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家灿:构建教研联盟,共谱山区教育新篇

2023-07-10 00:12汤炎忠
教育家 2023年23期
关键词:贵子山区教研

汤炎忠

乡村要振兴,教育须先行。地处广东省信宜市北部山区的贵子镇,是一个人口仅有四万余人的偏远小镇。虽然远离都市,教育资源相对匮乏,但当地百姓尊师重教,都希望贵子镇能多出“贵子”。

如何办好让贵子百姓满意的教育?这是贵子镇中心学校校长余家灿一直在思考的问题。从1988年步入教坛,到2016年调任贵子镇中心学校校长,从教30余年的余家灿始终扎根乡村教育,他深知,做好山区教育需要“实干”。上任伊始,他就马不停蹄地开展调研,走访了镇内所有的学校和一些城里的优质校。通过和其他学校交流“取经”,他吸收了不少先进的教学理念,也明白了乡村学校要发展,不能单打独斗、闭门造车,而是要不断地学习、思索、交流。因此,余家灿提出了“立足山区教育和乡村学校发展的特点与现状,开展联盟教研”的新思路,使贵子镇的教育事业有了奔头,更有了盼头。

资源整合,提质创优

独行者疾,众行者远。只有实现区域教育资源的协调共享,才能让乡村学校“抱团成长”,找到乡村教育发展问题的“最优解”。“山区学校虽然生源日益流失,但师资紧缺的问题依旧突出。有时候教师请假或外出学习培训,可能每班甚至全校就只剩一两个教师上课了。”余家灿无奈地表示,山区教师因工作量大而疲于奔命,校长又“权轻责重”,导致学校师资队伍不稳定,教师专业发展内驱力不足,严重制约了学校教育教学水平的提升。

如何在日益突出的村校“空心化”现象中寻求化解之道?余家灿决定对师资、设施、课程资源等进行整合,以教研为抓手,突破乡村教育发展瓶颈。在师资整合方面,他带领教师成立了“山区教学点教育资源整合的研究”专项课题组,将全镇14所小学划分为贵子、会龙、函关、中伙四大教研片区,每月由片区内学校轮流组织各科教师集体备课,以此破解各学校教研“少动力,缺温度”的难题,同时为教师创造比、学、赶、帮、研的机会。

在课程资源整合方面,余家灿组织教师们将学校体艺类课程、校本课程、特色课程等融汇整合,在此基础上进行师资的统筹培养;围绕“发挥教师特长”展开教学研究,尝试将体育、音乐、书画等课程“合班(校)为一”,由专门的教师统一授课,并定期开展“送教到校”教师援助活动。

在设施资源整合方面,如今各校的设备设施已明显改善,信息技术设备实现了“班班通,人人通,校校通”,教师人手配备一台电脑,通过整合信息资源、提高教学质量,转变了农村山区学校落后的观念和面貌。基于教育信息化发展趋势,余家灿提出通过专递课堂、微课的建设,打造农村小学网络学习资源共同体,让各校紧密联系在一起,构建具有农村小学特色的网上学习平台。余家灿表示:“线上教育是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的一条重要途径,也是一条捷径。利用专递课堂共享优质的教育教学资源,使‘天涯若比邻成为现实。”

蓄势方能聚力。教育资源整合是在新一轮教育改革中诞生的新理念,能够有效促进教育资源的合理利用,是实现高效教学、减轻教师负担的有效途径。通过对乡村教育资源整合的探索实践,构建有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的乡村教育共同体管理模式,贵子镇的山区学校实现了“1+1>2”的聚合式发展。

以点带面,区域联动

为助力各片区学校提升办学质量、树立先进榜样,余家灿提出以点带面构建学校教研联盟。首先,引导镇内相邻的3—4所小学组建“教研小联盟”,并在每个“小联盟”中选出一所教研基础较好的学校作为示范学校。其次,每个联盟校选派学科骨干教师,定期到市里的优质学校参加学习培训、跟岗研修等,及时更新理念。再次,各校每月轮流当好教研“东道主”,组织联盟校的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上好示范课,加强联盟内各校和联盟间的研讨交流。最后,给示范学校“派任务”,带动区域联盟学校开展校本教研和学校管理工作,并在全体联盟校中开展“手牵手,共成长”的青蓝结对活动。多措并举之下,贵子镇形成了“成熟一校,辐射一片;成长一人,带动一批”的山区教研联盟新模式。

“联盟教研”模式为区域教育质量提升提供了崭新路径,每学期,学校的教研活动由小联盟统一部署,示范学校分级、分学科组织优秀教师进行统一授课,交流经验。如此一来,既能为优秀教师提供展现自我、取长补短的交流学习平台,增加教研活力,又能活跃各级村小的课堂氛围,使学科教学更接地气。经过两年实践,联盟学校的教学质量实现整体提升,落后的教学面貌得到根本性改善,教學成绩更有比超中心小学的势头。

为有效治理“城镇强、乡村弱,平原强、山区弱”的问题,余家灿带领课题组团队在“教研小联盟”的基础上,建立起城乡结合、镇间联动、校校联手的教研模式,以“区域联动”助推乡村教育均衡发展。通过教师培训、学术交流、教研互动、赛课比武、质量评比、总结分析等有效途径,丰富“教研联盟”的内容,形成有特色、有创新、有内涵、常态化、制度化、多元化的合作模式,进一步扩大优质教育资源的辐射作用,实现以强带弱、携手共进、互动共赢、共同提高。

在市教育局和市教师发展中心的帮助和支持下,市优质学校与乡镇薄弱校开展了对口帮扶和指导培训。以市第六小学、朱砂镇、贵子镇和池洞镇组成的教研片区为例,每学年,市第六小学都会精选骨干教师团队,分别到朱砂镇、贵子镇和池洞镇送课下乡,帮助乡镇教师改进教学方法、促进专业成长。同时,几个乡镇还分科、分批组织教师到市第六小学进行跟岗学习,以期用先进的教育教学管理经验赋能乡村学校发展。

全方位、手把手、嵌入式的学习,有效促进了乡镇教师的教学能力提升和专业化发展。此外,教研片区内还广泛开展说课、赛课活动,集众家之长,实现百花齐放。在“联盟教研”机制下,乡村教师们学有所成,纷纷挑起了学校发展的大梁。

示范引领,教研强师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著名教育家、华东师范大学终身教授叶澜曾说:“新基础的教师,既是创造者,又是学习者;既是教育者,又是研究者。”为广泛提高联盟区域教师业务水平,课题组把“教研强师”列为一项重要研究内容,树立了“成长一人,带动一批”的工作思路,通过“走出去,请进来,搭平台,压担子”的方式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一是走出去,通过选派学科教师到佛山、东莞、珠海等教育发达地区进行跟岗学习,潜移默化中改变教育思维,吸纳先进经验;二是请进来,以名校长、名师工作室为平台,邀请省市名师(专家)到乡村学校开展专题讲座、送课下乡和教师培训活动,确保教育教学有督有导;三是搭平台,为教师搭建教学展示、课例比赛、课题研究的广阔平台,对表现突出的教师优先考虑职称推荐、评优评先;四是压担子,以镇为单位建立学科骨干教师人才库,常态化开展“手牵手、一帮一”活动,带动联盟内教师业务水平的整体提升。

校本教研是学校发展的“心脏”,为提升“心脏”的“造血功能”,教研联盟形成了一套全面、科学、行之有效的评价机制,包括“学生成长卡”“教师加油站”“学校助推器”等。在“教师加油站”评价体系中,主要从教师的教研参与时长、示范课时数、集体备课参与度、教学设计、课例评选、课题研究和教学成绩等方面对教师教研情况进行全面评价。“学校助推器”评价体系则从教师成长、承担联盟教研活动情况、学校各级教育成果、进步与优化情况等方面,对学校教研成效进行综合评价。最后,根据评比考核结果,对年度“校本教研优秀教师”和“校本教研优秀学校”进行奖励表彰。如今,校本教研已成为山区教师成长的助推器。

硕果满载,赋能发展

焕新——激发校本教研活力

教研为乡村学校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源头活水”,教研成果化作春雨,润泽着贵子镇的莘莘学子,使昔日偏远落后的乡村小学焕发新生机。

自成立“山区教学点教育资源整合的研究”课题组以来,余家灿在三年多的时间里带领学校教师真教实研,走上专业成长之路,在教研强师、教研强校、教研提质等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课题组以贵子镇各小学为研究实践基地,针对山区小学教师资源紧缺,校本教研动力不足、质量不高的情况“对症下药”,为山区教师搭建了集体备课、分科研讨、大家评课、共同提高的成长平台。

曾经,教研是令村校教师们“思之甚恐、疲于应付”的任务,如今却呈现“学校乐于组织,教师乐于参与、乐于研讨”的可喜局面。“联盟教研”的内外双轮驱动模式有效激发了山区学校校本教研的活力,不仅帮助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更上一层楼,还成为一种可参考、可复制的教师发展模式,在全市广泛推广。

扎根——助力教师专业成长

教研强师,就是将专业成长之根基厚植于教坛沃土,使更多优秀教师乐于、精于、善于扎根乡村教育,推动乡村教育振兴。

以研促教,本固枝荣。四大教研片区通过选拔优秀青年教师参与课题研讨活动,累计执教试验课73节,在备课、磨课、上课、评课和二次磨课的过程中不断修正反思,教师专业素养显著提高。课题组成员在研究期间撰写的13篇论文获信宜市市级奖励,22节课例(含优课、教学设计、讲座)获市级以上奖励;参与课题研讨活动的教师也受益匪浅,教育素养和教学能力不断提升。

在课题组的项目辐射下,全镇教师在课堂实践、课例评选、课题研究等方面均有所进益,教学理论水平和教育科研能力大幅提升。余家灿不仅成为“广东省名校长工作室主持人”,还获评“茂名市第九批市管优秀专家及拔尖人才”,工作室多名学员成长为广东省特级教师、名教师、名校长,越来越多的教育人才扎根乡村,“联盟教研”助力教师成长的“蝴蝶效应”初见成效。

蜕变——提升学校办学质量

“联盟教研”的种子在山区小镇生根发芽,充分调动了全镇师生的積极性,在教师乐研、学生乐学的浓厚氛围中,乡村学校迎来悄然蜕变。

乡村学校携手共进,教学质量得到了显著提升。片区内贵子镇小学、云世小学、函关小学连续三年在教学质量评比中取得骄人成绩;贵子镇整体教学质量也实现了跨越式发展。近年来,在信宜市乡镇小学教学质量考评中,贵子镇位居前列,并获信宜市教育教学质量二等奖。

贵子镇的教学质量在短短三年里显著提升,获得了良好的社会口碑,振奋了小镇师生,也感动了当地百姓。社会各界纷纷自发组织捐资,奖教奖学,成为贵子镇独特的教育一景。“无论是外出乡贤还是小店老板,都积极地参与到教育建设中,想为小镇教育事业出一份力,这不正是群众对教育满意的表现吗?”余家灿对此感到无比自豪。

近年来,贵子镇一步一个脚印,奋力书写着教育答卷。在全镇师生的共同努力下,贵子镇教育事业蓬勃发展,教学质量不断攀升,不仅得到了教育主管部门的肯定,更重要的是收获了师生、家长和群众的赞誉,吸引了怀乡、池洞、水口等乡镇中心学校组队前来交流学习。作为“山区小学联盟教研”项目领衔人,余家灿对自己的工作有了新的期待:“贵子镇的教育有待进一步发展,需要做的工作还有很多,比如引领更多山区教师走上专业发展之路、安心从教,引领更多校长乐于做默默耕耘的乡村教育实干家,让每一个山区学生都能享有高质量的教育。”

乡村学校,尤其是乡村小规模学校,是我国教育体系的“神经末梢”,是打通教育均衡发展的“最后一公里”。为了早日建成这条乡村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大道,余家灿将继续深耕村校教研,促进乡村学校优质发展。

猜你喜欢
贵子山区教研
研学农谷 产教研学
《山区修梯田》
好家风成就寒门贵子
山区
寒门不能出贵子吗?
An Analysis of Li’s Prose The Great Goal with Gee’s “the Seven Building Tasks”〔*〕
邮一堆微笑到山区
教育观察:“寒门出贵子”缘何越来越难?
新型教研——说题的感悟
小山区留守娃的圆梦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