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晏 李吉人
摘 要:跨校修读学分是加快高等教育数字化转型,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的有效途径。以工程力学课程为例,阐述了跨校修读学分教学模式对比传统教学模式存在的优势,分前期准备、课前预习、课堂互动、课后答疑和课程考核五个阶段开展跨校修读学分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实践证明,跨校修读学分教学模式能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综合能力,对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跨校修读学分;工程力学;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TB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3.12.084
0 引言
为了进一步推动开放办学,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推进课程教学改革,辽宁省教育厅于2014年发布《关于开展普通本科高校大学生在线学习跨校修读学分试点高校申报工作的通知》,辽宁省普通高校的跨校修读学分工作正式启动。
跨校修读学分,是指以第三方网络教学管理平台为依托,用课教师以建课教师提供的线上课程为资源开展课程教学,学生取得学分后,经用课学校和建课学校审核后给予认可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
众多高校学者参与到跨校修读学分教学模式的实践研究中,从建课方或用课方角度对课程建设、课程教学、课程考核、教学效果、改进措施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有益的探索,为高等院校跨校修读学分教学改革工作提供了参考。
1 课程特点
工程力学作为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在课程教学体系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其教学效果的好坏直接影响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课程内容主要包括静力学和材料力学两部分,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掌握力学基本概念、力系的简化和平衡、轴向拉伸和压缩、扭转、弯曲内力、弯曲应力、梁弯曲时的位移、简单的超静定问题、应力状态和强度理论、组合变形、压杆稳定等知识,掌握构件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计算,培养学生分析、解决工程问题的能力。工程力学理论性强,与工程实际联系密切,各章节内容层层递进,且涉及大量的公式推导和公式应用,需要学生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若前期知识点掌握不扎实,影响后续章节的学习,是学生本科学习期间公认挂科率高的课程之一。
2 传统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
传统教学模式以教师为主导、教学目标明确,具有其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随着慕课时代的到来,在新工科建设背景下,单一的传统教学模式不能满足以学生为中心的现代教学理论,影响课程教学效果以及对学生工程能力的培养。
2.1 教学内容多,课程学时少
工程力学教学任务重、教学内容多,然而,随着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化,该课程的学时数却在减少。为了完成教学安排,教师把大部分时间用在了基本概念的讲解和公式推导上,剩余的时间用于公式应用和例题讲解,课堂互动少之又少,更别提与工程背景的联系了。
2.2 师资队伍固定,教学资源有限
课程的授课教师安排好后,一般情况下一学期都不会变动,虽然采用了课程组集体备课的形式,但不同老师授课还是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工程力学经过多年的课程改革、建设,教学资源不断丰富,但校内优质教学资源毕竟有限,不可能满足所有学生的需求。
2.3 期末考试成绩占比大,考核形式单一
传统的考核方式是以期末闭卷考试成绩为主,这让部分同学抱有侥幸心理,平时上课不认真听讲,学习任务能拖就拖,期末考试前临阵磨枪。但工程力学内容衔接紧密,前面章节学不好,后续的知识点根本无法掌握,导致考试成绩一塌糊涂。即便通过突击复习通过了考试,但对知识点的掌握也不扎实,对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无法形成有效支撑。
3 跨校修读学分教学模式的优势
跨校修读学分平台以省内高校精品资源共享课为依托,将先进的教育技术手段与课程充分融合,体现了在线学习与课堂教学的有机结合。
3.1 线上学习自主灵活
跨校修读学分课程作为线上资源,学习时间自由,学习地点不固定,学生可以充分利用课余碎片时间完成学习任务,自主性和灵活性大大增强,有效缓解课程学时少,内容多的矛盾。课程回放便于学生及时复习总结以及难点问题的反复斟酌。
3.2 领略名师教学风采,共享优质教学资源
跨校修读学分平台汇集了省内高校优势专业的优质课程资源,代表了开放式、网络化、互动式的教学模式,这种新型教学模式能够增进高校教师之间的经验交流,使学生领略名师教学风采,感受他们的教学魅力,缓解高校师资不足的压力,同时实现优质资源共享,促进教育公平。
3.3 优化过程性考核,丰富课程評价方式
跨校修读学分平台可以根据学生线上的视频学习时长、作业正确率、参与讨论情况等项目自动计分,与线下考核和期末闭卷考试相结合,从学习态度、学习内容、学习方式、学习效果等方面展开,将形成性评价贯穿于学生课程学习的全过程,科学全面地评价学生。
4 跨校修读学分实施过程
工程力学课程的建课方为东北大学,课程的用课方为辽宁科技大学,跨校修读学分在学堂在线网络学习平台进行。工程力学课程资源丰富,建课方对知识点进行了碎片化处理,每个视频时长控制在10分钟左右,不会让学生感到枯燥无味。课程实施以线上学习为辅,线下课堂为主,主要分五个阶段展开,实现线上、线下的有效融合。
4.1 前期准备阶段
选定课程后,建课方教师与各个学校的用课方教师组建教学团队,共同备课、研讨课堂教学方法和手段,针对课程内容和课程使用情况进行讨论,及时更新教学资源。
开课前,用课方教师将学生的姓名和学号按规定格式发给平台联系人,以便于学生的身份绑定和登录。
4.2 课前预习阶段
教师在平台上提前发布任务公告,要求学生在指定时间前完成。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有问题的同学可以在平台讨论区进行提问,鼓励同学间互相答疑,对于没有解决的问题,教师会定时在讨论区进行指导。
借助于线上资源,使学生提前了解课程内容,对于自学中遇到的问题,能与同学、老师进行有效沟通和交流,准确表达自己的观点,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也锻炼了学生的沟通表达能力。
4.3 课堂互动阶段
课堂教学按照测验+答疑+讲解+练习的教学流程进行。为了掌握学生课前的预习情况,首先进行课堂测验,了解学生对线上知识点的理解程度。答疑主要针对线上讨论区出现的共性问题和难点问题进行解答。讲解不再是按部就班的逐一介绍知识点,而是对线上资源的合理性補充讲解。避免线上线下知识点的重复性讲解,节省课堂的宝贵时间。练习是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通过练习能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避免做题时出现“一听就会,一做就错”的现象。了解学生对理论知识点是否掌握,做题是否规范,能否做到举一反三,并进行有针对性的解答。
4.4 课后答疑阶段
课后答疑是课堂教学的延续和补充,针对学生课堂上没有理解透彻的问题,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答疑方式,帮助学生消化吸收知识点。对于简单的问题,通过文字、图片等对学生的疑问进行线上答疑,鼓励学生有问题就问,答疑要热情、及时;对于难点问题,或者需要面对面才能解决的问题,采用线下答疑的方式,每周在固定的教室、固定的时间段解答学生疑问。
4.5 课程考核阶段
为了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课程考核贯穿于学生课程学习的全过程,科学全面地评价学生自主学习、掌握知识、动手实践和分析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根据课程目标,制定课程考核方式和课程评价方法。课程评价结果=平时成绩×40%+实验成绩×10%+期末成绩×50%,成绩考核内容及权重分配如表1所示。
5 跨校修读学分实施效果
跨校修读学分教学模式的实施,开阔了教师和学生的视野,进一步推进课堂教学改革和建设,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沟通表达能力、分析和解决工程问题的能力,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工程力学课程两学期的授课人数为139人,统计学生各项成绩得分情况如表2所示。数据显示,学生观看视频得分率最高,达到92.7%,讨论得分率为91.2%,测试题得分率达到82.6%。可以看出,学生很好地完成自学、讨论和自测,跨校修读学分有效减轻了课堂压力,对线下课堂起到了明显的辅助作用。跨校修读学分实施期间,不断优化课程内容与教学设计,完善教学组织与管理,经过几年的精心建设,工程力学课程获批2022年辽宁省一流本科课程。
6 结语
实践证明,跨校修读学分教学模式实施后,课堂抬头率提高,学生积极参与互动,大胆提问,综合能力稳步提高。课程改革没有终点,需要不断创新和持续改进。在今后的课程建设中,重视学情分析,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开展线上、线下教学,提高教师团队凝聚力,保障教学资源优质性,实现教学组织灵活性,落实课程考核全面性,实现跨校修读学分线上、线下教学模式的深度融合。
参考文献
[1]高丽娟,顾婷婷,朱亚明,等.新资源背景下物理化学跨校修读学分教学[J].中国冶金教育,2021,(1):4345.
[2]战松,刘超.“互联网+”背景下跨校修读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以沈阳建筑大学工程经济学课程为例[J].沈阳建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23(6):644648.
[3]朱公志,任福安,夏冬生,等.“互联网+教育”背景下跨校修读学分研究与实践[J].教育现代化,2020(19):127128,131.
[4]祁之秋,李修伟,王凯,等.《植物化学保护》跨校修读学分课程教学模式与实践研究[J].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20(22):129131.
[5]谭晓婷,李洪鑫,杨欣,等.计量经济学课程跨校修读学分模式的实践与探究[J].科教导刊,2020(1):8183.
[6]苌转,吴净.汽车构造课程跨校修读学分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22,(379):130132.
[7]金莉,徐静,罗海艳,等.跨校修读学分课程“程序设计基础:Visual Basic”教学模式研究[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20(4):7678.
[8]杜海玲.教育信息化背景下跨校修读教学新模式研究与实践[J].对外经贸,2020(1):137139,151.
[9]陶然,石悦.慕课时代跨校修读学分课程教学方式改革研究―以大连医科大学特色法学专业“刑事诉讼法”课程为例[J].医学与法学,2020,12(4):40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