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翔 李璨阳 申坤蓉 王思婷
四川省成都市沙堰小学自2017年成立以来,将“每个儿童定然是世上独一无二的珍奇”的教育理念渗透在体育教育教学工作中,通过体育课程改革与建设,每班每天开设1节体育课,每天30分钟大课间体育活动,强化管理组织与评价协同、课堂教学与体育活动协同、学练赛协同、室外室内协同,保障大课间活动优质、高效开展。
一、管理组织与评价协同,积极以评促练
学校成立大课间工作小组,校长担任组长,分管体育的副校长担任副组长。副组长负责统筹协调各部门相关工作,确保大课间优质、高效、安全开展;构建由校办公室、学生中心、体育组、班级共同体组成的4个管理主体,分别从考勤质检、审核发布、效果评价、即时评价4个维度参与大课间活动评价,实现以评价为导向促进师生积极参与大课间体育锻炼的目的。
体育组教师按照活动指导、音控主持、自编操指导、安全保障4个小组参与大课间管理,并从体育维度考评班级执行效果。学校从各班选取优秀学生组成评价小分队,每天对班级大课间活动情况进行等级评价并记录;每周汇总后反馈到班级,促使班级加强对大课间活动的组织管理。学校以月为单位对学生评价小分队进行轮换。学生组成的评价小分队从班级队列整齐度、做操动作规范度、分班活动参与度3个方面对学生进行评价,以举旗的方式在大课间每一环节结束后即时评价,红旗为表扬、绿旗为提醒。每日大课间结束后,体育教师汇总学生评价情况和教师巡视情况,形成班级大课间得分后上报学生中心。
班主任、副班主任共同参与大课间活动,从学生的着装规范、行为纪律、参与热情等方面引导学生参与大课间活动,通过小五星点赞、小红花奖扣即时评价本班学生,每月根据学生大课间锻炼情况选出锻炼小明星,激励学生积极参与大课间锻炼。
二、结合课程设置内容,学练协同熟技能
学校每班每周5节体育课由2节体育常规课和3节专项课组成,2节体育常规课在发展学生身体素质的同时,让学生体验多种运动项目的乐趣;足球、花样跳绳、健美操为具有特色的专项课,重在发展学生的专项运动技能。结合学校的课程安排,大课间活动中安排了13分钟的以年级为单位的分班活动,如,一年级学生进行青蛙跳、跳房子等趣味游戏;二年级学生进行翻越、钻山洞等基本运动技能的学习;三年级学生进行跳短绳、接力跑练习;四年级学生进行多种方式的运球练习;五年级学生进行跳长绳练习;六年级学生进行耐力跑、跳台阶等素质练习。
针对学校场地小、人员多的问题,为保障大课间分班活动的练习密度,学校对内容安排和组织进行了有效调整,如,在五、六年级足球分班活动中,将学生分为4~6人为1组进行迎面运球、踩球、荡球接力(图1),将距离控制在10~15米,在保证学生有充分运球距离的前提下,提高交换练习的频率。
三、学练赛协同,分层推广自编操
目前,学校已创编了三类自编操:热身类以整理队伍、热身准备为主,动作整齐、音乐轻快;活动类以发展学生身心为主,音乐节奏轻快、动作幅度大、运动强度大;放松类以拉伸肌肉、放松身心为主,动作舒缓、音乐柔和。每套操根据不同水平段学生的学情进行不同难易程度的分层设计,采用相同音乐不同动作的编排,以满足不同年龄段学生的体育锻炼需求。如,自编操《少年》中的第4节,在编排上一至三年级风格更具童趣;四至六年级风格更具控制与力量。再如,自编操《一起向未来》中的第1节一至三年级进行原地的操化练习,四至六年级进行队形的互动变换。并同时采用如下学、练、赛协同配合的方式。
学,在健美操课上由教师进行动作、音乐解读(见图2-1),促进学生对动作和音乐的熟悉,对个别存在问题的学生进行1VS1辅导;练,利用2~3次大课间进行集体练习纠错,同时分层指导,解决共性问题;赛,开展领操员选拔赛,优先发展一部分学生成为班级领操员和小教练(见图2-2);依托运动会开展全校自编操《一起向未来》《少年》比赛(见图2-3),激励班级积极参与,同时将班主任、科任教师、家长都“卷”入新操练习当中。
四、室外室内协同,全时空拓展活动
在雾霾、多雨等情况下,无法开展全校室外活动时,学校建立线上锻炼平台,设计有效、有趣的室内大课间活动,这是延续体育运动对学生正面影响的重要途径。学校坚持自主自愿与积极引导相结合的原则,让室内室外大课间活动的内容与形式丰富多彩,分段设计并实施,如,水平一的学生利用网络平台、电子白板等制作VR视频,學生能够在游戏闯关中完成下蹲、跳跃、冲拳等练习动作,同时在室内操部分采用动物模仿操,将枯燥的运动趣味化(图3-1、图3-2);水平二的学生采用活泼向上的室内操,将站位体前屈、变速摆臂等身体素质练习加入其中,激发学生练习的积极性(图3-3、图3-4);水平三的学生由于身高臂长,在室内活动中难以舒展完成操类动作,可利用书包、凳子等重物,完成深蹲、二头肌弯举、卷腹等力量练习(图3-5、图3-6)。室内大课间由于空间条件的限制,与室外大课间活动相比,不易达成保质保量的运动量要求。对此,学校把室内大课间的重点放在传递给学生坚持锻炼的态度,督促其养成每天坚持体育锻炼的好习惯。
学校大课间经过5年实践,以4个协同为抓手,以多元评价为导向,以内容为核心,以引导全员参与为重点,使师生对体育锻炼有了更高的认识,校园里时常能看到学生阳光、积极、自信进行体育活动的画面。学校大课间因其丰富、有趣的特征,已成为学校周边居民定时观看的精彩节目,并在2022年荣获成都市大课间评比一等奖、四川省大课间评比一等奖。
[本文系四川省教育学会2020年度教育科研重点课题“中小学校大课间体育活动高效实施策略研究”(项目编号:川教学会【2020】20号)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