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追问策略在阅读教学中的实践探索

2023-06-25 12:15徐青
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 2023年1期
关键词:初中语文核心素养阅读教学

徐青

摘要:追问是语文课堂师生对话不可或缺的环节,能促进知识的向内转化,发展学生的思维,最终能有效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笔者在本文中通过追问多余吗,探究写作意图;追问真的吗,挖掘潜藏信息;追问可以吗,赏析精巧布局;追问矛盾吗,理解人物形象,旨在引领中学生向文本最深处推进,提升课堂对话的有效性。

关键词:初中语文 阅读教学 深度追问 核心素养

新课程标准为中学教师带来了新的方向:阅读教学的过程就是师生的认识与实施的过程。教师展开这个过程,课堂问题的预设尤为重要,而追问能够很好地推进这个过程。灵活多样的深度追问可及时引导学生钻入文本的深处,让中学生迸发思维的火苗,是课堂目标顺利完成的催化剂,可见,探寻深度追问策略,既顺应课标的理念,又是有效教学的迫切需求。笔者潜心提升个人素养,用心浸润文本,在结合学情的基础上进行相关策略的求索,以深度对话来唤醒中学生的探究兴趣,深化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

一、深度追问策略的四个实践路径

(一)多余吗,探究写作意图

“中学生要学会体味和推敲关键词句在文本中的意义与作用。”《语文课程标准》如是指出。关键词句往往是作者思想感情的隐藏点,是梳理文章深层意脉的抓手。而要想准确深刻理解关键词句的意义,仅限于泛泛地浏览文本,了解文本的基本大意是远远不够的,因为此为文本的第一层次而已,还需将中学生领入深度阅读,联系相关语境,进一步探究作者的写作意图,进入文本的第二层次,笔者由此尝试追问语句多余吗,引导学生读懂意旨。

《济南的冬天》是我国著名作家老舍的代表作,笔者为了引导学生深入了解济南冬天的总体特点,采用了追问的策略。“请同学们仔细阅读文章开篇写了哪些内容?”学生朗读文本,寻找答案,“济南的冬天没有风声”“济南的冬天是响晴的”“济南的冬天天气温晴”。笔者追问,“文章的题目是《济南的冬天》,开篇描写北平、伦敦以及热带的地方,请同学们思考是否多余?”学生深入文本思考,“我觉得开篇可以直接点题,开门见山,比较简洁。”“我认为作者描写北平是为了突出济南冬天无风的特点,写伦敦是为了突出此地响晴,写热带是为了突出温晴”……经历了比较,学生就会发现作者的主要目的是介绍济南,却先从北平、伦敦及热带的特点写起,乃是为了和济南互相衬托,从而更好地突出济南的“响晴”“温情”的特点,这种起笔不同于开门见山,反而给人曲折有致之感。学生质疑追问,领会了意旨,把握了济南冬天的特点。笔者继续追问,“作者以‘这就是冬天的济南收束全文,多余吗?”通过质疑,学生在温暖如春、秀丽如画、天明水净的世界徜徉回味,精准地揣摩到了作者的意图,即首尾呼应,篇末点题,造成结构完整的精致效果,且洋溢着作者的赞美之情。

文章乃是现实生活与作者心智巧妙融合的结晶,文本深层站立着的是作家的身影,跳动着的是作者饱含智慧的心灵。通过这样的追问解读,中学生会沉潜于文本深处了解作者,结合写作背景于语境中反复咀嚼,进而聆听作者心底的声音,真正读懂写作意图。

(二)真的吗,挖掘潜藏信息

“我们看事情必须要看它的实质,而把它的现象只看作入门的向导,一进了门就要抓住它的实质,这才是可靠的科学的分析方法。”[1]阅读文本亦是这样,文本表层的意思并不是作者倾泻于字里行间的真正内涵,我们要追问学生真的吗,引导学生质问表层意思,学会透过现象看本质,将潜藏的作者真正要表达的意思挖掘出来。

《社戏》是鲁迅先生的小说,为了引导学生深入文本,进而挖掘潜藏的信息,笔者采用了追问的策略。有的学生展示,“我喜欢的句子是‘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但我还以为船慢。”笔者追问,“山真的是淡黑的吗?”“山是青色的。”“为什么写淡黑色?”“此时是在晚上。”笔者继续追问,“此刻的山真的在跑吗?船真的慢吗?”学生潜入文本深处,捕捉答案,有的学生展示,“山的确是静止的,作者采用了拟人的手法,转静态为动态。”又有学生说,“联系语境,船已经开得很快了。”笔者追问,“为什么写山?”学生说,“用山在跑说明船行之快。”笔者接着追问,“作者说‘再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再也看不到那夜似的好戏了,是真的吗?”通过文本的这一矛盾之处,适时激发学生思考,作者来到了诗情画意、世外桃源般的平桥村,外祖母的疼爱,温情的小伙伴们,让一切都那么美好,但是到了去看日思夜想的社戏的时候,却遇到了接二连三的困难。如一时叫不到合适的船,母亲不准“我”和别人一起去,又担心外祖母牵挂,等等。接着,这些困难在小伙伴们的帮助下又意外解决了;八叔的航船及时回来了;小伙伴们和“我”一起去,而且双喜写了“包票”。作者把困难渲染得越大,越是突出问题解决的难度,其实都是为了凸显困难解决之后的莫大的轻松愉悦。因此,在此种情绪的影响之下,正如王国维所说“一切景语皆情语”,“我”眼中的景物自然发生了变异——山仿佛在跑,由静变动了,这种“变异”正体现了鲁迅的锦心绣口,以变异的感觉来写“我”克服困难,成功看戏的激动心情。学生继续质疑,又挖掘出了“偷豆看戏难忘”这一潜藏信息,同时也深切地感受到了农村孩子的淳朴可爱。

课堂中的追问,目的是使在学生掌握知识的同时,训练和提高思维能力,因而教者应注意追问的角度和问题的深度。[2]反复涵咏,精研細读,刺透文本表层,可以引领学生挖掘潜藏的信息。通过这样的追问,中学生会带着疑问反复与文本对话,反复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一遍遍地咬文嚼字,最终如庖丁解牛般挖掘出潜藏的信息,丰富个人的情感体验。

(三)可以吗,赏析精巧布局

“凡制于文,先布其位,犹夫行阵之首次,阶梯之有依也。”古人将布局谋篇放在了行文的首位,梁启超同志亦如是重视布局。所谓布局谋篇是作家深思熟虑后围绕主旨,精心建构文章骨架,随即按一定的顺序组织材料。我们要追问学生可以仿写吗,以此引领学生潜入文本,理清文本的布局,为他们深入理解文本内部结构及习作练笔开辟航线。

《春》是一篇洋溢着作者爱春、赞春之情的散文,也是引导中学生学习景物描写的佳作,笔者教学本文时,以追问引领学生梳理、赏析作者精巧的结构布局。“请同学们思考主要写了哪些内容?”学生朗读文本,交流展示,“描写了春回大地,万物复苏的情形”“描写了春草”“描写了春花”“描写了春雨”“描写了春风”“春天来了,人们都从屋里走出来”“人们出来干什么?”“迎接春天的来临”。笔者接着追问,“为什么这么写?”学生回归文本,通过质疑感知了文章的意图,体会到了作者的情感,笔者继续追问“谁能将文章的意脉用思维导图的形式表现出来?”此时,学生的思维被激活了,通过质疑,不难发现朱自清先是表达了自己对春天的期盼之情,然后描绘了春天有关的五幅图画,接着是总结全文,从积极的方向对青少年读者发出呼吁,本文的结构框架大致是:盼春——绘春——赞春。在这个大的框架内,其实还隐藏着一个小的结构,那就是作者刚开始的春草、春花、春风、迎春,都是热热闹闹的,生机勃勃的,而到了写春雨图的时候,这种热热闹闹的气氛突然转为“一片安静而和平的夜”,节奏至此从热闹转为静默,这样就避免了分门别类的写法导致的平铺直叙、流水账的感觉,也正因为这种“统一中有变化”的技巧,让这篇文章显得出类拔萃。从诗情画意的文本中,还学会了抓住景物的特点,多层次多趣味描写景物的写作技巧。最后,学生积极地进入到练笔环节,纷纷运用所学技巧,尝试谋篇布局,拟写习作提纲,当堂内化了知识。

谋篇布局既体现在文本外在的形式上,也隐藏在文本内部的节奏变化之中。精巧的布局往往使文本更胜一筹。通过这样追问,中学生会再次向文本更深处漫溯,不仅会透彻解读文本,在脑海中留下作者精巧的布局,还锻炼了学生的语言概括与表达能力,使其收获了材料安排的技巧。

(四)矛盾吗,理解人物形象

作家在行文中往往出人意料,设计矛盾点,于无声处引读者遐思;文本中塑造的成功人物形象也体现在矛盾处。若能找出这样不易察觉的矛盾用笔,追問中学生文本前后矛盾吗,就会引领学生以此为突破口,向文本深处探究人物形象的矛盾点,捕捉相反的指向,去揭秘人物内在精神的独特性和丰富性,提升对人物形象解读的有效性。

小说《范进中举》围绕范进中举,主要刻画了范进中举前后的不同表现,尤其关于范进的老丈人胡屠户的描写,前后有很多看似矛盾的描写。笔者在这些矛盾点追问,“请同学们从文本中找出有关胡屠户的描写。”学生陆续展示,“他带了一副大肠和一瓶酒祝贺范进中了相公”“他自称倒运把女儿嫁给范进这个丢脸的家伙”“说他现世宝,没用的人,累了自己多少,女儿嫁给他,可怜可怜”“横批了衣服,腆着肚子去了”“胡屠户听闻范进去乡试,骂得狗血喷头,一口啐在范进脸上”“眼中的范进是‘癞蛤蟆‘尖嘴猴腮”“中举后称范进贤婿老爷”“天上的星宿,才学又高,品貌又好,女儿像有些福气的”“见女婿衣裳后襟滚皱了许多,一路低着头替他扯了几十回” ……笔者追问,“作者这样描写矛盾吗?”如此多的前后矛盾,恰是胡屠户的个性所在。他的前后巨大变化,来源于只属于他的个性逻辑。范进中举之前,胡屠户极尽所能地在精神上侮辱他、糟蹋他、摧残他。一遭中举了,乐得发疯了,有人建议打他一耳光,他却不敢了,这时的胡屠户好像突然变了一个人,永不改变的是他的个性逻辑。这种个性逻辑的特点,第一,表面上遵循的是迷信逻辑,骨子里却是势利,金钱第一。第二,这种逻辑非常荒诞,有很强的喜剧性。一般人会把这种前后矛盾藏在心里,而且会因此而惭愧,而胡屠户却在众人面前坦白地说了出来,这就不光是可笑,而且是天真、可爱加妩媚了。人物因此而有了属于自己的个性了。学生再次回归文本语境,通过释疑,学生深刻地理解了胡屠户嫌贫爱富、趋炎附势的市侩形象,感受到当时社会人们嘴脸的丑恶,以及世态的炎凉。

矛盾是泄露文本秘密的最大漏洞,是文本形象的面纱。通过这样的追问,也会拓展中学生的阅读视野,引领其潜回文本深处的海底奇观,与矛盾点深度对话,就能揭示出隐藏在面纱下的意脉,从而能揭开审美形象背后的秘密,让课堂不断闪现智慧的火花。

二、深度追问策略的两大操作原则

(一)追问的焦点指向审美价值

人类从诞生伊始,与自然相处时一直处于劣势,时常受到风雨雷电等气象灾害,以及地震、山洪等地质灾害的磨难;人类还经常食不果腹,大规模的瘟疫也不时发生。在生存等实用价值面前,自身的另一面——情感归属的要求,只能被迫默默地选择压抑。而文学作品的功能,恰恰在于唤起这部分被压抑的感知感觉情感,让我们重回有血有肉的一个完整的人。这也是初中教材中诗歌、散文、小说等文学作品比重较大的原因之一(高中在此基础上,又侧重于智性思维),因此我们课堂追问的焦点必须指向审美价值。这也与经典价值的追求是惊人的一致!《范进中举》的故事最初出现在清刘献廷的《广阳杂记》,原文极短,以情节的外部曲折而吸引人,最终的主题是称赞袁医生的医术高明,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心病还得心药医,这是实用价值。吴敬梓发挥了天才的想象天赋,虚拟了范进发疯的情境,将心理治疗改为一记耳光,把范进和胡屠户双双打出生活和心理的常轨,结果他们都不是平常的自己了,范进由自卑麻木,一变为非正常的疯狂和昏迷,再变为官场中逢迎拍马、应付自如;胡屠户由自尊自大——负罪自卑——可爱妩媚。我们恍然发现,小说中人物的个性心理一方面与我们相异,但模模糊糊中似乎都有我们的影子,于是“我们的记忆一闪,这就叫感染,心头一动,又叫作感动”[3],这就是文学作品带给我们的审美价值。

(二)追问的归属指向文本独特、唯一性

常常听到同仁说,我们教的是这一类文本,让孩子们知道欣赏这一类文体的方法就行了,为什么非要分析出课文的独特、唯一性呢?正如我们吃过梨子,大概就知道水果的滋味了,为什么看到车厘子还情不自禁地想尝尝呢?其实懂得这一类文本,只是解决了温饱问题,而文学作品,尤其是品味经典,价值就在于它的不可复制性,这才叫精致生活!课堂追问必须指向文本的独特性、唯一性。唯有发现了文本的个性,才算是真正读懂了作者的慧心妙舌,才算是读懂了文章的妙处。而文本的个性又隐藏得很深,只有把文本放到历史的发展过程中,去比较他们的差异,才能探索文本艺术及思想的不可复制的魅力。如果把《背影》放入表现父亲与儿子感情文章的历史潮流中,就会发现文中的“父对子”“子对父”的感情与同主题文本存在很大差异。父亲因为不光彩的原因导致差事交卸,刚开始朱自清抱着埋怨的,渐渐又觉得他的迂,当看到年老体衰的父亲攀在月台上,拼命努力而收效甚微的一系列动作,作者瞬间被感动了,但是作者又不同于一般人的当场哭泣,而是赶紧擦干眼泪,决不让父亲看见,朱自清情感特点何在呢?是的,尽管内心彻底被憾动了,虽然之前对父亲的所有埋怨不满都消失殆尽了,但是嘴上硬是不会道歉的,更不会让父亲从脸色看出。这种“轴”,是否唤醒了我们心灵中沉睡的记忆呢?我们不就是朱自清的翻版吗?同时,父亲不也因为体力与效率的错位,而存活于一代代读者心中吗?

文本是一个既统一又多层、立体的结构,最表层是事件的发展,变化;中层是作者的意脉——如何构思,产生何种效果;最深层是形式规范方面的特点。无数实践证明,语文课堂的深度追问,可以有效激活乃至发展学生的思维,有效引领他们逆向回归文本,品读欣赏文本背后的心灵奇观,于争鸣处谱写创新的和谐乐章。这样,学生自主从文本的困惑中成功突围,揭示文本的艺术和思想的独特、唯一性,课堂妙趣横生,中学生个性飞扬,学生的核心素养自然也在语文课堂中得以提升。

参考文献:

[1]张汉云.我的“哲学故事”(七)[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17(11).

[2]刘淑梅.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追问艺术[J].中国校外教育,2015(36).

[3]孙绍振.经典小说解读[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20:312.

[本文系仪征市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1年度农村专项课题“审美价值下基于矛盾分析的读写一体化实证研究”(编号2021/G/N002)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初中语文核心素养阅读教学
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例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微写作”
初中语文阅读理解解题技巧初探
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几点做法
谈阅读教学中的快乐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
谈高中研究性阅读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