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背景下的思政课堂

2023-07-10 06:06高彦芹陈培瑶
教育家 2023年26期
关键词:教研师生互联网+

高彦芹 陈培瑶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技术水平的不断进步,网络教学已经成为“第二课堂”,成为传统课堂教学的有益补充。《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构建利用信息化手段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的有效机制,逐步缩小区域、城乡、校际差距。构建教育信息化环境下的教育新生态,促进教育资源均衡的可持续发展:利用先进的互联网技术,将名校名师引入资源短缺地区基层学校课堂,面对学生和教师,通过示范课堂引领、同步教研等环节,协助资源短缺地区学校解决现实工作中的重难点。基于“互联网+”的背景,融合传统课堂教学与网络在线学习的优势,运用混合式教学模式实现课堂高效教学。河北保定师范附属学校思政共同体跨区域同步教学就是在信息技术平台的依托下,把全国各地的老师汇集在一起,在线上展开思维的碰撞,让我们的道德与法治课程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明确目标方向,锚定师生成长

以教育部开展的“互联网+教育背景下跨区域同步教学对教育生态的重构研究”项目为基础,以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为载体,探索网络学习与面对面学习相结合的混合式学习方式在教学实践中实施的有效路径、方法与策略,从而从学校层面推进互联网+教育。

探索培养师生数字化教与学的习惯。教师应用网络学习空间开展网上备课、资源获取与重组或开发、学习任务发布、辅导、评测、家校沟通等教学需求;学生应用网络学习空间开展网上学习、课堂练习、课外作业等学习任务;师生开展网上研讨和交流。比如在教学六年级《特殊关爱 助我成长》内容时,授课教师根据六年级学生独立意识逐步增强,喜欢与同伴交流的特点,提前发布了《儿童权利公约》《中华道德故事》《小明的困扰》《小宇的信》等视频、音频资料,引发讨论,激起共鸣,学生带着问题和观点来到线上课堂,通过小组汇报和辩论统一思想,课后师生共同以《家庭、学校、社会中的我》为项目主题进行研究,形成电子报告,充分提升了师生的数字化素养。

探索网络+面对面学习相结合的混合式学习方式。通过课前自主预学实现个性学、课中交流互学实现混合学、课后拓展研学实现深度学,探索学生利用网络学习空间接受新知识的有效途径,逐步发展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

探索以数据为依托,开展个性化教学的策略。依托网络学习平台对学生的学习时间、学习结果、认知维度等各方面信息的记录,帮助教师分析数据。全景平台每次授课后会从教室平均在线人数、授课过程中举手发言情况、学生发言时间统计、授课内容获赞情况、课堂练习情况、课堂评价六个方面进行数据统计分析。同时课后老师还会通过观看回放进行留言评论,其中有肯定、有感谢,也有中肯的建议,帮助授课教师优化教学设计,真正做到以学定教。比如在教学《宪法是根本法》时,经过第一课时的课前预学和课堂教学,在平台中和课堂上,孩子们都呈现出比较广泛的知识储备背景,为了更好地让学生理解宪法在生活中的重要地位,树立宪法意识,教师进行了第二课时的调整,将授课改为课题汇报,指导学生开展生活中的宪法小课题研究,在课堂上,有的小组以时间为序研究的宪法制定和修宪的过程,有的小组用比较法呈现了中国的宪法与国外各国法律的特征,有的小组以一个家庭为例研究一生中受到宪法保护的每一个阶段,还有的小组用课本剧《各法争位》的形式将宪法作为根本大法的性质表述得非常清晰。不同的小课题角度不同,但提高了学生的研究能力,真正地落实了学科素养。课后拓展学习任务是编制宣传宪法的标语,让每一个学生都做小小宣讲员,设计标语走出教室、走进校园、走入社区进行宪法宣讲,真正做到知行合一,教师的教学效果也更好。平台数据有效地指导了教师教学方式的精准变革。

明晰方法路径,提升师生素养

在课题研究中,通过与实验校同步教研、同步教学、同步安排作业和点评,积累案例、总结经验,从而形成独特的教学模式。充分使用文献研究、问卷调查、行动研究、案例研究等方法,搜集、鉴别、整理文献,广泛阅读关于“互联网+”时代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智慧教育背景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方面的有关文献、理论专著和国内外研究现状,明确研究的理论起点,启发研究思路。依托全景平台进行全国范围异步教研,结合调查问卷设计同步教研活动,努力提高跨区域同步教研的实效性,为资源短缺地区的教师提供优质的教学资源。线上线下同课异构,探索出跨区域同步教学环境下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形成课题研究的技术路线。

开发优质资源,培养教学习惯

依托央馆教研共同体试点提升项目,团队教师完成了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三—六年级每个单元的同异步教研共计52节,示范课24节。建设了以保师附校教育集团为主阵地的教研交流社区,向贵州紫云一小、河北青龙三小、湖北麻城黄土岗镇中心小学、内蒙古乌拉特后旗第二完全小学以及保定阜平白河学校为代表的保师附校教育集团13所贫困校输送优质教学资源,形成优质资源的共建共享,激活了欠发达地区的活力。探索培养师生数字化教与学的习惯,借助全景平台课题组成员进行网上备课,同时对网络中的资源进行重组开发,包括学习内容及相关的参考资料,如背景知识视频等,还有教学软件,传统的PowerPoint等。这些网络下的信息资源作为对课堂知识点的有效补充,在课前提供给对接的样本班学生观看,了解课堂内容,起到“预习”的效果,在课后让学生借助这些资料来回顾课堂内容,起到“复习”的作用。通过网络与平台进行教学引领,逐渐形成跨区域网络教研、网络授课的模式,缩小城乡教育差距,实现教育均衡性发展。

探索学习方式,构建交流平台

探索网络+面对面学习相结合的混合式学习方式——在开展跨区域示范课前,通过课前自主预学,实现学生个性学;通过样本班老师的反馈学生预学情况,设计课中交流互学,借以实现混合学;最后布置课后拓展任务延学,实现深度学。例如在邬亚晶老师执教的六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一单元《生活离不开反思》一课时,给紫云一小的同学们布置了课前任务“回忆自己小学阶段印象最深的一件事简单写一写,并写出印象深刻的原因”。通过紫云一小老师对学生课前预学的反馈,主讲老师进一步了解了学情,优化了课堂教学内容,还布置了更加有深度有价值的课后拓展学习任务。

在“课前预学”“课中导学”“课后延学”的教学三部曲模式下,探索出学生利用网络学习空间接受新知识的有效途径,逐步发展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学校利用钉钉平台线上直播的同时与阜东小学联播,通过网络平台给学生布置学习任务,同时与对应班级的老师共同进行线上线下辅导,在线上进行家校沟通,与家长建立良好的关系。学生应用网络学习空间开展网上学习、课堂练习、课外作业等学习任务,师生开展网上研讨和交流,真正做到了停課不停学。

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的方法,构建交流平台,参加教学观摩、参观,邀请专家、教师指导,小学道德与法治课骨干教师省外研修、河北省中小学德育活动组织能力提升培训、为涞源县思政教师做教材、教学培训,多位老师执教的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在河北省、保定市优质课比赛中获奖,在中国教师研修网举办的小学道德与法治“基于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能力提升”项目中交流展示,获得好评。

随着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发展,多样化教学资源不断丰富完善,混合式教学模式平台的搭建及相应评价管理体系的建立,跨区域教学实现资源集中高效应用,混合式教学有效地改善了学生学习效果,逐步发展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促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实现立德树人的目标,有效地提升了偏远地区的教学质量。

【本文系保定市教育科学研究“十三五”规划课题《思政共同体跨区域同步教学环境下的教学模式研究》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教研师生互联网+
研学农谷 产教研学
初中历史教学中师生的有效互动
An Analysis of Li’s Prose The Great Goal with Gee’s “the Seven Building Tasks”〔*〕
麻辣师生
新型教研——说题的感悟
重视“五老”作用 关爱青年师生
成功的师生沟通须做到“三要”
强化学习意识,共建和教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