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菊 王雅咛
类词缀的提出
类词缀的概念由吕叔湘先生于1979年提出,他指出汉语中地道的词缀不是很多,有很多词素“差不多”可以算作是前缀或者后缀,可是还差那么一点儿,只可以成为类前缀或类后缀。
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来看,原型范畴理论认为隶属于同一范畴的各成员之间不存在共享所有特征的现象。各个成员的地位是不平等的,其中有的成员典型程度较高,有的成员典型程度较低。最典型的是核心成员,称之为“原型”。如果把词缀看作一个范畴,“典型词缀”就是典型程度较高的成员,如“儿、子、老”等,而典型程度不那么高的成员就是处于连续统中的“类词缀”了。
类词缀“晒”的判定规则
就语义粘附来说,汉语的词缀对词根有很强的粘附性,典型词缀和类词缀对词根的粘附程度是不一样的。
典型词缀对其构成的新派生词语义贡献程度很小,表现为典型词缀可以脱落而原语义基本不受影响,如“男孩子/男孩”“树前头/树前”“小猫儿/小猫”“老大哥/大哥”等。类词缀的语义虚化程度较低,为新派生词提供的语义内容比较丰富,如果去掉会造成语义缺失,如:
她总爱在朋友圈晒幸福。/*她总爱在朋友圈幸福。
党员干部在大会上晒烦恼。/*党员干部在大会上烦恼。
单向高搭配是词缀的主要特点,但类词缀除了单向高搭配还具有类推的特点,即根据两个对象在某些属性上相同或相似,通过比较推断出它们在其他属性上也有相同的推理过程。这是典型词缀所不具备的特点。典型词缀的类推构词能力通常很差,尤其是像前缀“阿”,排除方言影响后,很难构造出新的派生词来。类词缀却不是这样,由于其词缀构词的定位性,且与词根的语义透明度较高,人们能够根据其本义进行类推创造,且这种创造是可以被人们接受的,因此形成了类词缀这种单向高搭配且具有类推机制的特点。如类词缀“晒”在“展示自己信息或东西”这一语义下,衍生了“晒工资、晒豪宅、晒闺蜜、晒退休金”等新派生词。
通过以上分析,判定类词缀“晒”的标准主要有语义粘附、单向高搭配,这些特点是确定“晒”为类词缀的必要条件。
自主/依存联结模型中的核心概念
自主和依存是自主依存联结分析模型(下文简称A/D模型)中的两个核心概念。Langacker指出自主结构(autonomous structure)是一种独立存在的语义或语音结构,不以另一种结构作为其表现的前提;在语言组织中,有些结构并不是自然地独立存在,而是需要其他组成结构的支撑,称为依存结构(dependent structure)。自主/依存关系是指自主成分和依存成分语义之间的内在联系。认知语法把“自主/依存关系”定义为:如果在一个配价关系中,自主成分(A)是对依存成分(D)凸显的一个图式性次结构的阐释,即A和D为自主/依存关系。比如“晒X”词族中的新词语“晒豪车”,“晒”语义明显依附于“豪车”的语义凸显。依存成分“晒”是抽象的、概括的图式信息;“豪车”是“豪华的车”,是非常具体、详尽的实例信息。“晒”的语义需要被“豪车”这样的实体阐释。因此,“晒”与“豪车”为自主/依存关系。
“晒豪车”的自主/依存联结分析
在自主/依存关系中,自主成分对依存成分凸显的一个图式性次结构作出阐释。被阐释的依存成分的次结构叫作“阐释位”。在上例“晒豪车”中,“晒”凸显了一个次结构界标,这个界标LM很抽象,需要具体阐释。“豪车”的语义凸显十分具体,对“晒”凸显的次结构界标可以作出阐释。因此,二者之间为自主/依存关系,可以实现联结。在联结过程中,依存成分“晒”凸显了一个次结构“界标”实际上等于提供了一个阐释位,如图1所示。
与“晒太阳”不同,“晒X”构式构造的新词语是由一个固定词“晒”和不同的“X”组成的形式和意义的组合,这个组合可以被名词、动词、形容词和对应短语替代,并根据“X”的不同搭配具有稳定的语义特征。“晒X”的构式意义不能从其组成部分“晒”和不同的“X”来预测,组合后会发生很大的语义变化,我们试图探讨其生成机制。
“晒X”的形成动因
隐喻是“晒”语义变化的动因。在构式“晒X”中,依存成分“晒”借助自主成分“X”的阐释,通过隐喻的方式使语义发生了一定的变化。“晒”最初的释义为“太阳把光和热照射到物体上”或“在阳光下吸收光和热”,随着“晒”嵌入构式“晒X”中,在隐喻的帮助下获得了新的语义。从此以后,一些非传统的搭配变得可以接受了,如“晒女友”“晒工资”等。
下面以“晒衣服”和“晒工资”为例,分析“晒”是如何在隐喻帮助下完成语义变化的。
首先,两者都有在外面被人可以观测到的场景相似性:拿出去公开被人看,衣服可以晾在外面被路过的人看到,工资挂在网上等社交媒体也可被访客浏览到;其次两者都含有隐私的内涵相似性,衣服是自己的,工资也是自己的,均属于个人私有。基于这些相似性,“晒”在现实空间的概念(源域)就被映射到在网络虛拟空间里(目的域)去了,即公开是晒。
其次,转喻是“X”语义凸显的动因。转喻是涉及人类推理和语言使用的一种心智策略和认知过程。在人们的认知结构中,凸显性是转喻映现的基本特征,即用一个事物凸显面替代另一事物的基本面。转喻中往往使用具体的相关联的事物代替抽象的事物,比如:
朋友圈晒装修,邻居纷纷来参观。(色家居 2017.09.24)
这里的“装修”不再是最初抽象、高度概括的图式信息,而是指装修风格、装修质量、装修费用、装修材料等具体内容。转喻的认知功能主要是用事物中容易辨认、记忆、感知和凸显的部分代替事物整体中不显著的部分。在转喻中,喻体可为打通对转喻目标进行理解的心理路径提供帮助。上例体现了转喻利用相邻关系,帮助人们认知的过程。
“晒X”A/D分析模型的运作
自主/依存联结是为了分析在自主/依存关系基础上,依存成分的次结构(阐释位)和自主成分的语义侧面之间的阐释关系。我们将二者整合为一个合成结构来描述一个语法构式的主要语义内容,这个过程可概括为“A/D分析模型”,下面对“晒X”进行分析,如图2所示。
上图方框分别代表三种结构:复合结构、依存成分和自主成分,虚线箭头代表阐释关系,虚线圆框代表阐释位,实线圆框代表新词复合意义。“晒X”A/D模型构造过程如下:首先,“晒X”被分解为依存成分“晒”和自主成分“X”。自主成分“X”在转喻机制的作用下,形成了语义凸显的X1;被阐释的阐释位“晒”在隐喻机制的作用下,生成了带有引申义的“晒1”。自主成分X1的语义凸显是对依存成分凸显的次结构“晒1”的阐释,两者互为阐释关系。接下来,“晒1”和“X1”形成新复合结构,新义也由此产生。
我们以“晒女友”为例,建造A/D联结分析模型如图3所示。
复合结构“晒女友”中,由于动词“晒”语义预设施事或受事关系,故判定为依存成分;名词“女友”相对而言是更为自主的成分,因此“晒女友”可被分解为自主成分“女友”和依存成分“晒”。自主成分“女友”在转喻机制的作用下,由原先抽象的图式信息转变为具体且相关联的部分,即表示女友样貌的“女友1”,形成了语义凸显的“女友1”;依存成分“晒”的语义需要被“女友1”所阐释,因此可产生自主/依存联结。“晒”在隐喻机制的作用下,生成了引申义为公开的“晒1”。“晒1”与“女友1”组合,形成了语义为公开女友样貌的新词语“晒女友”。
“晒X”传播的内在机制
类推作用和语言模因是“晒X”词族得以广泛传播的内在机制。模因论是建立在新达尔文进化观点基础上的,指文化领域内人与人之间相互模仿、散播开来的思想,并一代一代地相传下来。我国学者何自然将meme译成“模因”,模因(meme)用了与基因(gene)相近的发音,是有意让人们联想到它是通过非遗传方式,特别是通过模仿而得到传递。Heylighen将模因的复制分为四个阶段:同化、记忆、表达和传输。
“晒X”作为强势模因,其复制和传播过程同样要经历上述四个阶段。“晒X”模因成功的基础是“晒工资”的流行。2006年北大教授阿忆在发表的一篇博文中,公布了自己的工资收入和支出情况来说明工资不够用。由此引发了网友们对工资的热议,“晒工资”成为那一年的焦点话题,反映出网友们对低工资的不满。“晒X”就成为“公开”的代名词,进入大众的记忆中,人们受到感染后最终接受和认同。在新闻和网络媒体标题中常见到“晒X”这一类前缀的表达,能够让读者很快联想到“公开”。此外,“晒X”结构简单且易与已有的认知发生关联,容易被理解接受,可以引发同化反应。“词语模是一种造词的框架结构,通过替换来批量产生新词语。”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人们利用模仿、类推的思维方式,不断锻炼了组合和替换的能力,语言创新能力因此也得到了发展。在这种反复的行为刺激基础上,人们归纳形成了“晒X”的词语模。词语模“晒X”形成之后,人们不断对模因重新编码,使“晒X”得到表达。“晒X”就像病毒传播一样,被传输的次数越多、范围越广,其感染新宿主的机会也就越多。随着网络和新闻媒体等传输工具的诞生,“晒X”这一模因不断被传输,进而不断感染新宿主,因此衍生了很多表达,如“晒闺蜜”“晒成绩”“晒厨艺”“晒收入”“晒形象”等。
基金项目:本文系天津外国语大学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资助:类词缀式新词族“晒X”生成与传播研究(2022YJSS077)
作者简介:朱菊,女,汉族,天津人,硕士研究生,天津外國语大学;研究方向:汉语国际教育。
王雅咛,女,汉族,天津人,硕士研究生,天津外国语大学;研究方向:汉语国际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