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琴 肖敏
【摘 要】 语文要素关系着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是语文训练的基本元素。聋校语文教师可基于聋校语文教材的单元语文要素进行阅读教学设计,建立单元语文要素网状链接,整合阅读教学目标与其他领域的目标,统整单元语文要素与阅读基础性目标,促进听障学生阅读能力发展和核心素养养成。
【关键词】 聋校;语文;单元语文要素;阅读教学
【中图分类号】 G762
阅读教学是聋校语文课程教学的重要内容,围绕育人总目标,兼顾多重目标的实现:一是达成本课的个性化学习目标;二是体现本单元的重点目标,落实单元语文要素;三是落实学段教学目标[1]。语文要素关系着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是语文训练的基本元素,包括语文知识、语文能力、基本方法和学习习惯等[2]。聋校语文教师可基于聋校语文教材的单元语文要素,精心设计阅读教学,在教学内容与听障学生需求之间建立联系,促进学生阅读能力发展和核心素养养成。
一、基于单元语文要素进行阅读教学设计的意义
(一)提高自主阅读能力
与传统的单篇阅读教学方式相比,单元整合阅读教学方式能全面锻炼学生的阅读能力,突出学生在阅读活动中的主体地位。教师可带领听障学生进行多篇文章的阅读训练,采用设置引导问题的方式,让学生比较多篇文章的异同,指导学生尝试自行提取语文要素、分析文章主旨、整合语文信息,全面提高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和文章分析能力。
(二)增强语文知识整体把握能力
采用单篇文章详细讲解的方式为学生剖析文章的中心思想、表达主旨、优秀词句、修辞手法等语文要素,虽然能提高学生对单篇文章的理解,但无法整合单元内的各篇文章,难以帮助学生构建整体性的阅读框架,不利于学生对语文知识进行整体把握。教师可采用单元整合、设计、重构的方式,进一步突出语文教材的单元主题,让学生发现单元中各篇文章的相关性。从单元教学角度对听障学生进行阅读教学,有利于学生形成语文阅读知识体系,加强对语文知识的整体把握。
(三)培养语文学科核心素养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发布指明了课程与教学改革的总方向,要求“以学生发展为本”,构建基于核心素养发展的课程体系,优化教学实施行为,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3]。在聋校语文阅读教学中采用单元设计的方式,让听障学生更全面、系统地进行群文阅读,不仅能让学生的理解能力得到提升,也能让学生在多文本阅读训练中加深对不同文章语言特点、结构特征、写作方式、意义构建办法的学习,使阅读从传统的读懂“一篇”转变为读通“一类”,让学生真正领悟文章主旨,显著提高学生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
二、聋校语文教材中的单元语文要素
语文要素明确了学什么和怎么学,主要指向阅读[4]。人教版《聋校义务教育实验教科书·语文》(以下简称“新教材”)中涉及语文要素的知识和能力训练点,由浅入深、由易及难地分布在各个单元。这样编排既遵循了语文学科的规律和特点,解决了语文教学的内容问题,又构建了语文学科训练体系,体现了训练的系统性[5]。新教材采用双线结构组织单元内容,以宽泛的人文主题组织单元,同时安排语文要素[6]。语文要素涉及语文基本知识、听说读写能力、学习策略和态度等。从四年级上册开始,单元页导读明确标示单元教学主题和语文要素(见表1)。
以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为例来分析单元主题和语文要素。单元页上方的“在童年的百花园里,我们看到了真善美”提示了本单元的主题是“儿童生活”,该单元中的课文《爬天都峰》《手影戏》《我不是最弱小的》《古诗二首》都与童年这一主题有关。单元页下方的“运用多种方法理解不懂的词语”提示了本单元的语文要素,即这个单元的学习重点。教师应准确把握单元语文要素,明晰阅读教学的重点,将单元语文要素与学段教学目标融入语文阅读教学,引导听障学生积累语文阅读经验,建构语文“学习场”。
三、基于单元语文要素的阅读教学设计思路
(一)建立单元语文要素网状链接
教师首先要研读教材,分析单元语文要素,将相关的核心知识点和课文进行关联,形成单元语文要素的网状链接,这样才知道教什么、教到什么程度、突破的关键点在哪里。
1.理清单元语文要素的纵向序列
单元语文要素不是孤立存在的,在不同学段、不同年级之间都会存在关联。例如,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语文要素是“运用多种方法理解不懂的词语”。第一学段字词教学或看图学句学文中都涉及理解词语的多种方法,包括借助课文插图、结合动作、依据实物、联系生活经验、再现实际场景、现场演示、词义对比、举例等。“运用多种方法理解不懂的词语”是指“根据字义猜词语的意思;联系上下文,并结合生活经验理解词语意思;借助图画猜测词语意思,并查工具书验证”。可见,语文要素“运用多种方法理解不懂的词语”是第一学段学过的多种理解词语方法的综合应用和提升,同时也为后面“初步体会课文讲述的道理”“联系生活理解课文内容”奠定基础。因此,明确单元语文要素后,教师可进行纵向搜索,找到与之相关的内容,形成纵向序列。
以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为例,梳理单元语文要素“了解课文主要内容,详细复述课文”的纵向序列(见表2)。从“复述”这一语文要素的纵向序列来分析,在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新教材第一次把复述作为语文要素进行学习。但在此之前,新教材已经以“借助图讲故事”“根据提示讲故事”“借助插图说课文”的方式安排了多次与复述相关的语言实践活动。新教材依据听障学生语言能力发展规律,从简要复述到详细复述,再到创造性复述,循序渐进地提升听障学生的复述能力。
2.明確单元语文要素的横向联系
教师可以单元语文要素为核心,进行横向贯通,找到本单元各篇课文、习题与基础训练之间的关系,形成横向图谱。以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语文要素“复述”为例,从表3可以看出,本单元各篇课文的课后习题和语文园地交流平台都聚焦单元语文要素,并安排了相关的实践活动,为详细复述课文提供了“借助插图”“借助表格”“借助顺序”等基本方法。每一篇课文都有各自的“抓手”,交流平台则为学生提供综合运用、拓展交流的机会。
(二)整合阅读教学目标与其他领域的目标
《聋校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6年版)》将学段目标分为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语言交往、综合性学习5个领域,新教材编排了对应的教学内容,重视对单元教学目标的统整。教师教学用书中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教学目标和课时安排详细梳理了本单元教学的各项目标。在课文部分,第1条目标是关于识字与写字的,第2—4条目标是关于阅读的,第5—6条目标是关于写作的。语文园地部分对上述目标也有所体现,第9条目标是关于语言交往的。本单元没有安排综合性学习,可以结合交流平台来开展相关内容的教学。
为了统整阅读教学目标与其他领域的教学目标,在具体到每篇课文的教学时,教师既可以为相对独立的各部分内容分配课时来进行安排,如按照“字词积累与运用—课文阅读与理解—课内表达与写作”来安排;也可以依据主线整合各部分内容,这个主线可以是单元语文要素,也可以是单元表达要素,如以“表达”为主线,按照“类比课文,指导选材”“借鉴策略,迁移训练”来安排。尽管单元教学目标和课时安排非常明确,但调整和变化的空间也很大,教师可根據教材内容、教学目标和学生实际情况来灵活安排。
(三)统整单元语文要素与阅读基础性目标
教师在开展单元阅读教学时,应聚焦单元语文要素,把朗读、背诵、观察、理解、分析、概括、积累、表达、交流、想象、课外阅读等基础性目标同步落实。
教师应回归教材,细读课文,思考教材选编这几组课文的意图何在,每一篇选文有什么独特的价值。同时,结合学段语文常规学习目标和单元语文要素,思考这几篇课文中落实哪些语文知识,重点培养哪些阅读能力,引入什么阅读策略,怎样合理安排单元语文要素,将其融入听、说、读、写的语文实践活动之中。此外,还要思考学习这一单元时听障学生的已有经验、学习优势,以及学习难点是什么、如何培养阅读习惯。教师需透彻分析上述问题,在设置单元阅读教学目标时,重点突出语文要素,兼顾阅读基础性目标。
以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为例,本单元围绕单元主题“学校”编排了《大青树下的小学》《画杨桃》《掌声》《不懂就要问》4篇课文和语文园地。从表4可看出,单元语文要素与阅读基础性目标是一致的,教师安排教学时可以灵活整合相关内容。本单元课文内容与听障学生的生活联系紧密且配有插图,学生易于利用已有生活经验或凭借插图观察和想象来开展学习。教师在教学时应结合听障学生形象思维占优势地位的特点,让听障学生借助自己的生活经验和语文积累,去感受、体验文本所描述的形象和情感[7]。听障学生可能会对本单元中民族、私塾等相关词语感到陌生,教师需要提供相关学习资源帮助其理解。另外,理解和运用本单元的几组关联词对听障学生来说有一定难度,教师需要通过结合场景、补充示例、对比练习等方法来帮助他们正确认识、区分和使用。
参考文献:
[1]常志丹.《聋校义务教育实验教科书·语文(三年级下册)》特点分析与教学建议[J].现代特殊教育,2020(3):31-35.
[2]陈先云.课程观引领下统编小学语文教科书能力体系的构建[J].课程·教材·教法,2019,39(3):78-87.
[3]钟启泉.基于核心素养的课程发展:挑战和课题[J].全球教育展望,2016,45(1):3-25.
[4]何致文.《聋校义务教育实验教科书·语文(四年级下册)》特点介绍与教学建议[J].现代特殊教育,2021(5):33-35.
[5]张洪高,陈霞.聚焦单元语文要素,做好精准教学设计——以统编小学语文三年级教材为例[J].语文建设,2021(18):64-66.
[6]小学语文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聋校语文教育实验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20:2.
[7]许海英.基于新教材课文文体分析的聋校阅读教学思考——以第一学段为例[J].中国特殊教育,2020(7):51-56.
(作者单位:刘琴,乐山师范学院特殊教育学院,614004;肖敏,四川省泸州市特殊教育学校,6462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