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瑞华
摘 要 在新课标、新教材、新高考的背景下,借鉴传统“会通”之法应用于语文教学,对文本解读、课堂教学、群文阅读以及考试测评都具有重要价值和实践意义。在语文教学中,“会通”是揭示文本秘妙之钥、沟通愤悱顿悟之桥、构建群文阅读之链、创设测评情境之道。运用“会通”之法,可以根据需要,灵活采取跨媒介、跨时代、跨文化、跨活动、跨主体的策略,拓宽审美视野。
关键词 “会通” 语文教学 应用价值 实践策略
“会通”始见于《周易·系辞上》:“圣人有以见天下之动,而观其会通,以行其典礼。”经学家孔颖达疏其为“会合变通”。史学家郑樵在《上宰相书》中说:“天下之理, 不可以不会;古今之道, 不可以不通;会通之义大矣哉!”此处“会通”是指“会聚文献,贯通史实,极古今之变”。[1]《〈宋元戏曲考〉序》可见王国维“观其会通,窥其奥窔”的思想主张。作为我国古代优良的学术传统,“会通”已成为“中国现代学术界所趋同的一种基本的学术范式和学术方法”,[2]“普遍体现于中国传统哲学、历史、教育及文论等文化思想和学术研究中。”[3]新课标、新教材、新高考的背景下,借鉴传统“会通”之法应用于语文教学,会聚言语(艺术)作品,贯通审美体验,探究表现的形式秘妙,体悟作者的创制智慧,牧养自我的言语生命,为确证个体精神生命的存在奠基,对文本解读、课堂教学、群文阅读以及考试测评都具有重要价值和实践意义。本文结合具体实例,对“会通”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价值和实践策略进行分析,以就教于方家。
一、应用价值
1.揭示文本秘妙之钥
“秘妙”就是王国维所述“字字为我心中所欲言,而又非我之所能自言”的艺术秘妙,朱自清所说“人人心中所欲言而不能言”者,用当代的话说就是“人人心中有,个个笔下无”的奥妙。[4]
文本秘妙是文本的篇性所在,彰显了作者言语创造的智慧,饱蕴着高蹈的言语生命。在语文教学中,引导学生感受、揭示乃至学习运用文本秘妙,是语文教育的独当之任。但是,这些文本秘妙不会自显,在与相关文本的观照比较中才会凸现。因此,“会通”是揭示文本秘妙的一把秘钥。
孙绍振教授在解读《我的叔叔于勒》形式秘妙时,就引入了在内容上风马牛不相及的《范进中举》,与之“会通”。“作为小说,都是揭示同样一个人,由于处于不同的社会地位,在同样的亲属心目中,竟然产生截然不同的评价和观感。”不同的是《范进中举》采用第三人称的叙述视角,而《我的叔叔于勒》却选择了第一人称,“可又并不是哥哥嫂子第一人称的自述”,而是“从天真无邪的侄子的视角”来叙事。这样安排的好处就是“父母的语言、动作和表情的前后不一,经过孩子的眼光被放大了”,形成了前后评价对比的“极端的反差”。[5]在不同文本的参互比较中,秘妙之纱如云开雾散得以揭开,篇性之美得以清晰呈现。
2.沟通愤悱顿悟之桥
“愤悱”源自“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论语·述而》)。在语文学习中,当学生“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未能”(朱熹疏注)之时,教师需要给予支架,才能“开其意”“达其辞”,使学生如醍醐灌顶、茅塞顿开。“会通”即为教师传授给学生的支架——沟通愤悱与顿悟的桥梁之一。
学习白居易的《琵琶行》,赏析“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时,学生对诗人为什么要用“倾”字不理解。为引导学生体悟“倾”字的下笔不凡,可以与柳宗元的《始得西山宴游记》中“至则披草而坐,倾壶而醉”相“会通”。这里的“倾壶而醉”是抒写柳宗元“游他山”之时的感受,“说明酒喝得爽,量喝得多,”“喝醉了一醉解千愁,用酒精来麻痹自己,暂时摆脱了那种现实的负罪感”;到他“游西山”时则换成了“引觞满酌”,这是在慢慢地品,一边喝酒一边欣赏眼前的大好风光:心境变了,用词也就不一样了。[6]与柳宗元相似,白居易用“倾”字也表达了内心的丰富情感:一则谪居江州,地势荒僻,得酒不易,“取”字即示;二则一旦有酒,直接灌醉,淋漓显示悲哀苦闷的心境。
如此“会通”,文本微雕艺术的纤细与作者审美眼光的深邃得以彰显,审美创造的玄机得以揭示,学生的疑难自会迎刃而解。
3.构建群文阅读之链
群文阅读是“围绕着一个或多个议题选择一组文章,而后教师和学生围绕议题展开阅读和集体建构,最终达成共识的过程”。[7]錨定议题、构建群文是其实施的关键,而“会通”是文本遴选组合的结构化之链。
高中语文统编教材的鲜明特色就是群文组课。聚焦相同主题(议题),遴选不同作家的作品或同一作家的不同作品,实现跨文本“会通”,是它构建群文、编排课文的主要方式。比如必修上册第3课,安排了《百合花》《哦,香雪》两篇文章,即属不同作家的跨文本“会通”。茹志鹃的《百合花》是写战争年代年轻小战士(通讯员)为掩护担架员而牺牲,铁凝的《哦,香雪》是写改革开放初期山村少女(香雪、凤娇等)对现代生活的向往。两者尽管时代背景不同,但都表现出感人的青春情怀,异中有同。而选择性必修中册第6课,安排了鲁迅的《记念刘和珍君》和《为了忘却的记念》,则属同一作家的不同文本“会通”。这两篇文章“都是以写人记事为主的纪念性散文,”“都表达了对青年革命烈士的哀悼和对反动势力的痛恨,”“都带有很强的抒情性,但前者的抒情直露显豁、汪洋恣肆,后者则使用了不少曲折隐晦的笔法,”同中有异。
所遴选的文本或主题(议题)相同,或形式微殊,或参映互补,存在同质、异质或互文式“会通”的可能,形成群文之间内隐的逻辑链条,群文阅读的实施才会因文本的聚合裂变而深具价值与意义。
4.创设测评情境之道
新课标明确指出“考试、测评应以具体的情境为载体,以典型任务为内容,”“语文实践活动情境主要包括个人体验情境、社会生活情境和学科认知情境。”[8]48“会通”为创设这些情境提供了解决之道。
2021年新高考卷Ⅱ的文学类文本阅读题,选取了中国现代作家废名的《放猖》和《莫须有先生教国语》两篇文章,组成群文。文本二《莫须有先生教国语》是一篇小说,可以看作是对文本一《放猖》(散文)的“创作谈”,从文本节选中可以看出《放猖》的写作意图,即实践“能懂得小孩子的欢喜”的写作主张。两个文本内容密切相关,相互参证,相辅相成,形成了互文式跨体“会通”,创设了阅读素养考查的学科认知情境。新高考卷I的信息类文本阅读题,两则语料分别摘编自朱光潜的《诗论》和钱钟书的《读〈拉奥孔〉》,都以德国学者莱辛在其著作《拉奥孔》中提出的“诗画异质说”为中心话题,构建了跨文本“会通”的非连续性文本考查形式。其中第5题设题精妙,要求运用文本内的观点(诗画异质),迁移分析文本外的材料(顾恺之说画“手挥五弦易,目送归鸿难”)。通过文本内外的“会通”,创设真实的问题情境,考查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素养,暗合了新课标在“学业质量水平4-2”中描述的“能用文本中提供的事实、观点、程序和方法解决学习和生活实际中遇到的具体问题”[8]38的质量要求。
创设考试、测评情境时,学科认知情境主要运用跨文本(跨媒介)“会通”的手段,社会生活情境需要语文(文本)与生活的“会通”,个人体验情境则需文本主体、作者主体与阅读主体(考生)乃至命题者之间的跨主体我他式“会通”。使用恰切的“会通”手段,才会创设高质量的语文素养考查情境。
二、实践策略
在文学研究领域,有学者提出“会通”的“瞻前顾后(追溯根源,追踪流变)”“左顾右盼(借助左右相关领域和学科)”“上天入地(充分搜集材料、合理论证)”“东鸣西应(开展国际对话)”四种基本原则。[9]借鉴这些原则,在语文教学中运用“会通”之法,可以灵活采用跨媒介、跨时代、跨文化、跨活动、跨主体的策略。
1.跨媒介“会通”
借鉴“左顾右盼”原则,寻求不同文学文本之间、不同艺术形式的作品之间的“会通”,通过不同媒介的观照、映射、比较,实现主体间性的审美融通。
(1)不同文学文本之间的“会通”
法国文学批评家茱莉娅·克莉思蒂娃指出,“文学文本之间存在着广泛的相互指涉与作用的关系,一部文本的创作不可避免地留存着异质之文的痕迹,留存着对其他文本不同程度的因袭与创化”[10]43。这为跨文本“会通”提供了学理依据。
一方面可以立足于主体文本,聚焦题材、主题,采用“1+1”双文本的会通方式进行比较阅读,以探求主体文本的艺术奥秘,这是文本解读最具广泛适应性的路径。比如,为揭示《记念刘和珍君》“力避径情直遂,情思在曲折中展現”的“杂文式抒情”的形式秘妙,孙绍振教授引入同是纪念“三一八”惨案的作品——周作人的《关于三月十八日的死者》,与之比较。孙教授指出,周作人的这篇文章尽管“在情感的抒写上,也相当节制”,“却不及鲁迅的深沉”,“鲁迅的丰富就在于,思绪总是处于矛盾之中”,情感的表达是曲折深沉的,类于杜甫的沉郁顿挫。[11]另一方面可以在文本类性的视野下,聚焦言语形式,进行“1+X”多文本的比较探究,烛照多个文本各自的独特篇性。比如都是书序,文体相同,文天祥的《指南录后序》对诗集内容写得极为简约,却对作者的经历详细叙述,“通篇着眼生死二字”,浓墨重彩表现的是对“死生亦大”的思考,而王羲之《兰亭集序》表达对“一死生”“齐彭殇”的理性思考,则借助对兰亭集会的良辰、美景、高朋、佳会的精心描述、反复渲染引出,有一种娓娓道来、自然成文的味道,又与欧阳修《伶官传序》开门见山式的和盘托出迥异。如此会通,彰显的是“书序”类性视野下具体文本言语表现的精彩纷呈。[12]
(2)不同艺术形式的作品之间的“会通”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经常将文学作品与音乐、舞蹈、戏剧、雕塑等其他艺术形式作品进行跨学科、跨领域融通,以凸显语文的体性、文本的类性和篇性。
比如对《记念刘和珍君》的篇性解读,钱理群教授认为文本是“由许多的画面、色彩和声音组合的”一个个场景,是鲁迅“心灵的诗”的外化。他尝试了“由文字到电影场景的转换”,并指出“‘电影性是内在于鲁迅作品中的”。[13]这是文学与电影的会通。再如,对《阿房宫赋》“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的节奏审美,有学者指出“铁锤敲打般斩钉截铁”,一开篇就交代了阿房宫是建筑在无数劳动人民的苦难之上的历史背景,“如同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定下了悲愤的基调”[14]。这是文学与音乐、生活的会通。又如教授《沁园春·长沙》,引导学生欣赏毛泽东的同题书法作品,跟读央视主持方明的朗诵视频,再与黄巢的《不第后赋菊》、赵匡胤的《咏初日》对比阅读,这里综合使用了书法、朗诵、诗、词等多种艺术形式的“会通”。[15]9
引入不同的艺术作品跟文学文本跨体融通,能让学生真切地感受作者言语表现之美,深刻领悟其言语创制的独特智慧,从而激发自己的言语自觉,为走向言语表现与存在蓄积经验。
2.跨时代“会通”
遵照“瞻前顾后”原则,在时间的纵轴上,通过古今文本的比勘参映,“在细微的语言裂隙中捕捉话语成分的承继与转换,在因袭与化用、模仿与改造中凸显出主体的价值与意义”[10]47,实现历史视野跟现实视野的互文式对话。
在诗歌教学中,以意象为连接点,借助含有相同意象的古今诗句的跨时代“会通”,实现诗人情感表达上的审美特质的融通。学习新教材必修上册第一单元,围绕“现代诗歌的意象和情感表达”,联读《立在地球边上》和《红烛》,引导学生先找出两首诗中的主要意象“云海”“洪涛”“红烛”,并品味、探究其内涵,在此基础上进行古今“会通”:比如由现代诗句“无数的白云正在空中怒涌”,联想到李白的“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再探求古今“云海”意象“蔚为壮观、自由自在、博大精深”的共同点。[15]11与之相类,学习马致远的《秋思》,要让学生体悟到意象统摄的营构秘妙,就引导学生通过含有“夕阳”意象古今诗句的上下勾连,感受这一灵魂意象的统摄中蕴含着“日夕当归”的文化传统。[16]围绕意象,将现代诗歌与古代诗词“会通”,实现新旧勾连、以诗解诗,利于学生形象体悟诗歌意象内涵的延续,以及文化传统的承继特点。
不仅如此,在其他文类的教学中,以表现形式为探究点,进行古今文本的“会通”,引导学生体会言语形式的传承与发展。比如,“联读《劝学》和《拿来主义》,引申联系《墨子·非攻》,体会以喻证进行形象化说理的效果”,[15]63“联读《师说》《反对党八股(节选)》两篇论说文与政论文,在明确文章观点与态度的背景下,分析对比说理的表现形式”,[15]65等等。
在语文教学中树立古今“会通”意识,可以帮助我们走出审美视野的狭仄窘境,走出审辩思维断裂的认知险境,不断邂逅言语表现的丰富幽径,从而走向柳暗花明的教学佳境。
3.跨文化“会通”
参照“东鸣西应”原则,在广阔的文化空间里,打破东西方文化阻隔,通过中外文本的参映与互补,实现跨地域、跨文化的对话交流。
在文本选择上,可以围绕文本内容,寻绎同一话题,通过跨文化“会通”,探究东西方文本表现的异同。比如教学《促织》,可以与《变形记》比照联读,聚焦“变形”话题,深入理解“虚构是小说的灵魂”这一命题。通过设置成名儿子变成小虫与格里高尔变成甲虫是不是一样,《促织》中为何是鸡与虫相斗而非其他动物,《变形记》为什么情节荒诞却又读来觉得非常真实等问题的比较,“探讨这两篇小说超越现实的虚构”,沉浸式体悟“《促织》是现实主义笔法,借古讽今,客观反映现实”,“小说的整体架构是真实的,”“而魂化促织的情节继承了我国古代志怪小说的传统,无异间触及‘异化的主题”;而“《变形记》整体框架是虚构的,而且用夸张、变形、怪诞的手法,有意识地集中揭示现代社会中普遍的人成为‘非人的现象”,表现出的是西方现代主义的笔法。[15]144-146还可以直接聚焦言语形式,设置“会通”探究点,通过参映比较,寻绎跨文化文本的各自美质,美美与共。比如学习《百合花》,将其与《变色龙》《最后的常春藤叶》联读,围绕“悬念的设置”比较探究,体悟《百合花》的“晴天霹雳,悲剧突现”,与《变色龙》的“一波三折,左右摇曳,多次突转”,《最后的常春藤叶》的“巧妙暗示,结尾陡转”不同,却异曲同工,各尽其妙。[17]46-48
中外文本的跨文化“会通”,能让学生真切感受东西方作家的艺术高妙,感受不同文学流派、文化传统、创作手法的非凡魅力,使其审美鉴赏力得以磨砺提升,审美情趣得以浸染熏陶。
4.跨活动“会通”
语文学习活动就是“学生完成具体语言运用任务的学习过程,其基本形式是听、说、读、写”。[18]6新课标将其分为“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梳理与探究”三种类型。[8]5跨活动“会通”,就是语文教学中交错开展各种语文学习活动,通过活动主体卷入式、沉浸式的体验融合,促进其核心素养的发展。
听写“会通”,是我国语文课堂上最常见的教学策略。比如教学《晋祠》,于漪老师第一个教学活动就是听写,老师介绍《中国名胜词典》中的词条“晋祠”,学生边听边记。这是听与写的会通,既让学生了解了晋祠,获得了知识,进行了扎实的语言训练,又让学生得到了文化的熏陶。与之相类,陈钟樑老师教《背影》的第一个环节就是老师讲词语的大概意思和课文中的有关句子,引导学生默写相关词语。学生要想写出正确的词语,首先得听清楚老师所说的意思,然后再根据具体意思去想词语、写词语。[18]8-10
读写“会通”,即阅读鉴赏与表达交流的“会通”,也是我国语文教学历史悠久、传承丰厚的优良传统。比如学习《涉江采芙蓉》,老师布置学生“任选一首古诗或词,找出其中隐藏的矛盾冲突,自选角度加以分析,写一小段话,或一篇赏析小文”。借助读写“会通”来内化课堂上所学的鉴赏智慧,也促进学生的审美体验向言语表现的转向。[19]在读写“会通”的设计中,还经常出现跨体写作活动。比如《包身工》的教学,“夏衍原想用自己搜集的包身工的素材写一篇小说,但最后还是写成了‘力求真实,一点也没有虚构和夸张的报告文学。如果要把《包身工》改写成小说,你会怎么设计人物、安排情节、描写环境?请列出写作提纲。”[17]77由读“报告文学”,到改写为“小说”(列写作提纲),这种读写“会通”与跨体写作让学生真实体验到文类特征的迥异,为其走向言语表现蓄积了经验。
积极的语言实践活动是学生的核心素养得以积累与构建的载体与渠道,而活动的多方“会通”,利于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提升语言的建构与运用能力,并使其思维、审美、文化素养获得综合发展。
5.跨主体“会通”
有学者提出,文本解读是“读者主体与作者主体、文本主体之间的对话过程,它指向文本意义的生成”。[20]在语文阅读教学中,跨主体“会通”是指读者主体主动参与文本主体、作者主体的生命世界,从而获取言语生命丰盈养料的我他式融合。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通常采取创设真实情境,引导学生调动自己的生活体验,展开自我与他人的对话,实现文本意义与自我意义的双向建构。在学习《长亭送别》时,教师让学生“改写课本剧,分角色表演”,通过编演莺莺叮嘱张生外出“保揣身体”的片段,来体悟“‘你若安好,便是晴天的牵挂”。[21]这就是读者主体与文本主体的“会通”,通过表演的体验形式,实现与文中人物的生命融合,也是与作者的生命融合。与之相类,教学《孔雀东南飞》,推举学生分角色朗读,并设置问题“假设时间倒流到刘兰芝刚嫁到焦家时,如果你是焦仲卿,你认为能做些什么来阻止悲剧的发生”,剖析焦刘悲剧原因;[17]123教授《过秦论》,设计“你认为贾谊创作《过秦论》的目的是什么”“假如你是当时的皇帝,你会被打动吗”等问题,探究写作意图与表达效果。[17]95通过设置与文本相契合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调动自己的生活体验,参与到文本人物、作者主体的生命融合之中,卷入式体验多主体灵动的生命境域,真切感受言语主体的表现与创制之美。
语文教学中的跨主体“会通”,能有效促进深度学习的发生,实现文本与自我意义的双向建构,同时使学生的言语生命得到深度滋养,精神生命得以丰盈拓展。
“会通”是我国古代优良的学术传统之一,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根据需要综合采用多种会通策略,通过古今中外、内外我他的参映融合,在卷入式、沉浸式、融合式的深度学习中,深入寻绎文本形式秘妙,深刻体悟作者言语创制智慧,牧養师生的言语生命,为走向言语表现与创造奠基。
[本文系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20年度重点自筹课题“基于学习任务群的高中语文微专题教学策略研究”(课题编号:B—b/2020/02/192)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王旭东.郑樵史学思想探析[J],史学理论研究,2002(2):82.
[2]杨 义.会通的核心与“现代的苦恼”中的新会通——会通效应通论之一[J],甘肃社会科学,2005(5):244.
[3]周 波.中国文论古今“会通”刍议[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6):56.
[4]赖瑞云.文本解读与语文教学新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1:31-32.
[5]孙绍振.《我的叔叔于勒》中的人称视角//钱理群、孙绍振、王富仁.解读语文[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10:417-419.
[6]童志斌.经文字解读文本 由语言深入内心——《始得西山宴游记》第二课时教学实录[J],七彩语文(中学语文论坛),2019(03):23.
[7]于泽元、王雁玲、黄利梅.群文阅读:从形式变化到理念变革[J],中国教育学刊,2013(06):63.
[8]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20(5)
[9]李 贵.唐宋文学会通研究的“四文说”[J],文学遗產,2017(06):170.
[10]陈 颖.文学研究的“对话”范式考察——以钱钟书的文本互文性研究为例[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43(06).
[11]孙绍振.杂文式抒情:在曲折的逻辑中深化——读《记念刘和珍君》[J],语文建设,2010(3):51-52.
[12]汲安庆.在比较探赜中得其滋味——以王羲之《兰亭集序》一文教学为例[J],福建教育,2016(50):41.
[13]钱理群.由文字到电影场景的转换//孙绍振、王富仁.解读语文[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10:144-146.
[14]汲安庆.精致:语文阅读教育的应然追求[J],中学语文教学,2019(05):23.
[15]参见统编高中语文必修教材“大单元统筹·微专题教学”名师设计百例[J],语文教学通讯,2021(Z1)
[16]汲安庆.马致远《天净沙·秋思》意象抒情秘妙再探[J],中学语文教学,2020(11):56.
[17]参见统编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教材“大单元统筹·微专题教学”名师设计八十例[J],语文教学通讯,2022(Z1)
[18]黄厚江.用语文的方法教语文[M],北京:商务印书馆,2021:6.
[19]汲安庆、李 李.揭秘隐在矛盾,深味极化情感——以《涉江采芙蓉》为例谈如何有效把握诗词教学类性和篇性的辩证统一[J],福建教育,2015(19):44.
[20]叶延武、郑文华.试论语文教学内容的三个层次[J],课程·教材·教法,2012,32(06):45.
[21]熊芳芳.绝望成就了绝美——《长亭送别》文本略读与教学简案[J],语文月刊,2013(03):39.
[作者通联:江苏徐州市运河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