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玉琴 卢斐
《秦桑曲》是运用李白的乐府诗《春思》中的诗境诗意与古筝的传统弹奏技法相结合,并加以创新的表现手法创作出的古箏独奏曲,这样的创作手法呈现出一种全新的艺术表现形式。曲名取于诗中“秦桑”两字,曲体运用的是陕西地方戏曲“碗碗腔”音调(迷胡音乐),突破了当地戏曲音乐的固有局限性,按照传统音乐的规律,赋予新意,创作而成。曲中既包含秦腔音乐的大起大落、慷慨激昂,又有陕西碗碗腔的细腻委婉、凄楚悲切。《秦桑曲》的曲作者是山西闻喜县人周延甲先生,先生是著名的秦筝演奏家、教育家,1953年在西安音专主修古筝,毕业后留校任教。曾在西安音乐学院担任民乐系主任。数十年来编配、创作了将近40首筝曲,如《秦桑曲》《道情》《百花引》《姜女泪》等,均为影响力较大的作品。1957年,周延甲教授提出了“秦筝归秦”主张,这一主张具有双重内涵:其一,振兴秦筝;其二,让发源于秦地的筝重新回归秦地民间。
《秦桑曲》的地方性特征
地理环境
陕西地域辽阔广袤、南北纵横,孕育了丰富的陕西地方音乐,如:秦腔、西安鼓乐、郿鄠曲调、碗碗腔等。陕西地方水土荒凉、生存条件恶劣,所以陕西筝曲往往听起来有一种苦难,有一种悲凉,因而在“欢音”“苦音”调式音阶的使用中,形成了“以苦为主、苦欢结合”的音乐风格。《秦桑曲》中用搓、摇结合的技法使音乐更具连接感,用中指勾弦强调乐句音头,使音乐层次分明、抑扬顿挫,这是深受陕西本土戏曲秦腔的豪放、激昂影响的体现。音乐旋律进行上,通常是上行跳进促进情绪波动,下行级进让哀伤深沉的情绪更为浓厚,音乐通过旋律进行中跳进与级进的交互作用,百转千回,豪迈中不乏细腻,委婉中透着直爽,这与秦腔的豪爽、碗碗腔婉转细腻的旋律有异曲同工之妙,这与种类繁多的音乐文化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人文因素
秦音旋律起伏较大,如《秦桑曲》中用到“碗碗腔”中经典的上行七度大跳(re—do)音程,这样的音程进行正是陕西人耿直豪放性格的艺术表现形式。《秦桑曲》中右手大指快速托劈,大指向内向外连续托劈的演奏技法,弹奏出的音更有穿透力,更有颗粒感,这种演奏技法体现了恶劣生存环境磨炼出来的陕西人的坚毅品格和百折不屈的奋斗精神,以及陕西人饱受磨砺时内心充斥的无奈、孤独、愤懑与悲凉。
《秦桑曲》的音乐特征
旋律特征
引子(1—8小节)
乐曲的引子段运用了碗碗腔中的苏板旋律,由于引子旋律音阶为“123567”句尾落音在“sol”,因此,引子音律采用了徵调式,整个调性紧凑而平稳,直接引入悲凉凄婉的基调。秦声最具代表性的是“二变之音”—“欢音和苦音”。顾名思义,欢音常用来表现欢快、愉悦的情绪;苦音也称“哭音”,用于抒发凄婉、伤感之情。引子段分为两个乐句(4+4),是典型的“欢音”调式。起始高亢的勾摇烘托高涨的情绪,以秦地特有的旋律在高音区流动,左手和声音程的强奏和右手长时值摇指,表达主人公思念家乡的情感。
引子后半部由之前的激动与悲愤渐归平静,音乐在这里从狂放走向含蓄,流畅的音律尽显女子无奈的心境,同一组音的反复、节奏由四分变为八分、时值变短、速度变快,“4”音的出现表现了主人公对家乡深深的怀念。
慢板(9—60小节)
由苏板转入慢板,旋律音阶由清乐音阶(1234567)转为燕乐音阶(123456b7)和中立音阶(123微#456微b7)的交替使用。秦筝中的“苦韵”在此集中表达,慢板旋律以柔和的曲调循序渐进地激起苍凉而忧伤之情,乐声如泣如诉,扣人心弦,秦音两个特性音(#4、b7)的游离性令人有情绪低落之感,其中旋律上行二度与下行二度音程反复出现,推动了旋律进行,表现了主人公思念家乡、悲喜交加的细腻情感。
主题旋律以不同的变体反复咏叹三次,“一吟三叹”的曲调使整段慢板旋律层次鲜明而富有张力,每次变奏其结尾下行级进,具有推动性,表达的情绪也越来越强烈。
第一次出现在慢板第13—16小节,第二次出现在慢板第38—42小节,第三次出现在慢板第47—52小节。在慢板结尾部分,旋律呈现上行跳跃(re—do)和下行级进(do—si)的错综乐思,上行抒发了主人公的怨愤与猜忌,下行则抒发了主人公的烦躁不安与种种不满的情绪,最终都归于平静。
同为陕西筝派的代表筝曲《云裳诉》引子部分也有异曲同工之妙,起始就是一个四度跳进(sol—do),紧接着长串的下行级进表达着无奈的情绪。
慢板与快板衔接部分采用碗碗腔中经典的上行七度大跳(re—do)音程,使得情感表达更为热烈,使音乐思绪辗转反侧,尽显西北地区高亢粗犷的艺术特征。既表达了情绪的激动,也成为慢板与快板之间承上启下的过渡乐段,从这里开始音乐急剧变化,节奏变得紧凑,将迫切的思念之情推向高潮。乐曲透过旋律进行中跳进(re—do)和级进(do—si)的交互作用,委婉中有哀怨、激动中有抒情,怨恨交织,让听众充分体味陕西音乐的独特魅力。
快板(61—106)
由慢板转入快板,fa和si的按颤、滑音技法使整体音律呈现游移状态,流畅地过渡到mi和la两个音节上,徵调式燕乐音阶被转为中立音阶,这样的过渡让音律更加紧凑,形成了秦筝独有的动态音律特征。
快板段大量运用碗碗腔音乐,音律别具一格。音律上有包含两个变音的七声音阶(123#456b7),也叫“偏音”。Fa和si的音高略有偏差,fa音在本位音的基础上偏高,接近于升fa,而si又在本位音的基础上降低,接近于降si。两个变音都不是升高或降低半个音,而是音高游移不定,故而称为“偏音”。偏音能够很好地应用在苦音旋律中,其游移性和不稳定性能更好地展现本身的苦音效果,形成独特的韵律美,更好地表现秦声的特点。
结束(107—111小节)
尾声乐段与引子乐段遥相呼应,满载思乡之情,与开头的情绪一致。饱满有力的和弦音拖载着舒展飘逸的主旋律,最后以强收结束全曲,给人以“乐已尽,意未终”的无限遐思。
乐曲以徵调式开场,经过不同音阶调式的转换与发展,最终又以徵调式收尾,呈现一种“以苦为主,苦欢结合”的音乐风格。全曲的结构布局是情感自由发展的一个整体性过程,首尾呼应又有变化与发展,充分展现了中国传统音乐的旋律之美。
演奏技法特征
陕西筝曲的演奏技法是通过研究和创新其他筝派的演奏风格、技巧以及陕西本土音乐文化及风格特色的融合,发展出独具特色的演奏技巧。秦筝最初演奏时仅以右手的大拇指和食指弹奏,如今已有轮指、摇指、琶音和刮奏等演奏手法,并逐步走向成熟。《秦桑曲》作为秦筝的代表曲目,不仅在创作上结合了陕西的民间音乐和地方特色,在演奏技法上也别具一格,既有古筝的传统演奏技巧,又有现代独特新颖的演奏技法。
和音技巧
和音技法反映筝的多音技法。它包括和音、和弦两类,传统筝曲主要有双托、双劈、双抹、双挑以及大撮(八度)、小撮(三、四度)对称弹法。
和弦或和音,就是两个音或更多的音同时发声,演奏时应注意各指所弹之音节奏要准确,各指的弹奏力度应平衡,手指尖的收缩幅度也应该大致相同,从而弹奏出和谐、自然的声音。
《秦桑曲》中双托、双劈的技法:在弹奏“大撮”或“大反撮”时大指与中指同时触弦,弹奏“小撮”或“小反撮”时大指与食指同时触弦,大撮和小撮均有两种弹法:一、夹弹法,弹奏和音时右手手指要扎桩,同时朝面板方向用力,弹完后,手指自然地搭在下一根琴弦上;二、提弹法,弹奏时手型要保持弧形,手指指尖触弦弹奏后迅速离开琴弦。
特性音fa、si颤音
fa、si的音准。在“欢音”“苦音”音阶中,欢音为“fa”,苦音为“si”,当作“欢音”处理时,“fa”“si”弹奏为本位音高,以此使旋律更具流畅性。如《秦桑曲》中引子段和尾声段使用“欢音”,因而引子段中“fa”“si”不升不降;以“苦音”处理时,“fa”弹为“fa”与“升fa”之间的音高(微升fa),“si”弹为“si”与“降si”之间的音高(微降si),如《秦桑曲》中慢板段和快板段使用苦音弹奏。
微升fa、微降si的游移性
在旋律进行中,微升fa和微降si的音高也会随旋律起伏而变化,这就是两个特性音的游移性,弹奏时左手颤音的力量大小决定其音高。《秦桑曲》如慢板段要重颤来表达主人公婉转哀怨的情绪,快板段速度快、段落起伏密集,因而弹奏时要轻颤使节奏平稳、旋律流畅。
撮、摇结合
右手大指和中指撮弦(大撮)后衔接大指快速密摇,且节拍通常都是4拍,此技法是陕西筝乐中的一大特色。在演奏中,大撮使用夹弹法,弹奏时以无名指扎桩,保持手型自然松弛,大指和无名指以大关节发力,弹后自然地靠在下一根弦上,夹弹法使大撮发音厚实,音质饱满。这样的技法使旋律更加强有力、强调音符的旋律感,摇指通常起延长节拍、增强音乐连贯感的作用,附加中指勾弦强调乐句的音头,从而使乐句层次清晰、上下有序、抑扬顿挫。
二级音中的小三度滑音
二级音中的小三度滑音是出现在二级音的上滑装饰音。这种只在三级音和六级音上做小三度的滑音的技法和旋法在其他派别中很是鲜见,只在陕西筝曲中被广泛运用。re的上方音是fa而不是mi,这与秦声中的苦音调式中fa的游离性有关。
陕西筝派代表筝曲《秦土情》中亦有异曲同工之处。
结 语
古筝独奏曲《秦桑曲》为陕西筝派的重要代表曲目之一,本文以《秦桑曲》为例,从乐曲的旋律、演奏技法、风格等方面出发,分析陕西筝派的风格特点,以秦地本土戏曲碗碗腔为素材旋律,尽显秦地音律的跌宕起伏、婉转悠扬。演奏技法上,在传统弹奏技法的基础上加以创新,并且有着属于陕西筝派的特色演奏技法,如和音技法,特性音fa、si颤音,撮摇结合技法等,并且从声调、押韵、情感三方面分析了陜西方言与陕西音乐文化的联系。旋律走向往往与本土语言声调密切相关。陕西方言多押韵,也在旋律中有所体现;旋律风格也与当地风土人情大致相似。通过分析陕西方言与音乐之间的关系,从而更直观地感受陕西筝派的独特音乐风格。
通过对陕西筝曲《秦桑曲》的艺术特征分析,笔者心中不禁被民族音乐的魅力深深折服,作为一名古筝爱好学习者,对筝曲《秦桑曲》、对陕西筝派曲目的演奏和情感把握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希望本文也能帮助更多的民族音乐爱好者更好地了解、学习、发扬民族音乐文化。
作者简介:罗玉琴,女,汉族,甘肃省酒泉人,甘肃民族师范学院;研究方向:音乐学。
指导老师:卢斐,讲师,硕士,甘肃民族师范学院音乐舞蹈系教师;研究方向:音乐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