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实践活动:一条跨学科学习的有效路径

2023-06-26 03:36刘晓春
江苏教育研究 2023年10期
关键词:行动研究

刘晓春

摘要:跨学科学习是当下教师教学面临的新挑战。跨学科主题实践活动是指以贴近学生实际生活的真实情景为基础,围绕某一既定主题,将不同学科知识进行融合、渗透,让学生从中获得解决实际问题体验的综合性、实践性、合作性的学习。跨学科主题实践活动强调在学习的过程中深化学生对原有知识的理解与运用,拓宽知识的维度,形成创新思维,是一条跨学科学习的有效路径。

关键词:主题实践活动;跨学科学习;行动研究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23)10-0018-05

随着育人方式的变革,教学从以基础知识、基础技能为主转变为关注学生核心素养,由以教为主走向以学为主,倡导打破不同学科的界限,将各学科的优势相结合,构建学科间的合作平台,使学生能通过现实情境将所学到的知识进行应用和转移[1]。在这样的变化中,如何开展跨学科学习成为当下教学面临的新挑战。

跨学科主题实践活动是指以贴近学生实际生活的真实情景为基础,围绕某一既定主题,将不同学科知识进行融合、渗透,让学生从中获得解决实际问题体验的综合性、实践性、合作性的学习。跨学科主题实践活动强调在学习的过程中深化学生对原有知识的理解与运用,拓宽知识的维度,形成创新思维,是一条跨学科学习的有效路径。

一、跨学科主题实践活动的特征

(一)以主题串联多学科内容

跨学科主题实践活动设计的关键是将各学科的内容通过主题串联成为有机的整体,使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以学科知识为桥梁实现多学科融合、跨学科学习,努力打破学科间壁垒,学会自己分析解决问题,达到自我认识、自我学习、自我提高的目的[2]。

(二)学习与实践紧密结合

跨学科主题实践活动是利用学科知识进行观察和问题解决的实践活动,是将书本上的静态内容变成学生的活动[3]。跨学科主题实践活动的侧重点在社会发展的具体问题上,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将课堂上掌握的知识更好地在实际生活中进行运用,提升学生的知识迁移水平,消除学科知识与问题解决之间的割裂关系,改变学生认为知识学习对实践改进毫无意义的观念。由于学习过程的复杂性,学生需要将课堂学习与实验、社会服务等实践过程相联系,可以选择通过网络、相关书籍等,综合使用不同学科的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这样不仅能总结出新的学习经验和方法,还可以促进素养的提升。

(三)在跨学科学习实践中提升多种能力

跨学科主题实践活动以某一个主题作为整个学习过程的核心,将不同学科知识进行融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优化梳理,具有科学性、教育性、知识性和趣味性等特征。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以接触不同学科的知识,掌握不同的学习方法、基本技能,通过多个维度进行逻辑思考,学会把知识的学习和运用结合起来,对学生的思辨和创新能力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二、跨学科主题实践活动的实施原则

(一)基于儿童立场

儿童立场主要是指站在儿童的角度去看待问题,适应儿童的心理以及认知、情感上的需求、生活习惯,建立一套可以提高他们学习乐趣且将侧重点放在体验上的主题活动结构。在确定跨学科实践活动主题的时候,要以儿童立场作为出发点,挑选一些能与他们日常生活产生联系的主题,充分发挥学生现有知识技能,着眼各学科综合能力的培养[4]。

(二)基于自主合作

自主合作主要是指学生在实践学习期间,能依据学习的内容,主动与他人进行交流与合作,共同完成学习任务。通常这种学习状态是由跨学科主题引发的。实践活动是基于学生真实的生活情景,结合不同学科的共性来设计学习方案,由于学习任务具有综合性、复杂性的特点,过程与结果有不确定性,整个学习过程要求学生自觉主动地去学习多学科知识,同时组建小组,借助外在的力量,形成学习共同体,共同交流、解决问题。

(三)基于学科融合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和课程方案(2022年版)》(下面简称“新课标”)明确指出要树立“跨学科学习观”[5]34,强调不同学科之间可以进行相互融合。教师要结合不同学生的基本状况来对不同学科的知识进行有效整合。不同学科的整合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和自由人格的发展,也能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水平。由此可见,在进行主题实践活动教学时,教师要注重寻找学科间的共性,关注学科间的融合。

三、跨学科主题实践活动的实践探索

“新课标”专门对教学模式提出了多个实质性的要求,尤其强调注重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真实情景中问题的能力。因此在跨学科主题式学习开始之前,要对涉及的每个学科基于本学段课程标准的要求,以及围绕同一主题相应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等要有所了解,从而设计出相应的学习模式(如图1)[6]。这种模式首先要确定跨学科学习主题,明确实践活动的目标;其次通过跨学科教研活动整合可以融合的学科,设计主题学习活动;再次综合运用融合的学科知识设计主题学习活动任务;最終通过多种形式呈现学习成果,并根据反馈的成果进行总结反思。下面以“读山”这一语文跨学科主题实践活动为例进行具体说明。

(一)调查了解,确定主题

“新课标”指出,跨学科学习是“将所学的知识进行综合利用,并且在解决问题的同时,提高语言文字运用能力”[5]36。这就明确要求我们在选择跨学科学习主题时要能够连接学生的生活,将真实的情景作为教学的侧重点,让学生在真实情境中去发现、创造、应用知识,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更好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真实情境下的跨学科主题实践活动,能更好激发学生的探索动力和创造力,培育其指向未来的学习力。

四年级的“读山”实践活动,源于我们的学校名字,即孔望山小学。孔望山作为连云港的传统文化标志之一,汇聚了各种优秀的传统文化。据调查显示(见表1),学生对于这些传统文化虽然感兴趣,但是受时间和空间等多种因素的限制,他们对孔望山的认知仅仅停留在简单了解阶段。而通过对四年级各科教材的梳理,笔者发现美术教材《图画文字》涉及石刻艺术,科学教材中有《专项学习——像科学家那样》的内容,信息技术教材有《制作演示文稿》的内容,语文教材有《琥珀》《记金华双龙洞》的课文,于是笔者决定以“读山”为主题,把各科的学习要求有机融合,开展“读山”跨学科主题实践活动,让学生在真实情境中感知孔望山文化。

(二)明确目标,制定方案

新课标的教学目标要求包含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过程与方法、知识与技能。教学设计时,可以根据这三类目标制定跨学科主题实践活动的具体目标。跨学科主题式学习要围绕学生的直接经验,创设真实情境和真实任务,设计系列探究活动。活动的开展涉及多种学科,因此在开展跨学科主题学习之前,各学科老师要进行沟通交流,提炼整合生成新的课程实施方案(见表2、表3)。

(三)任务探索,活动创联

跨学科主题实践活动是一种新的学习模式。在学习过程中,首先要增强学生对主题学习的积极性,引导他们去发现与本主题相关联的生活经验,教师要对相关的知识点进行详细的梳理,形成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知识图谱。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主动发现新问题,尝试对关键问题进行拆解,制定解决关键问题的学习任务和实践活动。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尝试运用已有的知识先去解决问题,无法解决的问题可以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等方式去收集、整理新的知识,形成新的解决问题策略。课堂学习的主体是学生,应当将他们的主体效应发挥出来,提高他们在课堂上的参与率,从而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例如在读山指导课时,笔者设计了“情境导入—初识孔望山—梳理主题—分组分工—形成小组方案”这样一个流程。

课程伊始,以一组孔望山的视频导入主题,激发学生的兴趣。接着学生从不同角度自主交流自己所了解的孔望山,教师根据学生们提及的内容进行零散知识点的提炼,最后归纳、梳理、形成与孔望山相关的7个主题:故事、寺庙、植物、古亭、石像、石刻、摩崖造像。紧接着学生们根据自己感兴趣的主题形成主题小组,在小组中选出一名组长,由他来安排组员的任务,初步在组内形成小组行动方案,并在班级内展示方案规划,老师相机指导点评。

(四)成果展示,精彩绽放

跨学科主题实践活动即将结束阶段,每个小组对学习成果进行汇报,成果展示是学生展示自我的平台。这个学习环节实际是更高层次的学习,学生在前期搜集资料、处理分析信息、小组学习之后,获得了新的发现和新的进步。成果展示是以综合的方式共享、展示学生的研究成果。通常以小组为单位展示他们一个多月来主题学习的成果,展示的方式由学生自主决定,教师的任务是为他们提供展示的机会。

在四年级“读山”主题的结束课上,不同主题研究小组进行了形式多样的学习成果展示:“故事小组”通过收集整理相关的故事,合作制作了绘本故事集《孔望山故事集》;“植物探寻小组”向大家展示了他们收集的文字材料,这一组着重关注到了孔望山的一棵百年古树——糯米茶树,组员们进行了实地考察,并多角度拍摄了很多糯米茶树的镜头,专门拍摄了介绍这棵古树的短视频;“石像小组”将收集到的信息制成了精美的PPT演示文稿;“摩崖石刻小组”在收集信息的基础上,请教了专业老师,亲手制造了具有特色的校园石刻;“古亭小组”收集了大量与古亭相关的故事以及经典佳作,以作品时间为轴线编排了诗词诵读……最后学生在教师的引领下,回顾、交流、评价了一个月来的学习活动情况,在愉快的氛围中,完成了“读山”跨学科主题实践活动。

(五)多元評价,科学评估

评价是跨学科主题实践活动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对整个学习过程有着较强的导向作用。评价不仅仅是用来评价学生学习成果的手段,也应该是学生自我成长、自我认识的学习过程,因此科学地设计评价环节能有效促进跨学科主题实践活动学习目标的达成。评价的主体可以是自我、同伴、老师以及家长四者融合。评价内容要将过程与结果相结合,进行全面点评。评价的方式要多样化,可以结合不同学龄段学生特点,灵活选择。

跨学科主题实践活动,使学生不仅可以掌握学科基础知识,而且能够通过不同学科视角提高对知识的探究和理解能力,引导他们运用已掌握的知识去解决真实情景中的问题,丰富学习体验,提高创新思维能力,形成新的知识,并将现有知识和形成的新知识有机结合起来,从而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但是由于是初步尝试,还没有形成成熟的教学经验,在实践中我们仍需要不断地探索改进。

参考文献:

[1]王丽娟.小学跨学科主题学习中主题的确定[J].教育研究与评论(小学教育教学),2021(8):55.

[2]孟璨.跨学科主题学习的何为与可为[J].基础教育课程,2022(11):4-5.

[3]李艳梅,张军.从跨学科到超学科:基于高中生物教学的20年探索[J].现代教育,2021(12):56.

[4]王春杰.对跨学科主题式学习的行动研究——以青岛市某小学为个案[D].曲阜:曲阜师范大学,2014:10.

[5]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22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

[6]孙燕妮.小学语文“跨学科学习”任务群主题建构模式探索——以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耦合为例[J].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22(9):12.

责任编辑:颜莹

猜你喜欢
行动研究
“语料库辅助大学英语教学”实践共同体行动研究
初中英语翻转课堂教学行动研究
小学低段牛津英语课堂活动有效性的行动研究
关于七年级学生英语词汇学习行动研究
对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升的行动研究
高校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课教学创新研究
教育行动研究可促进中小学教师科研发展
加强出入管理 建设平安校园
行动研究与高校成熟期英语教师专业发展
英语口语表达能力评价方式的行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