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新产业、新领域有效实施内部控制方案研究

2023-07-10 06:05王洪波
企业界 2023年9期
关键词:控制

王洪波

摘要:企业在新产业、新领域面临残酷的市场竞争和经营风险,如何有效实施内部控制,对企业稳健发展至关重要。企业通过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建设与监督管理体制,研究制定新产业、新领域内控控制方案,强化新产业、新领域内控执行,强化考核、严肃问责等管理机制,确保内控体系控制有效。

关键词:新产业  新领域   控制  有效

前言

2019 年10 月,国资委印发《关于加强中央企业内部控制体系建设与监督工作的实施意见》指出要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和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决策部署,充分发揮内部控制体系对中央企业强基固本作用。

另一方面,企业为实现高质量发展,需要不断在新产业、新领域取得突破。企业在新产业、新领域的发展过程中,需要深度参与市场竞争,所面临的风险要远高于传统产业。因此内部控制作为风险防控的抓手,如何有效实施新产业、新领域的内部控制,对企业稳健发展至关重要。

一、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建设与监督管理体制

(一)围绕“强内控、防风险、促合规”目标,深入推进内控机制体系改革。

持续强化组织领导体系建设,建立健全“党委顶层谋划、主要领导亲自负责、董事会全面领导、业务职能部门主责建设、内控职能部门推动督导”的内控建设与监督管理体制。切实发挥内控职能部门统筹协调、组织推动、督促落实、监督评价的作用,压实内控建设和监督主体责任,进一步充实内控人员力量,提供工作组织保障,形成“领导有力、职责明确、流程清晰、规范有序”的内控工作机制。

(二)在各职能业务部门建立内部控制工作专业组,确保内部控制工作落到实处。

职能业务部门按内部控制管理职责成立若干个内部控制体系建设工作专业组。设立专职或兼职内控管理员;负责将内部控制的相关要求融入本部门的规章制度,对本部门内部控制制度的健全性、合理性、有效性负责;负责内部控制评价自评工作的组织和实施;负责内控缺陷整改工作的整改和落实;负责职责范围内内控手册的修订工作;配合企业内部控制相关工作。

二、建立健全企业新产业、新领域内部控制制度体系

制度建设是新产业、新领域有效实施内部控制的重要基础。

(一)建立完善集团内控制度体系。

随着企业新产业、新领域战略转型的实施,很多企业逐步走上集团化管控的道路,企业所属各子企业是企业多元发展的有力支撑,但其由于设立时间短,人力资源不足,管理沉淀少,导致管理制度不健全。为促进企业所属子企业建立健全内控体系,企业应建立完善集团内控制度体系,指导所属子企业在集团内控制度体系框架下进行细化、补充和完善,监督各项制度的执行。

1.整合专业力量,为新产业、新领域子企业建立制度体系模板,并在其他子企业推广。组织财务、内控、风险、合规专业岗位人员,针对重点领域、重要内控环节分工制定制度模板,组织所属子企业参照模板对各项制度查漏补缺,完成相关制度的修订增补,同时对所属子企业完成制度进行评审、促其整改。

2.分阶段实施:

第一阶段所属子企业自查。组织所属各子企业对照模板制度,查漏补缺,完成相关制度的修订增补,此阶段,各子企业完成制度修订增补。

第二阶段专家分组指导。由财务、内控、风险、合规专业岗位人员组织专家评审组,对各企业修订和新增制度,逐一进行分组指导、评审,提出改善意见。

第三阶段专家组集中评审 。对于存在的共性问题通过集中召开评审会议,将制度相关问题予以明确。提出修订建议 ,并督促子企业完成修订整改。

通过内控制度的模板示范作用,促进企业在新产业、新领域内控管理制度体系的建立健全,从源头保证内控设计的有效性,为各产业内控制度体系的建立健全、规范经营,提升风险防范能力提供助力。

(二)探索建立与新产业、新领域行业特点相适应、与企业实际相符合的内部控制制度体系。

根据内部控制规范的法律法规及自身管理和业务需要、发展阶段、组织架构等特点,以风险为导向,应用内部控制手段,按照“管理制度化、制度流程化、流程标准化”的内部控制管理要求,全面梳理新产业、新领域各项管理制度,构建完善的重要岗位权力制衡、不相容岗位分离、重要岗位轮岗、合理授权等管理制度。

(三)制度的制定、审核和修订中嵌入统一的内控体系管控要求。

发挥内控、风险、合规、监督人员专业优势,管理触角前移,全面梳理内控、风险和合规管理相关制度,及时将法律法规等外部监管要求转化为企业内部规章制度,持续完善企业内部管理制度体系。在新产业、新领域具体业务制度的制定、审核和修订中嵌入统一的内控体系管控要求,严把制度审核关,明确重要业务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控制要求和风险应对措施,完善制度建设,提升内部控制体系管控效能。

三、以风险为导向,研究制定新产业、新领域内部控制方案。

(一)完善风险评估体系。

企业应不断健全完善客户信用管理制度、重要项目标前评审制度、供应商准入与定期评价制度、重大项目风险评估评审制度等风险识别评估体系,将风险评估深入企业经营管理各个环节,确保风险“看得清”。

(二)识别风险。

识别风险是有效实施新产业、新领域内部控制的第一步。企业通过对新产业、新领域管理流程中各个方面的风险进行评估,识别出主要风险。

(三)针对风险,确定控制点及控制措施。

由于新产业、新领域有其特殊性,通用的内控应用指引对其并不适用。因此企业必须从自身出发,聚焦新产业、新领域,梳理各项管理流程,识别出风险,针对风险,确定控制点及控制措施,制定切实可行的、符合新产业、新领域特点的内控管理流程,在岗位职责中体现,在企业经营业务中体现,从而有效实施内部控制,为新产业、新领域风险防控提供有力保障。

(四)形成内部控制矩阵。按照内控管理制度流程化要求,编制内部控制矩阵,将管理流程标准化。针对所识别风险,明确流程中各环节相关部门和人员的职责权限、控制点、控制措施、制度依据、验证文档等内容,将流程进行标准化管理,通过严格的监督检查,跟踪内部控制的实施效果,据以修正制度,改善控制效果。

四、强化新产业、新领域内控执行,确保内控体系控制有效。

(一)严格落实执行国家及集团相关制度、文件要求,促进与业务融合,确保内控管理制度落地。

企业应制定制度修编工作计划,组织开展制度修编工作。一是根据国家及集团有关制度、文件要求,贯穿文件、制度精神,将相关要求对照落实,完成制度对接转化工作;二是根据企业组织结构及职责调整、管理实际,优化完善制度决策和实施流程,提升企业管理的规范性。

(二)推行推行内控工作标准化管理,强化日常管控。

发挥内控部门职能作用,推行内控工作标准化,编制作业指导书,强化内控体系执行,提高风险防控能力。编制并实施新产业、新领域的《风险防控标准作业指导书》。明确各流程要“防什么、控什么”,帮助各业务职能部门在相关制度的制定过程中、日常经营管理中,做好事前、事中风险防控,同时作业指导书也应用于审计人员的专项审计工作中,从而通过发挥大监督优势,从多方面强化内控制度体系的执行效果。

(三)确保新产业、新领域内部控制方案执行效果。

业务职能部门通过实施新产业、新领域内部控制方案,来强化内控的执行效果,通过监督部门的监督、评价,以评促建、以改促建,促进新产业、新领域内部控制方案的持续优化。

四、“强监管、重考核、严问责”促进内控体系持续优化

强化企业内部监督责任,将新产业、新领域监督作为内部控制和大监督职能部门日常监管工作重点,有力保障企业依法合规经营,促进内控体系持续优化。

(一)聚焦新产业、新领域业务流程,强化内部控制监督评价。

将内控评价做为监督重要手段。以评促建,及时将行之有效的经验做法制度化、常态化、规范化,对发现的管理短板和突出问题,强化监督检查和问题整改,重点解决内控制度不健全、“三重一大”决策制度不落实、决策审批不规范等突出问题,推动企业形成发现问题、推动整改、检查反馈的内部监管工作闭环。

把当下改和长久治结合起来。针对反复出现、普遍发生的问题深入分析、摸清规律、找准症结,及时堵塞漏洞、补齐短板、完善制度,形成制度管人、流程管事、标准做事的的长效机制,切实提升新产业、新领域监督能力和水平。

(二)发挥企业大监督优势。

健全监督机制、完善监督制度、压实监督责任,以协同联动为手段,通过监督支撑平台,运用监督防控防线,推动各类监督有机贯通,不断增强治理监督效能。打造“多位”各负其责、“一体”协调运行、整体合力增强的监督工作体系,构建党委全面监督、纪委专责监督、职能业务监督等集中统一、权威高效的大监督格局,为企业高质量发展营造良好政治生态,保障企业新产业、新领域发展战略落实落地。

(三)重视内部控制管理考核引领。

企业建立健全与内控体系监督评价结果挂钩的考核机制,充分发挥组织保障作用,严格按照内控管理工作要求,履行各自工作职责。将内控管理纳入绩效考核,体现管理抓手作用。对内控制度不健全、内控体系执行不力、瞒报漏报谎报自评结果、整改落实不到位的单位或个人,应给予考核扣分、薪酬扣减或岗位调整等处理。

(四)严肃追责、问责。

贯彻落实《中央企业违规经营投资责任追究实施办法(试行)》(国资委令第37号)要求,对于未按规定履行内控管理制度建设职责,导致内控管理制度缺失,内控流程存在重大缺陷;内控管理制度未执行或执行不力;未按规定对企业规章制度、经济合同和重要决策进行法律审核,发生重大法律纠纷案件造成重大资产损失或其他严重不良后果等情形,严肃追责问责,以案促改,以改促建,推动企业严格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责任,不断强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内部控制,建立健全廉洁风险防控体系,锻造依法治企、合规经营长效机制。

五、加強新产业、新领域信息化管控,强化内控体系刚性约束

(一)提升业务信息系统内控水平。

内控管理信息化是现代企业内控管理工作提升的重要手段。目前,企业各内控流程中的控制点,固化嵌入业务信息系统控制点数量还较少,业务信息系统的内控水平尚需提高。企业应梳理和规范业务系统的审批流程及各层级管理人员权限设置,将内控体系管控措施嵌入各类业务信息系统,确保自动识别并终止超越权限、逾越程序和审核材料不健全等行为,促使各项经营管理决策和执行活动可控制、可追溯、可检查,有效减少人为违规操纵因素。

信息系统管理部门应定期对业务系统操作人员权限进行复核。对于因工作变动、调整、离职等授权,及时给予调整,综合采用功能权限和数据权限确保内部控制不相容职责分离,授权审批等控制措施固化嵌入业务信息。

(二)提升内控体系信息系统水平

集团管控能力和信息化基础较好的企业要逐步探索利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实现内控体系实时监测、自动预警、监督评价等在线监管功能,进一步提升信息化和智能化水平。

(三)业务信息系统与内控体系信息系统实现有效互联

内控体系建设部门要与业务部门、审计部门、信息化建设部门协同配合,推动企业“三重一大”、投资和项目管理、财务和资产、物资采购、全面风险管理、人力资源等集团管控信息系统的集成应用,逐步实现内控体系与业务信息系统互联互通、有机融合。

六、人才队伍建设

(一)进一步充实内控人员力量,提供工作组织保障。

人才队伍建设关系到能否承担企业赋予内控工作的职责,关系到能否充分发挥内控促进企业发展作用,是推进企业内控工作的重要工作举措和工作内容。企业人才队伍建设应围绕企业战略总体目标打造为企业战略发展保驾护航的内控人才队伍。

(二)分层建设。

内控管理涉及企业管理的方方面面,按照内控管理的要求,内控人才队伍建设可分为内控管理人才队伍建设和内控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内控管理人才队伍建设,建设培养对象主要是企业各部门负责人,建设培养目标是培养其胜任本部门专业领域内控管理工作的意识和能力,促进第一道、第二道防线风险防控能力的提升。内控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建设培养对象主要是企业各部门专兼职内控专业人员,建设培养目标是培养其本部门专业领域内控管理工作的实操能力。

选拔政治过硬、德才兼备、具备专业技能和业务知识的复合型人才充实内控队伍,加大人员交流力度,拓宽内控人员职业发展通道,打造专业化、职业化、高端化的内控工作队伍,将内控岗位打造成企业内部人才培养和选拔任用的重要平台,努力建设“信念坚定、业务精通、作风务实、清正廉洁”的高素质专业化内控队伍。

结束语

企业新产业在开拓市场过程中面临着激烈的市场竞争,乘势而上、把握机会对新产业的发展至关重要,内部控制工作应当从企业发展全局出发,秉承强基固本思维、主动作为,聚焦重点项目、重点领域,确保重大风险“控得住”为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战略布局提供坚强保障。

猜你喜欢
控制
控制权归属及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认定条件辨析
社会转型期行政权控制的路径探索
浅析应收账款的产生原因和对策
船舶轮机振动噪声控制研究
会计预算控制现状及方法
浅谈高层建筑沉降监测关键环节控制
保险公司财务风险管理及控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