痖 弦
宣统那年的风吹着
吹着那串红玉米
它就在屋檐下
挂着
好像整个北方
整个北方的忧郁
都挂在那儿
犹似一些逃学的下午
雪使私塾先生的戒尺冷了
表姊的驴儿就拴在桑树下面
犹似唢呐吹起
道士们喃喃着
祖父的亡灵到京城去还没有回来
犹似叫哥哥的葫芦儿藏在棉袍里
一点点凄凉,一点点温暖
以及铜环滚过岗子
遥见外婆家的荞麦田
便哭了
就是那种红玉米
挂着,久久地
在屋檐底下
宣统那年的风吹着
你们永不懂得
那样的红玉米
它挂在那儿的姿态
和它的颜色
我底南方出生的女儿也不懂得
凡尔哈仑也不懂得
犹似现在
我已老迈
在记忆的屋檐下
红玉米挂着
一九五八年的风吹着
红玉米挂着
1957年12月19日
或许化用戴望舒《我的记忆》中的诗行可以更好地理解痖弦的《红玉米》,“我的记忆是忠实于我的,/忠实甚于我最好的友人。/它生存在那串红玉米上,/它生存在私塾先生的戒尺上,/它生存在桑树下表姊的驴儿上,/它生存在外婆家的荞麦田上……”
在《红玉米》中,从诗人不曾去过的过去(“宣统那年”)到写作这首诗时的现在(1957年12月19日),再到即将迎来的未来(1958年),故事时间足足有半个世纪,远远长于诗人的话语时间;在这五十年时间的洪流中,有社会的发展——从清王朝覆灭到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有空间的转换——诗人从“北方”到“南方”的辗转;有生命的枯荣——从“祖父的亡灵”到“我底南方出生的女儿”;有华年的流逝——从“一点点凄凉,一点点温暖”的童年到“已年迈”的如今。1932年出生的痖弦在写作《红玉米》时不过25岁,离开河南农村的故乡和亲人已有八年时间,有可能再见无望的悲情,这足以让他产生心理衰老感。那串自始至终就挂在北方屋檐下的红玉米,是永远铭刻在诗人记忆中的不变的故乡风物,是纷纭世事的见证者,承载着诗人对故乡的深切怀恋。
除了“红玉米”,诗中还选取了诸多中国北方乡土的典型意象:“雪”“戒尺”“驴儿”“桑树”“唢呐”“叫哥哥”“葫芦儿”“棉袍”“铜环”“荞麦田”……这些意象大都反复出现在痖弦同时期的其他诗歌中。如“主啊,唢呐已经响了”(《春日》)中的“唢呐”,“赐男孩子们以滚铜环的草坡”(《春日》)中的“铜环”,“伊在洛阳等着我/在荞麦田里等着我”(《荞麦田》)中的“荞麦田”……透过这些意象,我们不难发现其所凝结着的诗人的诚挚情感,而这是和彼时诗人浓稠之乡愁紧密关联的。
第一小节“宣统那年的风吹着/吹着那串红玉米”,如同音乐中的主旋律或主导动机贯穿整首詩。在中间变成“就是那种红玉米/挂着,久久地/在屋檐底下/宣统那年的风吹着”;结尾处又变式为“在记忆的屋檐下/红玉米挂着/一九五八年的风吹着/红玉米挂着”,而其所奠定的忧郁、缥缈之感也因此种变化和回环往复而长久弥漫于全诗。“挂着”有垂直向度上的沉重感和下坠感,“吹着”则具水平向度上的流动感和飘浮感;助词“着”看似云淡风轻,却勾勒出了时间的绵延感;再辅以“久久地”,少许几字便折射出了亘古不变之意,颇有一番“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的韵味。
第三、四、五小节都以“犹似”开头,指涉诗人最鲜活难忘的生命记忆,分别描绘了从私塾逃学的冬日下午、祖父去世时的唢呐声、外婆家的荞麦田等具体童年图景。诗人心目中珍贵的家乡记忆虽然零散、私密,却为北方最常见的屋檐下的红玉米所统领并最终得到鲜明有力的塑形。
如同乐曲一样,《红玉米》在第六、七小节达到了高潮:“就是那种红玉米”中的“那种”,也是“你们永不懂得/那样的红玉米”中的“那样”。这两个代词的选用象征着一种私人化的记忆。这种指代既是精准的,可也是模糊的。说它精准,是因为只有诗人自己知道所指为何物;说它模糊,是因为这是无法完整而贴切地传达给他人、他人也无法真正领会的个人心头之痛。“就是”一词愈显诗人不为人知的乡愁之痛彻。“你们永不懂得”又进一步印证了这是属于“我”的独家记忆;“我底南方出生的女儿也不懂得”,道明连血脉相通的亲人也都因代际隔阂而难以靠近此种记忆。的确,痖弦这一代人因社会变迁背井离乡,因辗转流离而骨肉分离;新出生的下一代人如何能理解得了这椎心泣血远离故乡的肝肠寸断。“凡尔哈仑也不懂得”,则加剧了抒情主体之孤寂情绪与沉痛乡愁。比利时诗人凡尔哈仑有“佛兰德风土诗人”之誉,其诗多书写对国族、山川之爱及战争之痛。与抒情主体极有可能发生感情同频共振的凡尔哈仑都“不懂得”,诗人思乡之苦更与何人说?痖弦选择在这里提及自己所师承的凡尔哈仑而非其他诗人,也多少流露出与其进行比较和对话的愿望,虽说时与世不同,语与遇也未必通,但两个诚挚热爱着各自故乡的诗人之间还是多少能够产生一些共情的吧。
由是我们看到了《红玉米》的张力所在。一方面,在于时间上的大跨度使其具有历史纵深感;另一方面,则在于空间上将世代的记忆与个人记忆相融合,既诉说了一代人共有的乡愁,又描绘了诗人自己刻在心底的记忆。而无论是时间、世代还是个人,诗人在诗中都指向了那心心念念的故园、那挂在记忆屋檐下的红玉米。在这个意义上来说,印证了叶珊的观点,《红玉米》确实是痖弦“从血液流荡出来的乐章”。
乔雨书
辽宁大连人,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研究。曾在《阿来研究》《鸭绿江》等杂志上发表多篇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