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趣”为径 有效落实学、练、赛、评

2023-06-26 00:57白延庆
中国学校体育 2023年1期
关键词:团身学练体操

白延庆

《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2022年版)》]在课程理念中提出要落实“教会、勤练、常赛”要求,注重“学、练、赛”一体化教学。笔者以水平二《前滚翻》教学为例,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前提下探索落实“学、练、赛、评”的策略,有效提升教学效果。

一、有效导学,激发兴趣

“学”是“练”和“赛”的基础和前提。在体育课堂教学中,尽可能使学生在愉悦的情绪中参与体育学习,才能使学生对运动产生真正的热爱。[1]这要求教师建立起符合学生兴趣需求的有效导学,促进学生形成积极的学习动机、态度和行为,引发主动学习,使学生更好地吸收所学知识。

1.创设情境,沉浸体验

在教学中,情境的创设应与学生认知相符,基于学生已有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如,在二年级《前滚翻》教学导入阶段,教师慢跑进场,佯装摔倒,顺势双手撑地,以前滚翻动作化解“危险”,瞬间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借由生活中常见的摔倒场景导入教学,让学生沉浸式感知和体验前滚翻技术动作在实际生活中的意义,激发学习兴趣。

2.自主尝试,创意导学

凸显学生主体地位,给学生更多自主尝试的体验空间,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力。如,在二年级《前滚翻》教学中,可以先让学生自主探究,要求融入其他体操动作进行“前滚翻+X”的创意组合,学生兴趣高涨,不断积极尝试自己的创意组合,有的学生展示前滚翻+后滚翻、前滚翻+跪跳起等常规组合,有的学生展示双人前滚翻+燕式平衡,还有的学生展示前滚翻+侧手翻等组合,充分展现了学生的创造力,进一步激发学习兴趣。

3.小组探究,任务驱动

任务驱动有助于提升学生合作探究和高阶思维能力,从而激发参与运动的兴趣。在二年级《前滚翻》组合练习中,设置任务挑战环节“体操锦标赛”,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在“体操锦标赛”的情境中创意组合展示的方式,以争取高分。在任务驱动下,4人小组合作探究,将之前学过的体操动作与前滚翻技术动作融合,不断完善和提高动作规格与质量,如合作完成动作的一致性、整齐度等,再辅以不同的创意队形和展示形式,促进团队协作和练习积极性。

二、以学促练,享受乐趣

“练”是“学”和“赛”的保障和强化。这就要求体育教师从练习内容、教学组织、练习方法等多方面进行优化,让学生巩固运动技能的同时享受运动乐趣。

1.练习内容多样化

教学中,可以将单个技术动作进行组合,让学生在多样的组合中开展学练,享受运动乐趣。如,在二年级《前滚翻》基本部分教学中,可以先让学生复习单个前滚翻,而后组织学生进行连续2个前滚翻、连续2个前滚翻+挺身跳以及连续2个前滚翻+自选创意动作的组合练习。组合内容多样,同时又有不同的练习要求和变化,由简到繁,由浅入深,提高兴趣。此外,还可以改变练习要求,如,连续2个前滚翻练习时要求在巩固前滚翻技术动作的同时,加上展示和亮相动作,体现精气神,学生因练习要求的改变产生了新的学习兴趣,乐此不疲。

教学组织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灵活多样的教学组织形式有助于提升课堂氛围和效率,提高学生的参与兴趣。在体育课中建立学练小组合作机制,有助于教师对小组进行针对性的指导,而学生也会因受到同伴和教师的关注而更有兴趣参与练习。在《前滚翻》教学中,采用2名学生合作和4人小组合作的学练形式。如,连续2个前滚翻练习采用两两合作的组织形式,让每名学生在练习时都有同伴的保护与帮助,并且能通过同伴间的观察,获得及时的反馈评价,避免对个体的关注不够而降低学练兴趣的现象发生;创编前滚翻组合动作和展示环节则采用4人小组的组织形式,学生充分发挥小组合作的智慧,兴致勃勃地展开讨论,不断创新,展现体操美感,享受运动乐趣。

2.练习引导问题化

带着问题学习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在教学中,以问题启发,可以培养学生主动思考探索的习惯,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前滚翻》教学中,笔者以一个简单问题“前滚翻时身体呈怎样的姿态”导入,进而提出难度渐增的问题,如,“有什么办法可以做好连续2个前滚翻?”“还有哪些动作能和连续2个前滚翻进行创意组合?”通过层层递进的提问,师生互动频率增加,课堂学习氛围浓厚,学生沉浸其中,展示出了乐学、愿学的学习主动性。

三、丰富体验,赛出真趣

“賽”是“学”和“练”的检验和延伸。体育课的比赛环节,往往是学生最期待、最感兴趣的,他们在“赛”的过程中通常会激情高涨,乐在其中。

1.真实情境的赛

运动技能的形成要经过泛化、分化、巩固、自动化几个阶段,学生在掌握前滚翻技能之后,就会有展示自我的内心驱动,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创设学生展示的平台。在《前滚翻》“赛”的环节中,可以设计真实的体操比赛情境“体操锦标赛”,进行创意组合展示,鼓励每名学生都像体操运动员一样自信展示,学生身临其境,积极参与。

2.变化多样的赛

课堂中丰富多彩、灵活多样的“赛”,有利于激发深度学习、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前滚翻》一课中,在不同的练习环节设计不同层次的“赛”,并提出了不同要求,让学生获得“赛”的乐趣。如,对连续2个前滚翻的“赛”提出“团身紧、衔接好”的要求;对连续2个前滚翻+挺身跳的“赛”增加了“姿态美”的要求;对连续2个前滚翻加自选创意组合的“赛”扩充了“落地稳”的要求。在变化的“赛”中,不断激发学生挑战的兴趣,精进了学生的运动技能,提高了认知理解。

3.全员参与的赛

个人或小团体的比赛和展示活动,往往让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相对较弱的学生有畏难情绪,而全员参与的集体赛能够更广泛地激发学生兴趣,提升学生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意识。在《前滚翻》教学时,在连续2个前滚翻加自选创意比赛环节采用4名学生1组合作创编的比赛形式,每名学生都参与其中,有的负责设计创意动作,有的负责动作展示,有的负责保护帮助,还有的负责评价打分。集体赛充分调动每名学生的积极性,让每个人都获得参与课堂比赛的机会,转变了被动学习的态度,激发合作探究的氛围。

四、多维评价,培养情趣

1.计分量化,教学评价可视性

构建多维可视的评价内容、适切及时的评价方法、多元的评价主体体系十分关键。

在《前滚翻》的教学中,结合学习目标制订不同分值的评分牌,明确得分标准,进行计分量化评价。如,完成基本团身、动作正确得8分;团身紧、动作流畅得9分;团身紧、衔接好、姿态美得10分。在学练中,学生通过可视化的计分评价,能够更为直观精准地知晓动作完成情况,在打分的同时给予实时反馈评价,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得10分的动作好在哪里”“得8分的动作可以在哪些方面提高”等,有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运动技能。

2.关注生成,教学评价及时性

教学具有动态生成性,因此,教师要善于捕捉学生在学习动作时的生成状态。在二年级《前滚翻》教学中,针对不同的课堂表现,结合学练标准,给出即时准确的评价。风趣幽默的语言、生动的肢体表达,让即时评价成为激励学生进步的催化器,让体育课堂更有温度、有情趣。如,“你的亮相很自信,如果手能再伸直一点就更好了。”教师给出更加细致的评价并提出更高的要求,在不影响学生学练积极性的同时促使学生更大的进步。“你团身团得真紧,可以到前面为同学们进行展示吗?”学生在得到教师认可后,会更加自信,更爱上体育课;在两两合作练习时,语言评价“你的保护帮助做得很到位”,并俯下身与学生击掌,学生不仅在自身学练过程中得到满足,在互助学练过程中也能激发其主动性和积极性,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

在《前滚翻》教学中,除了教师评价,还可以通过“学生自评、生生互评”等方式,增加评价主体,让多元评价伴随学练的每个环节。如,“生生互评”的过程中,笔者让学生从自身观察的角度出发,结合评分标准和自身的动作经验,给出同伴真实评价,被评价的学生能够感受被关注,又能直接意识到自身优点与不足,从而在互评中获得改进的信息和策略,使学习真正发生。

参考文献:

[1]于素梅,彭庆文.幸福体育课程模式下的幸福感追寻与实践方略[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22,34(6):602-610,648.

猜你喜欢
团身学练体操
以学练标准为基础促学练内容之有效
峨眉月
体操
体育教育专业体操教学中团身后空翻技术的动作分析与教法研究
50米快速跑学练组织的策略研究
思维体操
团身原地后空翻动作的运动生物力学研究
思维体操
女子体操团身前空翻动作的运动学及技术要领研究
头脑体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