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欣赏”教学的认识与实践

2023-07-10 12:04黄荣
数学之友 2023年3期
关键词:跨学科教学数学文化

摘 要:针对注重解题应试而忽视数学内涵之美的教学现状,倡导数学欣赏.数学欣赏的要义在于欣赏数学的真善美,本文旨在探索数学欣赏的主题课,呈现欣赏“无限”的教学设计.

关键词:数学欣赏;无限;数学文化;跨学科教学

纵观目前的高中数学教学,注重解题应试而忽视数学内涵之美,学生往往只会做题,不能欣赏数学.其实早在十多年前,张奠宙先生就曾大力呼吁“在课堂教学中进行数学欣赏”[1].但时至今日,究竟如何认识和践行数学欣赏,仍有诸多困惑.本文以欣赏“无限”为例,谈谈对数学欣赏教学的认识,以期抛砖引玉.

1 数学欣赏的要义

所谓数学欣赏,不仅在于欣赏几何图形、代数公式美观的外表,领悟数学的人文意境,更要欣赏数学的内涵之美,即数学学科所蕴含的逻辑力量和理性精神.具体而言,世界万物多以真善美为基本追求,数学亦如此,故数学欣赏的要义在于欣赏数学的真善美.数学之“真”在于崇尚理性,依托逻辑推理;数学之“善”在于建模应用,具有很强的功用价值;数学之“美”包括外观美和内涵美,其实质是数学思维的内在和谐[2].真、善、美三维一体,共同构成了数学欣赏的不同侧面.

从目前数学欣赏的教学现状来看,存在两点不足:一是仅将数學欣赏作为课堂教学的零星点缀,未能充分发挥其学科育人价值;二是过于关注欣赏数学的外在之美,而忽视了数学的内在思维之美.笔者以为,不妨适时将相关内容进行统整,打造数学欣赏的主题课,集中展示数学的真善美.

2 数学欣赏教学课例——欣赏“无限”

无限是高中数学的重要内容,或显或隐,经常出现在数学教材中.认识和掌握无限,欣赏无限的真善美有助于发展思维,滋养心灵,有助于接轨高等数学.查阅文献发现,关于无限的课例较少,且多为校本课程[3][4].有鉴于此,笔者探索设计了面向高三的主题课——欣赏“无限”,旨在通过体悟无处不在的无限,理解无限的多种表达方式,让学生学会应对无限,应用无限,欣赏数学的真善美.现将教学设计与同行分享.

2.1 诗话人生,感悟无限

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无限”的世界.苍茫星空无限延展,未来人生无限可能.

“前不进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是诗人对无限时空的无限遐想.

“一尺之锤,日取其半,万世不竭”是古人对有限与无限辨证关系的哲思.

数学家外尔曾言:“数学是关于无限的科学.”现在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无限的世界,品味数学中的无限.

【设计意图】用诗文之美引领学生感悟时空无限,人生无涯,转而迈进数学的无限世界,沟通了数学与文学,别有一番滋味,提升了课堂的文化氛围.

2.2 蓦然回首,发现无限

入手得出结果,再根据逻辑推理将其严密化,有助于体悟数学真与美的辨证关系.

2.5 课堂小结,余味无限

也许不可企及,你却锲而不舍,历经九九磨难,终近理想彼岸.

哪管成败利钝,你也坚忍不拔,把握有限青春,人生无限可能.

【设计意图】先由学生小结本节课的收获和感悟,最后教师提炼,首尾呼应,勉励高三学子珍惜青春年华,活出精彩人生.

本节课以欣赏“无限”为例,对如何践行数学欣赏作了一次探索性教学.同行认为,这节课是一次较为成功的尝试,学生参与度很高,通过欣赏无限,相信学生能对数学的真善美会有更多体悟,不仅升华了对无限的认知,同时锻炼了解题能力,涵养了人文情怀.

总而言之,数学欣赏具有很强的教育价值,同时也对教师的专业素养提出了较高要求.目前数学欣赏既未形成系统化的理论成果,也缺乏扎实的实践积累.践行数学欣赏仍然任重道远,是一项值得深入探索的研究课题.

参考文献:

[1] 张奠宙,柴俊.欣赏数学的真善美[J].中学数学教学参考,2010(1):37.

[2] 张奠宙.谈课堂教学中如何进行数学欣赏[J].中学数学月刊,2010(10):12+8.

[3] 黄荣.高中校本课程“数学文化”的实践与思考[J].中学教研(数学),2020(4):46.

[4] 于道洋.从学生课堂提问看初高等数学衔接课——以“认识无限”为例[J].数学之友,2018(2):3032.

基金项目: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重点资助课题“以高中数学为主导的跨学科教学研究”(项目编号:Ba/2020/02/47).

猜你喜欢
跨学科教学数学文化
跨学科教学在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
从内心体验走向思考世界
小学语文跨学科整合构建高效课堂的方法
浅议高校跨学科教学
跨学科教学视阈下的教师角色意识
数学文化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渗透研究
关于提高高等数学教学效果的思考
数学文化融入高校现代数学教育
数学课堂中的文化滋润策略
如何构建有文化的数学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