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严丽 卓宽
【摘要】本文以桂西南边境Y高校为例,对农村小学全科教师定向培养师范生语文读写能力现状进行反思,针对农村小学全科教师定向培养师范生经典文学作品阅读量较少、读写能力较差等问题,从整合读写资源、优化学科课程、强化读写结合教学意识、开展大量的读写活动等方面提出促进农村小学全科教师定向培养师范生语文读写能力提升的对策,实现桂西南边境地区高校与桂西南边境地区农村小学教学协同创新。
【关键词】桂西南边境地区 农村小学 全科教师 定向培养师范生 语文读写能力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3)12-0141-04
2022年4月21日,我国教育部发布《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对义务教育课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近年来,广西积极探索农村小学全科教师培养模式。农村小学全科教师这个身份有其特殊性,因为小学全科教师必须胜任小学阶段所有学科的教学工作,而语文是小学阶段的主要学科之一,语文读写能力不仅是小学语文教师开展教学需要具备的基本能力,而且是其教学的基本内容。新课标中的总目标就明确要求“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具有独立阅读能力”“能根据需要,用书面语言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达自己的见闻、体验和想法”。
近年来,在桂西南边境地区定向师范生委培院校学习的农村小学全科教师定向培养师范生大部分是从桂西南边境农村地区相对优秀的(初)高中生中选拔出来的,且毕业后必须至少定向服务桂西南边境乡村教育6年,尽管这些师范生中大部分学生的(初)高考成绩总体还不错,但是因为这些师范生从小生活在相对闭塞的桂西南边境农村地区,方言痕迹较重,普通话学习环境较差,且迫于升学的巨大压力,这些师范生大多仅以语文课文为阅读对象,阅读量严重不足。升入大学后,大部分师范生对经典文学作品的鉴赏甚至是根据参考答案来学习的。试想,这样的农村小学全科教师定向培养师范生一旦入职,必然不利于桂西南边境农村地区孩子语文读写能力的提升。因此,如何实现桂西南边境地区农村小学全科教师定向培养师范生语文读写能力培养职前与职后的一体化,这一问题应得到桂西南边境地区农村小学全科教师定向培养师范生委培院校的重视与思考。
一、读写能力培养困境
(一)经典文学作品阅读量较少
2022年,桂西南边境Y高校Z老师在“中外文学经典导读”课上对326名初(高)中起点的农村小学全科教师定向培养师范生开展了经典文学作品阅读量摸底调查,其中只有19%的定向培养师范生表示粗略浏览过《红楼梦》《三国演义》等经典文学作品,46%的定向培养师范生表示在(中)高考的应试压力下主要阅读的文学类书籍就是语文教科书,几乎没时间阅读课外经典文学作品,35%的定向培养师范生甚至表示除了四大名著不知道还有哪些文学作品是经典文学作品。在之后的课堂教学中,Z老师进一步发现:这些定向培养师范生阅读量的严重不足甚至缺失,导致他们在学习中外文学经典导读、阅读与写作等高校课程时过于依赖参考资料,严重缺乏独立思考能力。这些定向师范生就是未来的桂西南边境农村小学全科教师,阅读量的不足将阻碍桂西南边境农村小学生阅读兴趣与能力的培养,对指导桂西南边境农村小学生写作产生巨大的不利影响。
网络是一把双刃剑,不可否认,互联网为新时代的学生群体提供了大量快捷的学习资源,但我们也应看到,网络上的学习信息良莠不齐,很多学生甚至在手机、电脑等互联网自动弹出的娱乐信息中迷失自我,不知不觉中审美趣味趋向低俗。这种现象在相对落后的桂西南边境农村地区也不鲜见,而农村学生特别是桂西南边境农村留守儿童居多,因为家庭管束少,这些留守儿童逐渐在互联网带来的“快餐”娱乐中迷失自我,甚至丧失创造力。语文不仅是学习语言、文字的工具,而且是一门极具审美的学科。语言学习与运用是培养审美能力和提升审美品位的重要途径,若这些定向师范生缺失了从文学作品中获得审美经验的过程,他们就很难运用语言文字表现美、创造美,也就不具备传道、授业、解惑的能力。
(二)读写能力较差
毋庸置疑,读写是语文教师的专业基本功之一,在语文教学中,声情并茂的朗读、深入浅出的课堂讲解深刻地影响着小学生语文读写能力的发展。通常,语言能力分为语言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2021年,桂西南边境Y高校对刚招收入学的171名农村小学定向培养师范生进行语言能力方面的摸底调查,调查发现,大部分定向培养师范生的语言能力较差。定向培养师范生经典文学作品阅读量较少,而且已影响到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文学鉴赏能力等方面的发展,而如果没有良好的语言理解能力,那么这些定向培养师范生就很难理解、消化经典文学作品中的知识,并且会阻碍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的发展。因为文学积累不足,每次课堂提问,90%以上的学生不会主动举手回答教师提出的互动问题,被点名回答问题的学生也是无奈地站起来,且回答问题时方言口音较重,语言表达逻辑混乱。这些定向培养师范生一旦毕业,如何能够依靠他们目前的素养,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以深入浅出的方式为小学生解读文学文本?要想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果更是难上加难。
而在书面表达上,因想象力与创造力的缺乏,80%以上的定向培养师范生写作水平较低,作文平淡乏味。70%以上的定向培养师范生缺乏对生活的细致观察,不会抒发自己的真实情感,文学写作基本手法掌握不牢固,文字书写不规范,语病百出。90%以上的定向培养师范生坦言:没有手机提供的网络信息参考,头脑一片空白,没有素材可写。而课后写作实践同样表明:这些定向培养师范生积累的写作素材极其匮乏,运用的写作素材基本雷同,且大都是从网上抄写下来的。教师在与学生谈心时发现,85%以上的定向培養师范生不愿意写作,其原因是:全科生所学科目多,学习任务重,教资考试和自考本科等压力大,没有足够的时间用心构思一篇文章,而且因自知文学写作水平较差,写出来的文章不能获奖或发表,索性也就不再写作了。
综上所述,在桂西南边境地区,农村小学全科教师定向培养师范生语文读写能力较差,从教后将直接影响桂西南边境农村小学生语文读写能力的培养,因此,在桂西南边境地区,提升农村小学全科教师定向培养师范生语文读写能力任重而道远。
二、读写能力培养对策
(一)整合读写资源
桂西南边境地区定向师范生委培院校教师应有效整合学习资源,为定向师范生营造良好的读写环境。定向培养师范生在进行语文读写能力学习的过程中,会主动或被动地接触大量学习资源,高校专业教师应对这类学习资源进行有效整合,发挥各类学习资源的协同作用。
首先,整合课本资源,根据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及最新版语文课程标准理念、具体要求,除了在小学语文教学设计、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课堂上使用小学语文课本,还应在儿童文学等相关课堂深入挖掘小学语文课文内容,为提升定向培养师范生读写能力指明努力方向。
其次,整合课本资源外的线下图书资源。高校管理部门应联合高校教师精心选择适合定向培养师范生阅读的书目来打造多个图书角,满足定向培养师范生的读写技能学习需求;选派高校教师或者学长学姐“一对一”培养定向培养师范生在图书馆进行书目检索的能力,让他们能够找到自己想要且适合自己的阅读书目。
最后,高校教师要对海量的互联网语文学习资源进行筛选,为定向培养师范生提供优质的读写类网站,并通过互联网实现与定向培养师范生的良性互动,搭建至少一个互联网读写平台,让学生通过互联网下载教师分享的阅读材料,并上传自己所写的读后感等文学作品,高校教师对定向培养师范生的文学作品及时做出相应的评价和反馈信息,通过发挥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即时共享功能,解决定向培养师范生在读写过程中遇到的棘手问题。
(二)优化学科课程
首先,根据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与鉴赏”的需要,将外国文学、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3门课程合并成《中外文学经典导读》,将这门课程作为专业必修课,教学时长一年半。主要通过讲授中外经典文学作品,教会师范生文学阅读及鉴赏的方法,积累阅读量,为他们从教后有效进行小学语文“阅读与鉴赏”教学做足知识储备。此外,可根据实际增设中外文学史等课程,帮助定向师范生较为系统地掌握中外文学发展基本脉络。
其次,根据小学语文教学中“表达与交流”的需要,在教师教育基础课程中开设“普通话与教师语言”课程一个学期,着力纠正农村小学全科教师定向培养师范生的方言口音问题,规范语言表达,使其尽快获得普通话二级甲等证书;尝试开设与朗诵、表演相关的课程,进一步提高定向师范生的舞台朗诵、表演能力。
再次,设置阅读与写作课程,将其设置为专业必修课,开设一年,不仅讲授写作方法与技巧,而且注重从阅读积累中发现写作技巧、积累写作经验。并增设一门专业选修课“小学语文阅读与作文专题教学”,开设半年,邀请小学语文名师和高校专业教师双师合作教学,有效提高师范生阅读与写作能力。
最后,重视实践训练课程的设置,以实践训练提升师范生小学语文核心素养。实践训练可以锻炼师范生语言表达思维,是培养师范生语言能力的重要途径。定期以轻松、幽默的方式开展师生、生生之间的表达与交流活动,有利于提高师范生思维的灵活性。
(三)强化读写结合教学意识
首先,引导学生进行文本细读。特级教师王崧舟认为文本是一面镜子,阅读是发现自己、照亮自己的过程,保持对文本的高度热情,可以在阅读中发现新的自我。高校教师应结合已开设的中外文学经典导读、儿童文学、唐诗宋词鉴赏、阅读与写作等课程,有针对性地对定向培养师范生开展文本细读训练与引导,让学生在文本细读中体味文学鉴赏应抓住语言性、想象性、审美性等几个主要方面,通过多读、精读名著,掌握文学鉴赏的方法。学生通过文本细读掌握文本解读的能力,从教后讲解文本就不会仅局限于参考答案了。
其次,激发写作兴趣。写作专业的教师应力求通过文学案例对写作教学进行创新,以此激发师范生写作的兴趣。除了开办名师文学写作讲座以提高师范生对文学写作的重视程度,定向培养高校还应积极开展相关的文学采风活动,提高师范生对文学知识的应用能力,进一步激发其写作热情。在桂西南边境地区,农村小学全科教师定向培养师范生大部分来自桂西南边境农村地区,他们有机会接触最真实的乡村生活,所以定向师范生委培院校的教师应引导师范生充分挖掘自然与生活中的点滴,细致写作,以真情动人。
最后,强化读写结合教学意识。师范生在从教后应引导小学生分析文中的写作技巧,并通过练笔来巩固。例如,在学习科学童话《小蝌蚪找妈妈》这篇课文时,农村小学生对蝌蚪很熟悉,就很容易结合农村生活实际理解文中小蝌蚪的形状、颜色等知识,若教师能在阅读教学中适时总结写作手法,学生就会对这样的写作手法理解更深刻,也更容易引申运用到对其他动物的描写中去。因而,定向师范生委培院校教师应培养师范生读写结合教学意识,增强他们的读写结合教学能力。
(四)开展大量的读写活动
首先,有组织地开展“321读写工程”。即根据桂西南边境地区特点,要求农村小学全科教师定向培养师范生在大学期间完成阅读300篇(部)文学经典、背诵包括新课标“优秀诗文背诵推荐篇目75篇”的200篇文章及写作100篇读书笔记的学习任务。将“321读写工程”落实到人才培养方案中,并把200篇背诵篇目任务分解到定向培养师范生各主干课程中(如中外文学经典导读、儿童文学、阅读与写作、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等),由各任课教师分学段进行阶段考核。学生毕业时,由学院进行汇总考核。教师让学生阅读文学经典作品,使学生获得文学阅读的快乐,学会从文学阅读中摘抄精美语句,学会仿写,抒发自己的真实读书感受,从而在阅读中锤炼语言能力,培养良好的写作思维。
其次,定期举办语文读写交流活动。为使经典阅读成为定向师范生更为自觉、有效的学习活动,定向师范生委培院校应定期为师范生安排语文读写交流活动,这既能为学生提供展示阅读成果与抒发阅读感受的有效平台,又能进一步保持师范生继续进行经典文学阅读的动力,在自觉阅读文学经典的好习惯中激发写作潜能。2021年,桂西南边境Y高校联合属地小学举办了大型的“‘海量阅读教学课例展示与研讨活动”,这一活动就很好地践行了“课外阅读是语文教学的分内之事”这一新课标精神,并有效助推师范生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品位。
最后,定期举办读写能力比拼赛事,以此激发定向培养师范生的读写兴趣,营造良好的读写氛圍。学院可结合地方实际,组建高校大学生社团,由阅读和写作能力强的专业指导教师引导该社团每学期开展2次以上提升定向培养师范生读写能力的相关赛事,并对该社团进行日常读写规范指导,确保相关赛事考核的顺利进行,要求每位定向培养师范生每学期必须参加一次与读写有关的社团活动等,参与社团赛事并获得相关荣誉证书可以作为阅读与写作相关课程的期末成绩加分项。同时,所属二级学院在该社团及相关竞赛中挖掘一批读写能力较强的定向培养师范生,并预留专项经费以便安排指导教师对其开展集中训练,指导他们参加市级及以上级别的读写技能相关比赛,进一步提高他们的读写能力。
可以说,读写能力涵盖了新课标中语文核心素养的四个方面,定向师范生只有具备了较好的读写能力,才能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引导新一代观察生活、感悟生活、热爱生活,创作优秀的作文。定向师范生委培院校教师应通过开展有效的经典阅读活动、进一步整合优化课程等途径,切实提高定向师范生的读写能力。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
[2]王崧舟.阅读:只为重新发现自己[J].快乐作文,2016(27).
[3]叶圣陶.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
[4]叶圣陶.语文教学问题·大力研究语文教学,尽快改进语文教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79.
注:本文系2021年度广西民族师范学院教学改革研究课题经费资助项目“桂西南边境农村小学全科教师定向培养师范生语文阅读与写作能力培养路径研究”(JGYB202121)的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马严丽(1988— ),广西全州人,硕士,研究方向为中国现当代文学、语文教育;
卓宽(1980— ),广西来宾人,讲师,在读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公共管理。
(责编 秦越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