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日 海日 王伟 白雪 崔媛
摘 要:立足电气工程综合课程设计课程的特点,将关联性强的思政元素融入到教学实施环节,在培养学生专业知识、实践能力的同时培养学生的职业伦理,以期使学生能完成电网中非连锁故障的完整处理流程,激发学生对行业规范、标准的学习动机,树立良好的职业素养,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为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高校一线专业课授课教师提供思政教学融入工科专业课的教学设计的新思路。
关键词:课程思政;课程设计
中图分类号:TB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3.12.085
0 引言
基于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的育人目标,以及教高[2020]3号教育部关于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的通知中对专业教育课程的要求,各应用型高校致力于挖掘和提炼专业知识体系中所蕴含的思想价值和精神内涵,在增加课程的知识性、人文性,提升引領性、时代性和开放性方面取得了一些成果。
现阶段,对于课程思政学理部分的探讨比较热烈。尤其是,专业课程的思政教学相比与马克思主义教学部的思政教育具有“隐性”的特点。如何将专业课程的“隐性德育”通过教学设计、学生的参与、教师的引导、融合等环节将“隐性德育”转化为“显性德育”的同时又不会太过刻意是对专业学科教学的较大挑战。“学科德育”只要提炼出专业知识体系中所蕴含的思想价值和精神内涵,在教学设计时就提前设定好,结合专业知识点或案例穿插性地自然融入“课程思政”的教学内容,既不占用太多的课堂授课时间,又充满趣味性,做到“润物细无声”的思政教育效果,而不是脱离专业知识讲“思政”。部分文献讨论了专业课程、实验教学中的思政环节及融入课堂的方法。但对于“课程设计”这类集中实践教学的讨论却不多。
本课程总体改革思路是紧扣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培养目标,探索以学生行为的正向强化为教学目标,通过自主型、共同解决问题型两种类型的项目训练达到“学科德育”。既,“行为导向,项目驱动”为教学模式的课程改革。
1 电气工程综合课程设计教学的实施策略
1.1 教学目标策略——三维多元化
基于社会层面和个体层面的需求,从知识能力、行为过程、情感价值三个维度考虑来构建适合“行为导向+项目驱动”教学的目标体系,进而分解培养目标,确立具体的思政教学目标。确定了学习目标就可以以“学生为中心”来设计教学,做到同时关注个体的知识能力发展、行为和情感表现,让学生在实训过程中构建新的认知,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的同时培育其情感和价值。
电气工程综合课程设计课程的知识能力目标为:克服传统课程知识条块分割、实践能力培养不足的弊端,期望学生综合运用几门课程所学知识,相互依托,共同完成系统的功能要求。具体目标如下:
(1)能够读懂故障录波图,并正确描述故障相、故障类型及继电保护装置、备自投装置、低频减载装置的动作情况;
(2)具有倒闸操作票的填写及模拟演练的能力;
(3)能够掌握PSCAD仿真软件的基本操作,并在PSCAD仿真环境中完成线路故障模拟及继电保护装置动作的仿真实验。
电气工程综合课程设计课程培养的行为目标如下:(1)标准化操作;(2)规范化作业。
电气工程综合课程设计课程不仅培养应用型高校高年级本科学生的专业的知识能力,还应该培养职业素养。具体如下:
(1)培养学生“制度敬畏与遵守”的意识、安全意识。
(2)认真负责的职业道德。
1.2 教学内容策略——模块项目化
在教学改革中,我们综合考虑了社会对“职场人”的需求、教学大纲和学生情况等三个方面的因素,设计出了4个大模块和12个子项目,如表1所示。并且,构建起一个由自主型实践到共同解决问题型实践的层次分明逻辑严谨的多项目教学体系。以“显性”知识能力培养项目来支撑“隐形”的行为过程、情感价值的教学目标。
1.3 教学设计策略——四环行为化
在教学设计中,可以把“共同解决问题型项目教学”过程分为 “准备—实施—控制—报告” 四个环节,让学生“在学中做,在做中学”,做到 “以理导行、行动导行、情景导行和情感导行”,通过项目行动获取“制度敬畏与遵守”的意识、安全意识、认真负责的职业道德。下面以几个核心环节来介绍如何对学生的行为过程进行干扰。
项目准备环节由学生通过检索相关材料、阅读资料等方式先对项目设定的内容进行初步的了解,以便学生在后期的实践过程中整合知识内容。
项目实施环节以小组为单元完成。先由学生自主完成任务的分解与派发,保证所有学生均参与到实践中。基于不同的教学目标,在项目的实施中可灵活采用案例教学法、角色扮演教学以及模拟教学法。
项目控制环节由教师主导完成,在项目实施的过程中对学生的行为进行干预。带课教师必须全方位地关注学生的行为,如学生是否积极参与活动,是否能认真倾听同组学生的发言,能否勇于质疑并提问,能否意识到操作的不规范性等。并且,带课教师需要及时、真诚地指点学生的操作行为,教其验证操作是否标准化、作业是否流程化的基本准则,积极引导学生成为具有责任意识的“职场人”。让教师动态地引导、调控整个教学过程。
项目报告部分主要由课程设计报告、仿真实验报告、实训实验报告组成。
2 电气工程综合课程设计课程思政案例
2.1 安全教育融入思政
由于该课程开设学期为学生入校后的第7个学期,正是学生开始求职、即将步入社会前的时期。不同与以往的课程,该课程在进行安全教育的同时加入思政元素,以期培养学生的“制度敬畏与遵守”的意识、安全意识。本课程的安全教育环节包括实验室制度教学、电力行业安全规程教学以及电网安全事故案例分析等3个项目。
首先,在实验室制度教学中引导学生正确的使用电气设备的同时做好“制度遵守”的教育。以带电作业的实验事故为案例来教导学生要正确、谨慎地进行实验操作。例如,违反操作规程造成漏电触电和电弧火花伤人的实际案例、高速运动的设备因不慎操作而发生碰撞或挤压,导致设备受损的实际案例等。
其次,在对学生进行电力行业安全规程教学时,以实际案例为例讲解总则中的每一个条例。使得学生明白,每一个安全规程的条例都是工作经验的总结和血的教训。
最后,在电网安全事故案例教学中以新入职员工参与工作发生事故的案例为切入点,提供材料缺省的电网安全事故案例的报告,让学生对材料进行初步的分析,并找出事故的原因、预防此类事故的方法。以“学生为中心”去分析电网事故案例,将学生带入到案例模拟环境,促使学生思考“如何做才能避免此类事件”,更进一步树立学生在进入职场前的“制度敬畏与遵守”的意识、安全意识。
2.2 实践教学
由于电力行业在作业流程化、操作标准化的两方面较其他行业有显著的特点,在学生就业前就应该树立其行业规范和标准意识,有助于学生尽快进入职业角色。
首先,让学生观看“工作好习惯”等电力企业的职业培训视频,在做好安全工器具使用、电力专用车派车、出车安全等方面的认知教育。然后,逐渐将学生代入到电力工作的模拟环境,学生自主分工,扮演不同角色来模拟电力行业中的倒闸操作、投退继电保护压板等工作。在模拟演练的过程中,仔细观察学生是否“核对—再核对—确认—操作”的流程,学生是否在履行“监护制度”。其中,倒闸操作任务必须按操作票中的顺序依次进行,不得跳项、漏项,不得擅自更改操作顺序。
其次,作为电力行业工作者应具备更强的责任意识,在完成某个具体工作时应使用“派工单”方案,并按照派工单的内容按照步骤完成工作。每一个实验都是一次思政教育的环节,可以通过不断的强化,培养学生的标准化操作、流程化作业的行为。
2.3 仿真软件教学
在完成事故案例分析、电网责任定级等两个项目的项目教学后,引导学生完成PSCAD仿真环境下距离保护的整定与调试工作。该工作需要对整定系数进行理论计算并通过仿真实验来验证其正确性。学生在整个过程中需要通过协作、讨论、辩证的方法才能找出最优的整定方案。在整个过程中,学生可以观察出如果整定错误可能造成事故扩大的現象,学生可从中吸取经验。在下一次整定调试中引导学生认真负责的完成整定调试工作,进一步强化学生的认真负责的职业道德。
3 教学效果分析
电气工程综合课程设计课程自2020年开设以来,由于课程难度大、学生专业基础薄弱、实训设备少等多方面原因,课程的报告成绩较低。笔者从2021年开始尝试将“隐形德育”引入专业课以来,逐渐引起学生的认同,反映到报告成绩中可以看出,2021年以来,电气工程综合课程设计课程的报告成绩逐渐提高,电气工程综合课程设计历年成绩如表2所示。
4 结语
电气工程综合课程设计具有专业性强、涉及专业知识多、操作设备多等特点,如何修正学生的行为,激发对行业规范、标准的学习动机,树立良好的职业素养,并完成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发挥课程的德育功能值得探索。从培养目标出发,基于个四个思政教学目标建立了四个教学模块,通过“由浅到深”的循序渐进地强化行为,最终得到学生的规范行为和情感认同。经过两个学期的实践表明:思政元素合理的融入该课程促进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了教学效果,具有可行性和有效性。
参考文献
[1]刘雪莉,高圣伟,李阳,等.课程思政在电气专业课程中的实践与探索[J].学周刊,2022,(31).
[2]柳影,郑述芳,陈星宇,等.OBE理念下高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有效措施——以“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课程为例[J].西部素质教育,2022,8(01).
[3]周伟,黄薇,李春兰,等.“课程思政”在电气类专业核心课程中的实践效果分析——以新疆农业大学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为例[J].南方农机,2021,52(13).
[4]蔡军.课程思政在控制类专业实验课程中的研究与实践——以自动化与电气工程类工程实验课程为例[J].高教学刊,2022,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