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小华 杨春媛 王阳
【摘要】本文基于在线学习动机研究的知识图谱,从激发与保持在线学习动机、学习投入“反哺”增强在线学习动机、积极应对在线学习动机影响因素、加强在线学习动机监测评估四个方面探析在线学习动机研究对教师网络培训的启示,并以中小学信息科技教师编程教学能力培训为例,从课程设计、教学方式、学习支持和培训评价等四个维度论述教师网络培训的优化策略。
【关键词】在线学习 学习动机 知识图谱
教师网络培训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3)12-0009-05
教师网络培训成为当前教师研修的新常态,其本质上是教师作为学习者的网络学习活动。在线学习动机是激发并维持学习者在线学习行为使之导向一定学习目标的动力倾向(陈琦、刘儒德,2019)。在线学习动机会影响学习者的在线学习投入和学习效果,一些教师网络培训活动暴露出培训内容不聚焦、学员参与度低和培训效果欠佳等问题,其原因在于未能精准把握教师网络培训需求,未能有效激发和保持教师的在线学习动机。本研究借助CiteSpace软件对我国在线学习动机研究的期刊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总结我国在线学习动机研究的关注点并从中获得启发,以期从教师在线学习动机的视角为优化教师网络培训实施路径、提升教师网络培训效果提供参考。
一、在线学习动机研究的知识图谱分析
本研究数据来源于中国知网(CNKI),以“在线学习”OR“网络学习”OR“线上学习”OR“网上学习”AND“学习动机”为主题词检索出的299篇“北大核心”和“CSSCI”文献,检索截止时间为2022年12月。经过筛选剔除不相关文献,有效文献共290篇,所有文献均以“Refworks”格式导入CiteSpace软件进行关键词分析。
(一)关键词频次和中心性分析
根据在线学习动机研究的关键词出现频次与中心性的结果分析(见表1),除去与“学习动机”和“在线学习”相关的检索词,可以看到自主学习、策略、网络环境、学习者、影响因素、网络教育、学习投入等关键词频次(≥10)和中心性(≥0.1)均排名靠前,这表明自主学习中的在线学习动机、在线学习动机的激发与保持策略、在线学习动机的影响因素、不同学习者的在线学习动机特征、网络环境(网络教育)中的学习动机等是近年来我国在线学习动机研究的热点。随着在线学习平台对学习者学习行为数据的汇聚与积累,基于数据的学习投入和学习分析逐渐成为在线学习动机研究热点。
(二)关键词聚类分析
关键词聚类图谱可以在关键词共现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勾勒出该领域的研究热点,在CiteSpace中采用关键词聚类并运用LLR算法,得出关键词聚类图谱(如图1),其中聚类模块值Modularity Q=0.662(该值>0.3),说明聚类模块性较好,具有显著差异;Mean Silhouette=0.8707(该值>0.7),說明聚类内部相似性高,聚类结果可信。其中,前10个包含关键词较多的聚类有“#0在线学习”“#1学习动机”“#2对策”“#3自主学习”“#4学习投入”“#5网络环境”“#6教学设计”“#7影响因素”“#8学习分析”“#9学习风格”。
基于上述在线学习动机的知识图谱分析可以发现,在线学习动机研究热点主要聚焦于在线学习动机激发与保持的策略、在线学习动机与学习投入的相互作用、在线学习动机的影响因素、学习分析促进在线学习动机评估四个方面,这些研究结论对优化教师网络培训策略极具启示意义。
二、在线学习动机研究知识图谱对教师网络培训的启示
(一)采取适宜策略,有效激发与保持教师在线学习动机
在线学习动机的激发与保持是教师网络培训取得成功的关键。研究表明,在网络课程设计中基于ARCS动机设计模型提出的激发和维持学习动机的有效策略(王朋娇,2006)或基于TC动机设计模型从态度、需求、刺激、情感、反馈和强化六个方面提出网络学习动机的激励性策略(罗双兰,2011)等可以大幅增强学习者的在线学习动机。此外,随着MOOC的兴起,在MOOC课程中基于ARCS策略设计学习者自组织的学习过程(谢幼如、张惠颜、吴利红等,2017),以及依据学习者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需要等不同需求层次构建MOOC学习动机保持模型(葛岩、杨雪、谢建等,2015)等被证明是激发与维持在线学习动机、提升学习效果的有效策略。已有研究为教师网络培训课程设计和教学活动设计提供了启示,教师网络培训既要关注教师的实际需求,完善在线培训内容设计,激发内部动机,又要关注在线培训活动设计,强化外部动机。
(二)关注学习投入,“反哺”增强教师深度学习动机
学习投入是学习者学习努力程度的体现。研究表明,具有高主动性人格或自主性动机的学习者能够在网络学习中保持更为持久的学习投入(高洁、李明军、张文兰,2015),且当学习者拥有自主性较高的外部学习动机时也能保持有效的在线学习投入(高洁,2016),学习投入与动机信念、动机调节之间显著正相关(龚少英、王祯、袁新等,2017),在线学习动机是影响学习投入的主要因素。也有研究表明,学习者较高的在线学习绩效同样会“反哺”其深度学习动机的增强(胡小勇、徐欢云、陈泽璇,2020),一项有关中小学教师参与网络研修的动机信念、动机调节与学习投入相互作用关系的研究中也得出了同样的结论(张思、何晶铭、邓露等,2020)。因此,教师网络培训组织实施者不仅要重视教师在线学习动机,把教师在线学习动机作为影响学习投入、培训成效的关键要素进行分析研究,还要关注学习投入对在线学习动机的反哺作用,要以高质量的学习投入引导深度学习动机的产生。
(三)锚定关键要素,积极应对在线学习动机影响因素
在线学习动机是促使教师参加网络培训并达成预期目标的动力。梳理影响在线学习动机的因素对提出有针对性的动机激发和维持策略、提高教师网络培训成效具有重要意义。研究表明,在基于Moodle平台的课程学习中,辅导教师是影响学生网络学习动机的根本因素,学习活动设计是核心要素(张文兰、牟智佳,2013),同样在混合学习中教师提供鼓励、提供选择等支持行为可以显著提高和改善学生的混合学习动机(沙景荣、看召草、李伟,2020)。此外,网络课程中教师的反馈、讨论、运用幽默、上传个人视频等教师常用的接近行为对学生的学习动机均具有重要影响(马萌,2011)。因而,培训讲师、活动设计、学习支持、教学策略等是影响教师网络培训学习动机的关键因素,要从培训讲师遴选、课程活动设计、学习支持服务、教学实施策略等方面提前谋划应对教师学员学习动机的影响因素,有针对性地做好教师教育网络课程的设计与实施。
(四)巧用信息技术,加强教师在线学习动机监测评估
以往对在线学习动机的评估多采用问卷调查、访谈等方式开展,效率较低且主观性较强。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基于在线学习行为大数据评估在线学习动机的激发与保持成为可能。研究表明,通过构建在线学习动机外化测量观测指标并利用学习者的在线行为大数据可实现对在线学习动机的量化评估,进而归纳出在线学习动机的分类量化分析结果(孙发勤、冯锐,2022)。也有研究表明,基于大数据学习分析技术对中小学教师在线学习过程的设计干预策略对学习动机具有促进作用(赵艳、赵蔚、姜强,2020)。可以说,基于信息技术开展在线学习动机量化评估研究正在成为在线学习动机研究的新趋势,能够提升在线学习动机研究的科学性和精准性,从而有利于提升在线学习效果。在教育网络培训中,要巧用信息技术对教师学员网络培训的学习行为数据进行监测,及时评估教师学员的动机水平,进而有针对性地改进在线教学策略,提升教师网络培训的质量。
三、基于在线学习动机研究知识图谱优化教师网络培训策略
本研究以中小学信息科技教师编程教学能力培训为例,从课程设计、教学方式、学习支持和培训评价四个维度阐释教师网络培训优化策略。中小学信息科技教师编程教学能力培训是广西教育技术和信息化中心联合南宁师范大学组织实施的公益性中小学教师信息素养与技能在线研修项目,目前已举办网络研修班5期,每期包括图形化编程、Python编程、3D编程等多个专题网络研修班,累计培训广西区内外中小学信息科技专兼职教师和有编程教学兴趣的其他学科教师超过2万人次,获评2022年广西教育信息化优秀典型案例。
(一)坚持靶向设计课程,提升培训的增值性
开设与教师学习需求相适应的网络培训课程,能促进教师需求转化为学习动机。应以教师需求为导向,靶向设计教师网络培训课程,提升教师网络培训增值性。一是科学研析教师培训需求。如中小学信息科技教师编程教学能力培训借助在线编程测试平台、在线问卷,对中小学信息科技课程教师的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发展领域进行系统分析评估,形成教师编程能力培训的需求画像。二是反向设计培训课程内容。研修班依据前期教师需求评估情况反向设计精细化的培训内容,为不同需求的教师提供图形化编程、Python编程、3D编程等个性化培训内容。三是协同讲师设计教学进程。教学进程的设计是课程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小学信息科技教师编程教學能力培训通过建立网络虚拟教研室组织特邀专家和招募志愿讲师开展常态化网络教研,协同设计适宜的网络教学进程,对培训内容进行合理化安排和优化,以此保障体系化的中小学信息科技教师编程教学能力培训课程形成。
(二)丰富网络教学方式,提升培训的参与性
不同教学方式对激发和保持教师在线学习动机具有不同效果。教师网络培训往往采取培训讲师同步直播方式或提供网络培训课程采用异步教学方式组织实施,由于网络空间的虚拟性和学习时间的不确定性,要实现高质量的教学互动难度较高,教师学员缺乏面对面教学的临场感,导致教师在线学习动机不足,参与培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降低。因而,利用网络技术环境创设喜闻乐见的学习情境,采用弹性、丰富、适宜的教学方式维持教师适宜在线学习动机水平显得极为重要。一是从单向知识传播转向双向互动、生成式的网络培训课堂。中小学信息科技教师编程教学能力培训的直播授课借助“课堂有点酷”、UMU等交互式技术工具增加培训的临场感,提升教师学员培训的参与度,确保教师学员与培训讲师之间的实时有效对话;在异步授课过程中,基于项目、任务设计生成式培训活动,如设计“创意编程我来做”“创意编程我来教”等活动驱动教师学员完成实践性作业,并鼓励教师学员分享自己的编程作品和教学案例。二是从单一知识呈现转向多场景、沉浸式的学习情境。中小学信息科技教师编程教学能力培训为教师提供媒体素材形式多样的培训课件和配套数字资源,融合壮族“三月三”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设游戏化、参与式、实践性的编程任务场景,尽可能为教师提供沉浸式的网络培训体验。三是从单一个体学习转向教师网络共同体学习。构建教师网络学习共同体有助于消除教师的网络学习孤独感。中小学信息科技教师编程教学能力培训创设教师学员小组合作学习的任务驱动情境,并借助网络虚拟教研室、网络学习空间等分组构建网络学习共同体,使教师学员在同侪互助、深度互动和共同提升中持续保持学习动机。尤其是利用共同体网络虚拟教研室、网络学习空间等持续分享培训的反思性实践课例或校本编程课例等资源,帮助教师学员实现“做中学”“做中研”,促进教师学员学以致用。
(三)强化学习支持服务,提升学员的满意度
学习支持服务是保持适宜在线学习动机水平的保障因素,它会影响教师网络学习投入和学习效果。一是巧用信息技术评估与监测教师在线学习动机并及时干预。教师参与网络培训动机具有多样性,中小学信息科技教师编程教学能力培训前通过在线问卷、量表等方式初步了解教师在线学习动机,培训中基于学习平台伴随式采集教师网络学习时长、参与讨论、作业完成情况等过程数据,并利用学习分析技术综合评估教师在线学习动机的激发、保持、提升和衰退等情况,为激发和保持教师网络学习动机提供重要参考。平台通过数据看板帮助培训讲师及时关注教师学员,以便培训讲师对内部动机不强的教师学员进行必要干预。二是积极回应教师学员关切并提供及时反馈。中小学信息科技教师编程教学能力培训还利用创建网络讨论区、设置QQ群等方式了解教师学员提出的各类问题、困惑和感兴趣的话题等,并通过点赞、回复等形式及时给予反馈,为其营造温暖的网络学习环境。三是强化培训过程管理服务。中小学信息科技教师编程教学能力培训坚持服务至上原则,对教师学员登记报名、上线学习、网络研讨、学习反思、学分管理、支持服务等多个方面提供信息化支撑和教辅人员的服务支撑,通过发布通知、温馨提示、学习之星评选、每日学习打卡等多种措施不断强化教师在线学习动机,基本实现培训管理的精准化和服务保障的便捷化。
(四)转变培训评价方式,提升学员的成就感
恰当合理的在线学习评价有助于激发教师学员对提升自我能力的渴望,形成外部学习动机向内部学习动机转化的动力,增强教师学员的学习成就感。中小学信息科技教师编程教学能力培训改变以往只需提交培训总结等简单粗放型的培训考核方式,更加注重过程评价、增值评价、综合评价等多种评价方式的综合运用。一是强化循证导向的过程评价。中小学信息科技教师编程教学能力培训借助网络培训平台伴随式采集教师学员学习的过程性数据,结合教师学员实践性作业和小组合作学习任务等完成情况,形成教师学员画像并及时评估学习效果和培训参与度。二是关注能力提升的增值评价。中小学信息科技教师编程教学能力培训重点考察对比教师学员在培训前后的能力提升情况,将教师个人创意编程作品、编程教学设计、编程教学课例等作为纵向对比的依据,也将不同教师学员完成的创意编程作品、编程教学设计、编程教学课例等作为横向对比的参照。三是开展多元化的综合评价。教师网络培训评价应注重评价内容的全面性、评价手段的多样性和评价主体的多元性。中小学信息科技教师编程教学能力培训综合运用研讨发帖、作业互评、培训反思、随堂测试、实践作业创作与展示等实现培训内容全覆盖、评价方式多样和评价主体多元。
总之,教师网络学习动机激发与保持并非短时效应,应成为教师个人追求更高层次生命成长的持续的内生动力,未来培训组织实施者也应持续关注教师网络学习动机,助推高质量网络培训与教师学习动机维持形成良性循环。
参考文献
[1]陈琦,刘儒德.当代教育心理学(第3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9.
[2]杜修平,吉琳玄.我国跨文化教育研究进展与热点:基于CiteSpace的可视化分析[J].教育理论与实践,2021(13).
[3]王朋娇.网络课程设计中激发与维持学习动机的有效策略[J].现代远距离教育,2006(2).
[4]罗双兰.基于TC动机设计模型网络学习动机的激发策略研究[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3).
[5]谢幼如,张惠颜,吴利红,等.基于ARCS的在线开放课程自组织学习模式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17(7).
[6]葛岩,杨雪,谢建,等.MOOCs学习动机保持质量评价研究[J].远程教育杂志,2015(6).
[7]高洁,李明军,张文兰.主动性人格与网络学习投入的关系:自我决定动机理论的视角[J].电化教育研究,2015(8).
[8]高洁.外部动机与在线学习投入的关系:自我决定理论的视角[J].电化教育研究,2016(10).
[9]龚少英,王祯,袁新,等.混合学习环境中动机信念和动机调节与学习投入关系研究[J].开放教育研究,2017(1).
[10]胡小勇,徐欢云,陈泽璇.学习者信息素养、在线学习投入及学习绩效关系的实证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20(3).
[11]张思,何晶铭,邓露,等.网络研修社区中教师的动机信念对学习投入的影响[J].中国电化教育,2020(4).
[12]張文兰,牟智佳.高师院校大学生网络学习动机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13(12).
[13]沙景荣,看召草,李伟.混合式教学中教师支持策略对大学生学习投入水平改善的实证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20(8).
[14]马萌.网络课程中教师接近行为对学习动机影响研究:以多伦多大学CMC课程为例[J].中国电化教育,2011(1).
[15]孙发勤,冯锐.学习分析视域下的在线学习动机评估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22(1).
[16]赵艳,赵蔚,姜强.学习分析视域下教师在线自我调节学习干预设计与实证研究[J].现代远距离教育,2020(3).
注:本文系广西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5年度委托重点课题“中小学信息技术学科翻转课堂教学常态化的策略与方法研究”(2015AA033)的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柯小华(1983— ),陕西西乡人,一级教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教育信息化、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
杨春媛(1999— ),广西桂林人,南宁师范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信息化教学;
王阳(1984— ),通讯作者,陕西西安人,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教育信息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