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佳
【2023年中考作文备考金题】
总有一种味道,让你难忘。或是奶奶为你慢慢熬好的白米粥,或是爸爸为你精心烹饪的辣椒炒肉,或是你自己亲自下厨煎的鸡蛋。味道不仅仅是指舌尖上的,还指能够感受到的。法国作家法朗士曾说:“让我们尽情地去享受生活的滋味吧!”我们感受到的越多,生活便越长久。
请以“味道”为话题,自拟题目,写一篇作文,不少于600字。
【思路导引】
这是一道话题作文。首先要明确“味道”的含义,词典有示:1.物质所具有的能使舌头得到某种味觉的特性;2.趣味;3.气味。由此看来,第一和第三种是具体的,可通过味觉和嗅觉得来;第二种是抽象的,需要人生的独特体验。
其次,我们要从自己的生活经历出发,选择一种“味道”,不妨由近及远,从熟悉的食物入手,将食物的制作流程、色香味道、情感寄托、文化内涵等由表及里地展开。同时,可以讲述与“味道”有关的故事。
当我们选好要写的“味道”时,就为拟题做好了准备。标题最好包含食物名称,让读者明白你的主要内容,如《端午的鸭蛋》《一碗蛋炒饭》。拟题除了准确,还要力求凝炼、含蓄、新奇,如《白粥缓行岁月深》显然要比《白粥的味道》更显文雅,更具文学性。
最后,还要从“味道”中提炼独特的体验。如有的同学之前看不起煎鸡蛋,当自己下厨时,才知道看似简单的菜也藏着大学问。回归经典,鲁迅在名篇《社戏》中写“我再也没有吃过那夜似的好豆”,是因为那夜的豆是在伙伴们饥肠辘辘时,动手“偷”来的,阿发还无偿贡献了自己家的豆。文贵有情,若缺了这些人情味、文化味,文章便缺少了灵魂。
【推荐素材】
去年过年回到长沙,陪着妈妈在冬日的暖阳下聊天,忽然心中馋起来,于是问妈妈应该怎样才能做出特有的小时候的“妈妈味”啤酒鸭。
原来妈妈习惯在鸭子炖入锅前,先用五花肉煸炒,让鸭子表面沾满香香的猪油味道,这样炖出来的鸭子,更加鲜辣,更加味美,并且噴溢香气。妈妈制作啤酒鸭的独门秘诀原来就在于此,妈妈的讲述,也让我深深体味到母亲对我的爱。原来,从小时候起,为了能让我多吃一碗饭,竟然在做啤酒鸭时,花费了这么多的心思,却从来不向我提起,直到我主动去问,这时才体味到。所有好吃的湘菜味道里的“妈妈味”,原来是用爱心烹制的。这么多年,我一直“飘”在路上,到底为了什么?我是不是应该停下来,陪在妈妈身边?
素材点拨:上述关于“妈妈味”啤酒鸭的片段,来自纪录片《味道》中“百人百味”第一集《金色啤酒鸭的幸福秘诀》,主人公是一位职业DJ。所选语段,便是她回家后重温“妈妈味”啤酒鸭时的发现和感悟。从制作的秘诀到深沉的母爱,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形神兼备。
【佳作示例一】
浓浓小炒肉 夜夜暖人心
长沙市长郡双语实验中学
杨芯朵
肉汁烫口,浓郁的牛肉香在家中弥散。一碗看似寻常的小炒牛肉,包含着母爱的味道。
傍晚回到家,在母亲早已准备好的菜品中,往往能寻找到一碗小炒肉的身影。牛肉提前包裹了淀粉,在劲道的口感下更添特殊的味道——鲜!嫩!滑!香!再看肉片,纹理清晰,夹入碗中之时还可隐隐约约地看见它散发出五色光泽,更体现出这份牛肉的新鲜;红椒个头颇大,却酸甜可口,没有分毫呛人的辣味。肉片入口,是浓浓的肉香炸裂开来;红椒入口,淡淡的酸甜触动味觉。这般咸甜交织的和而不同正是我的心头好,热气化成淡淡的白雾掺和浓香的美味在空气中氤氲。我捧碗大快朵颐,其间少不了母亲温和的唠叨:“这个补铁,多吃点儿”“别总盯着一个菜啊,营养要均衡” ……浓香的小炒牛肉,驱散了寒夜的凉与疲惫,带来一身暖意。
有一段时间,母亲去外地出差,父亲也常常做小炒牛肉,我也去过许多小炒肉的招牌店,纵然都是浓香鲜美,却总少一点味道,我不解。
母亲终于回来了,为了给她接风洗尘,我主动要求亲自为母亲做一盘小炒牛肉。当然,还要母亲大人在旁边示范指导。只见,母亲先逆着纹理将牛肉切成均匀的一片片,再将肉片用淀粉包裹均匀……“在炒肉的时候,记得要将全部肉片慢慢滑入锅中,不然油容易炸开,红椒、葱、姜,要先切好,快收锅时再放……”在母亲手下,绵软的牛肉也听话起来,驯服地成了均匀的薄片。而在我手下,牛肉竟然成了几团歪七扭八的不规则物体。在母亲手下,滑入油锅的牛肉发出“噼里啪啦”的炸裂声,极好听;在我手下,牛肉轰然入锅,大有“外焦内生”之势……
几番捣腾下来,我实在汗颜,更是对母亲手法的娴熟佩服得五体投地。母亲也不说什么,只是笑笑:“牛肉有营养,你也喜欢,所以常常做,手也自然熟了。”
此时,我才知道自己最爱的味道,都来自母亲日复一日的爱,细腻而无声。母亲知道我喜欢嫩滑的牛肉,特意用淀粉包裹;母亲知道我不喜辛辣食物,便特意将辣椒换成了酸甜的红椒……更重要的,是多了一种叫“母爱”的调料,有了它才会释放出牛肉所有的香气浓郁,才会消解一天的疲乏,才会给这个黑夜带来光亮。
浓浓小炒肉,夜夜暖人心。小炒肉少母爱则无味,寒夜少母爱则不暖。愿与母同行,共品一盘家常小炒牛肉,历久弥香。
【评点】
文章选取母亲精心烹饪的小炒牛肉为写作对象,突出这道菜的特殊味道和情感,“鲜!嫩!滑!香!”四个字独立成句,与汪曾祺写昆明的牛肝菌,颇具异曲同工之妙。母亲出差带来了缺失感,更深化了对母爱的认识。这般细腻而无声的味道,在作者主动提出为母亲做一份小炒肉后,更充分地体现出来。母女二人切、炒等动作的对比,突出母亲多年来为“我”默默付出的珍贵,也让这道菜意义非凡,历久弥香。全篇读来真实而温暖,流淌着爱的味道。
【佳作示例二】
辣酱香 传千里
长沙市长郡双语实验中学
戴奕宸
劳动不仅体现在身着橙色工装的环卫工人的劳作中,对我而言,劳动还隐藏在夏日里可口下饭的辣椒酱中。
闻麦香
七月,炎热的夏季,生活在二十一世纪的人们都躺在家里享受着凉爽的空调,可在我的老家——双峰,已经开始制作超级好吃的辣酱了。
首先,人们要去市场买两斤上好的小麦,买回洗净就放入锅中烹煮。你听“哗啦哗啦”的声音,麦子们一颗颗落下,沸腾,在水里翻转,舞蹈。煮熟后,沥干水,放在筛子里缓缓发酵。
晒阳光
阳光,照射在勤劳的劳动人民的身上,那一刻,人们也散发着光。
当麦子发酵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就可以将它们拿出来晒了。早上,太阳刚冒出地平线一点,人们便开始忙碌起来。他们赶着和太阳同一时间工作,将麦子倒出,平铺在窗台边晒着。
可别以为这样晒两天就结束了。这之后,还要把经历过蒸煮、发酵和暴晒的麦子进行碾压打磨,直到变成细腻丝滑的粉末。磨成粉后,需要勤劳的人们在早上去井里挑水,因为此时的井水最干净。之后,将井水倒入小麦粉中,只听见“哗啦啦”的声音。这声音,书写着、歌颂着人们的辛勤劳动。
混入井水的小麦糊糊还要继续晒,人们一次又一次地与太阳比赛。日子一天天过去,一共要晒整整一个月,足足三十天,恰恰七百二十小时。就这样一直晒,晒到小麦糊糊出油,才算暂且修成正果,进入下一个阶段。這是一种永久的传承!
成辣酱
激动人心的时刻到了,辣酱制作马上大功告成!往晒到出油的小麦糊里加入剁碎的红辣椒和盐,搅拌均匀,就成了我们平常看到的辣酱模样了。
当然,我们双峰的辣酱远没有这么“单纯”,人们总会加入一些配菜,花样百出。辣酱又分甜口和咸口。甜口并不是加白糖,而是多加蜂蜜或甘草水。咸口自然靠盐了,还经常加入刀豆、宝塔菜、大蒜等。父亲爱吃甜口的,他说:“甜的很香,就像鲜花在嘴里绽放,有春天的味道。”而我,更爱吃咸口的,特别是里面的宝塔菜,一口下去,伴随着脆脆的咀嚼声,浓郁的辣酱顿时让身心舒畅。一股股辣劲儿不断在味蕾中绽放,噼里啪啦,跳着豪放之舞!
辣酱香,传千里。无论甜口或咸口,自制辣椒酱都散发着劳动的芳香,都藏着盛夏阳光的热烈,正如我们对生活的热爱,始终如一。
【评点】
文章聚焦家乡特有的辣椒酱,突出劳动的可贵。三个小标题,让文章层次分明,井然有序。作者从炎热的夏日写起,用七月吹空调的悠闲反衬家乡人冒着酷暑制作辣酱的辛勤和执着。关于辣酱的味道,用“我”和父亲的不同喜好来体现咸口和甜口的区别,可谓各美其美。文末用“盛夏阳光的热烈”类比“我们对生活的热爱”,颇具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