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以求知:教师发展的实证之路

2023-07-05 21:19高小娣
江西教育A 2023年6期
关键词:陶行知专业发展

高小娣

时代之风将“新高考、新课标、新教材”吹到了每个人面前,如何更新教育理念、推进教学改革、转变育人方式、提升专业素养,适应新时代发展的要求,成为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命题。破局之道,不妨从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思想中找寻。百年以前,陶行知在西学东渐的时代转型面前,选择以“行知”作为专业突破口,对当代教师的专业发展是极具参考意义的示范。

能力训练究竟从何处下手

陶行知曾有著名的“生活力”之说,且列举出其中的70项,如预防感冒、打篮球、种麦、扫地,甚至用太阳光烧饭、用太阳光杀毒等。可以看出,生活化的实用能力训练,成为他理解与解构教育内涵的主要特征。延伸到教师的专业发展来说,尽量具备拓展思维,将学科知识、技能、方法最大限度地置于生活实践中培养,成了他的过人所在,亦是后人受用的有益经验。

“教学做合一”在陶行知一生实践中,占据重要位置。他在对学生的学业评价中,推崇“小先生制”:让他们扮演“教师”角色,生動地化用知识,做到“讲清楚、做到位、学到家”。相对而言,他要求教育者能“每日四问”:一问健康、二问学问、三问工作、四问道德。四问的核心,就是如何做一个具有“生活力”的人。闻此而放眼当下,每一个对教育怀有热忱之心和改革动力的人,都会受之激励,需要在“每日四问”中,不断行动、反省、改良、成长。

健康是“生活力”的组成,陶行知提出,健康的身体,关系到立学、立世、立人之本,也是教师发展的根本基石。毋庸讳言,当下的教育生态中,以“比惨”“比病”“比残”为异化特征的评优评先,仍时有发生。教育管理者应发展教师的“健康力”,保障他们的健康权、休息权,积极开展各类活动,推动教师转变观念,减少乃至杜绝“带病上岗”现象。

学问是教师的职业素养和人格魅力的核心,也是其“行动力”的内在支撑。爱研究、善学习、会反思,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必备路径。打造名师工作室、建立教师发展共同体,举办读书节活动,营造读书文化氛围等,都是搭建教师多读书、多学习、多研究的有效载体或平台。教师以立德树人为根本要务,学问乃是其最大的底气。

工作是教师的立业所在,在工作中精进,成为“教学做合一”的主要实践之道。学校可结合具体工作,拟定“教师专业发展规划书”,加强考核评价,激励教师自我规划、自我激励、自我监督、自我发展。实践证明,这些都是颇有成效的做法。

道德是指向形而上的,恰如陶行知树立自己的“教育信条”一样,唯有道德能促使教师不忘初心。学校的师德师风建设,可以以主题培训、读书观影、撰写心得、访谈对话等形式展开。

陶行知提出的健康、学问、工作、道德四个方面的“生活力”,大致对应着人的德、智、体、劳四维,与“五育”的提法高度契合,其高瞻远瞩的思想令人钦佩。

理解儿童,需要更多的专业化知识

当前,新一轮课程改革聚焦育人方式变革,发展学生核心素养。教师要想实现“儿童立场”“以生为本”,除了学科素养,还需要学习教育学、心理学等方面的知识。在陶行知看来,以传统工业的“效率逻辑”来实施教育活动,严重背离了教育规律。在杜威的实用主义哲学下,他坚持以“儿童”为主体,将儿童确立到教育实践的舞台中央。为此,陶行知一生奔走在农村、街头、市坊,把“社会即教育”演绎成一场教育自救的核心观念,真正打通“社会”与“学校”的内在关联。陶行知启示我们:当一个人不研究儿童的需求,不明白他们真实的想法,或者不重视他们的志趣,教育是难以进步的。

以我国小学阶段为例,刚开始写字教学时,要求学生“横平竖直,整齐划一”,但心理学研究表明,这一年龄段的孩子,其生理发育都没有成熟到足够用笔进行如此精确而细致的训练。陶行知认为,真正的训练应当从生活中来,再到生活中去,例如借助日常所见的广告标语、楼宇招牌、店铺名称、街道路标等一切能出现汉字的地方,在潜移默化的濡染熏陶中让儿童认字、写字和用字。

从更细致的角度说,心理学对如何改善教学也有着独到的优势。比如,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展现出“先快后慢”的遗忘规律,所以,教育教学中第一时间巩固新知,成了所有人的共识;同时,艾宾浩斯还总结了“首因效应”,即学生第一次对知识的印象,决定着他们掌握的程度。之所以常常出现“老师讲得很辛苦,学生学得很痛苦”的尴尬,主要原因即在此。这提醒教师在新授课时,要通过各种方式,帮助学生全面、系统、通透地理解,而不是似是而非地强行照搬。有时候,教育需要“四两拨千斤”,而非死用功,这里面需要心理学,乃至社会学、传播学等大量学科的辅助。所以,在教育实践中,积极地学习和运用跨学科知识,是教师专业成长中的必由之路。

在教学管理中,推动基于心理学的分层管理,常有奇效。比如,小学低年级、中年级、高年级学生,他们的知识要求、能力水平和道德准则等,都是不同的。学校年级部的管理与考核,需要制定不同的工作要求和流程。同时,“五育并举”对不同的年级、不同的个体,也应有不同的标准和评价。学科教学的情境化、德育活动的生活化、美育项目的个性化等,都是教育教学工作中可以实施改良的有效方式。

在实证中完成更多“可能性”

陶行知与他的同学蒋梦麟认为,教育真正培养出的人,离不开三种特征:一是“活泼泼”,二是“改良社会”,三是“促进生产”。“活泼泼”指向儿童的内在灵性(性格、脾气、兴趣、禀赋等),若要建构教育的多元生态,教师就需要成为“跨界”的多面手;“改良社会”则反映人的使命和意义,其奠定教育的伦理基石;“能生产”最终指向人的实践力和创造性,即孩子离开学校后,将所学的东西转化成建设社会的本领。

上述三个特征,对当下省思、评判教育多有助益。其所映射的实质,正是教育的板结化和教条化。陶行知坚决反对“死读书”,主张消弭社会与学校的隔阂,甚至希望学生读点“无用的东西”,以发展真性情、真本领。这对当下的教育教学改革,具有不小的启示。以新高考挑战来说,不同的学校历史、办学特色、教改背景等,都会让学校传递出不同的“校本方案”。实际上,新高考的要求突出表现在情境性(知识发生的具体背景)、问题化(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等)和核心素养导向(培养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这些都反映出“活泼泼”“改良社会”和“能生产”的三大育人基本特征。

在此情形之下,教师发展的途径路在何方?我们不妨从“学有新意,诲有新方”八个字予以诠释。所谓“学有新意”,按陶行知的说法,那就是“教师必须天天学习,天天进行再教育,才能常教常新,有教学之乐而无教学之苦”。与时俱进,加快自我知识的迭代更新,掌握全面的、科学的新知识,成为新时代教师竞争力的代表。陶行知提出:“我们要虚心,虚心,虚心:承认我们一无所知,一无所能。我们要学习,学习,学习:达到人所不知,人所不能。”当然,教师不断自我充电的形式是多样的,主要分为内驱型和外烁型,前者表现为向有经验的教师和专家“取经”,以及开展教育教学研究等,后者常来自各级行政的推动和制度的设计。

“诲有新方”,即教诲学生一定有独特的方面。很多优秀的教师,身上都可以找到这一点。我们知道,“设置情境”作为中小学教学实施和评价的一个标准环节,几十年来一直被大家奉为圭臬。真正的情境,一定是基于学生需求的真实情境而产生的,知行合一,情智共生。

在人的认知过程中,究竟是“知”在“行”前,还是“行”在“知”前?陶行知先生提出了“行以求知”,并以一生的实践证明,在实践中“行”和“求知”,才是真正符合认识规律和发展要求的。

作为教师,我们需要秉持“行以求知”的理念,持续修炼。在教学实践中,引导孩子广泛参与,主动交流,大胆质疑,善于归纳,多方面、多形式积累学习经验,体验到学习的快乐;在教育管理中,带领孩子建立学习共同体,人人参与、人人思考、人人收获;在体育活动中,引发孩子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去设计、发展、评价不同的活动形式、活动样态……这对教师专业发展而言,道理是相同的:教学、教研、教态,都可以在个人经验与能力范围内,靓出不一样的风景来。

“行以求知”作为一种价值观和方法论,为陶行知思想的教育研究和实践探索开辟了新的天地。同时,在新时代的教师发展中,可以很好地借鉴和使用。在教育教学中,如果我们能始终以此为指导,必将不断推高教师的专业新高度,提升教师专业发展的幸福指数,师生共同谱写动人的生命之歌。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京市五老村小学)

【本文系江苏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陶行知教育思想研究专项课题“基于陶行知‘活的教育理念的课程建设研究”(TY-c/2021/27)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陶行知专业发展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我们的100期纪念2011-2020
陶行知教育名录
专业降噪很简单!
专业化解医疗纠纷
更聚焦、更深入、更专业的数据分析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会”与“展”引导再制造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