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桂凤
青岛市黄岛区中心医院 266555
随着二胎政策的放开,急诊科涌入大量的患儿,同时由于婴幼儿发病突然且病情瞬变,且家属对孩子的重视,患儿家长通常情绪较急躁,导致急诊科室工作环境拥挤、混乱,影响急诊医疗资源的利用效率〔1〕。由于患儿年龄跨度较大,各年龄段生命体征的标准值不同,患儿缺乏精准的病情表述能力,使儿科分诊复杂且耗时长〔2〕。危重症患儿具有发病急骤、病情危重、变化迅速的特点,若诊断和治疗不及时或护理不当,会对患儿的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造成严重损伤,严重影响患儿预后〔3〕。大量轻症患儿在急诊科的滞留,会推迟危重症患儿的就诊时间与得到抢救时间,从而加重医疗事故〔4〕。因此,加强有效的预检分诊措施,对危重症患儿进行及时甄别和准确评估,对提升患儿临床诊疗及预后具有重要意义〔5〕。“三区四级”是指将患儿病情划分为1级濒危、2级危重、3级急症及4级非急症4个级别,将候诊区划分为红、黄、绿三区,旨在根据患儿病情的严重程度进行优先次序处置〔6〕。有关研究显示,“三区四级”预见分诊法可将有限的医疗资源优质化,能够有效减少急诊拥挤无序现象,提高患者的救治有效率和急诊滞留时间〔7〕。本研究旨在探讨“三区四级”预检分诊法在急诊科危重症患儿中的应用效果,为进一步提高该院急诊科预检分诊效率提供可参考性依据。
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青岛市黄岛区中心医院急诊科危重症患儿288例为研究对象,采用档案抽签法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各144例。纳入标准:①符合该院危重症患儿诊断标准;②生命体征可监控;③临床检查资料完整;④家长知情并自愿参与本研究。排除标准:①生命体征缺失且无法进行早期预警评分者;②合并有严重肝肾器官衰竭者;③中途退出或转院者;④精神发育迟滞且智力低下者;⑤不配合研究者。研究组男77例,女67例;年龄3个月~9岁,平均(5.58±1.01)岁。参照组男76例,女68例;年龄3个月~8岁,平均(5.12±0.97)岁。两组患儿在性别、年龄等基本资料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具有可比性。
参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①建立急诊资料。患儿因病情严重入急诊科后,医护人员协助家长办理挂号手续,咨询家长患儿的症状表现、遗传史、疾病史等,依据家长描述建立基本资料信息。②常规预检分诊。医护人员依据常规预检分诊流程对患儿进行预检分诊干预,针对意识异常、高热、呼吸急促等患者初步确定为危重患儿,立即上报急诊医生处理。医生依据临床基本信息对患儿进行确诊及抢救。研究组在参照组的基础上实施“三区四级”预检分诊法,具有措施如下。
1.2.1组建预检分诊干预小组 由急诊医师1名、护士长1名、急救经验丰富的资深护士8名组成干预小组。护士长邀请专家对组员疾病相关知识(危重症患儿临床表征、诊断技能、PEWS内容、评分方法、注意事项等)进行培训指导,以讲座、PPT、工作交流群形式进行知识灌输。每星期五开展组员讨论会,组员对危重症患儿的预检分诊(诊断流程、诊断方法、诊断内容、患儿病情特点及潜在护理问题等)各抒己见,对疑难点主动咨询,护士长最后针对讨论情况做实质性总结。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及咨询护理专家等形式,结合临床资料,制定对危重症患儿的预检分诊干预计划。
1.2.2“三区四级”预检分诊法
1.2.2.1建立分诊台 可遵照医院急诊科规范流程要求,在急诊大厅设置预检分诊台,完善相关诊疗设施,如血压计、心电图机、血糖仪、多功能监护仪等〔8〕,并增加平车和轮椅等转移设备,确保急危重症患儿能够及时接诊和转移。
1.2.2.2制定急诊分诊登记单〔9〕根据急诊科室就诊特点制定急诊分诊登记单,主要包括患儿一般资料、病症、急诊医疗资源评估判定、患儿病情级别、患儿处理去向等,见表1。
表1 急诊危重症患儿预检分诊登记单 年 月 日
1.2.2.3预检分诊流程〔10〕见图1。预检分诊流程可划分为以下3个步骤:①由急诊分诊护理人员进行接诊,并协助患者填写一般资料,如表1所述内容;②了解患儿病情资料,严格按照“三区四级”分诊标准及患儿或家属的主诉情况进行快速病情评估,应用诊疗工具对其生命体征及所需医疗资源进行快速评估,明确分诊级别;③填写完整的急诊危重症患儿预检分诊登记单,并严格按照病情级别进行分区处理,将1级、2级患儿送入红区抢救;将3级患儿送入黄区留观和候诊,且30 min内进行巡视和评估,如病情变化迅速,应立即评估病情级别,优先安排救治;将4级患儿送入绿色候诊区,可按照挂号顺序依次排队就诊。
图1 预见分诊流程图
1.2.3研究指标 ①采用该院发放的不良预后调查量表〔11〕调查患儿预后。该量表包括呼吸衰竭、多脏器功能衰竭、急性心律失常、休克4个指标,比较两组患儿的不良预后发生率。总发生率=(呼吸衰竭例数+多脏器功能衰竭例数+休克例数+急性心律失常例数)/总例数×100%,总发生率越低代表预后越好。②采用该院发放的预检分诊护理结局调查量表,比较两组患儿的预检分诊护理结局。该量表包括误诊、漏诊率、治愈率、死亡率4个指标。③采用百分制调查表对两组患者对急诊分诊护理效果的满意度情况进行比较,其中90~100分为非常满意,75~89分为基本满意,75分以下为不满意,总满意率=(非常满意例数+基本满意例数)/总例数×100%。
实施基于改良儿童早期预警评分的遇预检分诊护理后,研究组患儿的呼吸衰竭、多脏器功能衰竭、急性心律失常、休克等不良预后的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参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儿的不良预后情况比较〔n(%)〕
实施基于改良儿童早期预警评分的预检分诊护理后,研究组患儿的误诊、漏诊率、死亡率显著低于参照组,研究组患儿的治愈率显著高于参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儿的预检分诊护理结局情况比较〔n(%)〕
实施基于改良儿童早期预警评分的预检分诊护理后,研究组患儿家长对护理效果的总满意率显著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儿家长对预检分诊护理满意度情况比较〔n(%)〕
急诊临床工作中通常以患者主诉、典型症状与临床经验相结合的常规预检分诊方式对患者进行评估并安排相应的治疗,为患者争取宝贵治疗时间〔12〕。常规评估患者病情方式缺乏客观与量化指标,易忽视潜在的危重症患者,增加意外事件的风险,诱发危重症患者的病情恶化或不良预后〔13〕。医护人员及时、准确地识别患者病情是成功救治的基石,能够最大限度改善患者的治疗结局。目前,临床用于评估患者病情的工具(简化急性生理参数评分、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早期预警评分、死亡概率模型等)层出不穷〔14〕。“三区四级”预检分诊法是通过在短时间内对患者完成准确的病情评估,针对患者病情级别进行合理分流,使得医疗资源得到合理分配整合,为不同病情的患者提前做好应急护理预防及治疗措施,规避危重症患者延误最佳抢救时机的风险,从而全面提高患者的救治成功率〔15〕。“三区四级”预检分诊法能够为急诊分诊人员提供明确的分诊方法,能够使得急诊分诊人员有据可依、有章可循,大大促进了分诊的有效率和准确率。有关研究显示,“三区四级”预检分诊法可显著缩短急诊患者的整体平均候诊时间,加快分流急诊候诊滞留人员,在一定程度上确保了急诊危重症患者的生命安全。
本研究将“三区四级”预检分诊法应用于急诊危重症患儿的临床护理中,结果显示,研究组患儿的呼吸衰竭、多脏器功能衰竭、急性心律失常、休克等不良预后的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参照组;研究组患儿的误诊、漏诊率、死亡率显著低于参照组,研究组患儿的治愈率显著高于参照组;研究组患儿家长对护理效果的总满意率显著高于参照组。究其原因:组建干预小组中通过纳入医师、护士长、资深护士组成干预小组,同时对组员进行患儿预检分诊相关知识、主要内容、注意事项等相关知识培训,提高各组员的诊断能力与护理水平;各组员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及专家意见,结合临床资料,制定出“三区四级”预检分诊护理计划;对急诊科患儿进行初步预检病情评估,将不同病情的患儿进行合理分流,本研究将患儿的病情评分分诊为4个不同级别,并对其进行不同区域分流,降低了病情变化发生率,而且在一定程度上确保患者的安全。“三区四级”预检分诊模式的一系列干预举措,能有效改善患儿的不良预后,提升患儿的预检分诊护理结局与家长对护理的满意率。同时,本研究结果中研究组误诊、漏诊率显著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凌芳等〔17〕研究结果相符,有效印证“三区四级”预检分诊法具有较高预检分诊诊断价值。
综上所述,“三区四级”预检分诊法应用于急诊危重症患儿的预检分诊中,可显著改善患儿的不良预后情况,提升预检分诊的护理结局,增加患儿家长对预检分诊护理满意率,具有较高的预检分诊诊断价值。
利益冲突所有作者均声明不存在利益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