八千里,十万八千里是地球上不存在的距离。有道是:“佛在灵山莫远求,灵山只在汝心头。人人有个灵山塔,好向灵山塔下修。”灵山,就是心。十万八千里不是空间上的距离,是心的距离。我们知道,孙悟空代表的是心。猴子的脸型就是心形,猴子爱吃的桃子也是心形,而且还是心的颜色——红色。猴子的特点是跳个不停,这就是心的特点。所以猴儿就是你的心。所谓十万八千里,意思是你的心如果不向善,你就离佛十万八千里。因为一念善就是佛,一念恶就是魔。一念翻轉,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就像孙悟空一个跟头就可以到灵山。还有,孙悟空到菩提老祖那里学道。菩提老祖门前有一副对联:灵台方寸山,斜月三星洞。灵台是心,方寸是心,斜月三星还是心。总之,灵就是心。所谓灵河,用灵河水灌溉,那就是神瑛侍者从内心深处捧出的生命之水,捧出的爱,捧出的情。
再来看今生。说绛珠仙草,受了甘露之恩,没有水可还,于是下界用一生的眼泪还他。泪是什么?泪是情感的体现。所谓还泪就是还情。甘露之恩,还泪之说,其实并没有什么前世因缘,而是贾宝玉给了黛玉浓浓的爱,黛玉还以深深的情。
三、“情”在乡土中国的境遇
但是,这情,现实的土壤是乡土中国。古代社会,婚姻是为了生育,生育是为了财产继承。财产需要稳定,婚姻排斥感情。所以,一切为财产让路的制度下,茫茫大士、渺渺真人丰神伟岸的形象就变成跛足道人和癞头和尚“腌臜更有满头疮”的丑恶形象。茫茫渺渺,就告诉我们茫茫大士、渺渺真人本来就是不存在的,但他们却是一种力量。这种力量在虚幻中风神伟岸,到现实中肮脏丑陋。这种力量就是整个社会的力量综合起来所形成的命运。对于社会世俗决定的命运,每一个人都无法抗拒。所以跛足道人和癞头和尚无处不在,无所不能,他们决定着一切,也就是世俗社会决定着一切。他应该风神伟岸,事实上却肮脏丑陋。这就是世俗的力量。他给了薛宝钗冷香丸,叫她用雨雪霜露包裹住如花的生命。他让林黛玉这辈子都不许哭,不许见外姓亲友,也就是根本不许接触异性,根本不许动情。他安排了金玉良缘,让木石前盟落空。所以,当情根情种遭遇乡土中国,注定无法落地生根。宝黛的爱情注定是无果的,注定是不被世俗接纳、不被家族长辈容许的。
红楼梦中两个重要情节也体现了对情的否定。
其中一个是贾宝玉梦游太虚幻境时,和警幻仙姑的妹子可卿发生了关系。二人柔情缱绻之时,环境却变得异常险恶,荆榛遍地,狼虎成群。警幻告诫他们“此即迷津也。深有万丈,遥亘千里,中无舟楫可通”。这段内容的寓意就是情是迷津,情会让人处境险恶,走投无路。警幻又说:“只有一个木筏,乃木居士掌舵,灰侍者撑篙,不受金银之谢,但遇有缘者渡之。”木居士,灰侍者,能帮助有缘者度过迷津;也就是说,情带来险恶处境,只有让心变成枯木死灰,才能摆脱险境,才能活下来。
另一个是贾天祥正照风月鉴。贾瑞因为迷恋王熙凤,被王熙凤整惨了,但仍然不死心,结果弄得奄奄一息。正在束手无策时,跛足道人送来风月宝鉴,告诫他只可照反面。贾瑞照反面,发现镜子中出现了一个骷髅,惊出了一身冷汗。再照正面,乃是王熙凤。按照道人的意思,照反面可以救命,照正面就会送命。为什么会这样?风月宝鉴又是什么呢?风月,就是情,就是两性之爱。照正面,迷恋两性之爱,迷恋美人,就会送命。照反面,看到美人的反面是骷髅,看到美人,就想到她百年之后就是一具骷髅,或者你现在就可以想象她是骷髅,你就根本不会爱她,不会神魂颠倒、如病如醉,贾瑞当下的状态就可以摆脱,就能救命。或者是另外一种思路,美人会要你的命,会让你变成骷髅,你看到美人的险恶,看到爱恋的后果,你就不爱了,就可以避免送命,避免变成骷髅。
这就是当时的世俗观念,情是迷津,情让人处境险恶,情会要人性命。把情丢开,把情压住,不动心、不动情、不去爱,人才能活在这个世界上。
如薛宝钗,她有一个病根,就是她胎里带来的一股热毒。这股热毒就是情。情是热的,情是毒。作为一个正常人,她也是有情的,她的冷香丸就是用雨雪霜露包裹住四时花蕊,寓意就是用冰冷的礼教教条去包裹住内心的情,内心的热。冷香丸是和尚给的方子,也就是世俗给的方案,就是把情收起。薛宝钗积极主动,照方抓药,所以冷美人薛宝钗赢得家下大小人等的称赞。收到和尚给的八个字,又积极按照和尚的指示錾在金器上。这就是说薛宝钗按照世俗的要求收起了情,于是收获了世俗的祝福,和有玉的结成了婚姻。
再看林黛玉。和尚也给了方子,就是不许哭,不许动情,不许见外姓亲友,不许有爱。林黛玉把这些视为不经之谈,置之不理;她的原则是“我为的是我的心”,她就要哭,就要动情,就要把心放在外姓亲友宝玉的身上,所以就像和尚说的“只怕她的病一生也不能好的了”。也就是说林黛玉无视世俗的要求,就要动情,于是无法被世俗祝福。所以,雖然今生遇着他,却只能心事终虚化。
四、为什么自己说了不算?
有人读《红楼梦》,说宝黛二人为什么不把话说明白。怎样才是把话说明白呢?让宝玉说“我爱你”吗?让林黛玉说“我也爱你”?这不是那个时候的语言。我们来看贾宝玉都说了什么。贾宝玉说林黛玉是“神仙似的妹妹”,曾说“林妹妹从来说过这些混帐话不曾”,“除了老太太、老爷、太太这三个,第四个就是妹妹了。要有第五个人,我也说个誓”,“你皆因总是不放心的原故,才弄了一身病。但凡宽慰些,这病也不得一日重似一日”。在清虚观听到道士提亲就生气,第二天就不去了。听见林黛玉要回苏州老家,就丢了魂一样“死了大半个”。梦中对坐在身边绣鸳鸯荷花的宝钗喊“和尚道士的话如何信得?什么是金玉姻缘,我偏说是木石姻缘”。这些够不够?宝玉的态度够不够明确?林黛玉是女孩,不能说这么明确的话,但是时时为宝玉牵肠挂肚垂泪神伤,这够不够明确?
宝黛二人当然是说明白了的,不仅自己明白,别人也明白。老祖宗说“只有两个玉儿可恶”“不是冤家不聚头”,小厮兴儿说“一准是林姑娘定了的”,王熙凤说“你既吃了我们家的茶,怎么还不给我们家作媳妇”。是不是都明白?
问题是,自己说明白了不算,别人看明白了也不算。要“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才算。为什么婚姻要父母决定呢?这还得回到“乡土”二字上。
农业社会的主要财产是土地或者是做官带来的社会地位。一个人一生中赖以生存的财富主要是从父母那里来,所以父母对儿女的命运有决定权。当然更主要是从父亲那里来,所以父亲比母亲更有话语权。
人的生存决定于衣食,决定于财产,而财产状况决定了生存状况。所以,财产从父母那里来,生存状况由父母决定,婚姻就要听命于父母。
从父母的角度看,为什么要为儿子决定婚姻?因为儿子是财产继承人,要保证他也有继承人,才能保证财产传承。所以为了要继承人,也就是世俗中的老人为了抱孙子,要给儿子娶媳妇。从财产传承角度看,为儿子决定婚姻,是父母的权力,也是父母的责任。所以今天老人催婚的时候会说:“你结了婚,我就完成任务了。”
所以宝黛二人无论怎样心心相印,无论怎样表达清楚自己的意愿,都没办法促成婚姻;因为这不是自己说了算的,这得父母说了算。而父母是依据什么为孩子决定婚姻的呢?前面分析过,婚姻是财产制度,父母考量的当然是能否维护财产和地位,而不是两人是否有感情。
宝黛二人屡次相互试探,黛玉终于得到了比从自己肺腑中掏出来的还觉恳切的那句话“你放心”,“但凡宽慰些,这病也不得一日重似一日”。宝玉为黛玉找到了病因,即“总是不放心的原故”,却无法使黛玉放心,无法给她一个承诺,无法让他们的情落地生根。因为这是乡土中国、农业社会,有限的生产力决定了生存是第一位的,婚姻生育都是财产制度,感情必须为现实利益让路,感情淡漠才是常态。宝黛的深情在乡土中国的环境中缺少土壤,所以无法落地生根,只能夭折,为心而活的林黛玉也只能死去。所以宝黛爱情的结局注定是悲剧,林黛玉的命运也注定是悲剧。
参考文献:
[1] 费孝通《乡土中国》,人民出版社2019年。
[2] 曹雪芹、高鹗《红楼梦》,人民文学出版社201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