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导式教育结合手工制作对青少年双相情感障碍患者症状及治疗依从性的作用

2023-07-11 02:24姬彦利苏玉霞杨爱华
国际护理学杂志 2023年7期
关键词:双相手工障碍

姬彦利 苏玉霞 杨爱华

1聊城市第四人民医院儿童青少年精神科 252000;2聊城市第四人民医院精神科 252000

双相情感障碍属于临床常见慢性精神类疾病,其临床主要特征为狂躁及抑郁症交替出现,可伴有反复的活动异常、心境紊乱及精力减退等表现,其多发于青春期,且具有较高致残性与自杀率,对患者生活工作等造成严重影响〔1-2〕。因双相情感障碍症具有间歇期,该期间患者神经正常,提示双相情感障碍症具有可缓解性,因而及时给予治疗有利改善患者精神状况,提高生活质量〔3〕。抗抑郁药物与情感稳定剂是其主要治疗药物,但研究表明药物治疗仅可减轻患者认知功能障碍,无法消除其损害,因而需在药物治疗时辅助护理干预手段来提升康复效果〔4〕。引导式教育是通过一定方法及手段对患者进行诱导以达到设定目标,以患者需要为中心,鼓励患者主动参与全面康复〔5〕。手工制作是通过让患者参与娱乐活动来缓解精神症状,防止精神衰退,提高患者对外界环境适应能力,从而促进疾病康复〔6〕。本研究旨在探讨引导式教育结合手工制作对青少年双相情感障碍患者症状及治疗依从性的作用。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11月至2020年11月我院收治的双相情感障碍患者9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5例。观察组男25例,女20例;年龄15~25岁,平均(20.17±4.17)岁;病程2~7年,平均(4.17±1.38)年。对照组男23例,女22例;年龄14~24岁,平均(20.17±4.17)岁;病程2~8年,平均(4.97±1.58)年。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纳入标准:①符合《国际疾病分类(第10版)》(ICD-10)〔7〕中双相情感障碍诊断标准;②年龄14~25岁;③均为经药物治疗后的双相情感障碍稳定期;④小学级及以上教育程度;⑤患者及家属均知情同意参与本研究。排除标准:①脏器严重受损;②中枢神经系统疾病;③妊娠及哺乳期妇女;④合并其他精神类疾病;⑤有双相情感障碍家族史。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在住院期间给予引导式教育。(1)引导教育内容:①交谈技巧:注重节律性意向,节律可通过教学言语、概念、动作的节拍帮助患者掌握学习节奏感,提高记忆力与兴趣。意向可通过设立学习或练习目标帮助患者去完成。②药物自我管理:学习相关药物知识,正确识别药物作用,培养服药依从性。③症状自我管理:了解疾病症状,识别病情复发先兆症状与持续症状,培养自我疾病症状认知监控力。(2)引导教育方法:①组建教育小组:选取护士长与心理师各1名(第一引导员)、责任护士(第二引导员)及回访护士各2名组成小组。第一引导员负责策划整体内容,在旁监督观察授课过程;第二引导员负责授课;回访护士于护理结束后对患者进行随访统计。②具体方法:第二引导员以小组授课形式于康复科对患者进行课堂教育,通过观看视频,角色扮演及互动模式将引导教育内容传授给家长及患者,每次训练结束后由第二引导员向患者发布练习作业,并在下次训练中进行点评。训练时间可固定于每周星期一、星期三进行,每次时长1 h,共训练8 w。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手工制作干预。由责任护士指导患者住院期间进行手工制作,包括串珠、手工花、钻石贴画等。指导过程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先学习基本方法,再学习看图纸,鼓励患者进行自创手工作品。针对独立完成作品或自创患者给予赞赏,增加患者自我效能感。训练时间可固定于每周星期二、星期四、星期六进行,每次时长1 h,共训练8 w。

1.3 观察指标

1.3.1双相情感障碍稳定期〔7〕HAMD-17量表评分<15分或YMRS量表评分<5分。

1.3.2症状评估〔8〕:①采用HAMD-17量表评估患者抑郁程度,HAMD总分≤7分为正常,8~16分为可能抑郁,17~24分为轻中度抑郁,>24分为重度抑郁;②采用YMRS评估患者狂躁程度,其中≤5分为正常,6~12分为轻度狂躁,13~19分为中度狂躁,>19分为重度狂躁。

1.3.3自我效能 采用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9〕对患者自我效能进行评估,分数越高越好。

1.3.4服用依从性 采用药物服用态度量表(DAI)〔10〕对患者服药依从性进行评估,得分总数负数代表服药依从性差,正数代表服药依从性好,分数越高说明服药依从性越好。

1.3.5治疗依从性评判标准〔8〕①优:按医嘱严格完成治疗;②良:配合不积极,治疗完成顺利;③差:抵触治疗,治疗完成不顺利。治疗总依从率为优良率之和。

1.4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症状比较

干预前研究组HAMD-17、YMRS评分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干预后研究组HAMD-17、YMR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干预后的HAMD-17、YMRS评分均降低(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症状比较(分,

2.2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自我效能感评分

干预前两组GSE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干预后研究组GSE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干预后的GSES评分均升高(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GSES评分(分,

2.3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药物态度评分

干预前两组DAI-30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干预后研究组DAI-30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干预后的DAI-30评分均升高(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DAI-30评分(分,

2.4 两组患者干预后依从性

研究组患者干预后依从性优良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干预后依从性〔n(%)〕

3 讨论

双相情感障碍是一种以能量波动、情绪状态不稳定为主要特点的复发性慢性疾病,全球患病率为1.2%~2.4%,在心境障碍人群中占比20%~50%,且不受国籍、种族与社会经济地位制约,均有发病现象〔11〕。基于双相情感障碍患者的抑郁、狂躁等临床表现,精神双极紊乱致使该病年轻患者认知功能障碍,存在暴力情绪及异常行为,也是导致患者暴力倾向与自残自杀的主要原因之一,严重影响患者的学习、生活及工作,而且可增加患者的负性情绪,加重病情〔12〕。既往研究表明,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该类患者认知障碍与负面情绪〔13〕。

引导式教育是一种系统的康复方式,通过引导、诱发与教育调动患者思维,以节律性意向激发患者积极性。其中,节律性意向是一种特殊的引导教育方法,它可帮助患者借助语言完成活动,还可诱发患者进行主动学习〔14〕。机体通常在神经系统受损,运动节律缺乏时无法于正常时间空间组织活动,节律性意向可通过语言将运动思维相连接,并促进思维转换为运动,促进运动再学习;而节律性语言可增强听觉反馈,助力运动节律性的发展〔14〕。手工制作可打破患者沉闷、单调生活环境,通过阳性强化手段使患者主动性提高,且当作品完成时患者会产生成就感,小组形式活动增加患者交流与归属感,利于提高依从性与积极性〔15〕。本研究中干预后研究组HAMD-17、YMR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提示两种方式干预均有成效,且引导式教育结合手工制作改善双性情感障碍患者症状效果更明显。原因分析:引导式教育可调动患者情绪,提供轻快学习氛围,诱发患者学习主动性与积极性,促进症状改善。手工制作过程具有趣味性、互动性与多样性,激发患者兴趣。并于轻松气氛中构建交往平台,通过集体活动增加集体感,且作品完成使患者获得精神与物质满足。故而两者联合使患者症状改善更明显。

自我效能感指个体自我对完成某一行为或工作的自信程度。研究表明,双相情感障碍症患者自我效能感评分普遍比健康人低,可能为患者经长期治疗存在严重病耻感与信心缺失导致〔16〕。本研究干预后研究组GSES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干预后GSES评分均升高。原因分析:引导式教育帮助患者正确认知疾病,帮助患者接受自身疾病,进而对其治疗态度与行为产生影响,且鼓励家长参与引导教育过程,增加家属与患者沟通层次,解除双方之间的误解,降低病耻感;手工制作促进患者快速融入集体与社会,激发患者自我改变愿望。同时本研究结果显示,干预后研究组DAI-30评分高于对照组,且研究组患者干预后依从性优良率显著优于对照组。分析与患者治疗自信心与积极性增加、病症改善,病耻感降低、心理改善相关,与既往研究结论一致〔17〕。

综上所述,引导式教育结合手工制作可改善青少年双相情感障碍患者临床症状,提高自我效能感,增加治疗依从性。本研究不足之处样本仅来源于本院收治患者具有地域性,后期可行多中心的大样本进行研究验证。

利益冲突所有作者均声明不存在利益冲突

猜你喜欢
双相手工障碍
热轧双相钢HR450/780DP的开发与生产
睡眠障碍,远不是失眠那么简单
做手工
超萌的羊毛毡手工
跨越障碍
S32760超级双相不锈钢棒材的生产实践
多导睡眠图在睡眠障碍诊断中的应用
DP600冷轧双相钢的激光焊接性
手工DIY
LDX2404双相不锈钢FCAW焊接及存在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