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新课程改革视域下,传统物理课堂教学模式已经落伍,降低了学校人才培养的质量,难以满足学生自身发展的需求.在这一背景下,问题教学法不仅契合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在对问题的思考和探究中不断学习,培养和形成物理核心素养.文章以此出发,结合初中物理课堂教学实践,分析了问题教学法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应用价值,对问题教学法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具体应用进行研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初中物理;课堂教学;问题教学法;核心素养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333(2023)17-0074-03
收稿日期:2023-03-15
作者简介:赖丽君(1989.7-),女,浙江省宁海人,本科,中学一级教师,从事初中科学教学研究.
新课程改革体现了时代性,重塑了育人理念,明确了“以生为本”“面向全体学生”“多样化教学方式”“注重科学探究”等一系列的课堂教学要求.物理作为初中阶段最重要学科之一,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属于强制性学习,学生难以从中感悟到物理学科的魅力,也无法在主动探究、主动学习中有所提升和发展.鉴于此,面对“物理核心素养”下的教学目标,唯有遵循新课程理念,充分利用物理问题,唤醒学生的求知欲望,使其在分析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逐渐触摸物理知识的本质,最终获得思维、能力的全面发展.
1 问题教学法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应用价值
1.1 契合初中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发展规律
新课程改革视域下,要求物理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时,应尊重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使其在学习中有所感悟、有所创造,并从中获得成长和发展.物理学科较为抽象,在传统的“讲解、灌输”模式下,教师常常忽视学生的学习情感、思维品质等发展,致使物理课堂不仅枯燥,甚至低效.面对这一现状,通过问题教学法的应用,物理课堂教学紧紧围绕问题开展,契合了初中生的好奇心理、冒险精神等,激活了学生的物理学习热情,使其在主动思考和探究中,有所创造和发展.
1.2 优化课堂教学流程,培养和发展物理核心素养
物理作为一门自然学科,承担着培养学生综合思维、科学探究能力的任务.而这一教学目标却是一个动态化的过程,唯有通过问题教学法,借助层层递进的物理问题,带领学生从表层现象逐渐深入,最终达到物理知识的内核本质.可以说,通过问题教学法的应用,进一步优化了物理课堂教学的流程,促使学生在不断思考、自主拓展的过程中,形成了一定的学科素养.
1.3 增进课堂互动,促使被动学习状态的转变
课堂教学主要包括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唯有师生之间的有效互动,才能在师生、生生交流的过程中,高效达成既定的教学目标.在传统物理课堂教学中,最大的缺陷就是学生的课堂参与程度比较低,致使师生的交流互动呈现出单向性.在这一背景下,通过问题教学法的应用,不仅为学生营造了开放的物理课堂氛围,也凸显了学生在物理知识探究中的地位,促使学生在问题思考、分析和探究的过程中,转变自身的学习态度,积极主动地参与到物理知识探究学习中[1].
2 问题教学法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2.1 科学设计层次性问题
对于问题教学法,应关注以下两个方面.
2.1.1 科学设计问题
新课程下,问题教学法是达成教学目标和培养物理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为了提升初中物理问题教学法的有效性,教师在设计问题之前,必须要对新课程标准、学科素养进行深层次解读,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教学重难点,科学设计物理问题.为了提升物理问题的针对性、有效性,教师在设计物理问题之前,还应做好学情分析,了解学生在学习之前已经具备的物理基础知识、认知思维能力发展水平等,精准把握学生的学习需求,确保设计的问题恰好落在学生的认知发展区之内.另外,为了真正提升物理问题教学法的效果,在设计问题时,还应坚持“问题内容典型性、适度性、趣味性、开放性、拓展性”的原则,使得学生在高质量物理问题引导和探究中,逐渐形成一定的综合素养.例如,在“大气压强”的问题教学中,结合教学重点,围绕“大气压强”难以理解的物理概念设置问题.同时,在设计问题之前,鉴于学生在以前的学习中已经掌握了液体压强相关知识,明确了液体压强产生的原因、液体内部压强公式等,借助侧壁有小孔矿泉水瓶实验,引导学生观察实验并提出问题:为什么水流不出来?使学生在疑问的引领下,迅速进入到新知识的探究学习中.之后,拿出一个底部铺满沙子的窄口玻璃瓶,将一个稍大于瓶口的熟鸡蛋置于上面,同时将浸过酒精的棉花点燃置于瓶中,并迅速将鸡蛋放在瓶口,此时学生会发现鸡蛋自动掉落到瓶子中.最后,再次对这一问题进行延伸,為学生展示地球上大气层的分布,引导学生思考“气体和液体存在哪些共同特点?我生活在大气层的底层,是否受到压力?”这几个问题指向物理学科素养,并与这一部分内容紧密相连,使得学生在针对性的问题引领中,积极主动参与到知识探究学习中.
2.1.2 设计层次化、递进性问题
鉴于物理知识复杂、抽象、联系密切的特点,在生本教育理念下,教师在设计物理问题时,还应立足于学生的已有知识水平,并按照“由浅入深”的原则,在层层递进的问题中,完成对物理知识的深度探究学习.例如,在“阿基米德原理”的问题教学法中,从学生认知水平出发,给学生设计问题:为什么有的物体能够漂浮在水面上,有的物体却不能?物体的沉浮条件是什么?根据生活中常见的问题,学生几乎都能回答出“金属不能浮在水面上”.接着,教师再次拓展和深化问题,引导学生思考“铁是不能浮在水面上的,但大型的轮船都是铁制造的,为什么却能在海面上行驶?”教师在课堂上给学生预留思考和探究的时间和机会,促使其在主动探究学习中,逐渐形成问题思考、问题探究等素养[2].
2.2 创设情境激发探究欲望
要想真正提升问题教学法的效果,不仅要科学设计问题,还应立足于学生的学习现状,创设趣味性的问题情境,唤醒学生的探究欲望,使其积极主动参与到课堂探究学习中.
2.2.1 创设直观问题情境
以“科学探究液体压强”为例,为了激活初中生的探究欲望,结合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了解液体有压强、液体压强规律、连通器原理、帕斯卡原理和应用等,在上课之初,教师就借助多媒体信息技术这一手段,将有关液体压强的实验直观地呈现出来.比如,戴上塑料手套之后再将手放进装满水的盆子中,手持金属杆将附膜立方体压入装满水的圆桶内,引导学生在直观的观察中感受液体压强的存在.接着以此情境为素材,引导学生结合自己观察到的现象,思考液体压强产生的原因和影响因素.
2.2.2 创设生活情境
研究表明,熟悉的素材往往更能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为了唤醒学生的积极探究欲望,必须要立足于物理学科和实际生活的内在联系,借助生活素材为学生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主动探究兴趣.例如,在“声音的产生与传播”问题教学中,为了带领学生更好地参与到问题探究中,可在网络上搜集不同的声音素材,并运用多媒体播放出来,使得学生在行驶的汽车声、正在滴水的水龙头声中思考:为什么物体停止的时候,声音也会随之消失?”随后,引导学生用手触摸自己的喉咙,并开口说话,感受人在说话时声带的震动;并在音响上放置一些泡沫、塑料小球引导学生进行观察等.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进一步激发了学生的探究欲望,使其以更加积极主动的态度参与到问题的探究学习中.
2.2.3 创设游戏情境
为了彻底激活学生的学习欲望,鉴于初中生的年龄特点、认知特点,教师在开展问题教学时,可根据课堂教学实际情况,设置一些趣味性的游戏,以便学生更好地参与其中.例如,在“摩擦力”的问题教学中,为了激活学生的探究欲望,可给学生设计“拔河游戏.为学生准备一根一端光滑另一端粗糙的木棒,并引导两名学生上台参与游戏,同时拉木棒的两端,并通过轮流交替的方式,获得不一样的感受.接着,结合学生的游戏体验,提出问题:在游戏中,粗糙的一端和光滑的一端,哪一端更容易被拉住?如此,通过物理课堂小游戏,使得学生在游戏中感受到了摩擦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之间存在的密切关系,也使学生在游戏活动中,激活了自身的探究情感,促使其积极主动参与到问题的探究学习中.
2.3 重构课堂促使合作探究
在初中物理问题教学法中,问题探究是基础和关键.对问题思考和探究的过程,不仅是学生建构知识的过程,也是探究能力、科学思维形成的关键阶段.初中物理教师唯有坚持“以生为本”的原则,重新构建课堂教学流程,促使学生以知识探究者、研究者的身份,经历对问题的思考、探究、解答等过程,最終促使其在主动探究的过程中,形成一定的物理核心素养.例如,在“测量物质密度”的问题教学法中,教师结合上述原则,提出了“如何对涂漆的铜块和铝块进行鉴别?”这一问题,之后,引导学生通过测量、观察等方式,结合所学的知识提出猜想“可能与物质的体积存在关系”;接着,指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通过进行相关的实验、交流和探究等,最终得出结论:体积相同的不同物质,质量不一定相等;同种物质,体积越大,质量则越大.在这一问题式学习中,教师无需过多干预,只要适当地引导,指导其结合所学的知识,通过交流共同提出假设、设计验证方案,最终得出结论.如此,不仅凸显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也促使学生在主动探究的过程中,培养和发展了自身的物理学科素养.
2.4 优化完善教学评价体系
鉴于教学评价在整个教学体系中的价值作用,唯有彻底摒除传统的教学评价模式,紧紧围绕问题教学法,重新构建一套科学、完善的教学评价体系.一方面,兼顾学习结果和过程,在问题教学法中,不能将评价的重点都集中在学生的问题学习结果上,还应兼顾学生对问题探究学习的过程,将其在问题的思考、探究、解答过程中的表现,以及在问题探究中的发展和不足等都被纳入到具体的评价中,将整个学习过程都通过评价精准地反应出来;另一方面,兼顾个人和他人评价,问题教学法真正凸显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在实施教学评价时,也应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在主动参与评价的过程中,对自我形成清晰的认知,同时还需要结合他人的评价进行综合评价[3].
综上所述,面对核心素养下的物理课堂教学要求,以“讲授”为特点的教学模式,制约了学生的全面、长远发展,已经无法满足新课程改革下的教学目标.唯有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结合学生的物理学习特点和需求,科学设计物理问题,依托物理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在积极主动探究中高效达成多重目标,才能有效培养和发展学生的物理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杨伟.问题教学法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探析[J].学周刊,2022(29):87-89.
[2] 赵芳.浅析问题教学法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的运用[J].当代家庭教育,2022(23):88-90.
[3] 陈锡怡.初中物理问题教学法的应用刍议[J].当代家庭教育,2021(19):105-106.
[责任编辑:李 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