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青云,吴 莉,孙 琰,唐红梅,童黎静
南京市第二医院,江苏 210037
我国正快速进入人口老龄化和老龄人口高龄化的社会模式,居家、社区和养老机构养老的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日益完善[1]。研究表明,相较于居家、社区养老,机构老年人更易产生孤单和抑郁等负性情绪[2]。核心家庭的出现和高离婚率导致家庭结构变化,代际互动频率下降,代际脱节致使社会对老龄化产生严重负面刻板印象和一些社会问题,如社交隔离,影响老年人的幸福感和生活质量[3-4]。为应对人口老龄化和代际脱节问题,世界卫生组织提出了代际关怀概念,并倡导将其纳入社区功能的社会和物质结构中,以创建老龄化友好型城市[5]。该概念引入护理环境中是将其呈现为一种护理形式,即代际关怀活动,包括音乐、游戏、舞蹈、教育和手工艺制作等[6-7],它提供了一种社会工具,在年长和年轻一代之间建立有目的、持续的资源交流和学习,以互惠互利[8]。研究表明,代际关怀活动已用于多个国家的社区、养老机构的老年人中[9-11],参与有意义的社会、休闲和生产活动能够提高两代人的生活质量和福祉。对于年轻一代而言,积极的照护活动参与可以改善儿童对老龄化的刻板印象,并进一步提高儿童对老龄化的认识[12]。积极的互动可以提高儿童的社交技能,如沟通、宽容和合作,并在情感支持过程中培养移情能力[13-14]。对于老一辈来说,该方案的影响包括提高自尊、改善福祉、增加社会参与、减少痛苦,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健康水平和改善认知功能[15-17]。我国的代际关怀尚处于理论研究阶段,应用效果并不明显。本课题组通过查阅文献和征求专家意见,初步设计活动方案并在徐州市某医养结合型养老院和某幼儿园大一班儿童之间开展照护活动,代际关怀的组织者为经过专业培训的护理研究生志愿者,时间为2020年9月—2020年10月(法定节假日除外),频率每周2次,平均每次2 h,共8次,活动地点是老年人健康活动中心。实施内容:1)与老年人建立信任关系,志愿者在幼儿园教师的帮助下带领儿童前往养老院,自我介绍并向老年人解释活动的目的、意义、注意事项,通过与老年人交流取得他们的信任;2)实施活动方案,内容是儿童歌唱表演及互动游戏,如画画和读故事书,活动期间干预者及时鼓励、引导老年人参与,努力营造轻松幽默的氛围。通过实践发现存在以下不足:1)老年人的参与度不高,未能充分发挥老年人的主动性和积极性;2)实施者的干预过程过于僵硬,缺乏灵活性;3)活动开始前未能充分评估老人的文化水平、认知水平及健康状况,缺乏个体化照护方案。因此,本研究以群际接触理念为基础,多方位探讨适用于中国养老院老年人的代际关怀照护方案。
采用目的抽样,抽取徐州市某医养结合型养老院参与代际关怀活动的老年人、护理人员及幼儿园教师,样本量以信息饱和、无新信息出现为准。老年人纳入标准:接受代际照护时间1个月,愿意接受访谈,入住养老院时间>6个月,无严重听力、视力障碍,语言清楚表达清晰。幼儿园教师纳入标准:参与代际关怀活动,愿意接受访谈。医护人员纳入标准:参与代际照护活动,愿意接受访谈。研究对象具体情况见表1~表3。
表1 受访老年人基本信息
表2 受访护理人员基本信息
表3 受访教师基本信息
1.2.1 访谈提纲的确定
基于国内外代际关怀照护的文献研究初步设计访谈大纲,经由小组讨论,专家修订后确定访谈提纲,该提纲并涉及多方利益相关者,包括围绕代际关怀活动的知识、技能和个人态度3个主要领域的6个问题。形成最终的访谈提纲:1)您觉得该以怎样的形式执行代际关怀活动?2)活动内容应包含哪些?3)活动的频次该是多少?4)您觉得有利于代际关怀活动实施的因素有哪些?5)您觉得在活动过程中应注意哪些问题?6)您觉得代际关怀活动给您带来了什么影响?
1.2.2 资料收集方法
采用半结构式深入访谈方式,访谈地点为老年人健康中心活动室,访谈时间为 25~30 min。访谈者解释研究目的、获得录音知情同意后,根据访谈提纲进行深度访谈,使用手机录音软件录音。
1.2.3 信息分析方法
采用Colaizzi 7步法分析资料[18]。
研究者为代际关怀的组织者之一,与受访人员接触密切,有信任基础,能保证访谈对象充分表达观点;研究者接受过质性研究课程培训,掌握访谈技巧,能确保访谈中不引导受访者,保持中立,仅对于不清楚的感受或观点及时澄清、确认内容。
2.1.1 两代联合学习计划
文化水平较高的老人,希望通过语言教学或接触新兴事物,有机会成为社会志愿者或儿童的生活和学习导师,恢复社会角色,以此实现自身社会价值,提高自尊。这可能由于养老机构仅注重满足老年人生理和安全需求,缺乏对老年人社交、尊重和自我实现需求的满足。L1:“我希望养老院不是以养我们为主,应像幼儿园教育儿童一样给予我们学习、发展的机会,如果给我机会的话我愿意展现我的能力,带领大家一起学习。”L7:“每天呆呆地坐在房间里,不接触社会新鲜事物,我觉得自己越来越笨了,我希望和孩子们一起学习东西。”L2、L9:“我希望学一点新东西,锻炼脑子,不然我就真痴呆了。”J1:“老人会主动向我询问孩子喜欢的故事书,然后读给孩子们听”。
2.1.2 两代联合娱乐活动
自理能力水平较高的老人,希望与孩子们共同进行音乐表演、手工艺制作等,渴望社交和集体活动。这可能由于该部分老年人认为养老机构护理人员不足,缺乏活动组织人员。L5、L6、L7:“与孩子们一起做游戏,让我感觉回到了年轻的时候,充满活力。”L12:“孩子们的笑容,让我觉得轻松,与他们一起动动手,我感到十分开心。 ”H1:“我感觉老人们脸上的笑容都多了,而且不会时常打瞌睡了。”H3:“老人们的笑容变多了,我都感觉到轻松的氛围了”。
2.1.3 单独活动
自理能力较差或文化程度较低的老人,希望在得到关注的同时保持一定的社交距离,仅观看儿童独自唱歌、跳舞、表演节目,不参与互动,可能与老年人的自卑心理有关,不愿被打扰。L4:“就这样静静看着挺好的,我就不去参与了,老了,动不了了。”L11:“我看不懂孩子们在做什么,没见过那些故事书,我听听就好了。”L8:“我没上过学,不会也不懂,别的爷爷都是知识分子,一起活动时太丢人了。”J2:“孩子们有些害怕陌生且严肃的老人,不敢与老人互动。”H2:“有几位老人比较害羞,不太参与,但他们的表情还是愉快的”。
2.2.1 衰老学习课程
年龄隔离可能会加强老年人与儿童产生年龄相关的负面、刻板印象,导致年龄歧视和孤独。代际关怀中包括一系列关于衰老的课程和游戏,如有关“如何正确认识和对待衰老”的儿童讲解课程以及老年人保健操等,有利于改善儿童对老年人的负面看法。J1:“孩子们刚开始有点害怕老年人,但接触后,发现爷爷、奶奶们很可爱。”J2:“孩子们会向我问一些如何照顾老年人的方法。”H1:“机构里的老人很喜欢与小朋友一起参与保健操的锻炼”。
2.2.2 社会文化活动
从访谈中得知养老院的文化娱乐活动不能满足老年人的兴趣和爱好,老年人的喜好有着明显的中国特色,且内容丰富,包括戏曲、诗词、有时代特色的歌曲等。采访的12位老年人中,9位老年人认为养老院的文化娱乐活动不足,6位老人认为儿童歌曲不能满足他们的兴趣爱好。L3:“我喜欢听《洪湖水》《我和我的祖国》这些老歌。”L5、L7:“我喜欢给孩子们讲红军的故事。”L2:“孩子们蹦蹦跳跳,让我想起我年轻的时候,和伙伴们唱戏。”J1:“孩子们给老年人唱歌、跳舞,听老人讲故事,十分开心,并学到了新知识。”H2:“不方便活动的老人,给孩子们讲自己年轻时候的故事,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2.2.3 精神慰藉
受访的老人及医护人员表示机构内的老年人最害怕孤独,需要交流与陪伴。L9:“我的孩子都在外地,没法过来看我,孩子们的到来让我感受到了温暖。”L2、L3、L5:“孩子们能过来看我们就十分高兴。”H3:“孩子们和老年人制作的手工艺品,老人们都收藏起来,每次都会看看。”H2:“老人们会要求我帮他和孩子们拍照”。
受访医护人员及教师表示活动时间应定于下午孩子与老人午休后,时长为2 h,每周1次。L3:“孩子们唱歌、跳舞太累了,要多让他们休息。”L4:“人老了,记忆力太差了,记不住事情,要慢慢来。”J1:“孩子们每次过来在路上来回花费的时间太多,在机构待不了太长时间,1周1次就好了。”H3:“机构内老人们的晚饭时间在17:00,每天下午活动时间安排为2 h最好了”。
2.4.1 物理环境
适宜的物理环境是一项活动成功的必要条件,包括宽敞的活动空间、舒适的环境、完善的活动及安全保护设施。H1:“我们会在活动开始前检查活动场地,确保老人和孩子的安全。”J1:“我们会带故事书,画笔等活动所需材料,以确保活动的顺利进行”。
2.4.2 医疗保障
护理人员陪护和完善的医疗设备可以减少活动风险和增加安全。H2:“为了确保体弱老年人的安全,我们在活动开始前确保每个参与者的健康状况。此外,还提供了药物/氧气罐等医疗设备。”J1:“有护理人员随时与我们在一起,并对此负责”。
2.4.3 财务支持
财政支持可以减轻护理负担,并在一定程度上确保活动的顺利进行。H3:“我们准备果汁和食物欢迎小朋友,并准备游戏的各种材料,如纸船。”J2:“我们活动所需要的校车需要向学校申请,并给司机一定的补助”。
2.4.4 社会组织帮助
为了使活动能够顺利开展,工作人员需要相关组织的帮助,如当地家庭、社区、免费护理之家和慈善机构等。H1:“我们对于代际关怀的知识仍然缺乏,需要指导与帮助,共同探索。”J2:“该活动还需要孩子父母的帮助,争取更多的参与”。
机构养老在我国养老服务体系中承担支柱作用。研究表明,相较于居家养老和社区养老,机构养老模式下的老年人更易产生孤单、抑郁等负性情绪[3]。且随着自理能力及认知水平的下降,老年人的社交需求更高,参与有意义的社交活动,学习新的知识,有利于改善老年人负性情绪,增加幸福感,提高生活质量[19]。代际关怀活动给老年人提供社交参与的机会,使其获得尊重和精神慰藉,有利于消除社会对衰老的消极、刻板印象,促进健康老龄化社会的发展。
3.2.1 增加护理人员配置,调动老年人积极性
研究发现,部分老人倾向于安静地观看孩子们的表演,参与度不高。这与老年人自身的健康状况,护理人员缺乏及设施限制有关[20]。故应完善机构管理,提高护理人员配置和专业素质培养,重视老年人个体化心理及社会支持的满足,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活动前,护理人员要充分评估老年人的状况,制定合适的互动方案,将两代联合活动和单独活动相结合;活动过程中,应采取鼓励性语言,鼓励并协助老年人参与互动;活动结束后,反思评估活动方案,提出建议,并进一步改进。
3.2.2 丰富活动形式及内容,开展多元文化活动
研究表明,老年人更渴望学习新的知识,弘扬中国文化。故应依据老年人的需求制定活动主题,引导老年人主动参与;注重孩子的兴趣培养,寻求与老年人匹配的兴趣爱好,确保活动质量。
3.2.3 加大专业人士培养力度,规范照护方案
我国代际关怀方案正处于初步探索阶段,其理论与活动方案尚不成熟。目前,代际关怀方案的组织协调者主要是护理人员和教师,并无社会及心理学专业人士参与,极大地限制了照护方案的发展和实施。故应扩大代际关怀方案志愿者的招募范围,以老年人和儿童的需求设置招募条件;寻求国外专业的代际关怀机构帮助,如英国的“Linking Generations NI”,进行专业培训;结合实践经验和理论基础,撰写适用于我国代际关怀活动方案的培训教材,以利于代际关怀活动方案的科学发展。
结合文献研究和前期调研,代际关怀活动方案应用于我国养老机构应以我国老年人的需求为依据,结合老年人的生活和社会文化背景设计方案,并注意个体发展的需求[21]。在活动过程中要灵活运用相关技巧和方法,尊重、鼓励、平等,勿强行干预,并做好保护措施。此外,机构之间应精诚合作,确保活动定期举行,促进孩子与老年人建立信任关系,推动代际关怀活动方案的实施。
本研究发现,代际关怀活动方案的灵活性和复杂性不仅涉及多方利益相关者,更是不同组织机构之间的合作。此外,本研究还发现目前代际关怀的实施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限制:老年人积极性不高,养老院人力资源不足,代际关怀的组织培训尚无规范方案。此外,活动可持续性方面的挑战依然存在,缺乏社会支持。建议完善培训内容,增强培训效果,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针对老年人的需求设计个性化的方案,改善老年人的负性情绪,提高生活质量。此外,了解参与者家庭内部成员结构,寻求家庭和社会支持,促进方案的可持续发展。
本研究存在以下不足:第一,样本量少,仅访谈一家养老机构和幼儿园的参与者,缺乏代表性,建议后期扩大访谈范围,增强可信性。第二,该照护方案尚处于起步阶段,其影响有待进一步验证,建议推广方案的实施,并采用量性研究和质性研究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实证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