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星 李怀龙
摘 要:高等教育信息化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推动力量。文章从高等教育资源配置的视域出发,发现高等教育信息化面临因理想预设而发展动力缺失的问题,存在教育资源配置理念依然机械固守的实然困境,需要以发展性资源配置的融合共生理念实现发展变革。文章通过解构发展性资源配置逻辑,即聚合汇能、精准赋能和综合增能,建构了发展性资源配置模式,涵盖实体化配置、网络化配置和虚拟化配置,规划了发展性资源配置策略,涵盖多元协同、基建升级、数据赋能和治理创新。发展性资源配置理念的建构,为破解高等教育信息化深度创新发展的困境提供了新的视角,也为实现高等教育的优质均衡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
关键词:资源配置;高等教育;教育信息化
一、高等教育信息化赋能发展性资源配置理念转向
(一)理想预设:高等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动力缺失
信息化是中国特色“新四化”的核心组成部分,也是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重要推动力量。教育信息化贯通“器”“法”“术”和“道”,能够发挥综合之效[1],已经成为教育现代化建设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对教育信息化的建设有重大影响[2],其建设成效将直接影响新时代高等学校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方面的创新发展。高校一以贯之地被认为是引领教育信息化发展的肇始之地。首先,政策规划的策源地,高校集聚各领域专家学者,在教育信息化相关政策文件制定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其次,技术装备的革新地,高校工程中心已经形成国家、省、市和校的综合发展体系,能够输出集硬件设备与解决方案于一体的各类系统;再次,能力培训的集散地,高校承担着区域相关教育领导的信息化能力培训,以及信息技术教师的数字化教学能力培训的任务。
高等教育信息化发展具有显著优势,让人们容易误以为高等教育信息化必然会获得良好发展,进而产生“理想之境”的发展预设。然而,现实当中高等教育信息化发展远未达到预期,反而存在着发展动力缺失的问题。首先,政策重心下移导致发展动力不足,当前宏观政策聚焦于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基础教育信息化阶段性跃升发展迅速,区域内聚集、区域间协同发展效应凸显,而高等教育信息化发展统筹则存在深入推进缓慢的问题;其次,分校式建设导致发展不平衡,高校的相对独立性虽然获得了自由、自主的发展空间,但是信息化建设却存在相对封闭、协同不足的问题,致使发展差异性显著、整体发展效能无法显现;再次,局部式发展变化导致难于达到变革节点,高等教育信息化以校为主的发展方式,致使发展力量单薄只能选择局部修补式改革,难以形成聚合发展的变革效应。可见,高等教育信息化的“理想预设”并不能掩盖其日益显现的动力缺失问题,亟需找到突破发展的切入点,以实现发展形态的实然跃升。
(二)机械固守:高等教育资源配置中的实然之困
课程建设与优质教育资源供给是教育信息化研究的十大重点问题之一。[3]高等教育信息化发展的破局关键在于转变资源建设的思路,用新兴技术驱动资源流动配置、盘活资源存量、激发高等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内生优势。伴随教育信息化,新基建推动新型数字教育资源持续涌现,例如直播课程、云教材、全息资源和三维资源等,高等教育资源形成了五大金课建设体系,即线上、线下、线上线下混合式、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和社会实践一流课程。高等教育信息资源已经从“应用阶段”转向“融合阶段”,“创新阶段”的探索也在深入开展。然而,当前高等教育信息化資源构建仍然采用分校进行传统的硬件环境、软件资源和人力资源建设的思路,致使高等教育优质数字化资源建设依然不足,共建共享的可持续机制远未形成。[4]在开放教育理念逐渐渗透入高等教育领域,新型资源配置机制赋能高等教育信息化加快发展的当下,若仍然无法践行资源创新配置发展理念,将会失去新一轮技术革命的战略发展先机。
约瑟夫·熊彼特在经济学领域最早提出了资源配置的概念,用于解决有限商品如何实现最佳分配的问题。[5]迁移到教育领域,即是优质稀缺的教育资源如何通过合理配置达到最佳效率以发挥最大效能,从而实现优质教育资源服务的边界最大化。尽管多种类型的大学联盟正在形成资源共建共享的配置理念,但就目前总体来看,在广度、深入程度方面仍然十分欠缺。究其原因,主要在于对传统发展理念的机械固守。首先,注重校校建库而忽视共建资源库,高校因其资源体量相对巨大,往往寄托于公共资源共享而忽略联合共建;其次,注重校内在线教学而忽视校间共享教师资源,互联网的开放性并未彻底打开校校间看不见的围墙。由此可见,高等教育信息化发展中的资源配置理念尚未形成,亟需打破“互联网+”时代仍然倾向保守发展的传统思维,以真正发挥信息技术对于高等教育发展的变革作用。
(三)融合共生:高等教育资源配置理念应然之变
教育信息化发展历经了三个阶段,即改变教育结构形态的数字化阶段,增强教育系统功能的智能化阶段和提升教育发展价值的智慧化阶段。[6]相应的信息化资源也已发展出了四种建设模式,即自主开发、共建共享、直接获取和公共资源利用,推动教育形态演变为学生中心、适应控制、自主学习、数据驱动和师生合作。[7]可见,在智慧化发展阶段,由于资源形态、服务方式、使用形式等的变化,资源的优化配置不仅可以扩展其本身的效益,而且也会推动学习、教学与管理的深层次变革。但是,信息化发展阶段之间并非简单的替代性关系,而是呈现出选择性迭代融合的特征。因此,对于教育资源配置而言,一方面需要主动探索信息化新阶段资源配置的新理念、新模式,另一方面也要因地制宜,同以往配置模式进行有机协同,以资源配置效益最优化为目标,持续引入新技术、孕育新思想、形成新机制,实现高等教育资源配置理念的真正转向。
高等教育资源配置理念的转变,不仅体现在配置方式的革新与融合,还体现在资源配置与高校发展的融合层面。高等教育资源配置的发展并不是权宜之计,而是高等教育信息化发展新阶段增能的生长点。一是对于薄弱高校而言,可以充分共享优质资源,能够有效弥补高校间发展差距,形成协同发展的新格局;二是对于优势高校而言,可以激发内生发展活力,产生发展的加速效应,实现更高层次的发展;三是对于高等教育系统而言,则可以形成良性发展的融合共生生态,“一流高校”与“一流学科”将产生全面的带动效应,能够有效避免高校间出现新一轮发展不均衡现象。因此,表现为可持续取向的发展性资源配置,将成为实现高等教育信息化深度创新发展的关键,这需要系统性的理清发展性资源配置逻辑,建构发展性资源配置模式,规划发展性资源配置策略,形成高等教育信息化赋能的发展性资源配置新格局。
二、高等教育信息化生成发展性资源配置逻辑
(一)聚合汇能:以“互联网+教育”大平台为配置依托
互联网的最大优势即是开放、连接与集聚效应,当教育信息资源在网络节点间形成循环流通生态系统时,资源应用的产出效益将呈现指数级放大。建成“互联网+教育”大平台的教育服务供给体系是我国在2022年需要基本实现的发展目标。[8]“互联网+教育”大平台可以充分整合各类资源与教学平台,实现在线资源、优质师资、教育大数据和信息红利的有效共享,从而创新资源配置的服务模式,推动提高资源配置治理水平。“互联网+教育”大平台将实现顶层设计层面的宏观设计,彻底改变分校建库的弊端,保障资源的建设质量,有效避免资源建设的良莠不齐与重复建设,而且通过提供标准化的在线教学空间,促进优质教师资源的优化流转,这将为校际间更高层次的合作奠定基础。
“互联网+教育”大平台充分汇聚建设力量,将会形成“中台”式服务新模式,产生系统性的创新发展效应。一是在线资源配置高质量共享服务,每个学校都可以使用该标准化大平台,共享平台内所有功能,每个班级都可以使用合适的教学资源,为信息技术与课程深度融合扫除障碍,每个学生都可以使用学习空间,成为真正的数字化时代原住民;二是推动多元平台整合实现服务联通,打破校际间、区域间的联通壁垒,将不同资源节点进行连接,形成统一管理,相互开放、衔接的服务新模式,发挥聚合资源配置的优势作用,形成网络化资源配置的一体化机制;三是充分吸收社会力量参与到优质资源配置实践之中,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中介作用,形成政府主导、市场调节、企业参与的服务供给体系,实现可持续的动态优化发展。
(二)精准赋能:以智能技术的创新性应用为配置关键
教育资源配置属于发展进程中的历史范畴,是在每一个教育发展阶段均需面临的问题。但是,在不同的教育发展阶段呈现出不同的发展特征,从信息技术参与教育资源配置的取向来看,主要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一是传统教育资源配置发展阶段,该阶段信息技术主要起到基础性的环境支撑作用,通过传递丰富的多媒体资源,以及实体教师配置来解决信息资源和教师资源短缺或不均衡问题;二是传统与信息技术相结合的协同发展阶段,该阶段教育信息资源的网络化配置、教师资源的网络化流转开始初见端倪;三是信息技术主导的教育资源配置阶段,该阶段网络化配置占据主导地位,科学化的教育资源配置引领教育资源的最优化流动。
信息技术主导教育资源配置阶段,大量智能技术参与到配置过程之中,将可以实现精准赋能的优化配置。首先,基于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可以对教育资源配置整体情况进行系统的可视化呈现,能够直观掌握教育资源配置过程全貌;其次,基于数据挖掘、学习分析等技术可以有效分析、预测教育资源配置的发展趋势,对于实现科学的实时动态决策具有科学的指导作用;再次,智能技术的参与将可实现网络化配置达到甚至优于传统配置的成效,在配置过程中,可以充分考虑应用效率、效益等因素,使配置过程更为科学合理;第四,配置联合高校将可以更加灵活进行组合,配置联合方式将可根据共同发展需要进行动态调整,配置规划方案将直接聚焦于一线教学、学习与管理。
(三)综合增能:以学生信息素养提质增效为配置保障
智能技术深度介入的教育资源配置路径,从外在形式来看,主要是通过持续提升高校信息化软硬件智能化水平,从而实现教育信息资源和教师资源的网络化精准配置。然而,高校软硬件环境的改善只是为教育信息资源和教师资源的科学配置提供了可能,却并不一定带来教育资源配置效能的提升,师生对于信息化环境的接受程度和适应能力将成为决定优质资源配置成效的关键。这是因为一方面教育发展作为社会发展的组成部分,在一定社会发展阶段,教育发展具有相对稳定性,当智能技术引入教育致使其发展超前于社会发展时,师生整体的信息素养将不可避免的低于需求预期,并伴有固守原有思想排斥新发展理念的倾向,另一方面师生整体的信息素养将会直接影响资源配置过程中能否将技术与教学进行有效整合,能否取得预期的教学效果。
因此,信息技术主导的教育资源配置,不仅与配置的外在环境密切相关,更为关键的是师生的信息素养水平。师生只有具备了与新发展阶段相匹配的信息素养,方能发挥智能技术在教育资源配置中的最大效益。这就需要采取多种途径,以有效提升师生的信息素养。一是加大以信息技术相关课程为核心的编程类课程、STEM课程的开课力度,以全面提高学生的信息文化素養、信息意识和信息技能等综合能力;二是注重智能技术与授课课程的深度整合,在日常教学中鼓励将智能技术作为常态化的教学应用手段,让学生通过更多的参与体验提高信息化学习水平;三是对教师开展阶段性的信息技术教学应用培训,以便及时跟踪教学技术更新动态,增强教师的持续性教学适应能力;四是开展基于网络的多元教研活动,将实践型教研、反思型教研和科研型教研进行有效整合[9],形成多种类型的网络教研共同体,全面提升教师信息化环境中的教研水平。
三、高等教育信息化实现发展性资源配置模式
高等教育信息化进入到智慧教育的发展时代,技术主导的教育资源配置成为其显著特征。但是,由于高校间发展的差异,以及现实需求的千差万别,一方面单纯追求技术先进性的配置模式显然不符合发展实际,另一方面完全依赖单一配置模式也存在发展局限,此外,若对于不同配置模式进行简单混合,则结果只会加剧配置的复杂性,降低配置的整体效益。因此,这就需要采用发现性配置的新理念,实现面向可持续发展的最优化配置。发展性资源配置的总体目标即是通过建构最优化的配置模式产生最佳的配置效益,指导思想是用发展性的全局眼光来解决发展中的问题,配置对象包括信息资源与教师资源,关键是理清实体化配置、网络化配置和虚拟化配置的实现机制与相互关系,如图1所示。发展性资源配置的显著特征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梯次,即不同配置模式的发展用力并不是同等的关系,而是伴随高等教育信息化的不同阶段,具有发展侧重的层次特征;协同,即发展层次差异的依据是不同配置模式能够实现无缝关联衔接,动态达成配置效能的最大化;创新,即将人的主观能动性与智能技术的科学决策辅助相结合,对于配置整体规划进行动态修正完善。
(一)实体化配置:信息资源侧重倾斜投入建设,教师资源实体流转弥补缺失
教育资源配置的起始阶段,主要是根据不同高校信息化水平的发展实际,制定倾向薄弱高校的信息化发展的财政投入方案。薄弱高校应当充分利用专项财政投入:在环境层面,全面优化升级信息化硬件设备,购置配套的软件系统,达到教育信息化整体发展的平均水平,同时也为开展更高层次的资源配置做好准备;在资源层面,弥补公共资源覆盖的盲点,建设符合学校基本需求的资源體系,根据学科建设情况,强化优势学科资源建设,补充薄弱学科资源建设;在教学层面,鼓励教师充分利用智能技术开展教学,掌握网络化教学设计技能。同时,在教师资源补充层面,一方面主动规划教师学历提升计划,并且建立高层次人才专属引进通道,另一方面系统引导优势学校富余师资向薄弱学校科学流转。
资源建设与师资补充并不是教育资源配置初始阶段的固有特征,而是贯穿教育资源配置发展始终都需要面对的问题。从资源建设的角度来看,伴随各种新兴技术的深度介入,支撑信息技术应用的基础设施建设需要持续迭代升级,与之配套的教学软硬件设备也在推陈出新,用于资源建设的财政投入不仅会持续增加,而且增加幅度有可能超过薄弱学校投入和财政增加投入的资金,如何优化财政投入找准投入的着力点,如何吸引社会投资扩大资金来源,如何创新投资模式挖掘内生潜力等都将是需要长期面临的问题。从师资补充的角度来看,实体教师是否充足,以及优质教师比例始终是高校发展水平的决定性因素。因此,基于信息技术的师资异地配置尽管在一定时期内会起到提高教学效能的目标,但从长远来看,提高在地化教师整体水平才是高校实现真正均衡发展的关键。
(二)网络化配置:信息资源注重共建共享共用,教师资源顶层规划精准配置
网络的跨时空传播特征,使得教育信息资源建设不用考虑建设的空间问题,只要能够有效接入资源库都可以利用资源。因此,分散建设的资源库逐渐转向集中建设的大型资源平台,集中投入建设模式丰富了资源数量和种类。网络教育信息资源的统筹建设,能够发挥集中建设优势发挥集聚效应,但是大型资源平台建设只是基础,如何更好地进行教育信息资源的配置,实现以共享为核心的科学共建、互换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例如构建教育信息资源用户使用激励机制的数学模型[10],基于用户反馈的教育信息资源购买服务计量模型[11],基于绩效的数字教育资源优化配置机制[12],以及教育信息资源区域间交换共享模型等[13]。因此,该阶段需要不断增强信息资源的共享水平,采用科学先进的管理模式,提高智能技术的优化配置效用。
网络技术的发展不仅使信息资源的传输效率提高,也为随时随地开展同步或异步网络化师资配置提供了可能。在课外辅导方面,优势高校富余优质师资可以进行规模化统筹,集中对于薄弱高校学生进行多种类型的辅导。在同步视频教学精准配置层面,通过对国外同步视频互动教学综述研究,发现在线同步视频教学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参与度、临场感和满意度[14],基于课堂交互多元化和合作情境化的思路,能够建构同步互动混合课堂教学模式[15]。对“同步互动混合课堂”接受度进行调查表明,接受程度较高,影响因素包括社会支持、感知有用性和感知易用性[16]。概括来看,高校教师资源精准配置可以采用三种类型:专递课堂,即网上专门开课、同步上课的模式;名师课堂,即组建网络研究共同体提高薄弱高校师资整体水平;名校网络课堂,即以优势高校为主体,进行系统性、全方位的优质教育资源共享。
(三)虚拟化配置:信息资源转向虚实融合建设,教师资源跨时空“化身同在”
根据技术演进的发展规律,新技术总是接踵而来,并会在各领域产生革命性的影响[17],虚拟现实是多学科交叉融合形成的新兴技术领域,具有智能化、交互性、沉浸感和构想性的4I特征[18],正在同数理逻辑和科学实验一起成为人类认识客观世界的基本方法[19]。教育是VR改变社会的发端领域,虚拟现实教育应用包括工程教育、通识教育、特殊教育和空间技术等领域[20],能够生成新的教学模式,将更好地满足21世纪学习者的需求。虚拟现实推动学习方式由“E-learning”、“U-learning”向“V-Learning”转向,综合调动多感官进行感知融合,实现动觉性学习[21],基于眼动(EM)、脑电(EEG)、心电(ECG)等生物数据实现学习监控、提供适时反馈。文献研究发现虚拟现实对学习成效具有中等及以上程度的正向影响[22],对于学生创造力和领导力影响显著[23]。由此可见,虚拟现实环境真正实现了跨时空再融合,学生以平等化身的形式共同具身感知虚拟资源。
人工智能同虚拟现实的深度融合代表了终极教育技术形态。虚拟现实技术融入教育的最大优势在于提供给学生具身认知的虚拟场景,教育信息资源和教学方式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借助于虚拟现实营造的全息环境,对于优质师资传递、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教师专业发展都具有变革性的作用[24],而有研究通过创建基于虚拟现实的远程教学空间,实现了哈佛大学与浙江大学的跨国VR远程教学[25]。可见,虚拟化配置完全颠覆了以往配置形式:首先,对于信息资源来说,学生既能够以第一人称视角进行具身体验性学习,也能够以第三人称视角进行追踪观摩式学习,虚拟现实学习资源整合环境、内容与活动,融合情境、认知与交互[26],具有内容显示动态立体、环境构造虚实融合、体验活动身心一体的特征,种类包括虚拟现实微课、课件、在线课程、在线实验等;其次,对于教师资源来说,师生通过虚拟化身将相处于具身感知的“同一空间”,既可以进行分布式多人共同参与教学,也可以重新打造虚拟演播室进行升级的专递教学,最为关键的是可以解决实验教学的难题。
四、高等教育信息化保障发展性资源配置策略
高等教育信息化驱动的教育资源配置,从时间维度来考察,具有发展的阶段性跃升趋势,伴随发展模式的迭代,教育资源配置效益将实现层次性进阶,而从空间维度来考察,具有发展的多元共存特性,一方面是由于各个高校发展差异导致实际需求模式不同,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发展模式先进的相对性,即每一种发展模式都存在转型升级的深度发展可能。同时,从技术与教育的关系来考察,教育既主动需要技术的深度引入以满足内在均衡发展需求,技术又主动需要引入教育获得资本收益实现产业拓展。因此,教育资源配置需要有效应对发展的复杂性、创新性,以实现可持续的发展性资源配置新形态。
(一)多元协同:发展性资源配置的实现基础
系统科学认为,系统要发挥预期的功能需要构成要素进行科学的相互关联、相互作用。发展性资源配置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但是,在一定的发展阶段,具有系统的相对稳定性,即为了进行高阶发展跃升提供发展准备。因此,多元配置模式协同共存,是高等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新常态。首先,从系统结构上进行考量,需要以前瞻性的发展眼光确定主导型的配置模式、转型保守型的配置模式,引导创新型的配置模式,在发展进程上体现可持续性,在发展过程中实现多元配置模式高效协同,在发展成效上激发内在潜力。其次,从系统功能上进行考量,要以服务于整体性协同发展的实际需求为导向,以兜底薄弱环节为重点,以深度融入教学为目标,指向产生聚合发展的指数效益。第三,从系统生态发展方面进行考量,需要在协调内部多元配置模式的同时,探索系统之间的资源配置科学互换流通,促进更大范围系统的发展性资源配置。
(二)基建升级:发展性资源配置的产能关键
发展性资源配置新阶段,技术要素参与配置进程的深度将逐渐增加,技术赋能产生的效益也将超过预期,如若仍采取循序渐进的建设方式,由于基础设施建设差异所导致的教育发展差距势必将加速扩大。教育新基建涵盖信息网络、平台体系、数字资源、智慧校园、创新应用和可信安全等六大重点类别。伴随教育投入数额的持续提高,薄弱高校进行跨越式新基建建设成为可能,一方面新基建不同于以往建设模式,新基建更多的面向智能技术进行布局建设,新基建支撑的高阶资源配置模式更为系统化、智能化,在操作层面变得更加便捷、简单,产生的效能也可以成倍增加,另一方面新基建有利于创设新型的资源配置模式,从某种程度来看,优质教师资源配置过程的实现代表了未来教学形态的发展方向。新型资源配置模式将有助于产生新型教学生态,伴随人工智能教育应用的研究范式从“以算法为中心”转向“以人为中心”的人本人工智能,发展性资源配置过程中产生的新型教学生态有可能比单纯课堂教学产生更好的教学效果。
(三)数据赋能:发展性资源配置的增值路径
大数据实现数据的流动生长和数据的交叉融合,正在对教育领域产生深刻影响。基于大数据技术能够动态采集全样本数据,追踪事物发展的生命周期,通过对数据的再挖掘进行模型建构、规律探索、趋势预测和智能干预,具有综合数量大、运行速度快、涵盖类型多和结果真实可靠的显著特征。基于大数据技术可以准确把握区域教育均衡发展动态,从机会均等、资源均衡、环境均衡和质量均衡四个维度进行全方位支持,从而促进教育优质均衡转向科学发展的路向。数据赋能发展性资源配置的核心价值在于提质增效:一是对配置状况的动态把握,即能够将不同配置模式的实际运行情况以数据的形式进行反映,以可视化的形式进行呈现;二是对配置决策的科学辅助,即能够将配置过程要素根据问题需求进行科学组合分析,提高决策的系统性与科学性;三是对配置评价的综合判别,即基于数据全覆盖的特性,将评价指标以数据科学的视角进行反映,获得真实可靠的评判结果。
(四)治理创新:发展性资源配置的制度保障
治理涵盖了系列管理机制,指向共同达到的目标,虽然不具有强制性的管理主体,却能聚合不同主体优势共同发挥作用,由统治向治理转向代表了当今国家管理改革的趋势。治理相较于管理具有显著的优势:治理的主体包括了政府、社会组织或个人;治理的运行方向多元交织;治理强调包容、合作;治理鼓励各个主体共同参与协商。关于教育发展的治理相关研究,具有代表性的是“新教育共同体”五种类型的提出,通过构建科学的运行机制,旨在推动教育高层次发展,这就需要从变革治理思维、坚持多元治理、创新治理制度等方面进行教育整体发展科学规划,从制度环境、资源配置、教育活动、社会支持等多维度构建教育公共治理体系框架,从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和共享发展方面创新教育发展路径。因此,发展性资源配置需要通过治理创新,在决策机制、落实机制、调配机制、引领机制、问责机制和评价机制等方面进行系统性的顶层体制机制设计。
参考文献:
[1]陈琳,刘雪飞,冯熳,等.教育信息化转段升级:动因、特征方向与本质内涵[J].电化教育研究,2018(8):15-20,33.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印发《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的通知[DB/OL].(2012-03-13)[2021-12-01].http://www.moe.gov.cn/srcsite/A16/s3342/201203/t20120313_133322. html.
[3]汪燕,田党瑞,刘选,等.教育信息化研究十个重点问题:基于“与主编面对面”沙龙记录和相关文献[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20(1):12-22.
[4]规划编辑专家组.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2:2.
[5]宋鑫,彭雪泽.资本市场资源配置文献综述:基于定向增发研究视角[J].财会研究,2019(6):28-31.
[6]祝智庭,许秋璇,吴永和.教育信息化新基建标准需求与行动建议[J].中国远程教育,2021(10):1-11.
[7]高云,方志刚,樊增广.高等教育信息化资源建设模式与教学形态演变[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5(8):18-21.
[8]教育部.教育部關于印发《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的通知[EB/OL].(2018-04-18)[2021-12-01].http://www.moe.gov.cn/srcsite/A16/s3342/2018 04/t20180425_334188.html.
[9]王星,李怀龙.区域优质教研资源共享流转的“互联网+”模式设计与实验模拟[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8(2):83-93.
[10]江星玲,熊才平,杨文正,等.教育信息资源用户使用激励机制的数学模型与仿真:基于“教育信息券”的构想与使用分析[J].远程教育杂志,2014(1):80-86.
[11]周杰,熊才平,杨文正,等.基于用户反馈的教育信息资源购买服务计量模型与仿真[J].电化教育研究,2014(2):62-67.
[12]杨文正,熊才平,游昊龙,等.基于绩效的数字教育资源优化配置机制创新[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5(6):36-45.
[13]汪学均,熊才平,王会燕,等.教育信息资源区域间交换共享的建模与仿真[J].现代教育技术,2015(12):33-39.
[14]郭文革,张梦哲,续芹,等.同时“在场”与在线“面对面”:对国外26篇在线同步视频教学研究的综述[J].中国远程教育,2021(2):27-35.
[15]雷励华,左明章.面向农村教学点的同步互动混合课堂教学模式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15(11):38-43.
[16]朱万侠,黄红涛,李肖霞.农村薄弱校教师“同步互动混合课堂”接受度的调查与分析[J].电化教育研究,2018(6):67-74.
[17]祝智庭,俞建慧,韩中美,等.以指數思维引领智慧教育创新发展[J].电化教育研究,2019(1):5-16.
[18]沈阳,逯行,曾海军.虚拟现实:教育技术发展的新篇章:访中国工程院院士赵沁平教授[J].电化教育研究,2020(1):5-9.
[19]张志松,李福华.虚拟现实心理放松系统干预大学生焦虑情绪的研究[J].教师教育研究,2018(2):88-93.
[20]KAMINSKA D,SAPINSKI T,WIAK S.Virtual Reality and Its Applications in Education:Survey[J].Information,2019(10):1-20.
[21]BEGEL A,GARCIA DD,WOLFMAN SA.Kinesthetic learning in the classroom[J].Acm Sigcse Bulletin,2004(1):183-184.
[22]AVCI SK,COKLAR AN,ISTANBULLU A.The Effect of Three Dimensional Virtual Environments and Augmented Reality Applications on The Learning Achievement:A Meta-Analysis Study[J].Egitim ve Bilim-Education and Science,2019(198):149-182.
[23]LIN MTY,WANG JS,KUO HM.A Study on the Effect of Virtual Reality 3D Exploratory Education on Students' Creativity and Leadership[J].Eurasia Journal of Mathematic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Education,2017(7):3151-3161.
[24]张志祯.虚拟现实教育应用:追求身心一体的教育:从北京师范大学“智慧学习与VR教育应用学术周”说起[J].中国远程教育,2016(6):5-15.
[25]杨玉辉,董榕,张宇燕,等.基于虚拟现实的远程教学空间的创建与应用:以哈佛大学与浙江大学的跨国VR远程教学为例[J].现代教育技术,2019(11):87-93.
[26]刘革平,王星.虚拟现实重塑在线教育:学习资源、教学组织与系统平台[J].中国电化教育,2020(11):87-96.
(责任编辑 刘第红)
收稿日期:2022-01-06
作者简介:王星,淮北师范大学信息学院讲师,西南大学教育学部博士研究生;李怀龙,淮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淮北/235000)
*本文系安徽省2019年度高校优秀青年人才支持计划重点项目“教育信息化 2.0背景下区域基础教育优质师资精准化配置机制研究”(gxyqZD2019095);安徽省2020年度教育科学研究一般项目“教育信息化2.0驱动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转段升级运行机制研究”(JK20097);安徽省2021年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青年项目“‘互联网+驱动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信息资源配置机制研究”(AHSKQ2021D49)的成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