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文化建设越来越受到党和政府重视,加强媒体平台建设、傳播优秀文化成为媒体的重要使命。在国家的鼓励号召和受众的支持下,各级媒体平台纷纷开设了相应的文化节目或栏目,在丰富节目形态内容的同时也有力地推动了传统文化的传播。如央视推出的大型文化节目《诗画中国》,在技术、艺术、文化、审美、大众、影视等多元共振中,形成了全新的叙事形态和传播范式,进一步挖掘释放了传统文化的美学价值和传播效能。文章采用文献分析法,从诗歌与绘画共振、科技与文化共振、诗画与艺术共振、艺术与社会共振四个方面入手,分析了传统文化在节目内容中的多维交互、传统文化通过传媒技术的应用在节目中的呈现、《诗画中国》节目的艺术融合创作、《诗画中国》节目的精神内涵和教育意义。文章归纳分析了《诗画中国》在传统文化传播力建设中的成功经验,认为电视文化节目应主动求新求变,丰富节目内容,找准和文化元素的结合点,在坚守经典的同时注重开放创新,这样才能提升节目的传播力和影响力。通过研究,旨在为文化类节目优化传播效果提供一些有益经验。
关键词:《诗画中国》;传统文化;时代传播力;精神内涵;同频共振
中图分类号:G2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3)07-0067-03
课题项目:本论文为2022年度云南省社科联项目“融媒体环境下传统文化传播力的提升策略”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2214690204
央视于2022年推出的大型文化节目《诗画中国》,将中华传统诗画的美学精神与当代审美诉求进行整合,通过全新样态、全新视角的诗画符号,在多元共振中提高传统文化的时代传播力[1]。节目于2022年8月28日开播,于2022年12月收官,全网视频播放量累计达3.1亿次,共收获427个热搜,相关话题总阅读量累计超26.3亿次,不仅获得了国内受众的广泛认可,还赢得了海外平台的广泛赞誉。央视借助与海外华文媒体合作开办的“中国电视”新媒体专区,以专题形式集中推介了《诗画中国》,相关内容在美国、俄罗斯、法国、菲律宾、葡萄牙、意大利、日本、英国等多个国家的华文新媒体平台及社交媒体账号上发布传播,累计浏览量超44万次。之所以能够“一炮而红”,一方面是因为节目以诗画为撬点,借助信息化手段和多元化艺术进行超越性的时代表达,形成了全新的精神内涵;另一方面是因为节目创新了国际传播理念,通过经典绘画作品价值维度的深层拓展,强化了中西文化的内核共振,提升了中华文明的吸引力、传播力[2]。节目巧妙地完成了技术与文化、时尚与传统、雅与俗等的交汇融合,产生了具有艺术超然性、时代超越性的“化学反应”。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形成了极具包容性的文化宝库,而在整个宝库中,诗歌、绘画是最核心的载体,两者是古老且具有生命力的艺术形态,承载着中华文明的演进脉络,蕴含着中华民族的精神品质[3]。诗歌与绘画存在天然的相通性,是个体主观思想和客观认知的整合、升华,正所谓“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两者的有机结合能够释放澎湃的生命力量,而这也是《诗画中国》的一大价值诉求,“诗画共振”成为节目最基本的叙事逻辑以及最基本的特点、亮点[4]。
为寻求诗画共振的最佳契合点,节目组整理筛选了近200幅传统经典绘画作品,并在反复研讨、修改了近20次后,最终敲定60多幅作品,基本囊括了魏晋至明清近两千年间最具代表性的画作,如《韩熙载夜宴图》《五牛图》《溪山行旅图》等。另外,在诗词选择上,节目组从近300首诗歌中整理筛选出了上百首与绘画主题相契合的作品,形成了“诗画共振”的基本模式。
(一)原作诗画的自然诠释
在传统诗画艺术领域,一些画作完成后,作者会为画题词,作题画诗。如《墨梅图》与题画诗《墨梅》、《竹石图》与题画诗《竹石》,都是天然合一的存在,节目组通过舞台演绎、视觉表达对其内蕴表达进行放大即可达成共振。
(二)主题共通下的巧妙呼应
许多诗歌和绘画是互为题材的,如王维的《冬晚对雪忆胡居士家》中“洒空深巷静,积素广庭闲”与《江干雪霁图》的雪景意境相通,相得益彰。节目组安排开卷人许嵩以一曲《纸上雪》呈现出宁静悠远的雪景与怡然自得的心境,完美诠释了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浑圆意境。
(三)经典解读下的全新表达
诗歌与画作之间不存在直接关联,节目组通过深层挖掘,以写意精神为根本依托赋予经典绘画新的诗歌解读[5]。如透过《溪山行旅图》领略“山高水长,物象千万”的宏大志向,从《水图》中思索“上善若水”的哲思内核。
从某种意义上讲,《诗画中国》的“诗”已经脱离了“诗歌”的原本意义范畴,更多是一种诗意的文化指向,与传统绘画的写意精神相契合,是对传统诗画结合的创造性发展[6]。在诗歌与绘画的多维交互中,形成了极具开放性的叙事框架,为节目创新实践提供了更多可能[7]。
《诗画中国》在技术创新上达到了新高度,节目组采用XR(扩展现实)、AR(增强现实)、CG、三维建模、全息影像等技术手段,对现实舞台、虚拟场景、诗画内核进行深层整合,打造了一个极具穿越感、沉浸感的空间场域。在传统文化价值与艺术时代创造的多维碰撞中,“活化”经典绘画作品,创新传播样态,强化沉浸体验,进而达到更具内涵、更加开放的传播新境界,在科技与文化的共振中拓展了传统文化的内容边界和价值边界[8]。
(一)高度还原画中场景
在第一期节目中,为全面演绎有“宋画第一”称号的《溪山行旅图》,节目组与中央美术学院的专家、北京人艺的编导、沈培艺舞蹈团队、崔晓东服装团队以及《忆江南》《金面》的拍摄团队和特效团队等,多次召开策划会,还邀请到了北京人艺表演艺术家李光复和青年舞蹈家朱凤伟、巩中辉共同演绎这场跨越千年的“相遇”。为了构建出范宽笔下的山水画境,节目组邀请了中央美术学院的学生将《溪山行旅图》拆分为近100个元素,进行后期三维特效制作,其中对树木、山石、瀑布等所有元素,都进行了场景还原,真正做到让古画“活起来”。
此外,在对《杂花图》的演绎中,节目组提出了“水墨交响”的全新概念和表现形态,邀请到了清华美院的王之纲团队进行视觉创作,打造了一个虚拟的水墨空间。此外,由清华美院教授陈辉作为美术指导,清华美院博士模拟徐渭的笔法画了200余幅“杂花”笔触细节,最后利用CG、AR等先进技术将笔触动画与视觉空间结合,钢琴家郎朗的表演完全置身于水墨空间中,为受众带来了极具冲击力的沉浸式审美体验,加深了受众对画作的理解和认知。
(二)打造沉浸场域
除了还原经典绘画作品内容场景外,节目组还非常注重利用科学技术对传统文化进行深层赋能,通过多种艺术元素的交融碰撞以及电影级别的后期制作,为受众打造了一个具有多维延展性的诗画“桃源”。如在第三期节目中演绎《货郎图》时,利用沉浸式动画,以孩童视角带领受众走进真实的古画世界,沉浸式感受南宋时期商业贸易的繁荣景象以及独特的风土人情。在对《出水芙蓉图》的演绎中,节目组利用CG技术,将莲花幻化成“芙蓉仙子”,虚幻曼妙,自然而然,极具沉浸感。在演绎《落花游鱼图》时,利用AR技术打造鱼儿自由游走在水中的沉浸式视觉空间,演员们仿佛置身于池塘之中,充分凸显了大自然的灵动之美。
可以说,《诗画中国》通过技术与文化的深层共振,为受众提供了极具视觉冲击和审美冲击的观看体验,在拓展经典绘画作品内容边界、价值边界的同时,延伸出了更深更广的文本意义,真正使诗画“活起来”[9]。
《诗画中国》虽然聚焦于绘画和诗歌两大经典艺术形态,但实际上形成了“以点带面”、自由开放的创作格局,增加了传统文化当代表达的深度和广度[10]。节目从始至终都没有设定任何标签,而是依据不同作品的特点,找到最佳的表达手段和演绎方式,达到了坚守经典且开放创新的创作境界[11]。
(一)注重艺术碰撞
节目不仅融入了音乐、舞蹈、戏曲等艺术样态,还融入了钢琴、武术、表演、音乐剧、木偶剧等艺术手段,为受众打造了一场规格极高的艺术盛宴。如第一期中演绎《水图》时,三名舞蹈演员惊艳的水下舞蹈,完美呈现了12种水形、水意,营造出感悟上善若水的超然境界。又如,在对《杂花图》的演绎中,著名钢琴家郎朗置身于水墨意象空间,通过水墨交响的创意表达,呈现了钢琴黑白键与水墨画黑白晕染之间“等量齐观”的哲思逻辑。
另外,节目组还通过不同跨度的艺术形态与诗画意境进行创新连接,突出了经典绘画作品的美学价值。如在演绎《唐风图》时,开卷人张卫健将《诗经·唐风》中的《绸缪》《有杕之杜》《蟋蟀》三首诗创作成歌曲,舞蹈演员苏海陆在画中世界翩翩起舞,在音乐、舞蹈、诗歌、图画等艺术元素的碰撞中展现了气韵生动之美,为受众打造了一个气象万千的“诗画中国”。
(二)加强横纵解读
除了艺术层面的融合外,节目组还广泛邀请各个艺术领域的专业人士及专业机构参与创作,促进了节目创作的多维升级,增强了传统文化传播的权威性、感召性。如第八期节目中《簪花仕女图》的开卷人是辽宁省博物馆副馆长董宝厚,而《簪花仕女图》正是该博物館的镇馆之宝。在“品卷”环节,节目邀请了中央美术学院院长范迪安、北京师范大学副校长康震,分别从美术、文学两个角度进行深层鉴赏。随后,由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何家英从历史角度对侍女们独特的发型进行讲解。最后,由沈阳歌舞团团长窦强、《簪花仕女》舞蹈编导张杏讲述了舞蹈创编过程的艰辛与创新。如此一来,不仅拓展了《簪花仕女图》的内容边界和价值边界,还加深了受众对古画、舞蹈、历史等的理解和认知,有利于实现深层传承。
可以说,《诗画中国》的视觉表达是在整合多种艺术元素与表现形态的基础上,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了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即在技术赋能下,通过空间与情境转换强化文本叙事性、价值体验性、审美可视性,进而拓展文本价值边界,在传统文化和当代表达之间搭建感知、理解的桥梁,最终促进传统文化的深层传承和长效传播[12]。
中国诗画的美不单单局限于艺术层面,更多体现在精神层面,许多优秀作品都蕴含着作者深邃的人文思考,蕴含着中华民族千百年积淀下来的独特社会观、道德观、宇宙观等。天下为公、自强不息、民为邦本、与人为善、天人合一等,都是传统诗画艺术表达的内核支撑,也是传统诗画联结社会的价值依托[13]。而如何实现诗画艺术与社会大众的共振,是传统文化传播的根本指向,《诗画中国》在这方面进行了成功的探索。
(一)深挖精神内涵
《诗画中国》深挖历史背景和文化典故,明确诗画的精神内核,利用其中的社会教化资源,为当代人提供润物无形、内化涵养的精神滋养[14]。如在演绎《五牛图》时,节目组通过创意动画手段,完美再现了神态各异的耕牛,不仅为受众描绘了一幅和谐自然的田园图景,而且彰显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的精神品格。节目透过诗画表象的山水、色彩、灵韵等,向受众传达中华文明独特的美学文化、精神品格,在跨时空的精神共鸣中深刻体悟作品的筋骨、温度,从而感染人、塑造人,最终完成间性的道德教育。
(二)践行社教职责
节目组非常善于借助多元化传播矩阵,促进节目文本意义的大众创造性传播,以达成更为广泛的社会共振,提高传统文化传播力[15]。如获得第35届金鸡奖最佳女配角奖的齐溪,在《诗画中国》第八期演绎《仿杨大章画〈宋院本金陵图〉》时,以画中古人的视角带领受众游览金陵。节目播出后,齐溪发布微博表示,节目组对原画的场景还原、造型还原令人印象深刻。通过名人效应的带动,进一步扩大了节目的影响范围,提升、拓展了传统文化的感召力和育人维度。
《诗画中国》在传统文化传播方面的创新实践,具有非常重要的学习意义。在诗歌与绘画、科技与文化、诗画与艺术、艺术与社会的多元共振中,深入挖掘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在多维度的交互联结中拓展内容边界和价值边界,是未来传统文化传播实践的重要方向。
参考文献:
[1] 李建.采编良性互动,提升新闻传播力[J].新闻战线,2023(4):85-86.
[2] 董子铭.提升优秀传统文化传播力和影响力的四川方略与实践[J].四川戏剧,2019(11):151-153.
[3] 马凯.网络场域下黄河文化传播力提升策略研究[J].新闻爱好者,2022(12):58-61.
[4] 冯君.新媒体对文化传播力的影响及提升机制研究[J].辽宁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2):85-87.
[5] 张雅茹.中华文化国际传播力问题与对策[J].文学教育,2021(5):154-155.
[6] 胡键.文化要素跨境流动与中国文化传播力提升[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20(4):11-17.
[7] 薛哲,严艳璐.江南文化品牌传播力评估与提升:基于六类媒体的分析[J].中国经贸导刊,2020(6):31-33.
[8] 谈国新.科技提升我国文化传播力研究[J].理论月刊,2020(7):109-116.
[9] 曾国明.论新媒体对文化传播力的影响与提升[J].传播力研究,2019(5):14,16.
[10] 李唐.新媒体对文化传播力的影响与提升探究[J].视听,2017(11):131-132.
[11] 赵璇,许佳宾.高校官方微信公众号传播力提升策略研究:以河南某高校为例[J].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21(2):35-37.
[12] 高晓君.新媒体对文化传播力的影响与提升探讨[J].新媒体研究,2017(7):95-96.
[13] 刘舒慧.新媒体对文化传播力的影响与提升作用探讨[J].才智,2017(17):247.
[14] 董佳艺.新媒体对文化传播力的影响与提升的思考[J].新闻研究导刊,2017(6):63.
[15] 丁振.新媒体视角下文化传播力的形态分析[J].新闻传播,2017(16):4-5.
作者简介 李超,研究方向:文化传播、艺术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