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教融合视角下高职院校“三教”改革的现状与对策研究

2023-06-28 07:16郭梅姜仁安
现代商贸工业 2023年12期
关键词:三教改革产教融合对策

郭梅 姜仁安

摘 要:职业教育做为一种类型教育,其根本目标是为社会培养高质量技能型人才队伍、为国家培养支撑现代化强国建设的产业工匠。所以三教改革应结合产业需求,以产教融合为出发点,建设职业化的教师队伍,出版符合岗位需求的多样化职业教材,探索适应多元化生源结构的创新教法,为推进我国职业教育发展不断探索新路径。

关键词:产教融合;三教改革;对策

中图分类号:F23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3.12.049

0 前言

黨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职业教育的发展,组织发布了一系列职业教育的相关政策和实施方案,不断推动着职业教育的有序和快速发展。例如:颁发的职教20条和国家层面启动的“双高计划”,都为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另外,随着职业教育被定性为类型教育,也可以有本科、研究生等不同的层次类型,并且部分高职院校职业本科已陆续推出成功案例,这都为职业教育未来的走向指明了前进的方向。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又进一步强化了科教兴国、人才强国的战略思想,本着职业教育为社会培养高质量技能型人才队伍、为国家培养支撑现代化强国建设的产业工匠的目的,在职业教育改革中,为了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教师、教材、教法的三大要素,如何基于产教融合的视角实现改革的新突破就成为了我们职业院校亟待解决的问题。

1 “三教”改革的现状分析

1.1 教师队伍现状及面临的问题

1.1.1 高职教师师资队伍数量不足,且具有职业背景的占比较少

目前各高职学校很多都存在因高职学校的快速发展,师生比不满足要求,比例过大的情况。很多学校出现教师队伍短期快速扩招的情况,有很多都是应届的博硕士生,导致教师中年轻教师较多、直接来源于高校的较多、职业能力不足,致使职称结构、专兼结构等均不够合理。

1.1.2 “双师型”教师职业能力不足,双师证实际含金量较低

高职院校教师企业工作经历少 ,尤其新教师基本没有职业经历;兼职教师普遍也是以其他学校专任教师为主。虽然各省的教育厅都有自己制定的标准并颁发“双师证”,但基本是以教师考试获得的行业资格证等级去衡量,往往高学历在考试中见长,却不一定真的能达到实操的要求,含金量相对较低。

1.1.3 职教师资培养体系不完善

目前,各学校高职教师职业培训还停留在碎片化、不连续、尚未形成体系化的程度。教师们往往花费很多时间,却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主要是由于没有健全的培养体系,培训内容随机,教师职业培训变成疲于完成指标和任务,缺乏从产教融合角度上的职业提升设计,使得教师逐渐对培训的热情和主动性下降。

1.1.4 校企双向人才流动存在制度障碍

目前为了尽快解决教师结构不合理的状况,各高职学校主要采用一方面直接引进企业技术人才和能工巧匠进入学校任课并指导学生实践,另一方面采用派出高职教师到企业进行企业实践和挂职工作,使教师实现职业化转变。但是目前因为管理制度的限制也没有明确的对接政策导致相互兼职制度落实困难,人才的流动不顺畅,使教师的结构调整受到局限。

1.2 使用教材的现状及面临的问题

1.2.1 教材普遍缺乏产教融合的职教特色

目前高职院校都在开展转型的尝试,原有的培养模式大都延续普通高校的培养模式,没有突出类型教育中职业性的前提,产教融合融入特征不够,致使教材内容还是讲原理重理论、晦涩难懂、职业指导性不强,不能直接对接岗位需求,使得教材特色不鲜明。

1.2.2 教材内容普遍不适应高职学生学情特点

高职学生因为目前生源来源多元化,普遍存在独立学习能力较弱,文化水平不高,如果是学习专业知识繁琐、较难理解的晦涩教材,会让学生看了就望而却步,根本不能达到高职学生自学与阅读的目的。教材的编写应站在一线工人的岗位角色上,放眼岗位需要的职业知识,以简单易懂的方式来撰写,彻底进行产教融合理念的融入。

1.2.3 教材形式仍然缺少以产教融合为根本的创新

目前所用教材大部分都依赖于出版社出版的统编规划教材,缺乏具有职业特色的校本教材,更缺乏适合于混合式教学的“立体式”教材。一些如工作手册式、活页式教材等新形式的教材虽然存在,但只存在于个别专业,还没有大面积开发应用,急需学校和企业共同进行开发和创新。

1.2.4 教材选用管理机制有待完善

目前高职教材的选用还没有完全贯彻职业化,各学校目前主要是规定尽量选择三年以内出版的国家规划教材,大部分学校都在按这个标准执行,但实际使用中又有很多问题。例如:国家规划教材大部分都是按过去高等学校教材体例下的延续和改版,每次改版变动不大,只是修正和补充新规范、新标准、新方法,没有从岗位需求的职业化角度进行知识框架的整合和重构。另外由于生源结构在不断变化,各学校地域又存在很大的行业差异,所以越来越不能充分发挥教材专业指导功能。

1.3 应用教法的现状和面临的问题

1.3.1 没有深入贯彻产教融合理念进行教法改革

当前,高职院校的课堂教学上,许多教师仍然以理论知识的学习为重点,以讲授知识为主,不符合学中做、做中学的产教融合理念,存在理论与实践脱节的情况。

1.3.2 没有完全根据高职学生学情特点进行系统教法设计

近年来,由于国家政策的调整,高职生源越来越复杂多样,所教学生的基础文化素质出现参差不齐。这使得许多高职教师很难马上适应目前的学情状态,由于教法没有创新,教学形式落后,造成课堂教学效果不佳。

1.3.3 “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较难改变

教师常常以自我为中心,习惯性采用讲授式教学方法,只按自己的想法去教,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不到充分的体现,不利于学生的个性化及创新能力培养。

2 高职教育实施“三教”改革的思路与对策

2.1 教师要从岗位需求出发注重全面提升自身职业素养

2.1.1 通过校企融合优化教师结构,提升整体职业素质

随着党的二十大“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方向的指出,对职业教师的职业素质要求会越来越高。想要培养出未来优秀的大国工匠,职业教师自身就更要成为一名出色的“师傅”,成为学生职业的领路人。作为职业教师必须有良好的师德、过硬的职业素质。另外为了达成职业院校教师结构的合理,必须实现教师队伍的校企融合。在师资队伍建设中,可以采用直接向企业招聘引进需要的职业人才;另外对现有专业教师进行职业化培训,齐抓共进提升教师岗位能力和企业实践能力。

目前,因为很多院校进行精细化管理和“双高”建设。教师不但要授课还要完成建设任务,学校应科学安排教师工作任务,更有目标的让教师参与顶岗实践和培训,让教师有充分的时间进行职业岗位轮训和职业能力素质提升。同时鼓励教师通过亲身实践进行总结,使教学内容对接企业需求、使学生接受的职业教育紧密联系企业,并走在技术前列。

2.1.2 系统化培育双师教师,提高双师比例

全面实施职业教育教师队伍双师化建设,为了达到双师的高质量培养,首先需要梳理出政府、行业、企业三方共同认可的“双师型”教师标准。 校企政三方共建实践基地,共建教学团队,依据三方认可的双师标准对教师进行系统化培训学习、考核,多方齐抓共进通过企业的产业导师带动职业院校教师教师全面有效有的放矢提升双师素质,进而实现“双师型”教师占比 50%以上的合格标准。

2.1.3 以产教融合为根本,完善行之有效的师资职业培训

目前以产教融合为根本、依托职教集团行业优势实现校企共培共育是师资职业培训的有效方式。目前很多高职院校做出明确规定,要求专业教师必须每年至少1个月,5年一周期的企业培训制度。学校应该通过不断设计、完善职教教师培训体系,激发教师投入企业挂职锻炼的热情。形成系统化的培养机制,从德和能多方面综合设计培训内容和培训体系,切实达到提升教师职业能力的目标。

2.1.4 构建高职院校校企双向人才流动的畅通渠道

建立教师动态管理机制,建立企业技术能手与高职院校教师相互兼职、双向流动制度,构建由企业高级管理者、能工巧匠和高职教师共同组成的教师团队,逐步打通行业企业能工巧匠和高技能人才的引进渠道。

2.2 教材改革要以达成产教融合为目标,切合高职教育实际

2.2.1 教材的内容改革

教材内容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根据与企业专家调研的本专业学生对接的工作岗位、参加的大赛和1+X证书的情况,精准分析本课程对接的职业岗位能力需求,做好课程模块内容的设计,达到有的放矢打好基础。教材的内容要打破学科体系壁垒,适应行业职业需求,制定以岗位需求为主线的课程标准。另外教材内容要保持先进性,及时跟进行业新技术、新工艺、新流程和新规范,目前反响比较好的是新型活页式、工作手册式教材并配套开发信息化资源。

2.2.2 教材的形式改革

教材形式应百花齐放适应职业特色和教学需求,可以根据课程性質不同、考虑生源的特点,采用形式各异的教材。同时利用数字化、信息化资源和现代网络信息技术,建立动态化、立体化、数字化的教材和配套的教学资源。

2.2.3 教材的编写要体现职业化需求

高职教材的编写要符合职业化特征需求,要区别于本科教材重理论推导、概念阐述的特点,更侧重于职业岗位培养。教材的编写应采用校企合作开发,企业专家参与教材全过程编写与审核,使教材更贴近岗位需求更具有职业教育特色。另外,因为目前高职生源多元化,本身素质良莠不齐,为达到教材的指导性功能,形式上要灵活多样,比如使用新型活页式、工作手册式教材,编写语言上要通俗易懂、简便易学,专业知识上要不断更新、紧跟产业发展的最新变化,使教材始终不过时。

2.2.4 教材选用的管理要严格

为了满足学生使用优质的教材的目标,教材的选用应形成完整、系统、严格的审批流程。高职院校应成立设置专门的部门和人员,负责对教材建设与选用进行专业的管理。在教材选用的审核中如果出现问题,要及时进行纠正和指出,并帮助老师重新遴选加以修正,力求保障教材的优质和实用。

2.3 教法要考虑产教融合的切入,符合高职生源实际

2.3.1 教法的选择要适应高职学生学情特点

首先,在进行教法的选择和设计时要进行学情分析,根据学情进行内容的重构与选取,在理论教学上遵循“必须”“够用”原则,不必过于追求理论体系的来源推演,更应偏于实用。教学中应遵循“以学生为中心、以能力培养为跟本”的理念,教法也应多考虑高职学生的职业特色。教师不但要知道自己如何去“教”,还要了解学生如何能“学”,要注重知识的针对性、简约性和应用性,要采用适宜高职学生特点的、直观有效的方式方法,激发学生学习专业内容的兴趣,在教授过程中要融入思政内容,潜移默化的熏陶教育,从而更好的提高教学效果。

2.3.2 打造以职业能力培养为目标的教学设计

课程模块和任务的设计是基于客观分析学生知识基础、认知能力、学习特点、专业特性等,从总体学情入手进行课程大方向的教学策略设计,以具体工作任务为引导,完成任务有具体可检验的成果,任务之间具有逻辑关系,或相互补充,或互为前提,或逐步递进,或因果分明,有利于重难点知识的吸收、理解和突破。 要以能力为本位,遵循职业技能形成的规律。

2.3.3 创新职教课堂教学形态

职教课堂应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提倡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实现全过程控制。课程根据信息平台评价成果进行分析,平台及时双向反馈信息,激励学生参与讨论和寻找问题的答案,同时教师根据反馈调整教学策略。根据学生的理解能力,督促和鼓励学生应用掌握的知识解决类似的专业问题,提升学生专业能力。利用信息化平台提问、抢答、讨论等多样化功能引导学生完成学习,实现课前、课中、课后的全方位管理并积极探索适合高职学生特点的教育方式,

3 结语

目前,职业教育进入了飞速发展建设的阶段,“三教”改革更是职业教育内涵建设的重中之重。通过总结可以看到职业院校在“三教”改革方面依然存在很多问题,只有在建设中不断的总结经验和创新实践,才能完成真正的高职院校的职业化转变。

参考文献

[1]曾凡远.高职院校深化“三教”改革探究[J].教育与职业,2020,24:6265.

[2]陈春梅.“1+x”证书背景下高职院校“三教”改革的内涵与路径[J].南方农机,2020,(09).

[3]李晓,王斯敏,蒋新军,等.今天,我们怎样培养高技能人才[N].光明日报,20200709.

[4]朱丹,江宏.适应高职类型教育特征.深化“三教”改革[J].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1,(03).

猜你喜欢
三教改革产教融合对策
诊错因 知对策
财务管理教学发展的趋势研究
基于产业集群的职业教育“三教改革”人才培养创新研究
对策
借扩招契机促办学改革
找准症结破解难题
面对新高考的选择、困惑及对策
防治“老慢支”有对策
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院校“双师型”青年教师队伍建设研究
校企协同应用型软件人才培养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