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振全
“沉睡数千载,三醒惊天下。”自1929年被发掘至今,三星堆遗址文物“上新”的脚步从未停止,三星堆文物修复者——73岁的“扫地僧”曾卷炳也因此被众多人关注。在广汉考古圈子里,大家都亲切地叫他“曾院士”,三星堆博物馆里有6件展出文物都由他亲手挖出,是个名副其实的 “宝藏爷爷”。
实际上,曾爷爷只是名普普通通的三星村农民,但论起在三星堆的“资历”,他比不少考古人员都深。自上世纪80年代起,他就跟着三星堆考古队伍在周边跑野外勘探,工作告一段落后,其他村民都走了,只有他,凭兴趣坚持下来,并开始正式学习各种考古技能。一晃几十年过去,他对文物已经了如指掌,可以从砖头形制判定它的朝代,辨别墓葬深度。除了做探工,“曾院士”还学习了陶器的修复。
许多游客惊艳于三星堆博物馆里展示的种种文物,但让人想不到的是,这个博物馆里的陶器大多数是曾爷爷修复的,包括形似“愤怒的小鸟”的小猪,引起学术讨论的龙凤纹盘,还有网红火锅“陶三足炊器”等。
陶器是常见的历史遗存,是各时期百姓生活样态的印证,但修复难度相当大。“要先有个底,然后找片拼,要是有口子,中间的找不到片,就要搭上去——弧度要上下一致,找不到片的地方,就要用石膏补、打磨;口的外缘、内缘,纹饰都要对得上,时常几天几夜才能修一个。曾爷爷还记得,刚开始修复时,最难的是“石膏补形”,把黄蜡熬了,淋到要修复的地方,硬了后撬掉,再打石膏。看似简单,想灵活运用却需要成百上千件陶器修复的磨砺。
最近,他修复了一件三星堆出土的三足酒器,首先把拳头大小的特制泥巴往地上砸,砸成摊饼,而残缺部分的数据都在他的脑海里,根据断口的弧度,靠经验和感知,他精确计算出缺失部分的形状,收口后,再把泥巴一点点全部掏出来,“这个泥巴比米还贵,从很远的地方买来的,要重复利用。”
这样的修复工作,一干就是20多年,修了多少件他已经记不得了,他只在意的是,这么多年经验下来,别人修过的陶器可能会垮,他的不会,“有些陶器是我10多年前修的,甚至淹过水,也还好好的。”
如今,73岁的曾爷爷依旧每天往返于家和三星堆遗址工作站,生活两点一线。修复陶器是他的爱好,“就算到了八九十岁,只要喊我去修,我都会去。在馆里看到自己修复的陶器漂漂亮亮的,別人看着高兴,自己看着也高兴,有成就感。”
【速写文段】
集“千里眼”和“顺风耳”于一体的青铜面具、“愤怒的小鸟”的古代远亲之“愤怒的陶猪”……让人惊叹的宝藏背后,是无数技术工人和考古专家,与“土”进行的漫长的对话。曾卷炳忍受着常人难以承受的寂寞,几十年如一日,练习陶瓷修复技法,实现陶瓷实体修复,称他为“陶器修复界”泰斗,一点儿都不为过!或许,在世上的各个角落,还有许多像曾卷炳这样的人,默默地做着意义非凡的工作。正因如此,我们的历史和文明才不至于失落。
【适用话题】我选择_____的人生;突破;匠人之心;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