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色彩元素在高校艺术设计教育中的创新思路

2023-06-25 08:14周燕玲
艺术大观 2023年10期
关键词:艺术设计教育创新思路

摘 要:随着高校艺术设计教育的不断发展,色彩元素的创新应用与教学愈发显得重要,教师应转变教学理念着重培养学生的设计思维与创意,适应多元形态的文化背景对丰富艺术语言的需求,以多维的评价体系和多种渠道的教学实践,锻炼学生的色彩应用能力,使色彩的教学契合设计教育的本质。

关键词:色彩元素;艺术设计教育;多元形态;创新思路

中图分类号:G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0905(2023)10-0-03

艺术设计是一门以应用型为主的学科,产生于20世纪20年代的工业化生产时期,是伴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而兴起的学科。高校艺术设计教育中的三大构成基础课分别是平面构成、立体构成和色彩构成,色彩元素作为设计教育的基础课,对学生的专业素养培养起着重要的作用,在不断的探索和大量的实践中,设计学科已经形成了完整、系统的教学体系,设计色彩在教学发展中不断完善。

高校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不仅要学习色彩理论知识、色彩形式美的表现手法,还需要掌握如何将色彩灵活运用在设计界各个领域和空间中。由于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大多是美术高考生,因而还需转变他们写实美术教育为基础的绘画观念,将色彩运用向设计创意思维靠拢。

我国美术教育关于色彩方面的培养基本遵循西方绘画模式,能够提高学生对自然的观察力和表现力,以及用丰富的色彩语言塑造形体的能力。而这些依然是基于传统艺术的能力培养。对艺术设计领域颇有影响的依然是现代艺术倡导下的各种绘画种类和形式,因而现代艺术为设计专业学生提供了丰富的滋养。由于不同的审美和功能诉求,绘画与设计在色彩表现上手段和形式也有差异。设计专业的色彩教育主要强调的是色彩的创意性和主观表达能力,力图打破原有的自然色彩束缚,融入更多的创新意识。因此,色彩元素在高校艺术设计教育中的创新思维培养与研究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色彩设计教学理念的转变

在传统美术教学过程中,色彩元素往往依据客观世界的真实存在而进行物象塑造,通过三维空间的色彩描摹关注形与光线之间的微妙关系和色彩变化。教师在色彩教学过程中往往注重空间感的塑造和光影与材质感的再现,这些不利于设计学色彩元素主体意志的表达和个人情感与审美的主观性表达。因而设计色彩的教學应抛开对客观表象的精准描摹,注重学生对客观事物的理解,培养学生的色彩感知和艺术想象力,让艺术设计的实用与审美紧密结合,达到技术与艺术的统一,科学与美学的融合。

设计色彩可以通过归纳概况、意象表达和抽象处理等现代艺术手段,将三维空间物象再现到二维平面上。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更多地关注学生对客体的取舍、概括处理所传递的主观感受,启发学生对色彩元素深层内涵的探究。

二、色彩教学内容的丰富

艺术设计教学中色彩元素的应用往往穿插在各个课程当中,不能孤立地去学习,因而教学应注重多元文化形态的色彩展示和丰富艺术语言的色彩表达,结合色彩的社会性、精神性和民族性特点。通过各种绘画风格和艺术形式的融入,结合代表性色彩作品的分析,加强对色彩语言的认知和设计引导,从设计风格和各类设计流派中总结表现手段和色彩规律,让学生在表达形式上能够兼容而宽泛,避免单一的形式和内容,激发学生个性风格的培养。

学生作为未来设计师,应该对色彩的感知具有开放性,色彩表现力的培养也应该因人而异,针对性地根据学生擅长的内容和领域进行培养,尤其是民族传统色彩应引导学生多加了解,多从民间艺人那里学习经验和装饰技巧,掌握本民族人们的色彩心理和审美习惯以及用色规律,获取设计色彩的创作素材和创意灵感[1]。

(一)色彩设计的原则与方法

艺术设计中的用色无论采用什么方法和原理,都是为了整体效果的统一,即整体性,主要含义是指色彩与使用环境的协调、色彩的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的和谐。局部色彩在整个设计中具有依附性和独立性特点,同时又让整体色调产生多样性变化,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而整体色调具有自主性和决定性作用,观察者直觉上的统一感知决定了对设计对象的印象深浅和感兴趣与否,因而整体与局部的色彩设计和谐与否是决定色彩设计成败的关键。

色彩的整体关系往往对显示效果起着重要的作用,不同的色彩面积、位置、距离以及排列顺序的应用,会形成较大的对比差异。色彩的整体设计一般采用大调和、小对比的方式,即在大块色调上用同类色和相近色。比如,在淡绿色的大块面上配以豆绿色,让整个色调统一在绿色调的自然色变化效果中,或在米灰色环境中配上浅棕色,达到统一中的微妙变化倾向。小面积的补色衬托则更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使人得到色彩的视觉平衡。

(二)民间美术色彩的应用

民间美术作品的色彩学蕴含着老百姓朴素的美学信仰和寓意方式,通常不受固定的法则约束,民间艺人在寓情于物的表达中,充满了灵动的创造和对理想的追求。民间美术的用色通常积极乐观(如图1),凝结着对祈福与教化的情节,表达了对土地和生命的情怀。民间美术的形式多样,有年画、皮影、陶瓷器皿、玉雕、泥塑等,多包含了粗放的配色和朴实的形态,这些色彩意识和结构折射了民间美术各个门类的和谐发展,是五色体系和宇宙认知最直接的表达。鲜艳浓烈的色彩表达了祈福纳祥的愿望,比如民间年画中黄与紫的补色对比交错并置,利用强烈的色彩反差装饰表达浓郁的理想情节,或者用红绿黑黄紫等充溢整个画面,给人带来视觉感染力和冲击力[2]。

高校的设计色彩教育不能一味以西方文化体系为主,而忽略民间美术色彩资源的利用和开发,应该引导学生多了解刺绣编织、蜡染、皮影等民间艺术色彩的象征性,从中感受到各族人们的审美观念、文化心理和精神风貌,再将这些特征和色彩理念灵活运用到现代设计中。

比如,传统民间图案和民俗装饰上的色彩通常外观层次感强,色彩通常呈现出连续式、节奏性、韵律性和多样化特点。传统图案中的二房连续式图案用色特点通常注重图形的构图空间排列和塑造,以严格的秩序感和对称性为原则,形式美感充分,多样化的用色让民间装饰花纹的视觉效果饱满而丰富。

(三)流行色的应用

流行色一般是指某个时期或者区域在群众中广泛流传的倾向性时髦色彩。不同时代对色彩的要求不同,比如,我国人们因厌恶城市污染而向往自然色彩、海洋色、田野色等,20世纪60年代美国制定的“太空色”等,这些赋予了色彩时代性。而每年在米兰举行的大型设计展,往往会将某种色彩引领潮流般地传播到其他国家,这表现了色彩的社会性。同时色彩还具有自然环境特性,如处于南半球的人喜欢强烈的色彩,北半球的居民喜欢柔和的色彩,日本东部喜欢樱红色,南部喜欢鲜红色等,这些都是受环境影响导致的[3]。

同时,色彩还具有民族性和季节性。不同国家和民族的习惯信仰、风土人情、生活方式的不同,对流行色的选择也不同,结婚庆典日中国人喜用红色,而西方国家喜用白色。色彩的季节性变化比较有规律,四季各有基调,比如秋冬季节人们偏爱淡雅、明快、柔和的色调。流行色的发展规律是求新求变,求变心理多取决于文化修养和物质生活水平。当一种色彩流行久了,人们就会因视觉疲劳而厌腻,一旦有新的色彩出现又会使人感到新鲜,这些规律在艺术设计课程中都有必要强调给学生。

三、色彩教学评价的多元和创新手段

色彩作为艺术设计的重要元素,在教学过程中主要以培養设计创造力和设计思维为主旨,为设计思维的表达奠定理论基础。设计思维同时分为感性和理性两种。感性色彩的表达让设计轻松活泼明快,理性色彩的表达让设计严谨且具有条理性,学生对物象色彩的解析与重组,对色彩的形式与内容,部分与整体的把握都是色彩元素训练的重要方面。相同的事物在不同的主观对象上会形成完全不同的艺术表达效果,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传统的评价无法满足色彩教学要求,色彩设计课程的教学已经超越了纯粹技巧和经验的传授,教师应更加注重激发学生的表现欲,鼓励学生突破固有模式进行多元化创意表达,充分肯定学生的创新尝试,让学生在实践中增强创造意识。

(一)大自然的色彩借鉴

大自然的色彩多姿多彩,植物、动物、海底生物等都展现了其本身的色彩个性,为设计者提供了丰富的创作素材(如图2)。设计者的细致观察,往往能发掘自然界色彩的微妙变化和灵感启发,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多从户外景观中体验自然光反射下的色彩变化,以及四季更迭时事物呈现的复杂色彩变化,有目的地对色彩的形式美和变化规律进行归纳总结,积累色彩的形象资料,丰富思维,为设计中自然色的运用积累经验。同时,也可以通过成熟经典的设计作品配色,以及摄影、电影和各种彩色印刷品等的用色规律,借助现代技术或软件,对图像的色彩进行提炼分析,归纳成若干不同调性的色谱,补充和丰富新的色彩领域,再将这些知识灵活运用到各个设计作品中[4]。

(二)各类艺术的色彩启示

在各种艺术领域中,形形色色的艺术形式和艺术创作都保留了各自的风格特征,相互之间形成了一定的区别和差异,同时又保留了艺术创作的共性。各个艺术门类之间色彩应用的互相借鉴,都能丰富艺术创作的表现形式。比如,古典绘画的色彩与印象派绘画的用色,洛可可艺术与现代派艺术的色彩风格,以及冷抽象代表蒙德里安和热抽象代表康定斯基的作品风格,都可以找到配色的规律和独特的美感。当人们听到激昂的乐曲时,容易联想到鲜亮的色调,而低沉的音乐则与阴暗沉闷的灰调容易产生联系。因此,听觉联想同样能够激发设计的用色灵感。文学语言中的词汇也能表达色彩情调和意境,如华丽、朴素、安静、内敛等。这不仅仅是绘画色彩的借鉴,音乐、电影、戏剧、服装等艺术以及各种工艺美术形式的色彩搭配方式,都是色彩设计课程丰富的素材。

(三)消费受众的色彩反馈

准确及时的社会信息,可以分析和了解人们对于家具色彩的消费意识和审美需求心理,由此得到符合市场消费需求的服饰色彩。色彩的社会信息也就是社会中的色彩消费现象,这种现象往往表现为在一定的时期内出现一种被一个集团、阶层的多数人所接受和使用的家具色彩,即所谓流行色。色彩流行现象的出现,从客观上说是一种经济现象,它反映了消费者收入水平的提高和生产技术的进步;从主观上说是一种心理现象,它反映了消费者渴望变化,求新欲望和自我表现等心理上和精神上的需求。这种家具色彩的信息,以及人们情报预测资料必然经过一定的传播渠道,如报纸、杂志、电影、电视,设计者即可利用万变的社会信息来指导家具色彩设计的构思,使设计的产品适销对路,满足不同消费层次的需求。

色彩的专业知识水准往往直接影响设计专业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色彩学的研究涉及多个领域和内容,如心理学、医学、工程学等,色彩的物理性、色彩认知、色彩词汇、色光媒介等内容,色彩对人的情感和生理也有影响,因而不能单纯地去教授设计色彩课程。目前的艺术设计教育中,色彩的设计要素在教学环节上相对较弱,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色彩创造力,是教师在各个教学环节中所要思考的问题。

参考文献:

[1][韩]金容淑.设计中的色彩心理学[M].武传海,曹婷,译.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3.

[2]刘长虹,徐思海.创意色彩非常规材料拼贴的实践性研究[J].艺术家,2018(11):118.

[3]覃霞玲.现代图形创意色彩表现研究[J].美与时代(上),2017(08):28-30.

[4][美]罗伯特·斯滕伯格, 陶德·陆伯特,著.创意心理学[M].曾盼盼,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基金项目:1.2020年广东省教育厅项目“粤港澳大湾区国际视野下高校艺术设计人才培养应对策略研究”(项目编号:2020GXJK174)的成果;2.2022年广东省本科高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建设项目“新文科视野下高校艺术设计成果导向式‘实践型人才培养研究”(粤教高函【2023】4号第741个项目)。

作者简介:周燕玲(1975-),女,湖南株洲人,硕士研究生,副教授,从事艺术设计研究。

猜你喜欢
艺术设计教育创新思路
艺术设计教育是一种创新教育
游戏的吸引力研究及其对艺术设计教育的启示
浅析服饰品设计中编织艺术的有效运用及创新
基于系统思维与方法的计算机辅助设计教学改革研究
新时代下共青团工作的创新思路与改革意识研究
新形势下企业宣传工作的创新思路探究
浅谈行政事业单位档案管理的创新思路
对事业单位档案管理的创新思路的探讨
浅谈中职学校班主任工作方法的创新思路
色彩教学在艺术设计教育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