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X”模式在健康体检中心的应用及对体检人群健康知晓情况及疾病治疗时效性的影响

2023-07-11 02:23杨原媛叶茂慧黄鑫席梅郭延佼贾茹
国际护理学杂志 2023年7期
关键词:体检工作时效性常规

杨原媛 叶茂慧 黄鑫 席梅 郭延佼 贾茹

济南市第二人民医院健康体检科 250000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自身健康的重视程度显著提升,预防性健康体检逐步取代了病后就医的理念〔1-2〕。健康体检不仅能帮助体检者认清饮食及行为习惯中存在的健康风险因素,以进行及时的健康干预,且能筛查出部分难以鉴别察觉的早期疾病,以及时进行治疗干预,避免疾病发展造成的不良后果〔3-4〕。目前大多常规体检项目套餐内容过于固定单一,检查项目广泛但并不深入,检查过程繁琐易浪费大量的时间和医疗资源;同时,大量繁杂的检查过程中,因缺少健康知识的理解,体检者的紧张、焦虑等情绪严重,尤其在检出异常指标又未得到明确的报告讲解时,其情绪状况极易受到较大影响〔5〕。“1+X”模式是近年逐步完善发展的新型体检模式,帮助制定更贴合体检者自身需求的针对性方案,相较于传统的体检项目,该模式给体检者提供更多灵活性的方案选择〔6〕。本文拟观察“1+X”模式在健康体检中心的应用及对体检人群健康知晓情况及疾病治疗时效性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于济南市第二人民医院行健康体检者资料216例作为研究对象,依据体检方案将其分为观察组(119例)和对照组(97例)。纳入标准:①均于院内行常规健康体检;②临床及随访资料完整。排除标准:①不具备基本读写能力者;②存在认知、精神障碍,无法正常沟通者。对照组男53例,女44例;年龄26~72岁。观察组男66例,女53例;年龄24~71岁。两组体检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表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1.2 方法

对照组行常规体检模式:体检前向体检者口述体检流程,派发健康知识手册,并按流程引导体检者完成体检项目,完成体检后根据体检结果给体检者提出相应的健康指导意见。观察组行“1+X”体检模式:体检者入院后,根据其基础信息、从事职业、行为饮食习惯,结合其个人病史、家族史制定个性化体检套餐。其中“1”包括常规体格检查、内外及五官科查体、血尿便常规、血糖血脂、肝肾功能、腹部彩超、心电图和胸片以及女性的常规查体,“X”则是根据体检者基础信息及相关疾病风险设置专项筛查。例如存在脑血管疾病者需视情况增设核磁共振、CT或血管造影检查;对有家族遗传疾病史者可增设针对性的筛查项目,如肿瘤筛查;对长时间固定姿势工作者可增设颈椎、腰椎检查;对高血压、糖尿病家族史者可增加对其餐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等相关指标检查;对成年男性、女性则需重视对生殖系统检查,尤其对育龄女性可增设人乳头瘤病毒检查;对中、老年患者可适当增设检查项目,如肿瘤指标、骨密度等检测;对有不良生活饮食习惯者,需增设对胃肠功能检测,如胃镜、肠镜;对常年工作接触致癌物质人群需增设防癌检查。完成体检计划制定后,向其介绍常规体检及增设检查项目目的及检测的必要性,并告知其最佳体检流程。引导体检者完成全部体检项目后,评估各项检查内容并向体检者讲解其体检报告中各项检查项目正常范围及异常结果的可能性。对于结果异常较为明显者需嘱其及时就医进行深入检查及治疗;对于部分结果存在异常者可建议其进行进一步检查或定期复诊;对于检查结果异常但生活、工作、既往病史或家族病史致使仍存在相关疾病风险的,需给出针对性的健康指导意见,并嘱其每年定期体检,引起其对相关疾病的重视。

1.3 观察指标

①体检效果:记录两组体检者体检时间,及报告送达时间。②检出疾病治疗情况:记录两组体检当天慢性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慢性肝肾功能疾病、生殖系统疾病等的检出情况,对体检当天检出疾病的体检者的治疗就诊情况进行随访记录,比较两组治疗时效性(体检检出后1周内进行规范治疗例数)。③情绪变化比较:分别于体检前后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7〕评价体检者情绪变化。SAS和SDS均包括20个小项,每项记1~4分,总分越高说明体检者焦虑、抑郁情绪越严重。④健康知晓情况:分别于体检前后采用自制问卷〔8〕评估体检者对常见基础疾病知识的了解情况以及阅读体检报告的能力。两项内容各记0~10分,分数越高提示体检者的健康知晓情况越佳。⑤体检满意度:于体检完成后以问卷〔9〕形式评估体检者对各项体检工作的满意度。内容包括环境、流程、健康教育、态度、隐私保护以及结果分析6个项目,单项满分为100分,分数越高提示体检者对该项体检工作的满意度更高。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体检效果比较

观察组体检时间及报告送达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2。

表2 两组体检效果比较

2.2 两组疾病检出及治疗情况比较

观察组体检当天检出糖尿病18例、慢性心脑血管疾病28例、COPD 15例、慢性肝肾功能疾病13例、生殖系统疾病14例以及其他类型疾病17例;对照组体检当天检出糖尿病13例、慢性心脑血管疾病21例、COPD 9例、慢性肝肾功能疾病7例、生殖系统疾病6例以及其他类型疾病8例,两组体检疾病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检出疾病治疗时效性为83.02 %(44/53),高于对照组的62.22 %(28/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两组情绪变化比较

体检前两组SAS及SD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体检后观察组SAS及SD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3。

表3 两组体检者情绪变化比较(分,

2.4 两组健康知晓情况比较

两组体检者体检后健康知晓情况均优于体检前,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4。

表4 两组健康知晓情况比较(分,

2.5 两组体检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体检者对各项体检工作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5。

表5 两组体检满意度比较(分,

3 讨论

随着饮食、生活条件的提升和健康知识的普及,人们的健康意识逐渐由“患病就医”向“健康管理”进行转变,对健康体检的需求亦显著提升〔9-10〕。通过定期健康体检可帮助体检者早期发现异常体征变化,并及时进行深入检查诊断,采取必要的防治措施,扼杀疾病发展可能,为体检者的身心健康提供充分保障〔11〕。常规健康体检流程主要是选择不同范围的体检内容后逐科完成检查内容,后由总检医师进行综合评估,给出相应的健康意见及体检报告,该种体检模式的检查范围较为固定,较难满足所有体检者的需求,而无明确方案的广泛检查,不仅耗费了大量的时间和医疗资源,多数体检者因缺少对检查项目的了解以及相关的健康知识,极易在盲目繁杂的检查过程中产生焦虑不安等负性情绪,尤其在看到异常检查结果又缺乏专业引导时,负面情绪发展更甚〔12-14〕。因此,如何制定更为科学、全面的体检方案成为近年的研究重点〔15〕。

“1+X”模式即必要的常规检查加上不同体检人群的高发疾病筛查项目,能更灵活地为体检者选择合适、全面的体检项目,避免过度检查造成的资源浪费,有效提升体检质量及效率。此次研究结果显示,体检时间及报告送达时间均短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检出疾病治疗时效性明显高于对照组,说明相较于传统体检模式,“1+X”模式应用于健康体检中心可显著缩短体检及报告送出时间,提高体检效率。“1+X”体检模式除常规体格检查、内外及五官科查体、三大常规、肝肾功能、血脂血糖、腹部彩超、心电图和胸片以及女性妇科检查外,根据其基础信息、从事职业、行为饮食习惯,以及其个人病史、家族史评估其可能存在的疾病隐患,进而根据相关风险制定个性化的专项筛查,可有效减少不必要的非常规检查,极大程度节约时间及医疗资源〔16〕。本次研究还显示,观察组治疗时效性远高于对照组,且体检者体检后对疾病知识知晓评分及阅读体检报告能力评分较对照组更高,同时观察组体检后SAS和SDS评分均远低于对照组,各项体检工作满意度评分也较对照组更高,提示“1+X”体检模式应用于健康体检中心可有效增强体检者对健康知识及健康体检的了解及重视程度,提升检出疾病的治疗时效性,且不会对体检者的情绪状态造成较大影响,体检者对体检工作的满意度更高。在“1+X”体检模式中,由医师根据体检者具体情况问题制定体检计划,“X”体检项目中增添项目均有源于体检者自身的风险因素,在与体检者进行沟通交流时能让其感受到医护人员对自身的重视,也能更好地接受后续给出的健康建议,同时对于体检结果的分析中对于结果异常较为明显者需嘱其及时就医进行深入检查及治疗。对于部分结果存在异常者可建议其进行进一步检查或定期复诊,能进一步保证检出疾病的治疗时效性。同时,个性化的体检方案极大程度缩短了体检流程,并在体检前及体检过程中向体检者详细交代了各项体检内容的原因和必要性,并帮助体检者实时解答体检过程中遇到的各类问题,减少体检者因耗时过长以及对异常结果产生的不良情绪,并能进一步提升其对体检工作的满意度。

综上所述,“1+X”体检模式应用于健康体检中心能极大程度缩短体检流程,提高体检效率,且能一定程度提升检出疾病的治疗时效性,同时能帮助体检者掌握体检流程以及相关健康知识,减少体检给其带来的情绪影响,相较于常规的体检模式,体检者对该模式的体检工作流程的满意度更高。

利益冲突所有作者均声明不存在利益冲突

猜你喜欢
体检工作时效性常规
常规之外
浅析体检工作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
浅析体检工作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
医院体检工作中的质量控制策略探究
紧急避孕不是常规避孕
试析如何确保新闻采访的真实性和时效性
别受限于常规
荷载预压加固吹填土时效性研究
浅谈如何提高兽医防控的时效性
常规培养在幼儿教育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