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鹏杰
摘 要:新时代的初中生是极具个性的一代,他们富有朝气,充满了好奇,从网络上领略到世间的万般风景,具有超前的思想意识。单一、落后的班级管理方式已经不能驾驭学生的个性。为此,教师要改变传统的班级管理理念,创新班级管理方法,营造积极向上的集体氛围,增强班级的凝聚力,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对此,文章就初中班级管理方式对班集体氛围影响展开研究。
关键词:班级管理;初中生;班集体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23)20-0157-03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3.20.052
班级是初中生学习和活动的主要场所,初中生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班级中度过的,班级管理效果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质量和身心状况。在实际工作中,传统硬性的班级管理方式弊端日益凸显,其作用变得越来越弱,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学生的叛逆心理,制约了学生的健康成长。为此,教师要对固有的班级管理方式进行变革和创新,把培养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学习能力和发展能力作为班级管理的主要任务,运用多样化的班级管理方式营造更加自由、民主的学习和活动空间,让学生成为班集体的主人,促使学生由他律走向自律,促进个性发展。笔者根据班级管理经验,先对常见的初中班级管理方式进行分析,再研究初中班级管理方式对班集体氛围的影响,旨在给广大教师提供参考。
一、常见的初中班级管理方式分析
(一)专制式管理
在以往的初中班級管理中,专制式管理是较为传统的一种管理方式,也是教师在过去最为常用的管理方式。在这种管理模式下,学生缺乏自主性,对教师言听计从,班级的每项任务都按照要求和标准完成,方便教师的班级管理,但是却不利于学生的个性成长。由于教师的专制,学生被禁锢在了教师规定的条条框框之中,没有表达自己合理想法的机会,长期处于被管教、被约束的地位,缺乏竞争意识和主体意识,且很容易使学生产生压抑的情绪。而且专制式管理违背了以生为本的理念,使师生之间产生隔阂,学生不愿意向教师表达自己的想法,阻碍了和谐师生关系的构建,不利于良好班集体氛围的营造。
(二)民主式管理
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推进,学生的主体地位不断得到巩固。在当下,民主式的班级管理方式已经成为主流,打破了专制式管理对学生的束缚,为学生提供了更加自由和宽广的发展空间。在民主管理方式下,每一个学生都是班集体的主人,都可以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积极为班集体出谋划策,也可以通过自己的实践活动为班集体建设做贡献,增强了学生的集体意识和集体荣誉感。教师要发挥学生的能动作用,组建班委会,实行学生自治,如此大大减轻了教师的工作负担,也为学生提供了锻炼与发展的空间,有利于其自我管理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的发展,促进良好班风、班纪的形成。
(三)放任式管理
在日常的班级管理中,还有部分教师采用放任式的管理方式,对学生干预过少,任学生自由发展。在这种粗放的管理模式下,学习能力强、自律性高、学习习惯好的学生会发展得更好,而学习能力弱、自律能力不强的学生则会变得越来越差,学生之间的差距逐渐增大,出现两极分化的现象。从表面上看,放任式管理虽然符合万物“适者生存”的法则,但却忽视了学校对学生的教育和人才培养职责。所以,过度的放任再加上教师监管的缺乏,很容易让学生偏离正确的发展轨道,不利于知识、能力、素养的提升,也使得班集体氛围更加混乱。
二、初中班级管理方式对班集体氛围影响的研究
(一)明确班集体发展目标,树立榜样示范
每一个学生都有追求成功的需求,这种需求促使他们自主规范自己的言行,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在班集体中保持充沛的激情,乐于参与班级管理活动。教师在班级管理中要树立起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相信和尊重每一个学生,从素质教育的高度想方设法地让学生成为班集体中的成功者,成为教师的好助手,增强学生的自信。为了让每个学生都能获得成功,教师要结合教学实际和学生的最近发展区,科学合理地设计班集体的发展目标,充分调动全体学生的参与热情,构建人人争先的集体氛围,增强班集体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教师还可以把班集体目标按照由易到难的原则分解成多个小目标,引导学生循序渐进地去实现,消除学生的畏难情绪。当一个个小目标实现后,集体的总目标也就达成了。
班级目标的实现需要师生的共同努力。为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师可以在班级管理中运用榜样示范构建班级榜样文化,用榜样的正能量激励和鞭策学生努力进取,创造更大的价值。在学校,学生接触最多的就是教师和同学。教师是学生最直接的模仿对象。因此,教师要不断提升自身的素养,凡是要求学生做到的事情教师要先做到,而且要做得更好,在日常学习、遵纪守法、行为习惯等方面为学生作出表率,通过“率先躬身”达到“不令而行”的管理效果。初中生年龄相仿,他们的思想价值观、为人处事方法、行为习惯等方面具有相通性,自己的伙伴往往更容易成为直接学习和效仿的榜样。因此,教师在班级管理中也要为学生树立同龄人中的榜样。和教师的说教相比,身边同学的言传身教更具有说服力,也更容易接受,在班级内形成互帮互学的氛围。另外,教师还要利用主题班会、黑板报等形式,进行时代精神宣传,用先进人物的感人事迹和高尚精神打动学生、影响学生,帮助学生建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二)建立班集体核心队伍,规范正常秩序
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发现,有些教师对师生角色的认识不清晰,总是认为教师比学生高一级,学生要听教师的安排,班级秩序只能由教师来维护。这种错误的思想导致师生关系恶化,学生在班集体中感受不到快乐,自然而然就会出现各种问题,使班级管理陷入僵局。对于一个班集体而言,核心队伍建设是重中之重,关系到整个班集体的长远发展。教师虽然在班级管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也要认识到班干部的价值,积极培养一批德才兼备的班干部,与教师一起为班级服务,使班集体的氛围上升一个新的台阶。
首先,教师要善于发现和培养班级中的积极分子。每个班级中都会有很多有才华的学生,他们有的擅长组织协调,有的擅长艺术学科,有的擅长口才演说,教师可以将他们的特点一一记录下来,并且通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和交流,对每个学生的整体情况做出全面的分析,为选拔班干部做好准备工作。在选拔的时候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观意愿,通过竞选投票的方式,让每一个班干部都能够“深得民心”,更好地为班集体贡献自己的力量,从而建立良好的班集体领导核心。
其次,教师应该对班干部的管理和培训做出明确的要求。平时要鼓励他们独立自主地开展班级工作,如此不仅能够为教师分忧,还可以得到充分的锻炼,积累宝贵的生活经验。对于班干部的要求需要严格和科学,他们是班级的领头雁,既要有一定的威信,也要取得一些成绩。教师要定期对班干部进行工作评价和培训提升,一方面指出他们在班级工作中的成绩和优势,另一方面要让他们认识到不足之处。
最后,班集体的正常秩序是维持学生校园生活的基本条件,教师要提高对班级秩序的关注,将班干部的职责进行细化,使每一个班级事务都有人管理,诸如设立黑板管理员、门窗管理员、学习园地管理员等等,强化责任意识,形成比学赶超的好学风。
(三)焕发班集体个性活力,加强师生交流
初中阶段的学生虽具有强烈的个性,对外界事物有自己的评判标准和认知,但是在思考问题的缜密度上还有所欠缺。如果教师一味地放任自流,不加以指导和纠正,学生可能会走弯路,从而对优秀班集体的发展产生影响。在班级管理中,教师可以把权力下放,为学生提供个性发展的空间和平台,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与互动,构建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通过有效的沟通,教师可以更有针对性地为学生提供指导和建议,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及行为习惯,营造和谐的班集体氛围。在班级中,很多班级事务都可以由学生来做,教师要善于挖掘学生的潜力,给他们创造施展才华的舞台,在潜移默化中发展学生的潜力,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学习目标和学习态度,使其成长为更好的四有青年。
初中阶段的班级管理工作多而繁杂,教师不仅承担着學科教学任务,还要加强对学生的管理,使学生能够以积极的状态进入到学习中,为身心健康发展奠定基础。在日常的班级管理中,教师要加强与学生的交流,了解每一位学生,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思想变化,通过一对一的交流鼓励学生说出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确保师生沟通顺畅、高效。
学生到初中阶段,个性化的差异越来越明显。教师在班级管理中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采用因材施教、分层管理的方式,为不同层次的学生制定不同的学习目标和行为标准,并根据学生实际采用不同的沟通措施和教育方案,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各项潜能,实现教育效果的最大化。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师生之间的沟通渠道也变得更加广泛。初中生正处于青春期,具有强烈的自尊心,有很多敏感的问题不愿意与教师面对面的交流。为此,教师可以运用微信、钉钉等软件与学生进行单独沟通,及时排解学生心中的疑惑,使学生可以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教师还可以基于这些软件组建班级交流平台,利用网上聊天的形式增强学生、家长和教师之间的联系,发挥家校合力,增强班集体的活力。
(四)巧设班集体实践活动,培养良好班风
丰富的班集体活动对于提升班级氛围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初中生的个性决定了他们喜欢参与活动,并且能够在活动中表现得相当出色,各尽其能。因此,教师要把班集体活动作为一项重要管理工作,适时适度地开展各类活动,一方面拉近师生之间的感情,活跃课堂氛围,另一方面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协作能力,促进良好班风的建设。在设计班集体活动的时候,教师要切合学生实际,全方位统筹布局,落实每一阶段、每一层次的活动方案,让每一个活动都成为经典,为学生带来现实意义。
教师要在班会或者课前进行集中解读活动,让学生明确活动的关键节点以及如何更好地促进活动的圆满成功。对于学生提出来的疑问教师要及时解答,使全体学生都可以在活动中受益,传递给学生满满的正能量。然后教师应做好抛砖引玉的工作,发挥初中生的聪明才智,让他们搜集一些具有主题特色的班集体活动,通过集思广益,制订出一系列有班级特色的活动方案,提高学生的思想水平。在活动开展过程中,教师要积极参与进去,和学生一起做游戏,让学生看到教师的温暖和关爱,从而改变对教师的态度,愿意和教师成为朋友。尤其是在一些大型活动中,仅凭学生的力量是不够的,只有师生高效配合,才能够更快地实现活动目标,使班集体更加和谐统一。在“互联网+”背景下,初中教师要善于利用信息技术,将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和成绩记录下来,制作成微视频,使其成为学生成长道路上的宝贵记忆,为学生带来无穷的动力。值得注意的是,教师要让一些不爱参与集体活动的学生动起来,突破他们内心的枷锁,丰富课余生活,真正提高实践能力。
(五)健全班集体评价体系,鼓励人人参与
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是教师班级管理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这就要求教师在班级管理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要让学生真正成为班级的主人。在传统的班级管理中,教师是评价的主体,学生处于被评价的地位,在评价内容上以学习成绩为主,忽视了对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评价,也忽视了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在校表现,评价方式单一、老套,难以起到激励和促进的作用。为此,教师要建立健全班集体评价体系,运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让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到班级评价中,打造积极、活跃的班集体氛围。
教师可以鼓励学生为评价制度的建立建言献策,在充分听取学生意见的基础上,和学生一起制定“奖罚分明”的班级评价制度,让奖罚有据可依,提高学生的自律性,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和精神风貌。教师可以实行个人成长评价与学习小组评价相结合的原则,把学生划分成多个小组进行管理,并把学生的个人评价融入小组评价中,学生的优秀表现可以为小组加分,小组的整体表现也可以为学生加分,通过连带机制培养学生的集体观念和团队合作意识。教师还可以采用晋级制的评价方式,根据学生实际设计由低到高的成长目标,通过分层目标的设计开发学生的上进心和求知欲。当达成目标后,教师可以给予学生一定的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促使学生不断进步。除了教师评价外,教师还要让学生、家长以及其他任课教师参与到评价中,从不同的视角和不同的方面对班级管理效果进行评价,提高学生自我认知,教师也可以从中受到有益的启发,对班级管理工作进行持续的优化,形成一种强大的教育力量。
三、结语
总而言之,班级管理效果的好坏直接影响着班集体氛围,教师在工作中需要不断学习和深造,以新的教育理念武装自己,加强班级管理方式的创新和尝试,选择初中生喜闻乐见的活动,实现师生的共同成长。教师还要把握学生的实际情况,形成班级核心团队力量,使学生在一种和谐、温馨的氛围中学习和生活,推动班集体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曹蕾.初中班级管理方式对班集体氛围影响的个案研究[J].速读(上旬),2018(8).
[2] 肖称长.让爱融入班级,让学生感受爱——浅谈初中班级管理[J].文渊(中学版),2020(11).
[3] 王建.浅谈如何营造良好的班集体氛围[J].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2015(2).
[4] 薛胜伍.班主任如何营造良好班集体氛围[J].学生之友(初中版)上,2011(7).
[责任编辑 赵颂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