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春子
摘 要:2019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主持召开了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并发表了重要讲话,在此次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充分强调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性,并指出要切实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以往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授课模式,已经无法适应现在大学生的需求和总书记提出的殷切期望。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改革势在必行。本文以对赤峰学院学生的调研为基础,分析对分课堂理念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效果,进一步探讨如何继续优化教学模式,打造学生真正有参与感、有实效性的思想政治理论课。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课;对分课堂;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23)05-0091-05
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讲话中强调,要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主渠道、传播马克思主义的主阵地。课堂教学实效性不强是当前我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亟待解决的问题。虽然教师尽己所能更新教学理念,完善教学设计,改革教学方式,但授课效果依然不够理想。而且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新媒体的出现,学生容易接受来自网络的虚假的、碎片化的信息,严重影响着大学生“三观”的养成。所以必须抓好、使用好思想政治理论课这个立德树人的主阵地,实现为社会主义事业培养人才的目标。
一、相关概念
(一)思想政治理论课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社会或社会群体用一定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对其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所要求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国家在军队以及国家教育系统中所进行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教育,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教育,爱国主义、国际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能够使学生了解并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基本内容,树立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并转化为拥护党、拥护社会主义的实际行动,培养现代社会的公民意识。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是铸魂育人的核心课程。
(二)对分课堂
复旦大学心理学专家张学新教授在研究教學模式时最早提出了“对分课堂”这一概念。对分课堂的教学环节应该包括课堂教师讲授、课堂学生讨论以及课外学生内化吸收三个环节,又被称为PAD课堂。这一教学模式注重权责对分,即在课堂中分为两个部分,分别是教师教授和学生学习讨论。此外,该教学模式还注重先教后学,学生在教师搭建起的框架内独立学习。具体来说,对分课堂中的讲授环节,教师讲授的是难点重点,并搭建知识框架,在此基础上,学生进行自学,内化吸收。在接下来学生讨论的环节,学生可以分成4—6人的小组进行交流,分享学习收获,互相答疑,寻求教师帮助等。最后,教师将问题进行总结,对普遍的疑难问题给予解答。
(三)1234教学模式
1234教学模式是赤峰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在对分课堂的教学模式基础上,结合我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现实情况,由原马克思主义学院张清华院长提出并倡导的,在思政课教学改革过程中摸索出来的创新模式。具体来说,这种模式主要包含以下几方面内容。一是利用“对分易”或“学习通”等教学平台,进行电子签到,相关的学习资料也可以上传到上述平台,方便学生学习。二是使用学习手册解决学生上课“抬头率”的问题。要求学生上课边听边记,避免出现学生溜号、睡觉、玩手机的现象,保证了学生跟着教师的思路走;同时要求学生期中、期末要精心总结,写出自己的学习体会和收获,教师每学期检查两次。三是引进对分课堂理念,把课堂还给学生。在教师精讲的前提下,利用“对分”的形式,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采取分组讨论、辩论、争论、表演、演讲、朗诵、时政评述小组展示等形式,让学生有获得感和成就感,让学生主动思考问题,将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充分调动起来,还课堂给学生,从而使教学质量得到进一步提高,实现从“讲得好”向“学得会”转变。四是考核方式改革。注重过程性考核,改变以往期末考试就是最终成绩的模式,丰富学生最终成绩构成的内容。探索无纸化考试,手机答题的形式,建设题库,输入平台,随机组题,自动评定成绩。既节约纸张资源,又减轻了教师负担,把教师从繁重的批阅试卷工作中解放出来,从而有更多精力投入教学和科研。这一教学模式整体上围绕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展开,尤其是在课堂表现环节,学生只有认真思考,才能达到要求。在该模式中,需要进一步优化的主要是第三个环节,也就是引进对分课堂理念,提升教学效果。
二、思想政治理论课中融入对分课堂的效果分析
通过对赤峰学院659名在校学生的问卷调查和访谈,我们发现与传统授课模式相比,86.49%的学生喜欢对分课堂教学模式,这说明大多数学生比较认可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融入对分课堂。80.27%的学生认为对分课堂的教学模式更加有效,绝大多数学生认为对分课堂的授课模式对自己的主动学习起到了督促作用。这说明在教学效果上,这一教学模式比传统教学模式有较大提升,获得了学生的认可。但是在调查问卷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大致体现在授课环节和非授课环节两方面。
(一)讲授环节出现的问题
在调查问卷中,当学生被问到“在课堂讲授环节,你认为教师的讲授内容是否能够吸引你的注意力?”时,选择“吸引了我的注意力”的学生只占总人数的30.34%,而选择“有时能吸引我的注意力或没有吸引我的注意力”的学生占65.85%,甚至有3.79%的学生选择了“完全无法吸引我的注意力”。在调研过程中,笔者曾就这一问题进行了调查,有的学生反映教师的讲授内容与传统授课模式下的内容无太大差别,不具有启发性和探究性。或者教师的语言书面化,比较枯燥,无法引起学生的共鸣。抑或是提出的问题并非学生关注的热点问题,无法引起学生的兴趣。这就说明教师的讲授环节仍然存在问题。与传统授课模式相比,对分课堂的讲授环节对教师素质要求较高。相比以往讲授的时间缩短,需要留出时间和学生对分,表面上看是给教师减负,其实是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种设置需要教师在授课时间里必须做到精讲留白,授课的内容既要涵盖重点难点,又要搭建知识框架,既要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又要具有启发性,这对教师来说是一个极大的挑战。
(二)非讲授环节出现的问题
在学生的自学及讨论环节,怎样让学生真正能够学进去,参与进去,讨论起来,是一个有待完善的问题。自学讨论环节是学生能力培养的关键一环。在这一环节中,学生所讨论的话题如何设置,发现的问题能否及时解决,怎样调动学生参与讨论的积极性,都是教学过程中需要解决的问题。在调研过程中,教师提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程内容不尽相同,有些课程的知识性内容比较复杂,如果不能明确授课内容,就很难让学生进行自学和讨论,但是课时有限,对分课堂这种授课模式不好开展;班级的班型过大,组织讨论费时费力,讨论的效果不理想。学生提出,在讨论过程中,有些同学“搭便车”,参与度低,损伤了其他小组成员的参与积极性,同时希望讨论一些学生感兴趣的话题。
三、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效果的路径
(一)教师需掌握对分课堂的基本原则
1.加强学生的自主性学习
对分课堂教学模式中的根本原则是师生权责分明,学生根据教师讲授的教学难点重点,进行自主学习和思考,而后发现自身问题,针对学生提出的共性问题,教师进行解答。针对不同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对分具体情况不尽相同。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和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其中的內容学生比较熟悉,知识点容易理解,教师讲授的难点可能相对较少,留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就多一些。但是像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这样的课程,因为其内容,尤其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部分,相对抽象,很多概念如果不进行详细地讲授,学生就难以理解,同时学生对课本的内容也不熟悉,这样就需要教师用更多的时间进行讲授,留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就相对少一些。虽然在不同课程中,对分的时间安排不同,但是采用对分课堂的授课模式,就要坚持学生自主学习,自我思考,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原则。学生的这种自主学习不仅仅体现在对知识的自我内化和自我吸收,更需要学生在情感上也有自我体验和自我感受。
2.创设开放性的学习环境
较传统教学模式来讲,对分课堂的学习环境具有开放性。这种开放性体现在学习不局限于课堂、课本和教师讲授的内容。第一,教师在授课过程中需要依托网络平台,例如“学习通”和“对分易”等。教师可以上传丰富的教学资料到这些平台,供学生们课上课下学习使用,而且在学习过程中可以设置任务点,保证学生真正参与学习。同时,教师可以利用这些平台有效地组织小组活动。第二,学生的自主学习过程也是开放的。比如教师鼓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上网查阅资料,收集相关的学术资料,查找并解决问题。在讨论的环节,学生可以和本小组的同学讨论,也可以和其他小组同学讨论;讨论结束后的发言环节,学生可以提出不同的观点;在讨论过程中和讨论结束后,学生可以随时就发现的问题请教教师,而且可以延伸到课下,通过QQ或者微信等软件实现。在课后作业完成过程中,学生需要去图书馆或上网查阅资料,或进行调研活动,这些都极大地拓宽了学生的视野,使学生获得了更好的学习体验。由此可见,教师应该努力为学生创设一个开放性的学习环境。
3.采用多样化的评价方式
对分课堂包括多个教学环节,那么对分课堂的教学评价方式也应该是多样的。传统的课程评价往往仅以期末考试成绩为依据,而对分课堂的评价方式应当是过程性评价,也就是在各教学环节中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我院现在采用的评价方式是,学生的成绩由期末考试成绩、考勤成绩、思想品德成绩、学习手册成绩、学生平时表现成绩、小组活动成绩几个方面构成。这一评价方式充分考虑了学生学习的每个环节和各个方面。在评价过程中,教师应对学生的课堂表现、学习状态予以关注,还可以在小组活动中引入小组间相互评价,组内同学互评等方式。需要注意的是这种过程性评价应该实时进行,这样才能在教学过程中实现与学生的良性互动,及时掌握学生的学情,完善教师的教学过程。实际上,在评价方式上还有需要提升的地方,例如在小组讨论过程中,可能会出现有的小组成员比较积极,有的参与度不高,但小组所有成员却获得同样的成绩,这就需要教师对评价方式做进一步的完善。
(二)对分课堂模式的应用策略
1.课前准备环节
在课前的准备环节,教师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教师授课的对象是学生,因此教师需要清楚地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特别是在对分课堂的授课模式下,教师要做到精讲留白,那么精讲的内容和留白的内容就需要教师在了解学生基本情况,如知识储备情况、身心发展情况和认知水平等的基础上进行。在教学实践中,可以以简单的测验或者问卷调查对学生的基本情况进行调查。思想政治理论课堂通常由几个不同专业的小班组成,各班学生的知识储备水平有很大差距,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前准备时根据不同的学生设计不同的教学方案。同时,教师可通过座谈、发放问卷等方式收集学生就本课程感兴趣的问题,以便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能够做到有的放矢。第二,教师需要精读教材、集体备课,利用网上的授课资源充分备课。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准备授课内容,并逐渐完善。我院目前定期进行以教研室为单位的集体备课,效果明显。在集体备课中,教师之间可以相互交流,互通有无,发现问题,老教师指导新教师。教师只有认真备课,授课才有可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第三,刚进入大学的一年级新生可能会对对分课堂的授课模式感到陌生,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堂讲授环节之前,为学生详细介绍对分课堂的理念,基本原则,具体操作方法等,必要时可以在微信或者QQ等社交软件上建立班级群,实现有效沟通。
2.课堂讲授环节
实际上,教师精讲是对分课堂最基础的环节,教师通过精讲引导学生进入自学环节。在这一环节中,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对分课堂的讲授时间理论上是传统讲授时间的一半。时间的压缩意味着讲授内容必然要减少,当然不能只停留在数量的减少上,讲授内容必须是经过提炼和精心设计的,这也要求教师的语言表达要精练,为学生的自主学习留出充分的时间。同时需要注意的是不能因为授课时间缩短而忽略知识体系的完整性。在教学实践中,一些教师采用思维导图的方式对知识的重点难点进行总结,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第二,在授课过程中,还要注意使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以及授课的亲和力。教师使用通俗易懂、风趣幽默的语言进行知识的讲授,有助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也容易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第三,合理设置问题的难度。在讲授环节,教师要精讲知识的重点难点,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做铺垫,这就要求教师要合理设置学生自主学习的内容,并让学生通过多种方式反馈意见,及时调整难易程度。
3.内化吸收环节
对分课堂的关键一环是学生的内化吸收。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上内化吸收,也可以让学生在课下内化吸收,或者是课上课下相结合达到内化吸收。在这一环节中,教师需要注意以下问题。第一,内化吸收主要依靠学生的自主学习。教师要充分给予学生学习的空间,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学会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特别需要注意的是,教师不要过多干涉学生的学习。学生自主学习结束后,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对学生自己无法解决的问题进行解答。第二,内化吸收环节需要教师设置更加完善的评价规则。比如在小组作业展示评价时,要掌握每个小组成员承担的工作,完成任务的态度等,这都需要教师设置完善的评价规则。第三,教师指导学生利用好学习手册。学习手册作为我院为学生量身定做的学习工具,其作用是双向的。对于学生来说,学习中的难点重点、收获体会、观点疑问都可以记录在学习手册上,对于教师来说,学习手册可以反映学生的学习状态。学习手册中的笔记分为两个部分:一是授课内容,教师为学生构建知识框架,学生记录;二是“我要说的话”,这部分内容需要学生基于授课内容进行思考,发现学习中的问题,写出自己的感受和体会。在学习手册的评分标准设置上要兼顾这两个部分,从而更好地督促学生完成内化吸收环节。
4.课堂讨论环节
课堂讨论环节是对分课堂的亮点。在这一环节中,可以锻炼学生与他人沟通的能力,也可以培養学生的表达能力和较好的心理素质。全体学生仍然是这一环节的主角。为保障这一环节的有序进行,教师需要继续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第一,小组讨论。小组讨论主要是围绕着授课内容,学习体会,发现的问题,存在的疑惑等进行的小组成员之间的讨论。这个过程中,可以选出一位组长组织讨论,小组成员对讨论的内容和自己感兴趣的问题简要记录。教师要及时巡视,并与学生交流,收集一些共性的问题,在讨论结束后进行讲解。讨论中出现偏离主题的情况时,教师要及时纠正。特别注意的是,要保护学生发言的积极性,让学生敢说爱说。第二,小组成员代表发言。在经过充分的讨论后,小组要形成一个统一的观点,由小组中某位组员作为代表发言。这种方式可以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和语言表达能力。为了更好地督促小组成员积极参与讨论,可以随机决定发言的学生。为了节约时间,教师也可以使用“学习通”或“对分易”等平台让学生以网上留言的方式发言,这种方式适用于班型大、小组多的情况。在实际操作中,班型小,小组成员4—6人的讨论效果较好,而班型大、小组成员多的讨论往往效果不尽如人意。第三,自由讨论。自由讨论的内容通常是课本以外的问题,这部分问题的选取既要结合授课内容,又要考虑学生的兴趣。教师可以在课前准备阶段,通过问卷就授课内容征集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在自由讨论过程中,教师应最大程度地保障学生畅所欲言,肯定学生参与讨论的积极性,也要及时引导。第四,教师点评和总结。这一环节应该包括教师提出学生自主学习环节中存在的问题,解答学生的疑惑,听取学生的反馈意见。
5.课后作业环节
对分课堂的最后一个环节是课后作业的完成。针对不同的课程和不同的学生,在这一环节教师需要做不同的设计。首先,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知识储备情况和能力水平设置不同的任务。针对低年级学生,可以选择观看视频完成观后感或者查阅资料完成作业,小组任务或者小组展示更适合高年级的学生。其次,课后作业环节也需要设置合理的评价标准,激励学生高效完成课后作业。比如在布置小组作业时,要明确责任,平衡各小组成员承担任务的难易程度,解决影响学生积极性的“搭便车”的问题。
自采用对分课堂理念及授课模式以来,我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已经取得初步成效。在以后教学工作中,应继续以教学实践为基础,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不断完善教学模式,让我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更进一步,也让思想政治理论课这一立德树人的主渠道发挥更大作用,为我国的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合格的接班人。
参考文献:
〔1〕习近平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强调: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N].人民日报,2019-03-19(01).
〔2〕张学新.对分课堂:中国教育的新智慧[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6.
〔3〕张学新.对分课堂:大学课堂教学改革的新探索[J].复旦教育论坛,2014(05):5-10.
〔4〕陈瑞峰,黄莺,韩秀婷,等.对分课堂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7.
(责任编辑 曹彩霞)
Abstract: A symposium of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course for teachers was held in Beijing in March, 2019. Xi Jinping presided and delivered an important speech at the symposium. Xi Jinping fully stressed the importance of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course, and need to enhance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course. However the previous teaching mode of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course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has not been able to meet the needs of college students and ardent expectations put forward by Xi Jinping. It is essential to put the teaching reform of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course. Based on a survey of students at Chifeng University, this article analyzes the effectiveness of integrating the concept of PAD class into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course, and further explores how to continue optimizing teaching models to create truly participatory and effectiv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course for students.
Keyword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Course; PAD Class; Effectiven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