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诗心点亮中国

2023-07-13 04:47
作文与考试·初中版 2023年11期
关键词:诗词

《中国诗词大会》作为央视首档全民参与的诗词节目,以“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为基本宗旨,从古人的智慧和情怀中汲取营养。一千多年的诗句,今天读来,依然能让人们感受到震动古今的气势与力量。

于年初开播的《2023中国诗词大会》选择了“欢喜、寻味、燃、寒暑、先生、本来、心动、天下、十年、远方”十个关键词,以“欢喜”为始,以“远方”为盼,回归诗意的共同落点,既有“不畏浮云遮望眼”的一往无前,也有“回首来时路,苍苍横翠微”的静美,造就了一场前无古人的诗词盛宴,开启了每一个普通人关于诗与梦的无限遐想。一代代传承者用诗词表达着对自由的向往,对英雄的崇敬,对幸福的渴望,也激励我们去追寻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拥抱最美的诗和远方。

素材关键词:先生

“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先生,从来不只是一个具体的人,它更是一种仰之弥高、令人神往的崇高境界。

孔子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让我们知道了何为良师;韩愈说:“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让我们知道了良师何为;鲁迅说:“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更是让我们知道了,何为风骨,何为奉献。

【诗词素材】

“管城子无食肉相”与他有关,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在“先生”专场中,韩愈这位大先生,再次大放异彩。作为师者,他说“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他培养出了贾岛、皇甫堤这样潜心钻研六经诸子的学生;作为大臣,唐宪宗痴迷佛法,官员盲目狂热地迎合,他愤而“上表切谏”。他以梁武帝等帝王为例,论述当权者崇佛是取祸之道,切中皇帝痛处,幸有裴度等大臣为他求情,他这才免于一死,被贬为潮州刺史。《祭鳄鱼文》便写自他被贬期间,他把鳄鱼比作贪官污吏,痛斥:“我潮州刺史,跟你不共戴天,我们不可能共处一个地方。”

虽然韩愈在潮州呆的时间不长,但潮州人对于他的敬慕和追思之情代代流传,甚至他去过的当地的山山水水,都因韩愈改姓“韩”。韩愈作为一个大先生,在开启民智上做过的贡献,被后人永远地铭记着。

【素材拓展】

在民国初期,尽管社会动荡,仍涌现出许多心系国家的“先生”。虽已过近百年,先生们的形象和思想仍在影响着现代中国人。

担任北大校长期间,蔡元培先生不仅在工作上开拓创新,在待人接物上也谦逊随和,堪称表率。他上任后的第一件事,是聘请学有所成、富有声誉的专家学者来北京大学任教。每到发薪日,他从不让教授们去总务处领取,而是一一登门亲自“请安”。一番雅叙后,他再作揖离去,在短暂的叙谈中,薪酬已由助手悄悄交给教授的家人,将谦逊的美德应用到了极限。

一次,校方在礼堂举行一场音乐会。晚上8时,音乐会将要开幕时,礼堂的秩序发生了混乱,一部分座位被无票的学生占领了。蔡元培也在场,他走到台上,对大家说:“这是音乐传习所第一次公开演奏,在广大场所中因为收不住音,不甚相宜,我劝没有入门券而进会场的一律退出……爱好音乐的诸位,如果愿意听,我请音乐传习所的诸同人再为诸位演奏一次,不但一次,以后也可以常常演奏……”据一位北大校友多年后回忆:“蔡先生说完这些话之后站在台上,一百多位没持券的人都站了起来,依着次序陆续地出去,大家静悄悄的。蔡先生还站在台上,含笑颔首……

一百多年过去了,学子们仍时时回望蔡先生的背影,从他那里汲取思想、学术与人格的力量。

微解读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正是当下对“先生”一词的诠释。从韩愈到蔡元培,他们以自己的学养践行师者的责任,以自己的品行形象地书写“先生”的担当,以自己的影响力为中国“先生”树立了标杆。当下我们如何学“先生”?请从一笔一划的书写开始,请从传承家乡文化开始……当下我们如何做“先生”?传道解惑,请看看韩愈;指点江山,请对标蔡元培……唯此,一代代先生的精神才会不断绵延。

【适用话题】先生;影响我最深的那个人;偶像……

素材关键词:本来

什么是本来?本来就是源头,是最初的动力和用心。遥想当年曹孟德已然暮年,依然壮心不已,因为志在千里是他的初心。陶渊明回归田园,欣喜快慰,“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因为“性本爱丘山”是他的本来。任何光明的未来都离不开坚实的本來,任何无畏的气概都源自于坚定的本来,“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任何卓越的成就都离不开对本来的坚守。对思想的叩问,对大地的扎根,对梦想的坚持,让我们从本来走向更辽远的未来。

【诗词素材】

“诗是吾家事,人传世上情”,出自杜甫的《宗武生日》。杜甫的小儿子叫宗武,这首诗写于他在四川避难时。作为父亲,杜甫对儿子舐犊情深,寄予厚望。他的教育目的不是追求高官厚禄,而是着力精研诗书,以往昔圣贤为自己学习的榜样。主持人康震说,这首诗是一个“本来”写给“未来”的诗。对每个人来说,家就是我们的本来,父母就是我们的起点。从古至今,“诗书继世长”都是深深根植于人们脑海里的不灭的信念,正因如此,文化的薪火始终在中华大地上代代相传。

【素材拓展】

“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这是《中国诗词大会》节目参赛队致敬大漠“窑洞派出所”时吟诵的诗句。雅丹派出所原所长李生寿所在的雅丹派出所位于距离敦煌市区180多公里的雅丹地貌风景区内,因地处“死亡之海”罗布泊边缘,又被称为“魔鬼城”,与大山为伴,与朔风共舞。成立之初,派出所只有两名民警、三名辅警,办公场所就是几顶帐篷,工作、生活只能“窝”在几平方米的帐篷里,通常是“早上一睁眼,身上一层沙,锅碗随风去,帐篷开了花”。李生寿带领所内民警,在工作之余动手开凿窑洞。没水没电,就喝苦咸水,用煤油灯;没有设备,就靠简单的工具凿硬壁。“土丘特别硬,只能一点点凿、一点点挖。”忍受着夏天高达70摄氏度的地表温度,历时1年时间,他们在一个合适的土丘上开凿出了40平方米的窑洞。就这样,雅丹派出所全体民警、辅警一边挖窑洞,一边出警解救走失、迷路以及被困的探险者、科考人员。工作了24年,李生寿先后与同事完成罗布泊探险救助任务198次,从死亡线上救回26人。我们为这份传奇感动,也为这份初心喝彩。

微解读

“人非生而知之者”,每个人的“本来”,其实还有一个名字叫梦想,也有人叫它理想。我们首先要找到“本来”,通过阅读、阅人、行万里路;其次,我们应该不忘“本来”,面临选择,想一想自己的初心,你要遵守的是心中那份不朽的热爱、那份坚定不移的自我本真之美;第三才是实现“本来”。“本来”不会不请自来,在这条路上,需要“源头活水”,需要不惧“东西南北风”的勇气,需要杜甫那样的传承,更需要李生寿那样的坚持。

【适用话题】这里,有我的初心;不朽的____;孤勇者;守护_____……

素材关键词:十年

“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十年,不短也不长。刚好够一段回忆,也刚好够眺望远方。

“浮云一别后,流水十年间。”十年是一段流逝的光阴,更是梦想的开场。有人远离家乡,但心里时时刻刻装着亲人。有人十年征战沙场,铸就青史留名千秋;有人十年独守大漠,种树千顷造福一方……中华民族就是在一段又一段默默无闻又掷地有声的十年里,成就梦想,也书写了华章。

【诗词素材】

诗词大会在“十年”主题的开场,引用了“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这句诗,它出自黄庭坚的代表作《寄黄几复》,两人的友情堪称佳话。黄庭坚与黄几复都是江西人,在参加科举的过程中相识,一见如故,在此后的人生旅途中,志同道合的两人在两地任职,书信从未中断。转眼多年过去了,他们命运多舛,面对一盏孤灯,想到这江湖夜雨的十年,两人更加思念起当年桃李春风的那杯酒的珍贵。或许,正因为有着种种温情的回忆,才令他们得以相互扶持着度过人生的一场场雨季。

【素材拓展】

“风刀沙剑,面壁一生。洞中一日,笔下千年。六十二载潜心修复,八十六岁耕耘不歇。”在“大国工匠”年度人物的颁奖典礼上,沉甸甸的颁奖词诉说着李云鹤平凡却伟大的人生故事。敦煌莫高窟坐落于河西走廊西端的敦煌,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宏大、历史最悠久的佛教和石窟艺术宝库。这颗保存完好的璀璨明珠离不开一群特殊的守护者,敦煌研究院修复师李云鹤就是其中之一。

在国家号召知识青年支援西北建设时,李云鹤主动报名前往新疆,路过敦煌時,发现莫高窟内色彩动人的彩塑和壁画因为酥碱、烟熏和非法考古挖掘变得面目全非,便主动要求留在这里修复壁画。为了弄清楚壁画颜料、胶水老化等问题,他去美术学院求教如何调色;为了弄清楚壁画病害的成因,他就地取材,将莫高窟前大泉河的淤泥晒成质地细腻的澄板土,加不同水量和成“敦煌泥巴”;洞窟里没有灯光,他就用镜子将阳光“引进”进洞窟……

坚守一线60多年,如今,已90岁高龄的李云鹤依然握着修复笔,一边自己动手修复,一边指导年轻人工作。长期蹲、站、跪等姿势导致他的双腿肿胀挫伤,可他不想停下来,也不敢停下来,他深知,修复壁画是一项与风沙、时间赛跑的工作。

敦煌研究院的一面墙上,写着这样一句话:“历史是脆弱的,因为她被写在了纸上,画在了墙上;历史又是坚强的,因为总有一批人愿意守护历史的真实,希望她永不磨灭。”

微解读

无论是一生,还是一个月,要想让时光闪光,只有一种方法:不虚度。看贾岛,十年才“磨一剑”;看黄庭坚,十年落魄,友谊长存;看李云鹤,数十年驻守敦煌,让面临毁灭的壁画起死回生。十年的坚持,铸就了人们不断追求一流、追求极致的过程。“落日无边江不尽,此身此日更须忙。”生活的意义在于美好,在于向往目标的力量,更在于使征途的每一瞬间都具有崇高的目的。

【适用话题】磨砺;在光阴中成长;守护……

素材关键词:远方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人生最美好的事情,莫过于拥有诗与远方。“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这是望月怀远,人间深情;“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这是登高远望,人生壮志。无穷的远方,都与你我有关。当每一个你我,都坚定理想信念,勇毅前行,我们的国家和民族,就一定能完成充满光荣和梦想的远征。

【诗词素材】

瞭望远方,观星河浩瀚。在中国诗词里,从不缺乏对于远方的向往。在中国诗词大会的“情景共答题”中,西汉的太史令张衡与当代小朋友“跨时空相遇”,共赏星河。在那个时代,图纬五行之说盛行,几乎没有一门学问不被其盘踞。张衡虽佩服儒家的经典,但他生平“耻智之不博”,对于天文、历学、机械等都尽力去研究。他在做太史令时,曾上疏请“收图纬,一禁绝之”。在那个时代,图纬为儒者所争学,能进行如此大胆的反抗,我们不能不佩服他的勇气。“夔府孤城落日斜,每依北斗望京华”,在那个时代,他率先成为了仰望星空的那个人。

今天,我国国产卫星导航系统,被命名为“北斗”。神舟飞天、羲和逐日、祝融探火、天宫巡天,种种唯美的传说,正在被今天的中国人一一传承与实现。

【素材拓展】

用一场远行来纪念毕业季,是山西朔城区一中高三班主任兰会云对学生许下的承诺。2019年,高考结束的第四天,兰会云带着11名学生,从山西朔州出发,穿越五个省份,每日骑行一百多公里,一路为学生介绍植被的知识,指导他们自己砍价、收垃圾……有时,察觉到学生有明显的疲累状态,他也会和他们开开玩笑,缓解压抑的气氛,告诉他们,虽然坚持下去很难,但是坚持下去很酷!最终,师生于第17日成功抵达上海。

6月24日,当他们骑到安徽淮南的那天晚上,恰好赶上高考成绩公布。兰会云鼓励自己的学生:“人生道路还很长,成绩不理想时,静下心来,好好梳理自己,生命中的所有不如意都是为了你的厚积薄发做铺垫。”

走了这么远的路,兰会云最难忘的是在距离上海不到100公里的太湖边上,“湖水波光粼粼,太阳热烈,我的太阳穴猛烈地跳,但心里特别宁静。某个瞬间,我们在世界的边缘往回看,突然深刻地理解自己的限制和自己的深邃,我觉得这也是远行的意义。”

微解读

“生活不只是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什么是“远方”?它在王安石笔下的“千寻”之高的塔上,它在张九龄诗中升起明月的海上,在红军远征的万水千山中……远方,是空间距离上的远方,也是华夏儿女精神追求的“远方”:它是从汉唐到当下,人们对星空的想象;是从远古星辰到嫦娥探测器,国人对月球的痴迷;是老师解惑,在学生心中种下的梦想。眺望远方是人的一种本能、一种可贵的品质,唯其如此,人类社会才能不断前进。“远方”不远,只要我们向着心中梦想勇敢地迈出第一步。

【适用话题】远眺;迈开第一步;仰望……

猜你喜欢
诗词
关注诗词
关注诗词
关注诗词
关注诗词
关注诗词
关注诗词
关注诗词
关注诗词
关注诗词
关注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