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宗的概念
提及禅,人们很容易想到寺庙里高僧虔心打坐的画面,其实这是一种错误的理解。禅宗是在佛教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中国特色的本土佛教。直到今天,对于禅,也没有一种十分精确和正规的解释和定义,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菩提达摩创立了“禅”,然而它之所以能够成为一种宗派并拥有强大的精神力量,是因为慧能及其继承者们的不懈努力。他们主张“不立文字”也就是不依赖于任何文字的解释,直接传递佛教的本质精神,抓住本心。禅宗是一种通俗的称呼,它的学术名为“佛心宗”。佛教最早经由印度引入中国本土,经过两千多年的发展形成了众多分支,结合了中国的儒教和道教思想,融合成一种中国本土化的佛教思想。由于文化、信仰以及发展历程不同,中国佛教与佛教的发源地印度佛教在教义上必然呈现出一定的差异,因此被称为是一次中国本土的教义融合。胡适先生曾认为佛教的禅宗代表了中国思想与印度思想之间的一次深刻变革。禅宗的存在使得汉传佛教与印度原始佛教在文化精神上产生了根本性的差异,这种差异一直延续至今,成为我国文化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禅的智慧》的序文中,静一居士写道:“禅在于由入定到开悟,以智慧的、特殊的视角观察世界,透视人间,从而获得心灵上的大解放,精神上的大逍遥,生活上的大机趣。当你一旦进入这即心即佛的境界,你们即便坐也是禅,立也是禅,行也是禅,睡也是禅,时时处处,都是禅啊。在禅的淡泊和宁静中……日日是好日,时时是好时的生活境界和心灵境界。”因此,对禅的理解,最好的诠释就是用一种平和的态度面对生命,只有那样,我们才可以放下妄想,放下分别,放下一切,我们才能明白生命中无处不在的禅意。邱紫华、余锐在《不可言说中的言说—禅的意会思维特征及其表达方式》中指出“禅是一种独特的中国思维方式,它与儒家的经验理性思维以及道家的借事喻理的非理性思维截然不同,禅的思维乃是一种非逻辑、非理性的意会思维方式。”
中国禅是从印度传来的,但和印度禅又是不同的。“禅”传入中国后,经过长时间的传播和发展,并在本土生根。之后六祖建立了中国的禅宗,将中国的禅宗与中国的传统文化—儒道融合在一起,形成了一种新的局面,并发扬光大。那么,在禅宗思想中,儒家思想是如何体现的呢?第一,对“入世”的看法。在慧能的指引下,我们可以领悟到烦恼的根源在于内心,因此我们应该在体验烦恼的过程中不断修行,而不是拒绝烦恼。就像他的偈语中所说“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儒家的这种入世精神在他的思想体系中得到了体现。第二,“忠”作为儒家重要的伦理思想,在《敕修百丈清规》制度化的开篇即被确立为“忠”的原则,这表明禅宗对于“忠”的珍视程度。第三,在禅宗的《大般涅槃经》中,对于“孝”这一主题也进行了详尽的探讨。第四,儒家核心思想观念之一即为“礼”,在禅宗的《敕修百丈清规》中,同样对“礼”进行了详尽的规范。
在禅宗思想中,我们同样也可以看到道家思想的具体体现。首先,在道家中,对于“生态伦理”的立场。慧能认为功德即“见性是功,平等是德”。这种“众生平等”的观念在道家《太平经》中可找到其渊源,二者在“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的精神追求中产生共鸣。其次,对于“因果报应”这一概念,佛教与道家都对于“因”与“果”的内在平衡有着极为敏感的重视。佛教的“业报”与道家的“报应”二者都是对于个体恶行的一种规诫。
禅意融入中国当代创作的原因
在艺术多元化的今天,当代艺术家们在获得更加丰富的创作题材的同时,也面对着物质世界的种种诱惑,然而,他们当中有一群人保持着内心的宁静,默默沉浸在自我冥想的世界中。与那些被外界的嘈杂困扰的艺术家不同,他们以独特的方式进行艺术创作,不追求所谓的名与利,而是通过自己的心灵體验,以更加具体的方式表达自己的独特感受。他们散发着一种超然的气质,以自己独特的视角看待世界,用自身丰富而深刻的体验感悟世界,在艺术创作过程中寻找精神上的自由。一些艺术家将禅宗哲思融入美术创作中,这些艺术家以创作为媒介,反映了当代艺术和隐喻现实的社会生活的本质。
中国当代艺术的创作中,我们可以发现越来越多的艺术家渴望回归传统,倾向于以中国传统哲学思想为基础表达当代艺术,这一做法在国内外艺术界广受欢迎。当前,中国艺术家们需要思考如何将传统与现代完美融合,将其运用于当代艺术创作之中。将中国传统艺术与当代中国实际相融合并将其融入当代艺术创作中,它们所呈现出的艺术价值对于中国当代艺术创作的进步具有重要意义。因为它能够使我们在新时代有一个更加开放自由的空间。因此,对于艺术家而言,深入挖掘和探索本民族独特的文化内涵,寻求表达方式和艺术创作主题,可以充分体现出他们对本民族文化有着卓越的自豪感。在当代中国艺术的发展中,将中国传统文化巧妙地融入其中已成为不可避免的趋势。
一些艺术家开始将目光投向中国传统哲学,探索禅意的境界,以此为灵感创作出富有禅意的艺术作品。正是这些人借禅宗来讲当代艺术,通过对禅宗思想的理解和运用,使其成为艺术创作中的灵感来源。在当代艺术创作中,他们开启了一段新的禅意表达之旅,引领着越来越多的艺术家深入思考本民族独特的文化内涵,彰显了一种文化的自我意识。这种“天人合一”的思想使得他们更愿意将艺术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倾向于运用中国传统的艺术手法创作出自己的杰作。禅意是一种智慧与精神的升华,它不仅可以使观者愉悦身心,还能让他们达到更高的精神境界。因此,在这样一种文化觉醒的背景下,当代艺术中以禅意为核心的创作方式,由此孕育而生。在当代这个多元社会里,我们更应该重视传统文化与现代艺术之间的关系。在五千年岁月中积淀下来的中国传统哲学,对于现代人而言是无价之宝。
海伦·威斯格兹的《禅与现代美术:现代东西方艺术互动史》中指出:“无论是西方艺术家或是东方艺术家,在艺术创造与‘禅的体验间都具有一种复杂的穿插的线索,‘禅对于艺术的积极意义,应该在于它对促进文化交流和更加宽泛的多元世界所做的深刻的思考。”他们通过对禅宗思想的理解和运用,使其成为艺术创作中的灵感来源。在短暂的时间内,中国的艺术家们经历了百年的西方艺术历程,如今他们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文化根源和民族自我认知。然而,东方哲学也渐渐地吸引了很多西方艺术家,他们开始将禅意融入当代艺术创作之中。当代中国艺术正以惊人的速度崛起,这种跨越式的进步更加凸显了人们对内心世界的渴望,因此,我们必须将中国传统文化视为一种心灵的支撑和精神的归宿,在当代中国艺术创作的大背景下,禅意绘画应运而生,成为一种不可阻挡的艺术形式。
禅宗思想在中国当代艺术中的实践
随着中国当代艺术的演进,越来越多的艺术家开始重新拥抱传统的艺术形式,倾向于运用中国传统哲学的艺术表达方式,以展现个人的艺术创作,并在国内外艺术界广受欢迎。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必须对自身进行反思,如何才能使我们的作品既能反映出时代精神,又不失民族风格?当前,中国艺术家们亟须思考如何将传统与现代完美融合,将其融入当代艺术创作之中。在当今全球化的艺术发展中,中国当代艺术蓬勃发展,其独特的禅意表达方式广泛渗透到当代艺术的各个领域。除了绘画之外,还包括装置、影像、行为艺术等多种艺术形式的表现。在众多形式当中,禅意作为一种独特又具有魅力的内容被广泛运用于艺术创作之中。从中国当代艺术的视角出发,我将结合当代艺术创作,对具有禅意表达的作品进行深入探讨研究。
在20世纪80年代的文化大討论中,中西文化的融合成为当时中国人最为热衷的话题,黄永砯的《〈中国绘画史〉和〈现代绘画简史〉在洗衣机里搅拌了两分钟》引发了文化界的激烈争论。他将两本被誉为艺术圣经的书籍投入洗衣机,用力搅拌,最终得到了一堆无用的废纸。在此作品中,洗衣机扮演着“思考者”的角色,纸屑则成为“思考的产物”。在中国,当涉及中西两种文化、传统和现代之间的关系时,人们常常会探讨哪一种是正确的、哪一种是错误的,或者是如何将它们结合在一起。在我看来,将这两本书放入洗衣机中清洗两分钟,比试图解决这个问题更为有效,比不断争论更合适。在众多文人学者的努力下,探索的融合之路可能就像是一堆碎纸,而所有的“逻辑”和“理性”都显得微不足道。因为搅拌的根本不是“文化”,而是承载着文化的“纸”,他用一种暴力的手段重新思考了当时中国传统符号和西方当代艺术融合的现象,并对当代艺术发展趋势提出了质疑。黄永砯在“不二法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巧妙地解决了二元对立的问题,以一种全新的方式看待问题,也为这一困境提出了一条新的出路。
邱志杰《重复书写一千遍〈兰亭序〉》是在五年的创作过程中,将《兰亭序》在同一纸张上反复书写,直到字迹完全淹没了白纸,使其变成了一张漆黑的纸张。邱志杰认为“兰亭序是在渐渐繁多的过程中减到空无,形态上最具有典型的激浪派过程”。经过一千次的反复书写,逐渐领悟到“禅”也是一个从繁盛回归到空无的过程。随着一千次的重复,原本的白色纸张终于变成了黑色。这个从一变千、从千又变一的历程说明了“空”不是什么都没有,它证实了“有”的虚幻。
《何处惹尘埃》是徐冰在“911”之后,将自己在“911”事件中搜集到的灰尘制作成了一个玩具雕像,被他用飞机送到了展览馆,之后碾成了粉末,然后被他吹散在了展览馆的地面上,留下一行字:“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这是慧能六祖在佛教《菩提偈》中所作的歌偈,这行字告诉我们,世界万物都是无常的,提倡我们不要执着于表面。生活在这个世界里,人们所能接触到的所有的东西,所看到的所有的事物都是有限度的,相由心生。如果你领悟到了所有的物象都是意识与存在之间的关系,那么你就会明白隐藏在万象之下的真相。
总 结
在中国当代艺术蓬勃发展的今天,中国当代艺术家们应当充分发挥自身民族的独特优势,传承中国当代艺术中蕴含的禅意,不仅要丰富自身的创作语言,更要静下心来深刻领悟其内涵和境界,而非仅仅停留在表面的禅学表象。在当代艺术创作中,艺术家们通过借鉴传统宗教形而上的审美意境,打破了文化上的单一性,将“禅”所呈现的审美意境视为一股源源不断的清泉,为人类在物质世界中的躁动提供了抚慰。这不仅满足了观众的精神审美追求,而且为文化的多样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使其得以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茁壮成长。禅宗所倡导的智慧与禅意,给人们带来了无限的启发和思考。禅宗思想所带来的审美体验和生命感悟,无论对于艺术创作者还是观众,都具有深远的启迪意义。无论是古代社会还是现代社会,禅宗思想始终贯穿于艺术之中,为其注入源源不断的生命力。
作者简介:陈泽迪,女,汉族,河南驻马店人,浙江师范大学艺术学院,美术学硕士;研究方向:综合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