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茜
[摘 要]随着社会的发展与时代的进步,我国对于教学工作的关注程度已进一步提高,进行教学改革已成为时代发展下的必然要求,而通过建筑信息化模型进行工程管理實践教学改革已成为学界热点话题。基于此,本文简单分析工程管理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深入探讨工程管理实践教学中建筑信息化模型改革措施,以供参考。
[关键词]建筑信息化模型;工程管理;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42文献标志码:A
现阶段,各高校的工程管理实践教学改革已势在必行,为满足学生的长远发展要求,需要解决工程管理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目前在工程管理实践教学的过程中,实践教学的体系并不完善,教学内容与师资力量均相对缺乏,且受实习质量的影响较为严重,为确保建筑工程管理实践教学改革的顺利进行,必须设法解决此类问题。
1 建筑信息化模型运用的必要性
建筑信息模型技术也被称为BIM技术,作为现代化发展下的一类新兴技术,广泛应用于我国各行业中,而BIM建筑对于我国建筑行业的长远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目前的技术运用过程中,其可以通过3D数字模型构建的方式提供服务,并借此优化这一阶段信息化模型的运用效果。在近年来的建筑工程发展过程中,BIM技术的运用已更为成熟。我国的BIM技术发展速度也进一步加快,近年来各地在生态发展的过程中进一步提高了建筑信息化模型的运用效果。并且可以针对我国的绿色生态建筑小区进行构建,实现优化模型构建效果的目标[1]。
2 工程管理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2.1 实践教学体系不完善
随着我国建筑工程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工作的落实,教学过程中所存在的各类问题也有所凸显,工程管理专业课程已成为综合性较强且操作性较高的一类课程,因此需要分别针对各类交叉性较强的学科加以运用。但目前看来,在教学工作开展的过程中,实践教学体系并不完善。而在工程管理人才培养工作的开展过程中,仍将课程设计与教学执行作为其主要工作方式,但因体系不为完善,故课程的深度与设计范围仍相对较差,部分实习工作在开展过程中也因受客观因素影响较大导致教学工作的开展较为困难,影响了实际的教学效果。对于部分高校来说,对工程实践管理实践教学改革已成为时代发展下的一项必然要求,能够避免学生的思维创新能力与实践动手技能等均受到严重的影响[2]。
2.2 教学内容与师资缺乏
大量工程项目的建设周期为两年左右,学生在此过程中可以参与的实践内容十分有限,而学校所安排的实习内容并不能涵盖工程建设的全阶段,因此导致实践教学内容始终缺乏存在一定的片面性。在教学工作开展过程中,全面建设系统概念缺失的情况极为常见,而学校的实践教学内容也存在较大的片面性,这会导致学生无法满足工程的实际工作要求,使得实际的教学效果不达标。在工程管理专业的教学过程中,建筑工程始终贯穿其中,但目前我国对此类复合型创新人才的储备较为薄弱,导致各院校均较为缺乏此方面的人才,只能调控具有较强的理论教学水平的教师。我国大部分高校的工程实践教师由普通教师担任,缺乏工程实践经验,建筑工程教学工作的改革也因此缺乏主动性与创新性,导致大量的实践课程并未按照预先制定的教学计划进行,严重限制了学生后续的发展,对于学生职业能力的提高十分不利[3]。
2.3 校外实习质量影响
建筑项目施工过程中普遍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各建筑企业为保障自身施工进度与施工安全,并不期望学生前往实习,即使收纳实习学生,也会安排实习学生查看图纸与划分规范,导致实际的教学效果并不能满足学生的实习要求,此类“走过场”的实习方式导致学生未来的发展受到严重制约,对于学生的长期发展十分不利,因此必须设法解决[4]。
3 工程管理实践教学中建筑信息化模型改革措施
3.1 完善建筑信息化模型课程体系
在完善的BIM课程体系下,工程管理专业的教学过程中,需要通过相对完整的BIM技术模型进行管控,通过相关思想的融合构成各类系列课程。在完善BIM课程体系的过程中,需要从多层次对BIM系列课程进行合理的构建,分别从理论与实践等方面开展相应的教学工作,明确各阶段的授课内容,完善授课体系,并且通过对相关制图与房建等内容的调控植入,使工程管理实践教学中的建筑信息化模型可以在工程施工以及技术应用中得以落实。而后也可借此加快BIM课程理论的建设与BIM基本概念的公布,明确技术的特点与技术的作用,使其可以涵盖BIM模型构建的全过程,通过动画渲染与模型优化等方式,将建筑工程信息化模型融入教学内容之中。也可以借助BIM信息模型软件进行课程内容的设计调整,通过虚拟视频等方式进行教学,在完善工程造价的计算工作与方案设计要求之后通过施工组织设计等方式,进行BIM技术的完整运用,解决可能存在的相关问题,使学生可以全面地了解到工程管理建设过程中的相关内容,明确方案设计与造价计算等任务。学生在后续的工作过程中也可以借助BIM技术解决可能存在的相关问题,进而达到提高综合竞争力的目标,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有力保障[5]。
3.2 培养相关人才,建立实验室
在各高校进行课程教学的过程中,师资队伍的质量与相关人员的专业能力对于最终的教学效果影响较大。为确保建筑信息化教学改革工作可以顺利落实,各高校亟须培养出一批具有专业能力的高素质专业型人才,确保此类人才可以熟练掌握建筑信息化模型构建技术,从而为这一教学改革工作的顺利落实提供保障。首先,可以优先选择部分教师参与到建筑类企业的现场工作中,借此提高此类教师的专业能力与知识储备,提高此类人员参与工作的积极性,进一步提高其专业和技能水准。其次,可以定期开展建筑信息化模型的相关培训课程并开展讨论会议,使教师可以及时了解这一工作的发展方向与发展动态,结合相关技术的运用明确BIM技术的主要研究方向,之后构建起专业化的科研内容,引导学生发展。最后,可以聘请具有专业能力的人员到学校做讲座,邀请学生与教师一同参加,借此提高这一阶段的教学效果。教师在相关的活动中也可以更为快速地了解各类教学内容,并借此来提高与优化教师的专业能力。
在现阶段的建筑高校教学过程中,BIM技术的特点已得到了相对充分的凸显,因此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需要明确各计算机配件的应用要求,提高有关软件的投入,通过相关配套实验室的建设为BIM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提供有力保障,并借此构建起较为良好的学习环境,使学生可以结合BIM技术快速提升工程管理实践能力,并且优化相关结构设计内容。工程预算与工程招标的过程中需要分析具体工作的可行性,并对其结构的设计进行优化。通过对虚拟环境的构建可以分析BIM软件的硬件配置要求,之后通过配套实验室的构建为学生提供较为良好的工作环境。在进行工程预算与工程招标项目管理的过程中,需要确保虚拟环境可以满足三控、两管与协调的要领,实现对BIM工程全过程思想内容贯通融合的目标。在进行实验室仿真训练的过程中,通过相互的协同可以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并达到提高人员实践水平的目标。
3.3 加快专业实践融合
我国的工程管理专业涵盖工程技术、工程经济与工程管理等课程内容,工程技术的相关课程包含工程技术、工程管理与工程经济等方面的内容,通过对不同课程内容与工程技术的相互融合与联系强化,可以使学生快速了解到建筑工程中所包含的各类主要内容。工程技术类课程包括混凝土结构、钢结构、砌体结构以及土木工程施工等内容,因此需要根据具体的工程经济学进行分析包括工程项目管理、工程造價管理。此类课程均可以提高学生能力。在相关实践课程教学的过程中融入BIM三维模型,可以通过软件的动态功能对三维建筑模型的具体状态实现观察,并且通过BIM技术中的结构设计功能进行建模,优化房屋建筑的坡面设计,提高学生对相关结构的认识水平。此外,通过多角度的观察可以提高相关设计的建模效果,而借助对房屋建筑坡面的构建,学生对于内部的认知也会有所强化,通过BIM技术的4D进度编制与5D成本管理均可实现对比施工现场具体施工环境的仿真还原,使学生可以直观地了解到相关工程项目的认知内容,提高相关实验课程的授课内容,通过BIM技术进行相关规则的计算,可以将计算的准确性进一步提高。在项目施工阶段管理过程中,BIM技术可以将三维实体的建筑模型与实际的项目管理要求稳定关联,进而快速模拟各类项目,避免出现学生学习兴趣下降的情况。在现阶段的工程管理课程中融入BIM技术可以达到补充学习内容的目标,并且在此条件下课程的教学效果也会有所提高,通过BIM技术的建筑设计与优化,可以快速达成构建专业信息共享这一目标。BIM技术本身实践效果极强,高校在进行课程设计的过程中也能通过运用BIM技术进行模拟仿真与感性认知的强化,使学生可以快速将相关内容联系起来。教师为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在进行毕业设计的过程中也可以提出使用BIM技术的要求,而BIM技术本身也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在此条件下也可以初步实现对知识体系的有效整合,提高团队之间的相互配合能力。
3.4 明确建筑信息化模型教学融合优势
通过对BIM技术的运用强化工程管理过程中各环节间的联系,可以使学生通过信息共享平台参与到工程管理工作之中,体验对工程施工与工程造价等环节的综合调控。在工程设计、工程造价等阶段,可以通过信息共享平台设计各类工程管理实践内容,并且保证学生可以按照各类建筑工程的建设、操作要求进行相关施工方案的设计,进而全面掌握相关内容。学生可以通过信息共享平台进行虚拟环境的设计,通过虚拟环境使学生明确各施工过程中的方案设计阶段,通过学生切身参与的方式提高学生的管理实践能力,并且根据学生的操作要求在信息共享平台上方提供相应的功能,保障学生可以有效地参与其中,并将各类知识快速融合,为后续的发展提供保障。以往在建筑工程管理工作的开展过程中,技术人员普遍会依靠二维的图纸进行设计与管理,但因图纸本身属于平面信息,因此无法凸显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的整体信息,导致实际的教学效果常常因此受到限制。而采用BIM技术能够打破传统图纸带来的限制,构建起三维立体结构,形成全景展示,使学生可以更为精准地掌握各阶段的建筑状态,从而达到提高这一阶段工程机械化理论课程教学效果的目标。在BIM技术所构建的三维模型中,学生可以自主地学习相关的工程实践知识,从而强化自身体验,通过相关空间模型内容的学习全面了解到具体的空间内容,优化了体验,并且通过空间的合理指引,调控相应的管理实践,保证对各阶段时间的合理分配,提高了空间感,可以充分了解工程管理工作的具体内容,合理分配工作时间的目标。学生在工程管理实践的过程中,自身的操作能力与理论知识也会进一步融合,使相关实践操作可以更具真实性,进而为今后的全面发展提供有力保障。在现阶段的教学过程中加入BIM技术,可以进一步提高教学的实际效果,学生未来的发展空间也会更大,这对于学生未来的发展十分重要。
4 结语
综上所述,现阶段我国对于建筑信息化教学工作的重视程度已进一步提高。为确保工程管理实践教学中建筑信息化模型改革工作可以顺利进行,需要对现有的建筑信息化模型课程体系加以完善,派遣相关人才并构建实验室,加快二者的实践融合进度,明确信息化模型的教学融合优势,通过完整的建筑信息化实践教学框架为教学改革工作的顺利落实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党斌. 基于BIM的工程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研究——以商洛学院城乡规划与建筑工程学院教学改革为例[J]. 房地产世界,2022(22):88-91.
[2]张磊. 基于BIM技术的建设工程管理专业实践教学课程创新研究——以河北工业职业技术大学为例[J]. 山西青年,2022(14):29-31.
[3]高峰. 基于BIM技术应用的工程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框架设计[J]. 信息系统工程,2021(1):169-170.
[4]唐志宇,杨诠,邓年春. “新工科”理念下校企合作搭建BIM工作站带动工程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开展[J]. 教育观察,2020,9(25):104-106,121.
[5]齐甜. 基于BIM的工程管理专业理论课程与实践教学创新研究[J]. 工业设计,2017(2):134-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