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评融合”视域下的习作单元整体教学实践

2023-07-06 03:37魏韶婷
语文建设·下半月 2023年4期
关键词:习作单元评价方式

魏韶婷

【关键词】习作单元;评价方式;学评融合;单元整体设计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明确提出“构建语文学习任务群,注重课程的阶段性与发展性”“增强课程实施的情境性和实践性,促进学习方式变革”等课程理念,特别建议“课堂教学评价是过程性评价的主渠道。教师应树立‘教一学一评的意识,科学选择评价方式”。“学评融合”基于课标理念,从学生学习的角度出发,统整教学内容、教学方式与教学资源,将学习活动与评价任务相结合,聚焦“学生要学会什么”的学习过程来创设情境任务,搭建多元支架,共同指向学习目标,形成“教—学—评”一体的单元整体设计。本文以五年级下册习作单元为例,探究如何以“学评融合”的方式让学生亲历完整的习作过程。

一、核心目标导向:学评—体优化单元学习

本单元主题是“字里行间众生相,大千世界你我他”,两个语文要素分别指向阅读和写作。本单元安排了两篇精读课文,通过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展现“众生”之相。《人物描写一组》由《摔跤》《他像一棵挺脱的树》《两茎灯草》三个片段组成,在人物描写上各有侧重。《刷子李》主要通过侧面描写来表现刷子李的高超技艺。本单元习作《形形色色的人》要求“运用本单元学过的描写人物的方法,具体地表现人物的特点”。可见,本单元阅读方法的习得和习作表达是紧密相关的。教师必须有意识地立足教材,重整教学内容,以促进学生实现深度学习。

具有导学功能的学习目标是单元学习的核心。本单元的核心目标是:通过阅读,了解课文内容,学习描写人物的基本方法并能初步运用此方法,具体地表现人物的特点。基于核心目标,从学生出发,以逆向设计、评价先行的理念确定单元学习思路。首先,要让学生明确本单元的学习目标。其次,提炼本次习作评价标准:运用本单元学过的描写人物的方法,选取典型的事例,具体地表现人物特点。最后,从三个评价标准出发,设计评价任务,引导学生亲历习作单元的全过程。

习作单元的编排体现了由阅读到写作的思路。教师应重组教学内容,坚持读写整合。例如,精读课文与初试身手结合,尝试运用方法;习作例文与习作训练相结合,积累写作经验。为降低习作难度,可把练笔融入阅读的各个环节,设计“话题激趣→阅读引路→习得方法→习作运用”的学习路径。根据单元主题设置任务情境“百相人物交流会”,以真实情境为依托设计任务群形成教学模块,教学内容亦得以在真实的情境中被整合。教学中包含四个子任务:任务一,聊身边人物;任务二,赏笔尖人物;任务三,探写人物妙招;任务四,书写你我他。四个学习任务相互联系,环环相扣,螺旋式上升。同时,评价嵌入学习全过程,及时地反馈任务完成情况,评测读写效果,具体见表1。

二、创设真实情境:“学评融合”深化师生参与

首先,创设单元大情境。通过设置“在不同的书籍和影视作品中,我们会接触到不同的人物形象,生活中我们也会遇到形形色色的人,本次学习我们也将认识一组人物和一些奇人,让我们一起来到‘百相人物交流会现场,边学习边分享你印象深刻的人物”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接下来的学习做准备。鼓励学生联系自己的体验,先从身边的人物说起。其次,延伸至文本,品悟书中人物,领悟描写人物的方法,在交流总结中积累经验。最后,迁移运用,在习作中分享印象深刻的人物。以人物描写为主题,在任务驱动下开展多样的活动,学中有评,评中促学,评中促改,师生之间互动交流,生生之间互学互评。学生在语言构建与运用的过程中,思维深度参与,自主探究,在合作交流中经历体验式学习。

1.巧用话题情境,构建言语图式

生活化情境可以拉近学生与生活的距离。根据逆向思维创设习作任务情境,把单元习作训练内容设计成“聊身边人物”这个贴近生活的话题,并前置到单元学习中。以终为始,目的是树立单元整体教学的意识,把单元习作作为中心任务,让学生先了解,继而联系现实生活,打开写作思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表达欲望。

学生在初步了解本单元的学习内容及学习目标后,知道单元习作要求是写人。首先,以话题情境引入学习。然后,进入任务一“百相人物交流会”情境——“聊身邊人物”。这些人物是学生常见的、比较熟悉的,因此学生很容易进入话题。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关注自己生活的区域,如小区、校园、公园等,有助于学生打开思路。学生根据已有的写作经验,回忆写人的方法,尝试列出提纲,先在头脑中建立清晰的言语图式,再与同学分享交流,并按评价标准评出最佳“聊手”。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讲述自己熟悉的人。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是单元学习的良好开端。

2.立足文本情境,进行言语实践

情境创设要与文本内容紧密联系,在任务驱动下以学生学习活动为主线,整合语文学习的各个要素,设计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活动,引导学生在文本语境中研读文本,习得方法,进行实践。以任务二“赏笔尖人物”为例,学生在课前自主预习《人物描写一组》《刷子李》两篇课文后,重点学习描写人物的方法。

“四读二练”,赏“人物一组”。在《人物描写一组》一课中可以提问:“三个片段中的人物分别给你留下什么印象?你是从哪些语句中体会到人物特点的?”然后引导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四步读”:一赏读,感受人物特点;二细读,读活人物形象;三比读,体悟表达方法;四拓读,巩固习得方法。“二练笔”是指两个小练笔。初试身手板块的两个小练笔可与《摔跤》《两茎灯草》进行整合教学。

小练笔1:课间十分钟,观察一位同学,并写写他。这个小练笔指向运用方法描写人物。品读《摔跤》,学生边读边画出小嘎子“猴儿似的蹦来蹦去”“下冷绊子”等句子,感受他的机敏;从“塌着腰”“合了裆”等一连串动作中,感受小胖墩儿能力强、沉稳老练。学完《摔跤》后,完成第一个小练笔。课前可以要求学生在课间活动时观察某个同学的动作、语言、神态等,运用学过的描写人物的方法对这个同学进行描写,做到活学活用。

小练笔2:明确家人特点,列出典型事例。这个小练笔指向通过典型事例表现人物的特点。学生细读《两茎灯草》,体会严监生的吝啬。为了让学生深入体会典型事例表现人物特点的作用,教师可让学生比较阅读其他事例,从而感悟这一事例的典型性。学生可以通过列一列、选一选、辨一辨、说一说、评一评等活动选取表现家人特点的典型事例,师生之间再交流互动。

方法引学,赏刷子李。《刷子李》一課的主要教学价值是“方法引学,自主探究”。学生充分经历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过程,知道了用正面描写、侧面描写来描绘人物形象的方法,再通过拓展阅读巩固习得的方法,并迁移运用,具体见表2。

3.创设体验情境,丰富言语表达

通过创编课本剧,让学生在情境中感受、体验,形成个性化的理解,在情境中自然地交流表达。通过拓展学习空间,激发学生想象力,内化学到的方法,学会运用描写人物的基本方法。

以任务三“探写人物妙招”为例,设计两个实践活动。活动一:绘制“人物描写方法图”。整合《人物描写一组》和《刷子李》,比较阅读,再现情境,在充分阅读课文的基础上,结合课后习题,发现可以用来表现人物特点的多种方法,结合交流平台板块的内容自主梳理、总结人物描写的方法,并按自己喜欢的图表形式设计“人物描写方法图”。活动二:创编课本剧,我演你猜。以小组为单位,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人物进行课本剧创作,要求写清楚时间、地点、人物,要用第一人称表述,表情动作要用括号括起来。然后选代表表演,其他组同学猜人物。最后,教师与学生共同评价,发表建议,并选出优秀组。

三、搭设多元支架:学评合力完成习作任务

搭设多元支架是为了在不同阶段的学习过程中,给学生提供各种支持,辅助学生逐步完成学习任务。同时,立足学生的发展,使学生能够利用已有的知识与资源积极主动地进行探索,经历学习全过程。搭设任务情境支架的意义在于为学生营造生活化的学习氛围;根据已有的学习经验,为学生提供方法支架,让学生在探究中从“学会”到“会学”;在梳理、总结描写人物的方法时,通过绘制思维导图、设计人物卡片等方式帮助学生深化对知识的理解;习作例文是学生习作实践的参考范式和重要靶向,在一定程度上发挥着“支架”的积极作用,让学生在写作技巧、内容评改上有迹可循、有本可依。

评价支架是本单元设计的重要学习支架,是“学评融合”的主要抓手。它贯穿整个写作教学过程,具体分为三个阶段:学习阶段,评价支架的搭设引导学生学习的方向;渗透阶段,主要是评价支架的生成;运用阶段,是评价支架的使用。引导学生再返回学习任务——“聊身边人物”,对习作训练进行回顾与完善。首先,引导学生根据三个评价标准合作设计“习作评价表”(见表3)。其次,运用“习作评价表”,根据学过的方法修改完善写作提纲。最后,完成习作,展示作品,师生评价交流。

猜你喜欢
习作单元评价方式
树立整组观 凸显单元要素 关注联结点
找准定位、举重若轻,实现例文价值
聚焦“观察”,学习表达
“依标扣本” 精准教学
整体观照 立体架构 有序推进
落实语文要素,教好单元习作
新课程理念下的小学语文教学之优化
图式理论在阅读教学中应用的价值功能与评价方式
美国化学课堂多样化学习评价方式带来的新思路
浅谈英语有效教学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