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高计划”下高职教师专业技术岗位等级激励机制探索

2023-07-12 16:28:27张坚
经济师 2023年6期
关键词:双高计划高职院校

张坚

摘 要:2019年,教育部、财务部印发了《关于实施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的意见》,即“双高计划”,要求充分发挥出高职院校的示范作用。在“双高计划”的实施过程中,打造高质量的师资队伍是一项重点内容。文章以“双高计划”的实施作为研究背景,探讨“双高计划”背景下高职院校教师专业技术岗位等级激励机制的创新路径。

关键词:“双高计划” 高职院校 教师专业技术岗位  等级激励机制

中图分类号:F240;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23)06-162-02

高职院校是高等教育的组成部分,肩负着为管理、生产、研发、服务提供优秀技术人才的重任,2006年,教育部首次启动“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计划”,此后,又将其提升至新高度,旨在促进高职院校的高质量发展。2019年,国家发布了《关于实施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的意见》,以发挥高职教育的示范、引领作用,“双高计划”的实施与高等教育“双一流”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1]。在“双高计划”的实施背景下,需建设高水平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培育出实践能力强和理论教学水平高的教学名师、专业带头人、中青年骨干教师。在高职院校岗位设置上,专业技术岗位成为了教师职业生涯的重要关注点,采用专业技术岗位等级晋升避免了传统评审的局限性,是一种有效的激励措施。

一、优化教师专业技术岗位等级激励机制的客观要求

在“双高计划”背景下,对于高职院校技术岗位数量提出了新的要求,在高职院校的现行制度中,一直采用“能上能下”的制度,缺乏针对技术岗位的等级激励制度,在这一背景下,需要对现有的专业技术岗位等级激励机制进行优化。

(一)促进教师的自我提升

2010年,高职院校的岗位设置开始改革,在职务区分上,只是从级别上进行划分。针对教师专业技术职务的晋升各地区有明确的文件规定,要求按照专业技术岗位进行等级调整,各个高职院校可根据自身的情况适当调整。目前,多数高职院校在专业技术岗位的等级设计上,还是采用论资排辈的方式,部分学校与专业技术岗位相关的制度较少,没有充分关注到专业技术岗位的作用,对教师的激励作用不明显。因此,从教师的自我提升角度来看,优化教师专业技术岗位等级激励机制十分必要。

(二)满足“能上能下”的要求

专业技术岗位是国家对高职院校提出的岗位设置要求,通过该种方式,可激活教师的主观能动性,避免出现“干多干少一个样”,这也是进行教学诊断的客观要求。从内容型激励理论来看,个人需求是有高低层次之分的,并以高层次的成就需求为主,从这一理论来看,个体需求更多受到后天环境的影响,在高职院校师资队伍的建设上,设置科学的激励机制,可以营造满足教师发展的需求环境,这是高职院校“能上能下”的要求[2]。

二、高职院校优化教师专业技术岗位等级激励机制的对策

(一)将等级激励制度与师资队伍建设结合

在高职院校师资队伍的建设中,专业技术岗位等级激励机制是一项重点内容,将科研指标作为岗位晋升的要求。为了打造优质的“双师型”队伍,高职院校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制定管理办法,将“双师型”教师划分为不同的级别,在各个级别的背后,明确师资队伍建设需要的各类指标。在具体的实践中,需加强对教师的培训,做到“以师资为本”,根据各类型教师需求制定出科学的培训制度,在实施环节不断完善培训制度,结合教师生活情况、教育状况制定具有可行性的培训计划。在培训过程中,将教师表现全程记录,做好培训的考核、评估,定期组织学科竞赛,提升教师实践能力和教学能力,对比赛结果优异的教师提供证书与奖励;组织教师之间相互学习,分享心得,肯定教师的成绩,激发出其进取心。对于教师在进修、学习中的费用,由学校方面按照比例报销,解决教师的后顾之忧,整个申报过程,要做到公正、公平。另外,强化学校与企业之间的交流,根据教师专业化发展需求安排教师进入企业参与实践,在实践期间,教师享有的福利、待遇不变[3]。当然,教师的培训活动不能单一集中在校内,高职院校还要组织教师参与校外培训,为教师提供参加学术交流会、专题报告会的机会,还可到名校中学习、考察,可由学校组织,也可由教师主动申请,无论是学校选拔组织,还是教师申请,都要做到透明、公开。高职院校也要主动与其他教育系统之间对接,轮流派遣教师参与学习,提升教师的各项能力。

(二)推行积分量化的评审方式

积分量化评审法与传统的评审制度不同,并非准入制度,该种激励机制遵循“多劳多得”原则,强调考核的公平性。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需要将期望提高的指标点作为项目,进行积分量化处理,统一技术岗位等级教师的竞聘,学校按照不同技术岗位的空缺來择优录取,这种方式公正、公平、公开,可显著激活整个师资队伍的工作积极性。在实际的操作中,还要推行信息化的工作模式,开发专门的技术岗位晋升申报系统,提升评审的准确性与公平性。系统还可将教学、科研等数据记录下来,利用大数据进行对比、分析。教师在登录系统后,也可利用平台来发现自己的问题,科学梳理工作内容,通过这一方式,在提升教师教学能力的同时,可进一步提升高职院校的办学水平。为了让上述工作顺利实施,高职院校需要健全现有的制度,完善考核制度、培训制度、奖励制度,将教师作为高职院校发展进程中的中坚力量,与之进行平等对话,从科研水平、实践能力、专业知识、服务能力上为教师提供帮扶。

(三)激励机制要契合师资质量保障体系

为了发挥出专业技术岗位等级激励机制的作用,需要将其与师资质量保障体系结合,针对专业技术岗位等级激励内容,需涵盖教学改革、实践能力、教学能力、专业建设、师德师风、社会服务等方面,打造出正向、负向结合的激励制度,将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相结合。

物质激励包括:一是绩效激励。绩效属于教师薪酬的组成,需将绩效考核纳入教师的平时工作,如平时出勤、学术研究、教学成绩、教学过程、教师素质等,对各个维度做出标准说明,设置分值。在年终,就会得出总分,再根据总分来分配绩效。绩效考核要透明、公开,提现出考核的民主性与科学性,肯定教师付出的努力。二是薪酬与职称激励。专业技术岗位人才属于高层次专才,对于激励的要求较高,高职院校要留住此类人才,需要优化薪酬与职称激励。通过调查分析教师对薪酬待遇的满意度,做出适当的改进与调整,在福利待遇上予以倾斜,如提高教师的住房补贴、交通补贴,为其提供参与行政管理的机会,予以津贴补助、物质激励等,缓解教师经济压力[4]。

精神激励包括:一是行为认可。行为认可是对教师付出的肯定,这种认可可以是荣誉,也可选择实物,激励时机的选择十分重要,可根据高职院校实际情况予以教师表扬,如发放奖品、颁发奖状、改善教师工作环境等。二是人文关怀。专业技术教师还有着个性化的发展要求,因此,管理者要主动关心,如年老教师的身心健康、青年教师的住房困难等,予以相应的关心和慰藉。激励要遵循“以教师为本”,管理者要定期深入到教师中,了解他们的诉求,组织丰富的人文关怀活动,为学校、教师的发展提供支持。三是成长空间。教师有自我实现需求,基于此,高职院校要为教师提供适合的成长平台,激活教师潜能,予以教师适当的指引。教师自身也要抓住学习机会,努力提高自我,制定阶段性学习计划,主动拓展课外知识,强化自身的知识与文化底蕴。四是营造环境。在高职院校内部,要营造出和谐的人际关系,在教师工作中,协调、沟通是一个重要因素,也是核心内容,良好的人际关系可显著提高工作效率,因此,管理者要关注教师心理活动,关注其工作状态,平衡利益。改善学校的办公环境,优化校内的运动设施,投入足够的公共运动设施,建立运动场所,鼓励教师参与锻炼,增强体魄,做到劳逸结合[5]。

(四)提供畅通的民主管理渠道

采用民主管理方式,可调动起教师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做到群策群力,这是契合专业技术岗位等级激励机制的,就目前高职院校的运行来看,民主管理渠道还要继续强化。一是畅通现有的沟通渠道,建设教代会,让每一位教师都可有机会参政议政,甄选教代会代表,做好代表的教育工作,组织其学习《教育法》《工会法》,加大对“民主治校”的宣传,提升其认知水平。如今高职院校教职工的心理健康问题备受关注,很容易出现职业消极、职业倦怠情绪,如果这种问题未得到解决,就会引起职业规划不清晰、教学不专注等严重问题。因此,高职院校要重视教职工的心理健康,在校外聘请专业心理辅导师,为教师安排专业讲座、谈话会,必要情况下,还可由心理辅导室与教师进行一对一的交流,帮助其消除负面情绪。二是畅通反馈渠道,将工作问责制落实到实处,明确各项工作的首要责任人,做好各项工作的反馈,建立管理台账,对有争议的内容要提前预警。在校内开辟信息渠道,设置好专门的信息联络员,负责信息传播,提高办事效率。

三、结语

201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指出,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的教师队伍是加快教育现代化的关键。在“双高计划”实施背景下,各个高职院校面临着新的挑战,实施专业技术岗位等级激励制度,能够解决以往教师专业化发展中存在的不足,有助于促进高职院校的发展,有必要进行广泛推行。

参考文献:

[1] 谷中秀,华平.“双高计划”下高职院校专业设置对接产业需求的策略探析[J].职业技术教育,2021(08):34-38.

[2] 宾恩林.加强应用性研究:“双高计划”背景下高职院校专业建设之路[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20,38(01):33-42.

[3] 李禕.“双高计划”背景下高职院校教师专业技术岗位等级激励机制的探索与研究——以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为例[J].创意设计源,2021(05):76-80.

[4] 张晨琛.高职院校教师激励机制现状分析——以TG学校为例[J].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2020(02):89-92.

[5] 崔炜,张硕,何斌.高职院校教师激励机制探究[J].职业,2019(33):55-57.

(作者单位: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 湖南衡陽 421005)

(责编:纪毅)

猜你喜欢
双高计划高职院校
中国特色职业教育“双高计划”:怎么看、如何干
再论“双高计划”
“双高计划”下高职院校图书馆建设思考
卷宗(2019年29期)2019-11-11 12:18:11
从“示范”到“双高”:高职院校回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逻辑机理与路径优化
双高计划背景下高职院校会计技能人才培养路径研究
大经贸(2019年6期)2019-08-21 01:17:16
基于双高计划的专业文化建设研究
“一带一路”战略与盐城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思考
考试周刊(2016年77期)2016-10-09 12:05:08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考试周刊(2016年77期)2016-10-09 11:59:13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科技视界(2016年20期)2016-09-29 12:58:21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科技视界(2016年20期)2016-09-29 12:5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