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引导下腰丛-坐骨神经阻滞在股骨颈骨折中的应用效果

2023-07-10 05:52贺清明宋明波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医学版) 2023年3期
关键词:股骨颈动力学血流

贺清明,宋明波

(延安大学医学院,陕西 延安 716000)

股骨颈骨折是临床常见的骨折类型,发生率约占髋部骨折的50%,以老年人为主要发病群体,多采用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1]。而全髋关节置换术为一种侵入性较强的治疗方式,受到患者身体机能、年龄、合并症等因素的影响,对于术中麻醉要求较高[2]。常规全身麻醉对患者围手术期血流动力学的影响较大,且患者多存在较为严重的应激反应,可影响手术的正常进行及术后康复。超声引导下腰丛-坐骨神经阻滞具有对血流动力学影响较小、操作简单、安全有效等优势,在多种外科手术中应用广泛[3]。基于此,本研究采用平行对照法,探讨超声引导下腰丛-坐骨神经阻滞在股骨颈骨折中的应用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符合股骨颈骨折的诊断标准,经X线检查确诊;②行全髋关节置换术,具备手术指征;③无手术禁忌症;④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合并心肝肾功能异常;②合并其他外伤;③合并恶性肿瘤;④合并凝血功能障碍;⑤合并感染性疾病;⑥合并严重精神障碍;⑦手术中断者。

1.2 一般资料

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延安大学附属医院诊治的股骨颈骨折患者106例,使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n=53)及对照组(n=53)。观察组中男28例,女25例;年龄32~79岁,平均(56.73±3.28)岁;骨折类型:16例经颈型,14例基底型,头下型23例;骨折原因:交通意外21例,高处坠落18例,跌倒14例。对照组中男27例,女26例;年龄34~78岁,平均(57.03±3.24)岁;骨折类型:15例经颈型,17例基底型,头下型21例;骨折原因:交通意外23例,高处坠落17例,跌倒13例。两组一般资料相比无区别(P>0.05)。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此研究。

1.3 方法

对照组患者接受全身麻醉。面罩吸氧,建立静脉通路,给予咪达唑仑(0.02~0.04mg/kg)、舒芬太尼(3.0~4.0μg/kg)及丙泊酚(1.3~1.5mg/kg),待患者意识丧失后,给予顺阿曲库铵0.3~0.5mg/kg进行全麻诱导,气管插管后连接呼吸机,术中持续泵注丙泊酚、瑞芬太尼予以麻醉维持。手术结束前半小时,连接镇痛泵予以静脉自控镇痛,舒芬太尼2.0mL/h,锁定时间10min。术中使用Narcotrend麻醉深度监护仪进行监测。

观察组接受超声引导下腰丛-坐骨神经阻滞。患者取侧卧位,超声探头设置为3.5MHz,将超声探头从两侧髂嵴最高点的连线与后正中线交点向体侧扫描,探及腰丛神经后,在超声的引导下进行穿刺,针尖超出横突回抽无脑脊液及血液后,注入20mL 0.5%的盐酸罗哌卡因。随后将超声探头置于股骨大转子与坐骨结节连线中点横切,到达穿刺点后开展穿刺,进针深度约为7cm,回抽无血液后注入15mL 0.5%罗派卡因,持续吸氧。术毕,将神经阻滞导管与镇痛泵连接,持续性泵入0.25%罗哌卡因(4~6mL/h),给药用时30min。

1.4 观察指标

(1)记录两组患者的定向力恢复时间及麻醉起效时间。

(2)血流动力学指标:于麻醉前(T0)、切皮时(T1)、手术进行30min(T2)、结束时(T3)及术后1h(T4)五个时间点从监护仪上读取两组患者的SBP、DBP及HR水平。

(3)应激反应指标:于术前及术后48h,采集两组患者肘静脉血5mL,离心处理后取上清液,使用放射免疫法检测NE、Cor、ALD及PRA水平。

(4)观察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计算总发生率。

1.5 统计学方法

2 结 果

2.1 两组麻醉情况比较

观察组的定向力恢复时间、麻醉起效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麻醉情况比较

2.2 两组血流动力学指标比较

T0时,两组患者的DBP、SBP及HR水平差异不显著(P>0.05);T1、T2、T3及T4四个时间点观察组的DBP、SBP及HR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全程观察组的指标波动幅度小于对照组,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指标比较

2.3 两组应激反应指标比较

术前,两组的NE、Cor、ALD及PRA水平相较差异不显著(P>0.05);术后,两组的各项指标均显著升高,但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的应激反应指标比较

2.4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n(%)]

3 讨 论

全髋关节置换术的进行需要股骨颈骨折患者机体处于稳定状态,麻醉为手术提供稳定条件的必要手段,通过麻醉,患者可达到肌肉松弛、无疼痛及躁动的状态,以促使手术顺利进行[4-5]。全身麻醉是常用的麻醉方式,但插管、拔管等操作影响患者围手术期的血流动力学稳定,加重手术应激反应,整体麻醉效果欠佳[6]。腰丛-坐骨神经阻滞仅在神经干(丛)局部用药,对交感神经造成的影响较小,可减轻内脏的血管扩张状态;且在超声引导下进行穿刺,可减少对血管及神经的损伤,促使麻醉药物有效浸润神经,效果优异[7-8]。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的定向力恢复时间、麻醉起效时间等麻醉情况均优于对照组,且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低,可见超声引导下腰丛-坐骨神经阻滞在股骨颈骨折术中的麻醉效果优异。

围手术期DBP、SBP及HR等血流动力学的稳定程度是评价麻醉效果的重要指标[9]。腰丛-坐骨神经阻滞能选择性阻滞单侧下肢,相较于全身麻醉,减少对机体的干扰,且超声引导下的穿刺更为精准,对循环血容量和回心血容量的影响较小,有助于稳定血流动力学水平[10-11]。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围手术期血流动力学指标高于对照组,且波动幅度更低,可见超声引导下腰丛-坐骨神经阻滞可稳定股骨颈骨折患者术中的血流动力学水平。

手术是一种侵入性的治疗方法,可引起机体应激反应,且麻醉对交感神经的功能具有削弱作用,可促进NE释放,激活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增加Cor、ALD及PRA的表达量,进而加重机体的应激反应[12-13]。超声引导下的腰丛-坐骨神经阻滞可使局麻药物直接进入神经干(丛),对外周的感觉及运动神经具有良好的阻断效果,阻碍手术刺激传导至神经系统,从而减轻应激反应[14-15]。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NE、Cor、ALD及PRA水平均低于对照组患者,可见超声引导下腰丛-坐骨神经阻滞可减轻股骨颈骨折患者围手术期的应激反应。

综上所述,超声引导下腰丛-坐骨神经阻滞在股骨颈骨折患者术中应用效果显著,可促进血流动力学水平稳定,减轻应激反应,减少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

猜你喜欢
股骨颈动力学血流
舒适护理在股骨颈骨折护理中的应用
具有Markov切换的非线性随机SIQS传染病模型的动力学行为
超微血流与彩色多普勒半定量分析在慢性肾脏病肾血流灌注中的应用
老年人股骨颈骨折的治疗与处理
BD BACTEC 9120血培养仪联合血清降钙素原在血流感染诊断中的应用
基于随机-动力学模型的非均匀推移质扩散
冠状动脉慢血流现象研究进展
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的破裂性腹主动脉瘤腔内治疗3例
TNAE的合成和热分解动力学
C36团簇生长动力学及自由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