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叶 张美岭
关键词:社会劳动关系课程;课程思政;教学实践
2022年,党的二十大报告重点指出:“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再次肯定了课程思政的育人功能。其实早在2020年5月,教育部就印发了《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明确提出“课程思政建设工作要围绕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这个核心点,在全国所有高校、所有学科专业全面推进,促使课程思政的理念形成广泛共识,广大教师开展课程思政建设的意识和能力全面提升,协同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的体制机制基本健全,高校立德树人成效进一步提高。”并基于专业教育课程做出重要指示:“要根据不同学科专业的特色和优势,深入研究不同专业的育人目标,深度挖掘提炼专业知识体系中所蕴含的思想价值和精神内涵,科学合理拓展专业课程的广度、深度和温度,从课程所涉专业、行业、国家、国际、文化、历史等角度,增加课程的知识性、人文性,提升引领性、时代性和开放性。”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高校教师应坚持学习思政教育指导纲要精神,深入梳理专业课教学内容,结合不同课程特点、思维方法和价值理念,深入挖掘课程思政元素,有机融入课程教学,以达到润物无声的育人效果。
社会劳动关系课程为河北经贸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基础课,较为全面系统地介绍雇主、工会与政府的三方力量,并在区分劳动关系与劳务关系的基础上,对劳动合同管理、集体协议、三方协商机制、劳动争议诉讼等进行详细解读,配合情景模拟让学生在案例分析中提升问题处理能力。
课程思政背景下,高校教师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从大学生未来发展的需求着手,在教授知识的同时加入思政设计,让思政元素“融盐于水”“润物无声”,切实提高了大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授课效果,极具研究意义和推广价值。因此,基于社会劳动关系课程,我们研究了思政建设的实践困境,提出了课程思政教学的改革思路,并在教学模式、评价方式等方面予以创新,以期全方位推进大学生的素质提升。
一、社会劳动关系课程思政建设困境
(一) 高校教师对课程思政准备不足,热情不高
从一定程度上来说,正如课程思政强调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进入课程教育一样,课程思政本身也以相对平和、宽容、包容的态势走进高校课堂。在此期间,很多高校教师并未参加过课程思政的专业性培训,当课程思政从容而至,高校教师会更多地感受到迷茫和困惑。当这些教师对所授课程已经形成一个相对稳定的教学模式或者规范时,课程思政则像是一个炮弹瞬时打乱了他们预定的教学设计和教学计划,正因如此,很多高校教师对课程思政没有任何准备,对于重新构建融合了课程思政的新课程体系热情不高。此外,在实际课堂教学过程中,部分高校教师更加强调学生专业知识的习得,对思想道德教育重视不够[1]。
(二) 高校教师对课程思政裹足不前,有畏难情绪
在教学过程中,高校教师更多是从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出发,着重于专业课程知识的讲授。此外,囿于高校缺乏系统性思政教育机制、研究基础薄弱等客观事实[2],高校教师在进行课程思政改革的过程中难以得到高校、学院、教研室或系部的资助和支持,这在很大程度上使高校教师有畏难情绪,“不愿改”“不想改”“不值得改”等心理暗示明显。因此,即便课程思政建设已经在全国如火如荼地开展,但是仍有部分高校教师,其支持仅仅体现在口头上,并未将课程思政落实于所授课程,严重影响课程思政效能的发挥。
(三) 高校教师对课程思政认知片面,刻板僵化
教师是推动课程思政的主体,教师思政是专业课程思政的关键[3]。在课程思政建设过程中,有些高校教师将课程思政视为一种新型教学方法,忽略了课程思政强大的育人功能;有些高校教师仅能做到对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进行生搬硬套,难以实现“融盐于水”的思政效果;有些高校管理者虽一味强调进行课程思政改革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但对课程思政的评价体系知之甚少,实质上是“为了思政而思政”,最终导致课程思政形式主义的出现。诸如上述问题,其原因均为高校教师和管理者对课程思政理解不够,认知偏于表面,只能以刻板僵化的方式来进行课程思政。
二、社会劳动关系课程思政改革实践
在社会劳动关系课程思政建设过程中,主讲教师不断思考课程如何改、课程如何教以及如何对课程思政进行有机评價等问题,并在应对和解决上述问题的基础上逐步推进课程思政的改革实践。
(一) 将课程建设目标融入课程教学过程
第一,坚持把课程建设目标放在首位是课程思政建设的重要原则,课程思政意在提升教学质量,这就要求不能忽视课程建设目标,否则就是本末倒置。第二,重点探索思政主题和课程知识的融合点,用思政素材服务于课程建设目标;第三,时刻谨记课程建设目标,在课程教学过程中重点强调、反复阐释,使其深入人心。
(二) 多渠道完善课程内容
首先,选取一流教材。社会劳动关系课程的教材为“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更是教育部面向21世纪人力资源管理系列教材,已累计出版五版。目前课程选用的是最新版2021年版,由程延园、王甫希编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此版教材内容更加丰富,案例选取更为巧妙,理论和实践的结合更为均衡,为课程高质量发展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其次,紧跟学术趋势,尤其注意引导学生关注《社会保障评论》《社会保障研究》《中国人力资源开发》《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等学术期刊,发现劳动关系研究的趋势与走向,丰富课程的学术意涵。最后,依托河北经贸大学劳动与社会保障教研室进行集体教研,共同协作,充分发挥团队成员的发散思维和资源优势,共同构建课程框架,完善课程内容的更新和升级。
(三) 深入挖掘思政教育资源与专业知识的融合点
1、立足于教材引导案例,挖掘案例中蕴含的思政主题。课程思政不要去强调“课程思政”,而是尊重教育原本的规律,还教学原本的样貌。基于这种思路,课程重视教材,并坚持从每个案例中都挖掘出一个最聚焦的思政主题。例如,在第一章劳动关系导论中,其引导案例为:甲骨文中国裁员引发员工不满,N+6赔偿真的“良心”吗?这是一个典型的劳动关系新问题,是企业某一部门关闭引发的裁员风波,部分员工对裁员补偿方案不满,采取了拉横幅的抗议行为。而甲骨文已经对员工进行了高于法定标准的补偿,为什么依然会引发劳动者的不满?酿成此类事件的最重要因素是什么?基于引导案例,激发学生对公平正义精神的追求和坚守,鼓励学生在面对劳动者与公司的矛盾问题上,坚持理性客观的分析立场,重视对于弱势群体利益的维护。这种以教材为蓝本,基于教材引导案例挖掘最突出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做法,能较好地实现课程思政教育效果的“水到渠成”。
2、重视从热点事件中链接与課程内容有关的思政主题。新冠疫情是近三年的热点事件,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也深受影响,学生对其的感受最直接、最突出。例如,在第四章管理方第三节管理模式和实践部分,以权威∕宽容管理模式的忠诚度特征为切入点,对忠于职守的职业操守进行升华,引伸出爱国奉献精神,播放视频《致敬!逆行者!》,唤起大学生感谢逆行者、感恩我们伟大祖国的情怀。这种以课程知识为切入点,联系当前热点事件的教学方法,富有情境性和代入感,能够充分利用案例分析和课堂讨论,更能引起学生的共鸣,让学生受到思想政治教育。
3、重视师生互动,推动学生自行挖掘思政主题。课程准备了大量的案例和视频,借助思政小组讨论和案例分析的方式让大学生能够自行发掘思政元素,实现“自然而然”的唤起和“由内而外”的认同。一方面,依托互联网资源,比如bilibili、腾讯视频、搜孤视频、好看视频等,将高水平的视频资源与课程知识点相融合,组织学生对指定案例或者视频进行课程讨论,总结归纳出知识、情感和价值等三方面的收获;另一方面,在课程小组案例分析中,预设价值挖掘的要求,鼓励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自我教育”和“他人教育”,在自我总结和小组讨论的过程中加深对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认同。
(四) 改进教学方法
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能够让课程思政的效果事半功倍。因此,社会劳动关系课程的不断发展需要持续引进先进的、有实用价值的教学方法。在授课过程中,高校教师应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出发点,积极尝试翻转课堂、行动导向法、PBL教学法、BOPPS教学模式、模块式教学模式、“线上+线下”融合式教学模式等教学手段,让社会劳动关系课程焕发出新的教学生机。此外,课程负责人致力于将课程与全国高校模拟集体谈判大赛结合起来,真正实现“以赛促学,以赛助学”。目前,本课程的思政融合思路已经被借鉴到教学团队成员负责的其他课程中,均取得了不错的成效。
(五) 探索创新课程思政建设模式和方法路径
第一,密切关注社会劳动关系相关的学术前沿动态,将学术思路和结论及时纳入课程思政建设实践。第二,与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专家、学者、同事和朋友建立和谐的合作关系,积极邀请其参与课程思政建设,构建“智力资源库”,形成本课程的思政建设支持资源。第三,教学团队成员参与全国性课程思政培训,与课程思政建设专家互动讨论,不断提升自身思政挖掘的敏感性,同时主动寻求专业人士的课程思政建设意见,并将最新的课程建设思路迅速投入到课程思政建设上来。第四,注意改革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提高课程的内在吸引力。
(六) 构建科学有效的课程评价体系
围绕教师课程思政策略、学生学习习得和教学预期实现三个层面,设计社会劳动关系课程思政评价体系。第一,在交互式学习过程中设计课程评价,全方位评价教师课程思政的效果情况。这里的交互式学习指的是基于课程目标,高校教师以某种方式(视频、案例等) 导入知识点,然后通过课程讨论和案例分析等教学环节实现师生互动,并在此过程中完成教师知识讲授和学生知识学习的过程,最后经由高校教师的课程总结来发掘课程知识点中蕴含的思政元素,并以此作为高校教师自身进行课程评价的一种方式。第二,过程评估和结果评估并重。其中过程评估包括考勤、个人发言、课堂讨论、课后作业、小组案例分析等,结果评估包括课程论文、闭卷考试、调研报告等多种形式。通过两种评价方式,全方位评价学生对于课程的参与程度和学习效果。第三,重视前测和后测,形成一个闭环的考核体系。其中,前测一般为开放式的开课问卷,在授课之前收集同学们感兴趣的话题或知识点、课程诉求等;后测则通常为问卷,主要为了收集学生的学习感受和对本课程的建议。这种前测和后测兼顾的评价思路不仅注重教学预期的实现,更有助于为后续课程改革指明方向。第四,重视学生对授课教师的匿名评价。统计显示,自2020-2021学年第1学期以来,本门课主讲教师的学生评教分数均在91分以上,学生们满意度最高的项目是“为人师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课程无不当言论,能正确引导学生、关爱学生”,即课程思政教育效果比较突出。
结语
在日后教学工作中,高校教师应立足课程思政的核心要义,做好以下几点:第一,教学团队成员积极参与课程思政培训,提高课程思政建设能力。第二,紧紧把握高校资源优势,在学校重视课程思政教育的政策下,借助学校平台,获取包括图书、平台、资金等方面的支持。第三,持续对课程知识点进行系统的思政主题挖掘,尽快做到案例应思政尽思政,促进课程思政向其他专业教育的不断渗透和持续优化。第四,以课程建设为基础,申请教研课题,撰写并发表教改论文,为课程与全国高校模拟集体谈判大赛的融合构建资源库。第五,积极申请学校和学院经费支持,以便推动课程与全国高校模拟集体谈判大赛的融合,发掘社会资源,参与全国高校模拟集体谈判大赛讲师培训课程,提升竞赛指导能力,真正实现“以赛促学,以赛助学”。
作者简介:刘叶(1987-),女,河北深州人,博士,讲师,研究方向:社会保障;张美岭(1987-),女,河北石家庄人,博士,讲师,研究方向:经济史。
(责任编辑 王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