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天立
【关键词】古诗教学;语言运用;语言体验;创生运用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语文课程的重要内容。《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程标准”)要求,语文教学要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古诗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瑰宝,也是语文课堂教学的重要内容。
长期以来,古诗教学呈现出某种僵化的特点,基本遵循“知作者,解诗意,想画面”的模式,教师极力向学生讲解古诗“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画面美。这是一种“膜拜赏析式”的教学方式,未能充分发挥古诗对提升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应有作用和价值。
与以往相比,统编教材中古诗文的内容大幅度增加,如果继续沿用这种教学模式,用老方法教新教材,势必影响语文教学的质量,影响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提升。因此,笔者致力于探索能最大限度发挥古诗文在提高学生语言文字运用水平方面价值的教学策略。
一、从培养语用能力角度设定教学目标
学习古诗文是培养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重要手段。
1.把握内容特色进行文本分析
《雪梅》是统编教材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古诗三首》中的一首诗。本单元的编排意图是让学生“体会文章准确生动的表达,感受作者连续细致的观察”。除了《古诗三首》,本单元还有《爬山虎的脚》《蟋蟀的住宅》等课文。
梅花是中国十大名花之首,与兰花、竹子、菊花一起列为“四君子”,与松、竹并称为“岁寒三友”。古代的文人墨客寫了无数赞颂梅的诗篇。这些诗大都塑造了梅花“可敬”的形象。但《雪梅》一反以往梅花的“可敬”形象,以巧妙的构思,从“梅雪争春未肯降”起笔,塑造了一个“调皮可爱”的梅花形象。接着又以细致的观察和精妙的文字,给出了“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这一名句。有情趣、有谐趣、有真趣,意趣盎然,活泼生动,不禁让人拍案叫绝。
2.从发挥语言运用价值的视角设计教学
本节课教学设计的总体思路是:最大限度地发挥古诗在提升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方面的作用和价值,将“膜拜赏析式”的教学转换为“创生运用型”教学,将“语言运用、思维能力、审美创造”几个方面统一起来,具体设想是:
通过教师的追问以及多个教学环节的设置,让学生在掌握基本语言知识的基础上,深入思考和感受《雪梅》的诗意和诗味;引导学生大胆想象,通过与俗句的比较,让学生进行仿写、改写,感受古诗“构思之巧妙、语言之精妙、意趣之奇妙,以及令人惊叹和感叹的美妙”,把握古诗的意蕴精髓,并感受古诗的创作特色与方法,进而形成自己的语言运用能力。
3.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确定教学目标
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致力于全体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核心素养是学生在积极的语文实践活动中积累、构建并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表现出来的,是文化自信和语言运用、思维能力、审美创造的综合体现。根据对教材的分析和对教学的设计,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
(1)引导学生学习和掌握“降、阁、费、逊”等字,以及“骚人、评章”等词,夯实语言文字基础。
(2)引导学生理解和感受本诗的诗意和诗味,感受和体验古诗独特的表达手法与美感,加深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喜爱。
(3)通过想象、改编和创编等实践活动,在进行语言文字运用综合实践活动的同时,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审美创造能力。
(4)通过上述教学,促进深度学习的发生,发展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将观察思辨转换成语言表达实践的能力。
二、在教的过程与方法中让学生经历有深度的学习
在教学中,教师不是“讲”古诗,也不是“教”古诗,而是通过设计6个问题引发学生思考探究。在思考探究的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理解诗意、感受诗趣、体验诗味,开展语言运用的实践,关注学生个体语言经验的发展,进而在内心深处真正“学会”古诗。
1.谜语导入,激发学习兴趣,为后续学习作铺垫
首先,出示唐代陆畅的《惊雪》“怪得北风急,前庭如月辉。天人宁许巧,剪水作花飞”让学生猜写的是什么。有学生猜出来这是雪,教师呈现雪花图片,强调雪花是天人剪裁的精美作品。
其次,呈现句段:“是中国十大名花之首,与兰花、竹子、菊花一起列为‘四君子,与松、竹并称为‘岁寒三友”,让学生猜测这是什么花。学生很容易猜出是梅花,教师呈现梅花的图片,强调梅花的君子品质。
最后,指出二者一个是天人剪裁的精美作品,一个是具有君子品质的梅花,哪一个更美呢?引出古诗《雪梅》。
2.设置探究问题,引发学生思考,促进深度学习的发生
教师示范读,学生自由读。读通、读熟、读懂古诗,让学生从诗意、诗味两个层次理解、感受古诗的基本内容、文化内涵和审美特色。在此基础上设置6个问题,层层追问,深入教学:
问题1:在字词方面你还有什么疑问?
本设计的目的是让学生掌握基本的字词知识,打牢基础。
教师出示要重点掌握的字词,学生反复练习。
问题2:谁能把这首诗的意思说一下?
本设计的目的是让学生在掌握基本字词的基础上理解诗意,掌握本诗的内容。
改编古诗,是培养学生语言文字运用水平的有效方法。此环节不仅仅是让学生把诗的大意说出来,而且是鼓励学生在理解古诗的基础上,运用生动的语言进行有想象力的表达。这在一定程度上相当于进行口语交际或口头作文。
问题3:你从这首诗中感受到了什么?
(1)情:作者对梅、雪发自内心的喜爱。
(2)理:每种事物各有短长,要学习对方的长处。
(3)趣:妙趣横生的语言表达。
本设计的目的是让学生在掌握基本字词的基础上,理解诗所要传达的内涵,包括作者的情感态度等。教师指导学生主要从情、理、趣三个方面进行感受。
问题4:你喜欢这首诗吗?为什么?
本设计的目的是让学生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感受诗味,体会古诗在构思和语言表达方面的精妙,感受古诗精练、含蓄的表达特点。
在以往的古诗教学中,老师们也会设置诗文赏析的环节,但由于学生缺少鉴赏古诗的积淀,其回答往往是简单肤浅的评价,缺乏内在的独特感受。本课的赏析采用了对比的方法,具体操作是把古诗的后两句进行通俗化的改写(见图1),让学生在比较中感受本诗语言的精妙。
通过对比,学生能够感受到两个版本的雅俗高下。或许他们无法用语言准确表达自己的感受,但是这种感受却实实在在地在内心生成,这是一种丰富真实的心理体验。这就比单纯地问学生“这首诗好不好?好在哪里?”等问题更有效果。
通过比较,引导学生感受发现,这两句诗同样陈述了梅花白和香的特点。首先,作者把白和香这个主观化的概念进行创新性的量化表达,让人耳目一新。其次,把白和香精确分辨到“三分”和“一段”的程度,呼应了诗中“费评章”的仔细掂量。可以让人想象到作者对着梅和雪认真观察和反复测量的样子,作者痴迷于雪和梅的样子十分可爱。最后,诗中的数字“三”和“一”看似精准,实则为虚。虚虚实实,让人有一番心领神会、拍案叫绝的特别情趣。
问题5:你能不能给这首诗编个传奇故事?
本诗构思精巧,可以引导学生推断作者是怎么想到的,试着编一个传奇故事。设置这一问题,一是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二是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另外,还可以让学生感受类比迁移这种触发灵感的策略。为了降低难度,在教学中笔者为学生设计了如下情境:
卢大人有两个聪明伶俐的女儿,一个叫小雪,一个叫小梅。
问题6:你能找出有关雪和梅其他的特点吗?尝试进行古诗创编。
引导学生从不同视角对雪和梅进行观察、辨析,对“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这句进行改写、仿写,模仿古诗创作,进行诗意表达,激发学生的创造能力,提升语言表达能力。这个环节尽管难度有点大,却也不是无法实现的。同时,这也可以破除学生对古诗的畏惧,使其敢于表达,体会表达的乐趣。
三、对古诗教学价值以及教学实施的再思考
这节课的总体效果很好。本班有十多名学生在后续写作活动中写了对这节课的感受。其中一位学生在班级日志中,写下了下面这段话:
……曲老师还教我们根据诗意自己创编一个有关雪和梅的故事,这样就能更好地背诵诗、理解诗意:有一年冬天,梅花和雪花一起在树枝上。不知怎的,雪花和梅花两个吵起来了,原来是它们都认为自己是这个冬天里最好看的。它们争吵不停,于是就让旁边屋子里的诗人来评理。诗人觉得梅花没有雪花白,但是雪花没有梅花香,很难下决定。所以就有了这首流芳百世的古诗。我们还学习了自己编古诗,怎么理解一首古诗的主要内容和意思……
这就是我们的公开课,每个人都坐得端端正正的,很多人积极发言。这节公开课让我开始喜欢上了古诗,原来古诗是这么优美、这么有趣。长时间以来我很害怕学习古文和古诗,这么看来是自己没有真正去了解。希望以后能有更多这样的公开课。
这节课之所以给学生留下了比较深刻的印象,就在于激发和唤醒了学生的个体语言经验。我们的教学目标不是教古诗,而是引导学生以古诗为话题进行思考、交流和对话,进而真正落实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通过这个课例,以及近年来对古诗教学的思考,笔者有以下两点反思。
1.用古诗来“探究创生”语言运用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并指出“在语文课程中,学生的思维能力、审美创造、文化自信都以语言运用为基础,并在学生个体语言经验发展过程中得以实现”。因此,从新课程标准的定义出发,语文教材中的课文是学生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例子或材料。其他课文如此,古诗也不例外。
小学古诗教学存在问题的一个主要原因是小学古诗的教学设计思路是从文字欣赏的角度出发,即“膜拜赏析式”的教学。尽管教师在课堂上从各个角度分析古诗如何美,但由于小学生缺少相应的文学积累以及人生经验,他们无法产生很好的共鸣。
古诗教学确实“不用过多的阐释”,否则就把“美”给弄丢了,但也不能仅仅“反复诵读,读得滚瓜烂熟”,而是应该以古诗为学习材料,通过学(字词)、读(古诗)、记(背诵古诗)、说(古诗的意思趣味)、讲(古诗的故事)、创(对古诗扩写、改编、仿写)等活动,进行语言运用的综合性实践。学生在一系列的综合性实践活动中,理解诗意,感受诗趣,领会古诗的语言美,并学会把这种美的表达技能迁移到自己的语言运用实践中,进行“探究创生型”的语言运用学习。
2.学习用“语言建构画”
小学古诗教学存在问题的另一个主要原因是教师对“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误读,以及把此作为教学任务,与教学目标混淆。
“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是苏轼对诗画风格的一种美学评价。其實这句话的重点不在于从诗中能看出画来和从画中能看出诗来,其表达的核心是对王维作画的艺术创作水平,以及作诗的语言运用水平的仰慕和赞叹。因此,“诗中有画”夸赞的是王维高超的语言运用能力。语文教学的基本任务也是要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在古诗教学中,很多教师不是把教学的重点放在培养学生把画面转换成语言文字的能力,而是一味或过高地强调让学生去想象画面。好的古诗或者任何准确妥帖的语言表达,都可以让人在大脑中呈现出画面。但“写”画面的语言运用能力,是需要长时间、专门的学习和实践才可能养成的。
古诗学习绝不能仅仅停留在想象画面这种状态上,而应该把学习的重点放到如何将这些美好的画面用准确的语言表达出来的技巧上。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敏感度,进而提升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就要重点讲述作者是如何使用语言和运用语言的。如果说教古诗要有一个模式的话,建议把教学的重点放在“解诗意、品语言、识情趣”上,让学生充分领略古诗的“诗、情、语、意”,把古人写诗时凝结在诗中的语言应用智慧释放出来,包括构思、用词以及其他艺术手法,使其变成学生个体的语言体验和实践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