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良连
关键词:中国青年报 阅读 议论文写作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祖国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提出了“立德树人、增强文化自信,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和“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两大基本理念。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中还提到“思维、审美、文化”三个维度的要求,对当代中学生的语文学习提出了方向更明确、细节更具体的要求。而议论文写作恰好最能够全面体现学生“语言、审美、思维、文化”等方面尤其思维的水平。可惜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学生对议论文写作往往谈虎色变,望而生畏。要解决这一问题,需要两个条件:一,教会学生怎么写;二,让学生养成议论型文章写作的习惯。之所以称“议论型文章”,是因为时间限制,老师可以不局限于篇章写作,不妨从小评论、小片段抓起。养成思考和表达、交流的习惯,再结合大作文写作,会更具可操作性。议论文教学自有诸多策略,本文只谈一谈自己在教学过程中对以读促写策略之报刊阅读这一教学活动价值的思考。
一、准备工作:明确报刊与议论文的关系
以报纸为例,报纸上的文章主要为新闻报道和时评两大类。新闻报道大抵以记叙新近发生事件为主,时评顾名思义,主要评论新近发生的一件人事、一项政策或一类现象等等,其表达方式夹叙夹议,或以议论式为主。通过比较,我们不难发现报纸文章与议论文的共性:有意义的事件、有意义的评论。因此,养成读报纸的习惯,有助于学生培养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还能以读促写,对学生产生议论文写作多方面的积极影响。但我们还需警惕两点。
首先防止就事论事。一方面,中学生写议论文一般是以小见大,以个性发现共性,或通过分析事件性质,尝试追根溯源,结合生活实际解决某一类问题。因此文章风格更为生活化、大众化。而报纸一般是就事论事,专业性强。教师应指导学生明确区分议论文与一般新闻报道、时评在表达方式、分析广度、深度及专业性等方面的不同;另一方面,新闻多报道人物、事件,以引起关注为目的;时评对某个热门新闻进行评论,比较专业,以判断是非、解决问题、服务大众为目的;中学生议论文多指向身边的人和事、大众、具有普遍性的社会问题,分析层面一般从心理、历史层面人手,是一种三观梳理、逻辑训练,重在厘清概念、分析问题,最后可以適当提出解决问题的方向,但由于阅历所限,解决问题不是关键。因此,教师还应指导学生明确报刊文章与议论文作文在写作目的方面的区别。
其次是避免讨论政策制度。体制对中学生而言只是一个概念或一种非常粗糙表面的体验而已,新闻记者却是做了大量调查,对体制了解、熟悉,把握其利弊之后才开始写作,因此,中学生不要轻易去对体制做评价,甚至是批判和乱提意见。最好把议论的方向转向生活、学习体验,转向自己熟悉的层面去讨论。
例如一提到环境,很多同学就开始大谈可持续发展,大谈环境与经济之间的关系,议论文很容易被写成很不专业的环保小论文;一提到某个案件就代入焦点访谈式的调查思维,文章的重点容易变成不成熟的制度问题的讨论;一提到人性的弱点就抨击教育制度,导致文章华而不实,不利于学生逻辑思维的科学发展。如果学生在训练之后明白避开报刊文章的雷区,明白议论文的文体特征和写作方向,明白作文题目中的材料只是一个素材,一个立论的引子,就不会犯这类错误。
二、定向阅读:报刊阅读对议论文写作的意义
报刊种类繁多,与写作有关的、使用率较高的非作文指导类莫属,这类报纸名目繁杂,但重点偏向写作技巧的指导,与平常的作文指导课堂类似。而社会性报刊尤其是通用型的国家级权威新闻报纸就不同了,以《中国青年报》为例,我们可以很轻易就读到数字报,每一期每一版都随时可阅;其中的新闻报道不仅为大众所熟知,其在价值观、世界观等方面都是积极向上、绝对可靠的;重点是《中国青年报》旨在推动社会进步,服务青年成长,对青年的思想大大有益;最后,这类报纸的评论还较具思维深度,对中学生尤其是高中生的思维水平发展有很大的帮助。因此学生在报刊阅读活动中需要有所定向,知道为什么读?读什么?怎么读?概括说来,《中国青年报》这一类较为权威的社会新闻报刊对议论文写作的积极影响有且不限于以下几点:
1.高质量写作素材的积累
曹林在《时评写作十讲》中提到,要写时评就得多读书,尤其要读报纸,让自己的文章更具时代感,还能“在对时事的观察中提升自己的认知能力,积累新的知识,而不是在绞尽脑汁搜肠刮肚中透支自己的所学所积累,把自己写空”。以《中国青年报》为例,每周五期,每一期都有独特的版面,内容丰富,对学生积累有效写作素材大有裨益。其内容除了每天一二版的党内、国内主要新闻之外,还有每天独特的专版素材。如周一第5版的“教育周刊”、第7版“中学生”中的内容贴近学生生活实际,更能引发学生共鸣;周三第5版的“冰点周刊”、周五第4版“微光”大都针对社会上一些容易被忽视的现象、群体进行大篇幅的专门报道,能让学生了解到社会内部更多的真相,培养仔细观察和深入思考的好品质。且这些素材取材于社会生活实际,真实可感且极具代表性,是上乘的写作素材;周四的“青年调查”、周五的“青年话题”等版面的内容贴近青年生活,对中学生不远的未来有很好的指引作用;其他还有周二的“科学”及时更新国家科技动态,周四的“军事周刊”将铁血英雄的平凡故事诉诸笔端,对开拓学生视野,培养学生文化自觉、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有着非常好的正面影响;另外,报纸中的一些调查数据也是宝藏。都说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中学生社会调查的条件又不具备,在写作中若能借助一些权威的数据,将会使论说更有说服力。
阅读过程中可以采用游击战术、顺藤摸瓜等方法,游击战术即分散阅读,浏览整份报纸后按照自己的喜好、需求进行阅读和摘录;顺藤摸瓜法即通过阅读一则新闻拓展阅读其他相关话题的文章,如此链条式的阅读能让自己对该话题的认识更深入全面。如阅读了《南方小镇的彩发青年》一文之后,注意到了杀马特群体,再根据文中提到的资源去观看纪录片《杀马特我爱你》,深入了解这个群体的内心和背景,读者便会对杀马特这个历史词汇有更理性的包容心、共情心。
总的来说,学生在积累素材时要明确,除了作为日常读报了解国家、社会大事之外,选择性摘录、评论的素材还要符合两个原则:大众化、生活化。太过专业、不为大多数人了解的事物可以不做考虑。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要准备好素材积累本,最好是活页本,这样可以将不同的素材按合适的主题进行归类整理,方便复习记忆。
2.闪亮标题的设计启发
不少学生在考场作文写作过程中经常将标题空着,先写正文,打算最后再补上标题。但结果往往是标题忘记写被扣分。原因很大一部分是作者在下笔时还没有明确主题,或者对标题的作用不清晰。要知道,标题的作用要么是线索,要么能够体现主题,议论文主要是后者。因此,议论文的标题不妨大胆地“主题先行”,把文章的中心用最丰约有度的方式体现出来,字数不要太多就行。以《中国青年报》一些文章的标题为例:
《年轻人健身:个性化、碎片化,随时随地动起来》:这个标题虽然有点长,但是内容清楚、形式鲜明,重点是容易模仿——主要内容+评价其特点、作用。我们可以很轻松地就进行仿写,比如《中学生学习观:分散化、碎片化,随时随地有所得》。其中的“碎片化”十分抢眼,“碎片化”一词一般用于阅读、学习,现在居然还能用在健身!我们给他一个名号,叫做“跨界用词”,类似于修辞手法中的“通感”手法中不同感官的转换互通,“跨界用词”将一个词用在陌生领域,可以产生非凡的艺术效果。
《用耳朵开启阅读之旅》:标题中的“耳朵”居然能够开启“阅读之旅”,给予读者悬念,激发阅读兴趣。这样的标题就很棒。我们不难发现这样的方法类似于“通感”,耳朵可以阅读,那么,也许,眼睛也可以倾听,手也可以观察……
《“爱而不敢当”背后是什么样的心理》:这个标题很明显用了一个问句,用提问的方式告诉我们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是分析“爱而不敢当”这种心理原因,以问促思;再比如《我的城,我来守》这个标题直接引用当事人的一句话来以小见大,表达众志成城的主题;再比如《变成星星的人》中用“星星”来比喻那些为家国做出巨大贡献的伟人,震撼人心,又极具文采;再比如《2021:围观与被围观的》,对立的双方连在一起,荒诞,撕裂,充满矛盾,但世界不是一直如此吗?这让我想起了电影艺术中对比蒙太奇的手法。我們可以进行小结:跨界术语的运用、通感等修辞的运用、话语的直接引用、造词、对比蒙太奇、以问促思法……当然,方法总不局限于以上几类,学生可以根据自身悟性进行总结,灵活运用。
3.中心概念的提取学习
议论文写作中最好不要太过抽象,但也不能跟日常说话无异,最好是能提取出通俗易懂又个性、具备一定深度的概念,并对它进行个性化的合理阐释,以此作为文章观点的支撑,结合具体论据来对现象进行剖析、理论和实际相融合,既能让文章更有条理,帮助读者用最精炼的方式看到现象背后的本质,还能让文章更有深度,让人眼前一亮。例如:
心理咨询师真学将其比喻为一种“敢爱不敢当的纠结”。她告诉中青网记者,所谓“敢当”就是敢于在爱情中作出承诺,包括投身于一份感情的决定及维持感情所付出的努力。这是爱情“亲密”“激情”“承诺”三部分的重要组成,也是爱情的基本属性。但现在,很多年轻人害怕作出承诺,觉得这会妨碍他们追求一些更有价值的东西。(《“爱而不敢当”背后是什么样的心理》)
作者在这段文字中对年轻人不敢轻易追求爱情的心理进行了分析,并将之命名为“敢爱而不敢当的纠结”,通过对这个概念进行解释,让读者知道何为“敢爱”,何为“敢当”,从而为下文分析其“不敢当”的主要社会原因做铺垫,表达清晰又切中要害,大大提高了读者的阅读效率和收获。
其他文章中还有很多此类概念,比如:“生命的接力”写的是儿子在跑马拉松的父亲患脑瘤去世之后接过父亲的梦想开始跑马拉松,用这个概念来解释,这不仅是马拉松,更是对生命价值的尊重,对亲情的赞颂;比如“截屏时代”,既形象描绘了当下很多人习惯截屏交流的行为,又映射了一些人片面以截屏来批判是非、颠倒黑白的不理智现象;再比如“纸质学习”讲的是书本阅读,又映射了当下一部分人纸上谈兵、脱离实际的主观主义做法;还有“气氛组成员”讲到了当下社会一种盲目从众的现象和心理,相比较“盲目从众”,更具有陌生化效果。
综上,我们也可以总结出一些提取概念的方法:心理层面分析法、类比分析法、行为到本质的延伸法……重点是,这个概念能个性化、有深度,概括一定范围内的现象,突出一定程度的问题。
4.评论用语的创造示范
报纸上的文章多出自专业写手之笔,文笔较为成熟,思想较为理性。中学生若能养成读报纸的习惯,在语言、思想方面的浸淫是十分有益的。比如报纸文章中很多用词颇有亮点,如:
“兴于煤,困于煤”,如何转型发展成了山西经济崛起的一道必答题。
推动产业结构从“一煤独大”到多元支撑。——《绿色税制助增煤炭大省的“含绿量”》
这里的“兴于煤,困于煤”言简意赅,结构对称,读起来有诗的感觉。仔细一看,许多句子涌到脑海“生于斯,长于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还有“一煤独大”跟“一家独大”极为相似。像这种化用诗句、成语的造词就容易让人引起共鸣,印象深刻。
“语姐姐”就是其中之一,她在线上推出的“躺瘦”系列课程,精准地抓住了许多年轻人“又懒又想瘦”的“痛点”,吸引了约2000万人次跟练。——《一些青年为啥愿意为“线上练肉”掏钱》
这里“躺瘦”的灵感大概来自“躺平”一词,但又不止于“躺平”,不仅“躺”,还要“瘦”,方式轻松,效果最佳,最佳广告语非它莫属了。
“书和电视文本肯定是不一样的。读书多自由!可以读到某一个字停下来,想这一段写得真好,然后再往下读;而看电视,你若想一想,情节都过去了。所以做电视节目可能会更浅白一点,找到大众的‘最大公约数。”——《陈晓卿:“朋友圈”在变小,“美食圈”在变大》
“最大公约数”是严肃的数学术语,作者用到“大众心理”层面,产生了陌生化效應,又类比得十分妥帖。
我们仍然可以进行小结:报纸上很多用词都是可以模仿的,比如术语跨界、化用诗句或成语、仿造……
5.优质评论角度的引导
一则材料给大家,多数人想到的角度是相似的,如何在相似的角度中写出新意,或者选择与众不同又切中主题的角度,对考生是不小的考验。因此,考生要有这种角度意识,争取在下笔之前角度先行,赢在起跑线。这需要考生在日常生活中多积累多思考,进行思想和思维方式上的打磨和精进。而新闻时评最大的优点就是切入点直击要害,而且独具个性,能给考生提供一些启发。曹林在《时评写作十讲》中第五讲《评论的角度》中提到“角度不是迷信,角度非常重要”,尤其是在新闻本身关注度不够的情况下,角度的选择可以用来消解旧话题等带来的关注疲劳。报纸时评对角度的要求很高,学生在阅读报纸的过程中便可以优先享受优质角度的学习。例如:
新年第一天,“元旦京港澳天宫对话”,天地连线,多地协同,……送别2021,你好2022!星光不负追梦人,“追”是年轻人的一种生活方式,在新气象中追寻新美好:追看国家主席的新年贺词,追各种跨年演唱会,追2022年照在我们土地上的第一缕阳光,追新年第一次自习,追2022年第一次升国旗。还有,追着天宫飞行的轨迹,仰望我们的空间站,等着与航天专家和在空间站出差的航天员对话。
一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2022新年“元旦京港澳天宫对话”,追梦人的脚步从不停歇,也见证着这个国家的蓬勃活力和年轻人的精气神儿。新年新气象,新年更有新起点新目标新作为,天宫的高度,就是我们梦想的高度。《青年天宫对话,强国有我澎湃人心》
这篇文章从“对话天宫”引出话题,又从“天宫的高度”和“梦想的高度”之间的联系切入,让记叙性的文章瞬间有了思想的深度。还通过对“追”的对象的罗列,对“高度”的个性解读,达到对事件意义的分析,表达了作者积极肯定的立场和态度,将读者带入了较高的思想层面,有很好的鼓舞人心之效。
可以尝试小结,议论文写作的切入角度可以有以下选择:①针对事件的性质、影响切入;②从新闻对象本身角度切入分析表态;③从局外人角度切入分析表态……
6.评论写作价值意识的培养
报纸上的文章都有自己的写作目的,主要是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国民文化自信,或者为了揭示某种社会现象,呼吁关注或提出解决问题的方向。这是报纸的使命所在。因此,作为新闻记者、时评撰稿者心里都要有一杆秤:我的文章要写成什么样子?才能让读者获得一些什么额外的东西?曹林也说过,评论要有附加值,这个附加值就是你这篇评论中独家的信息、独到的判断或者独特的价值认知,或者独特的语言表达方式。总之,就是作者要有读者意识,要写有价值的文章。这一点对于考生来说十分重要,如何写出价值、写出光芒,写出自己的成就感,是至关重要的一点。例如:
烟火日常里,愿天真不老。中年女性就该从心底里拥有自己,任何尊严和情绪都不该被“囚禁”。她们有资格爱恨.分明,唱着想唱的歌,信步走向自己好奇的光亮处。(《小敏家的仙火气》)
作者尝试为中年女性发声,呼吁社会关注,提倡当事人本身应以自尊自强的心态去应对社会目光,过好自己的人生。这种为社会弱势群体发声的文章最能引起当事人群体的情感共鸣,是真正意义上的“为民写作”。再比如:
除此之外,对于一个良好社区的期待,除了我们“想要什么”,还有我们“不想要什么”,比如那些经常被投诉的“扰民的KTV”“遍布狗屎的街心公园”。如何在现有的秩序上做减法与调整,对于正在各地进行的城市更新,或许同样是一个值得思索的问题。(《步行十五分钟你能找到什么样的生活》)
这个片段可以看出作者针对的是实实在在存在于百姓身边的生活问题,直接关系到老百姓的身心感受。呼吁关注,提倡政府整改,引起市民反思,共同创造和谐美好生活,目的明确,又非常实用,没有半点空谈。
我们可以由此总结出两点:为弱势群体发声、以问促思。当然还有很多,学生可以自己在阅读积累的过程中形成自己个性化的方法总结,只要养成习惯,不怕没方法。
最后,我们要强调的是,针对读报纸过程中部分学生以娱乐为目的的行为,只看故事不积累素材;或只抄几句话不思考其所以然;或抄完压箱底不应用——毛泽东所说的教条主义,缺少的是实事求是、有的放矢的精神,我们要持警惕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