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惠霞
摘 要:语文是小学阶段必修的核心课程之一。为了有效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在新课标的要求下,开展课后习题教学策略研究,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今后的语文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探究小学语文教材中的课后习题内容与教学技法,对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大有裨益。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后习题;运用与探究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7-2539(2023)12-0024-03
课后习题能有效衔接课堂上的内容,巩固学生所学的知识点。课后习题不只在课后发挥重要作用,教师也可以在课前、课中、课后三个阶段分别设置不一样的问题,围绕学生所学的知识点进行有效融合或拓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进一步巩固课堂知识,进而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对阅读方法的领悟与运用,为之后灵活解决语文学习中的问题奠定良好基础。
1.课后习题融入语文教学的意义
(1)借助课后习题提高预习效益
在开展课堂教学活动之前,教师重中之重的任务是设计好教案,围绕教学内容以及在充分考虑学生年龄特点、兴趣爱好、身心发展规律和学习需求的基础上制定教学方案。针对学生学习能力比较弱的特点,教师更加要将课后习题融入教学环节,反复学习知识,达到巩固知识的目的,同时也能让学生从小意识到课后习题的重要性,进而在自主预习时借助习题掌握课文内容。对大多数学生来说,预习是学习文章内容的第一步,而课后习题的设置更是学生提前了解文章主题思想,提高学习效率的重要参考。
(2)借助课后习题汲取人文素养
课后习题不仅包括一些与文章内容息息相关的题目,还涉及文化知识和内容,正是提升学生人文素养的重要途径。基于课后习题在课堂中融入更多关于课文的文化,比如作者的生平事迹、文章的创作背景等,能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教师要鼓励学生根据课后提示积极主动地搜集相关资料,提高信息获取的能力。而作者生平和文章创作的社会背景是帮助学生对文章有深度理解,并能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的重要条件。学生借助课后习题能够从中感受到一定的文化底蕴,进而明白文字是表达一个人内心情绪、心境的重要工具,对语文产生喜爱之情。
(3)借助课后习题把握阅读重点
课后习题都是与教学内容息息相关的,能进一步促进学生全方面掌握语文学习内容,掌握重点和突破难点。语文课后习题作为教材内容的进一步剖析、升华,上课的时候,小学语文教师有必要将习题统一讲解,一方面是检验学生的学习情况,让他们正面自己在预习中存在的不足,并提高审题能力。另一方面,也能促进学生深度理解语文内容,把握文章阅读重点。大多数课后习题都是提取文章的重点和难点进行设置的,这样做的目的是进一步熟悉重点和难点。部分教师在布置预习任务的时候会让学生顺便完成课后习题,这也是通过课后习题了解本节课的学习重点和难点的方法,保证接下来的学习活动能够有目的地进行。在某种程度上降低了学生的学习难度,教师也不用苦口婆心强调重点和难点,浪费课堂教学时间。
2.课后习题融入语文教学的实践策略
(1)有效解码,激发学生探究语文的兴趣
教师在讲解课文内容之前要设计相关的小问题,让学生做好充足的预习,帮助学生在课堂上提高学习效率。教师应当如何设计关键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课堂上能够更好地听懂所讲内容,这可以让学生有效解码该节课的所学内容。这需要教师认真备课,了解每一堂课的教学任务,在制定教学目标时,充分精准地把握教学难点,这可以有效提高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效率,学生通过预习有效解码课堂上的内容,使教学目标更加具体和细化。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今后学生的人生发展有着重要作用,学生在预习时能够独立思考,对困惑的地方寻找周围的资源或者在课堂上主动向教师提问,让学生能够更精准地掌握文本内容。
比如,统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狼牙山五壮士》这篇课文,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文章的宗旨和含义,教师可以让学生利用课外资源了解一下这篇文章的背景,了解我国的国史,有效解码所学内容的中心思想,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对文章内容的生字词进行认识和学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一些精彩的语段,有效解码生字词,奠定扎实的语文基础,并且让学生可以试着模仿相关的段落场景,有效提高学生的预习效率,让学生在课堂上有效解码教师的思路。在预习过程中,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通过自己的视角思考,这样培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立性,落实小学语文课改精神,树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小学生由于缺乏对世界的理性认知和足够的生活经验,依旧带着不成熟性和稚嫩性,小学语文教师要根据该阶段学生的心理年龄特点,制定针对性的教育教学方案,让学生在原有探索的基础上,有新的收获,不断引导学生学习和探究,提高学生的思维活跃度以及集中精力学习的关注度,使语文课堂变得更加活跃,提升学生的学习自主性,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有机融合,增强学生参与语文学习的活力
学生通过预习,对相关的内容有了一定的了解,教师在课堂上能够讲解更加深层的内容,引导学生深度思考。教師留给学生预习内容中可以设计一些开放性、拓展性、深入思考的问题。在思考的过程中,每个人都会全身心投入,探究问题,充分体现课后习题的价值,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比如,统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夜间飞行的秘密》,教师让学生提前预习了生字词,熟读文章内容,并让学生思考一下飞机在夜间安全飞行,仅靠雷达就可以吗、超声波在生活中还有什么其他用途呢、蝙蝠在夜间安全飞行的秘密是什么、科学家们有哪些发现。学生在课前通过外界资源得到了相关答案,教师在课堂上可以让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看法,提高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语文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电子设备,让学生有一个三维角度去观察雷达的原理,不仅能够掌握课堂所学知识,还能科普相关生活知识,提高学生对生活的学习能力和应用能力。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分角色朗读文章内容,让学生有更好的代入感,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有效提高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效率,完成课堂教学目标。学生在小学阶段打好语文基础,对以后各科目的学习都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属于一门语言性学科,能够有效促进学生对语言的理解和交流,教师应当着重引导学生品读文中的句子,并锻炼学生的语感能力,对经典优美的语句,可以要求学生背诵下来作为欣赏内容,对今后的写作也有较好的素材。教师可以优化课堂教学方法,以课后习题形式提高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教师可以将问题写在黑板上,将现代科学技术作为辅助教学手段,向学生展示唯美的场景,以图片、动画、电影等形式展现给学生,让学生的感官受到强烈的冲击,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探索,在课堂上集中精力认真听讲,从而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3)有效拓展,提高学生语言输出的能力
学生在语文课堂中可以学到很多知识点,想要将书本的知识变成自己的知识,还需要学生有转换的能力,不断提高语言输出能力。语文是一门容纳性较强的学科,小学语文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可适当结合教材内容进行课外拓展,开阔学生眼界,丰富小学生认知,在他们语言能力发展的重要时期进一步提高他们的语言输出能力。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尽可能让学生在学习语文知识的过程中有一个整体的框架,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统编版的语文教材中的一些阅读文本相对较复杂,想要学生提高语文核心素养,需不断提高学生的语言输出能力。语文教师可以结合课后的习题,让学生进行思考,对文章中的句子进行品读,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和领悟能力,尝试让学生写读后感和观后感,提高学生的语言输出能力。同时,引导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联想力,丰富写作内容,这样能够有效轻松地完成学生的语言训练,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判断的能力,从而有效达到语文课堂教学目标,巩固课堂上所学的知识点。
例如,统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祖父的园子》这篇课文,学生需要掌握该篇文章的生字词、作者是以第几视角去描述祖父的园子的、祖父的园子里有哪些东西、让作者记忆深刻难忘的事情是什么、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目的是什么、作者想要表达怎样的思想情感、学生可以从这篇文章中学到哪些知识、作者运用了哪些写作手法,等等。想要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首先可以培养学生的模仿能力,围绕《祖父的园子》这篇文章,学生通过作者的视角,感受到了作者对家乡、祖父的思念,从而想到自己的亲人,激发思乡情怀,联想到自己的亲人,通过模仿的形式写一篇文章,在模仿中不断输出自己的想法,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语文写作能力。语文教师在课堂上除了可以讲解《祖父的园子》这篇课文之外,还可以为学生拓展有关表达思乡之情、思念亲人的相关写作手法,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让他们能够从多个角度、多个方面描述一件事情,从而实现理想的写作目标。正所谓“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是学生要养成的一个良好学习习惯,课后习题这个环节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复習效率,让学生巩固课堂所学知识,系统复习,收获实际效果,提高自身的语文学习能力。
(4)有效渗透,指导学生归纳语文学习的方法
如果想有效提高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为初中以及高中的语文学习能力奠定良好的基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帮助学生养成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并适用于自己的学习方法,不断提高语文学习能力。课后习题实际上是对文章内容的进一步理解和深化,通过课后习题这一环节,能够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语文学习效率。可以发现,课后习题样式非常丰富,各种课文内容、题材都有,想要让学生对各种题材文章有一定的了解,教师要让学生学习相关的学语文要素,对各种题材的文章有一个简单了解。
例如,统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北京的春节》这篇课文,为了让学生能够充分了解当地的习俗,语文教师在讲解这篇课文内容之前,可以让学生利用身边的资源,查找相关资料,了解北京的春节是什么样的;当地有什么风俗习惯;相比于其他地方的春节来说,北京春节的特点在哪里;春节是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节日,它的来历是什么;发展成今天有哪些变化。让学生带着问题预习,能有效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在了解文章背景后学习这篇文章,不仅能有效提高学生的整体概括能力,还可以增强学生对相关题材的理解能力和领悟能力。在了解文章大背景下进行学习是一个不错的学习方法,语文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阅读相关题材的文章,课内外结合,扩充学生的阅读量,能有效增强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是学生学习语文的素材资源。小学语文教师在课堂中向学生传递相关课外阅读思想,无形中指导了学生开展语文学习的一些小方法,是语文文化渗透的好方法。语文教师可以作为引导者,向学生推荐一些优秀的文章,让学生多读经典的美文,阅读名著,鼓励他们在阅读之后写下相关的读后感,提高学生的语言输出能力,增强语文学习能力。语文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应当树立榜样,小学生有明显的向师性,教师树立了好榜样,学生也会模仿教师,从而建立一种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在学习中快乐,营造一个轻松愉悦的氛围,让学生勤于思考,敢于提问,积极发言,大胆发挥想象力。
3.结语
总而言之,语文是小学阶段的必学科目,从有效解码、有机融合、有效拓展、有效渗透四个方面深度解读,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效率,对学生语言表达能力、语言组织能力、想象力、创造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以及实践能力的提高有重要的促进作用。课后习题围绕小学生的情况和学习内容设计,教师要将课后习题有效融入教学内容中,引导学生深度学习,挖掘丰富多彩的内容,从而使学生掌握更多知识,丰富自身体验,开阔知识视野。
参考文献
[1]金红巧.巧“置”课后习题,追寻文本密码——例谈统编小学语文一上教材习题的有效使用[J].知识窗(教师版),2021(10).
[2]范敏.谈如何将课后习题融入小学语文教学中[J].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2021(10).
[3]娅茹. NAEP阅读评价框架下的统编版小学语文教科书课后习题研究[D].温州:温州大学,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