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佳瑶
人活一生,到底要面对多少种压力?
答案是无限解。而在这无限分之一中,有一个名为同辈压力的种类。顾名思义,同辈压力指的是和与自己年龄、所处环境相似的人比较后产生的心理压力。它常常以peer pressure这样洋气的名字混迹当代青年的精神世界。基于此,豆瓣小组“同辈压力研究中心”诞生了。
自稱“peer”
创立于2020年5月,“同辈压力研究中心”小组持续火爆了将近3年,现已汇聚22万多感受到同辈压力的组员。小组发帖区分为“压力来源”“解决方法”“提问互助”和“心事浮云”四大板块。每个板块都按照“最新”和“热门”两个标准将帖子排序。小组内的公告区写着其设立的初衷:为大家提供树洞和交流的平台,通过发帖和跟陌生人交流来抒发生活中看似拧巴、柠檬(注:我酸了,但我什么都不做)的情感,最终希望每个人走出困境。
和豆瓣大部分小组一样,“同辈压力研究中心”也有着严格的组员规章。如禁止发布过于详细的个人信息和坐标,任何打广告、引流的账号将遭到封禁。但对于这样的热门小组来说,管理远不止此。为验证加入组员的纯粹性,申请“同辈压力研究中心”须提交100字的入组理由。为确保发帖质量,组长、管理员会对帖子的最终发布板块作出抉择,并删除不能与同辈压力完全贴合的其他压力内容。如此一来,小组内部始终保持着良好的交流吐槽氛围,并且有着很强的话题聚焦性。
同时,与“强关系”性的微信、QQ等社交软件相比,豆瓣小组内用户间呈现一种“弱关系”性,交流的对象是天南海北的陌生人,无须通过互换个人信息来搭建信任的桥梁。小组成员在发帖的过程中可以不加修饰地披露自己遇到的困境,摘下生活的面具袒露心声。在小组内,随处可见顶着相似的小恐龙头像、用着一样昵称的“momo”大军。小组组员自称“屁儿”,取自“peer”的谐音,意为被peer压垮的、“连屁都不是”的人。他们除了有相似的同辈压力困扰外,没有任何生活上的关联。组员的可辨识度一降再降,几乎形成了一个全匿名式的语境。与日常生活中的人际交往形成强烈反差。
在这一高度匿名的空间里,大家毫无顾忌地宣泄着苦恼。在“同辈压力研究中心”小组内的所有板块中,“压力来源”无疑是最热门的板块。组员以平均每小时3条帖子的速度分享吐槽自己感受到的“同辈压力”。从高考生因自己背书比同学慢而焦虑,到大学生目送身边同学“上岸”心生嫉妒,再到高校毕业的职场新人收入不如辍学做网红的小学同学而产生不平衡心理。处于不同年龄段的青年群体通过发帖表达情绪,并在评论区找到共鸣。
组员的互勉
虽然与“压力来源”板块相比,“解决方法”和“提问互助”板块的存在感很低。但也有不少组员在板块内分享自己走出同辈压力困境的经历,以期给同伴可能的帮助。一些“陈年老帖”也能在新人中引起共鸣,这些突破了时间局限的帖子会再次被推上热帖区,进而引发新一轮的讨论互助。
另外,小组内帖子可随时再编辑的功能也在不经意中形成了良好的反馈机制。在“压力来源”板块,组员们若能在之后解决困扰,则可通过在原帖基础上更新后续心态的转变历程来鼓舞同伴。但遗憾的是,这样的互勉仅是少数,大多数组员更新的后续要么是自己在压力中继续苦苦挣扎,要么是对压力麻木。即便有成功互勉的案例,大多也停留在喊口号阶段。
许多组员寻求的摆脱同辈压力的速效药其实并不存在,互助贴转而走向“摆烂式”自嘲。他们贴上自我贬低的标签,例如“纺织女工”“小镇做题家”等。这些带着无奈、苦涩的玩笑,在某种程度上也算是给了自己一个喘息的机会。
“我希望你好,又不希望你太好”
最初的同辈压力热潮始于一篇《你的同龄人,正在抛弃你》的文章,以摩拜单车创始人胡玮炜为例,拿“同龄人的成功”和“自己的平凡”做对比,强调同龄人在悄无声息地飞速前进。引发了不少人的同辈焦虑心理。当然,也有不少人对这种“抛弃体”文学作出反击。借用“溥仪3岁登基,哪吒7岁闹海”的例子调侃“你早已被你同龄人抛弃”。是啊,君处摩拜创始人之位,鄙人位普通大学生之列,原是风马牛不相及也。和跨越了众多圈层的人比较,自然不会过于计较这之间的落差,感叹几句也就罢了。
但翻阅了“同辈压力研究中心”小组内数百条帖子,我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组内大多热帖都带有相似的描述:“曾经我们俩……”那些最致命的同辈压力似乎往往来自于与自己的人生轨迹曾经十分相似的人,甚至可能就是自己的挚友。“曾经我们”的友谊最后却成为了我的压力来源。
一方面,好友大多是在彼此都处于同一阶段时结交的,两人或是有过并肩作战的经历,或是能通晓彼此心意无话不谈。一旦两人的共性改变,例如一方申到了国外名校的offer,一方却只能面临本科毕业就业难的压力,共同话题也难免减少。不论是地理空间,还是心理距离,好朋友似乎要离我越来越远了。在这样的考虑下产生恐慌心理也是人之常情。另一方面,我们和好友相处的时间也必然比与陌生人相处的时间长,信息共享度更高更透明。双方的各个方面都会有意无意地被比较,眼看挚友起高楼,自己却在原地打转。这样的心理落差似乎更让人难以接受,甚至会陷入自我怀疑的漩涡。组员将这一友情中的残酷现实总结为:“我希望你好,又不希望你太好。”
前几天与一老友聚餐,暂且以A代称吧。在稍稍寒暄后,A陷入了情绪低迷。她向我透露了近期的焦虑和压力。在一次统计班级成员基本情况的填表中,A偶然间看到了与她同专业的两个室友的均绩。“虽然我们是很好的朋友,我也希望她们变得更好,但是我只要一想到自己越来越拉胯的绩点就很伤心,我们的差距越来越大了。”A如是向我袒露,“我好像得了一种填表恐惧症,成绩不行,也没有什么竞赛获奖。看着空空荡荡的表格一下就emo了。”我听到这席话的第一反应是遗憾。因为在我眼中,或者说是透过A的朋友圈看到的她,始终是一个开朗活泼的女孩,热爱摄影,在学生会发光发热,实现了经济自由以及交友自由。但在表面光鲜的背后,她也不得不面对洪水猛兽般的同辈压力。我开导了她很久,最终也还是以“没办法的,做好自己就好”结束了对话。
“出国梦”的背后
如果说来自好友的压力让人窒息,那么当这份压力的主要受力点转移到个人的硬件条件上,似乎是雪上加霜。如果点开“同辈压力研究中心”小组首页,我們很难不注意到“出国”这个字眼。聚焦于出国的同辈压力讨论在今年达到了高潮。越来越多的人重启了曾经被迫暂停的“留学梦”,大学生在其中占比尤高。但出国留学往往需要高昂的学费,对许多家庭不太富裕的同学而言,这是一个难以改变的残酷现实。
一个有400多条评论的帖子中写道:“本人目前就读于国内顶尖大学,成绩优异,一直都有出国梦,但看到费用单上的巨额数字,我就彻底死心了。一直以来,我不仅没有家庭做后盾,还要早早地承担起给父母养老和还债的重任。”这种让人唏嘘的情况在小组内并不算罕见,用“没事的,苦难会让人成长”这样的话来安慰仿佛更显苍白无力。因为大家心知肚明,不是每个人都需要经历这样的磨难。但评论区还是有人急眼了:“如果你真的够优秀的话,完全可以自己申奖学金。为什么都是大学生了,还在绑架家长支付留学费用呢?”
但组员们聚焦的真的仅仅是金钱吗?
我并不认同。对大部分组员来说,家庭经济状况导致“留学梦”破碎只是一个表象,让大家感到不平衡的也许更多是个人作出选择时的底气以及选择后的容错率。诚然,我们可以力争专业前三去申请留学奖学金,也可以通过打工赚取留学生活费。但这些都需要付出比别人多千百倍的努力,并且没有退路。他们花费的时间成本以及承受的压力是难以想象的。就像帖主反驳的那样:“就算我能忍受一点点成绩波动带来的心理压力,我也无法忍受父母为了让我在国外过得好些而省吃俭用。”
其实同辈压力这个问题也困扰了我很久,我一直苦苦寻找可能的解决方案。我们都知道那些道理,知道朋友圈焦虑是因为幸存者偏差,是被制造出来的媒介真实。我们也常常念叨“比较是偷走幸福的贼”,重复灌输“别着急,总会等来自己的花期”的鸡汤文。但我们依然无法释怀。
我翻遍了“解决方法”板块内的所有的帖子,似乎都没什么显著效果。在最热门的压力释放方法分享帖下,600条回复中有近一半的回复都包含“暴饮暴食”的字眼,但这种情绪化进食终究不是长久之计,甚至容易进入恶性循环。当然,也有不少走出同辈压力的人会分享自己幸福生活的秘诀,但在组员们麻木地记录下“关注自己”“坚持运动”之类重复度极高的建议之后,再次回归帖子本身,翻看他人的成就又何尝不是一种同辈压力来源呢?好在一个有趣的想象启发了我:假装自己在演一出戏,我是戏剧主角,其他人都是NPC。是啊,也许当所处的环境更完善了,也许我能遇到一位良师益友得到开解……
责任编辑:刁雅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