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环境下初中信息技术课的多元教学模式探讨

2023-06-25 12:08仁子拉毛
中国新通信 2023年6期
关键词:初中信息技术互联网+互联网

摘要:信息化教育是未来教学发展的方向,且已逐渐渗透到各阶段教育中,初中是学生形成信息技术能力的重要阶段,对学生未来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应重视课堂规划,采取多元教学模式,以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强化信息素养。本文简述“互联网+”环境对信息技术教学所产生的影响,并围绕教学情境、翻转课堂、微课等多方面展开探究,以促进学生信息素养的提升。

关键词:“互联网+”;初中信息技术;多元教学模式

新课改后,互联网与教育融合的速度明显加快,力求培养综合能力全面发展的新型人才。互联网已经涉及各个领域中,“互联网+教育”也让教育领域发生了较大的转变,以此为基础,教师在信息技术课中,应积极探索信息技术与多元化教学模式相融合的方式,更好地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一、“互联网+”环境对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的影响

互联网领域的发展可以用“日新月异”来形容,各种先进的技术层出不穷,为初中信息技术课程开展带来了不小的挑战。课堂教学应与时俱进,让学生及时接触新颖、先进的知识和技术,以保证教学的有效性。另外,在“互联网+”环境下,社会对于信息技术人才的需求量无疑是较大的,但要求也相对更高,不仅要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技能素养,还要拥有一定的创新能力,以推动信息技术领域更好的发展[1]。而初中阶段是学生思维发展的黄金时期,也是培养学生信息技术素养的关键时期,教师应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基于此,教师应认识到“互联网+”环境对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的影响,并在信息技术课程中,结合课程改革要求,明确这门学科的教学目标,提高课堂教学重视度,在针对性指导下加强学生对课程的认识。

二、“互联网+”环境下初中信息技术课多元教学模式探究

(一)利用互联网资源,丰富课程内容

初中阶段的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已经接触到程序、代码等知识,但受到思维和能力的限制,这部分知识对学生有着较大的难度,甚至是无法理解,导致课堂教学效率迟迟得不到提升。加之,部分学生有着较重的升学压力,在无法掌握也无法理解相关知识的基础上,逐渐放弃了学习。这会影响学生信息技术素养的提高,未来学习和工作中难以占据有利地位。对此,为了有效改善这一情况,教师应重视互联网资源的利用,充实的课程资源搭配多元教学手段,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以提高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自信[2]。

以部编版初中信息技术七年级上册《计算机的应用》教学为例,本课围绕电子计算机的基本应用,借助生活中计算机的应用实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与计算意识。首先,教师要为学生展示电子课件,引导学生围绕课件中的内容展开联想,并提出问题:计算机究竟能干什么呢?大部分学生只认识到计算机可以进行高速运算及具备娱乐功能,这种想法过于片面,教师应结合学生回答,按照“数值计算”“信息处理”“自动控制”“辅助设计”“辅助教学”等顺序组织学生讨论计算机的应用,并展开详细讲解。由此,学生认识到电子计算机具有运算速度快、精度高且具有储存、判断和自动处理等多方面能力的特点,这也决定计算机的应用是广泛的。随后,教师在练习环节,组织学生围绕“计算机功能强大,是不是比人更聪明?”“计算机的数值计算与信息处理有什么区别?”等问题展开讨论,以问题为导向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同时,教师也可以借助“互联网+”环境引入丰富的生活案例,通过举例加深计算机在现代社会应用的理解,让学生认识到计算机在社会发展中所占据的重要地位。

(二)结合项目教学法,强化实践教学

项目教学法,即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独立或合作完成项目的信息处理、方案设计、项目实施等多个环节。学生通过项目学习能了解并把握整体过程,还能在亲身经历中强化动手实践能力。项目教学法相对于传统教学,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区别:第一,教学主体是学生,并不是教师;第二,教学中以项目为中心,而非教材;第三,以实际结论为中心,而非理论知识[3]。对此,在初中信息技术课中,教师应结合教学内容确定项目主题,并以项目作为主线、学生作为主体,指导学生采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完成项目探究,取得相应的进步。以部编版初中信息技术七年级下册《收发电子邮件》教学为例,为了让学生掌握制作电子邮件,收发电子邮件相关知识,教师应借助项目教学法设计实践教学活动。首先,教师应借助屏幕投影向学生展示多种通讯方式,在对比中鼓励学生说出不同通信方式的优点和不同,并提出问题:除了以上通信方式外,人们还用哪些途径进行沟通和交流呢?借助问题情境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以活跃课堂氛围。同时,项目教学法的顺利开展离不开基础知识的支持,教师应为学生提供部分网址,避免学生在网络世界中盲目的游走,为准确完成任务并顺利掌握知识,奠定良好的基础。随后,教师设计以“收发邮件”为主题的项目,要求学生结合网址、教材等资料,大胆尝试练习,完成邮箱注册、收发邮件等任务,操作过程中遇到学生解决不了的问题,要通过“阅读教材”“同学相互帮助”“教师指导”等多种途径解决。过程中学生的自主性可以得到充分的锻炼,并在不断尝试中获取新知,突出学生的主体性。最后,教师要结合学生的项目任务完成情况,进行合理的點评,让学生认识到自身的优势和不足,并在后续教学中加以完善。基于此,通过邮箱的申请,学生真正融入网络海洋中,成功完成注册和邮件的收发,能让其在学习中获得更大的成就感,对树立学习自信、强化实践能力有着重要意义。

(三)融合微课教学法,细化教学内容

微课在实际教学中的使用,能有效突破空间和时间的束缚,改变课堂是学生获取知识唯一途径的现象,引导学生整理碎片化时间进行学习,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初中信息技术教师可以录制微课短视频,将重难点知识进行详细的讲解,让学生反复观看视频以巩固知识点,并结合视频内容进行实践操作练习,获得丰富的教学体验[4]。另外,教师要对微课有客观的认识,并非所有知识点都适合利用微课教学法,应选择重难点或抽象性较强的知识设计微课,以构建多元且高效的信息技术课堂。

以部编版初中信息技术七年级上册《开源软件》教学为例,本课的教学重难点为正确理解“开源”的概念与LINUX系统,以培养学生对信息社会资源共享与开放的意义,教师可以借助微课视频进行教学,有效细化教学内容。首先,教师在明确教学重难点的基础上,设计微课视频,如开源软件的概念及特点、开源操作系统等内容。学生通过观看微课视频,能对学习重难点形成初步的认识和理解。教师设计讨论活动,组织学生交流开源软件的特点,引导学生在讨论中实现信息共享,汲取他人的优点来补充自身的知识结构。教师在学生讨论结束后进行简单的小结,让学生认识到开源软件具备免费、安全,为二次开发奠定了基础、共享性等。随后,当学生对开源软件特点有系统化认识后,教师可以开展Linux系统相关知识的讲解,先利用语言讲解搭配案例的形式,引导学生了解Linux与开源之间的关系,再向学生展示Linux系统相关的微课视频,指导学生在观看中认识到Linux系统的含义,以及常用的Linux系统版本。最后,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实践操作,并在课后将微课视频上传到线上学习软件中,学生课后可以反复观看,以巩固课堂学习知识。还可以对应学习内容进行实践操作,攻克操作过程中遇到的一些细节问题。

(四)应用多媒体设备,降低学习难度

1.创设趣味教学情境

学生是课堂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是教学中必须解决的问题,而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就在于,教师能否创设符合学生认知规律且激发学习兴趣的教学情境。多媒体设备可以向学生呈现丰富的教学资源,对创设合理的情境、营造良好教学氛围等有着积极作用。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充分理解班级学生的特点,当学生群体性格较为活跃时,教师应减少多媒体娱乐功能的运用,以避免课堂氛围过于活跃,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当学生群体性格较为沉闷时,教师应增加多媒体娱乐功能的运用,在活跃的课堂氛围中激发学生思维,引导学生更积极地参与到学习中[5]。以部编版初中信息技术七年级上册《制作网站主页》教学为例,为了让学生熟悉网页制作软件窗口和常见操作,提高文字和图像混编的能力,教师在课堂中应积极运用多媒体创设趣味教学情境。首先,教师先对班级学生的兴趣爱好、性格特点进行简单的调研,以便创设出的情境符合学生的真实需求,当课堂氛围较为沉闷时,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带领学生欣赏多个网站首页,网页首页内容要以动态为主,借助不断变化的图片或动画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以激发学生探究兴趣。学生观看后,教师鼓励学生说一说心得体会,结合学生的反馈总结网站首页设计的重要性,为后续探究做好铺垫。随后,教师指导学生开启电脑及对应的多媒体教学软件,通过控制学生端电脑向学生介绍网页制作软件的各项功能及操作使用,使学生对软件有一定的了解。再设计探究任务,要求学生新建名为“index.html”的网页,标题为“昆虫记主题网站——首页”,联想情境内容,结合软件功能,尝试独立完成网站首页设计,让学生在操作计算机设备中深化对软件功能的理解和运用。最后,在学生完成作品后,教师应针对制作网页的要素来进行适当的点评,从众多作品中选出较优秀的作品,并在班级中进行展示,无形中为其他学生树立一个榜样,以起到激励其他学生,促进自主发展意识形成。

2.运用教学演示软件

信息技术课堂中应用多媒体技术有着明显的优势,课堂中部分知识的抽象性较强,虽然学生可以通过教师口述了解知识,但是仍需要自行观察和实践操作才能对知识形成深刻的认识。而多媒体的运用丰富了教师的教学模式,教师可以借助软件动态演示知识点,并指导学生用眼睛和手在多媒体上操作,以强化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6]。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熟练运用多媒体设备进行教学,结合初中生的思维特点,灵活运用多媒体软件教学,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以促进学生思维全面发展。

以部编版初中信息技术七年级上册《路径和蒙版的应用》教学为例,首先,教师在课堂初始要先引导学生复习旧知,利用多媒体软件出示工具按钮图,并提出问题激活学生思维:在制作图像中,大家都使用过这些按钮,说一说它们的作用是什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引出学习主题,让学生认识到在处理图像时,除了可以通过滤镜、涂层等技术添加效果外,还可以利用路径、蒙版技术。随后,教師学生演示路径及其应用,将教师端通过多媒体技术投影到学生端,让学生直观看到教师的每一步操作,掌握绘制路径的工具和操作步骤,搭配恰当的语言讲解,学生更容易理解知识点,掌握绘图中的注意事项。最后,在学生掌握路径和蒙版的使用方法后,教师可以通过演示软件让学生上台进行展示,完成“制作苹果图像”的练习,既可以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又能在实际操作中发现学生学习中的难点,并以此为依据开展针对性指导,以强化学生通过绘制路径剪裁图像的能力。

(五)搭配翻转课堂,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运用能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活动空间,对提升课堂教学效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都有着重要意义。教师可以借助翻转课堂的优势,开发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引导学生在独立思考中形成操作能力与实践能力,进而强化信息技术学习的积极性。在传统教学模式中,课堂中多是教师不停地讲解知识,学生自行做笔记,课后再以布置作业的形式来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无法得到充分的调动。对此,“互联网+”模式下,教师应积极利用翻转课堂,为学生提供学习的资料,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来实现知识的内化,并在课堂中通过演示来进行答疑,加强对学习重难点的研究,以获得更深层次的理解,进而提高教学效果。

以部编版初中信息技术七年级上册《计算机的组成》教学为例,本课主要带领学生了解计算机各组成部分的名称和作用,了解计算机处理信息的过程,知识点较多,考虑到课堂教学时间有限,教师可以构建翻转课堂,提高学生学习效率。首先,在课前教师应借助线上学习软件或社交平台,向学生分享学习资料和导学案,要求学生利用课前时间,以导学案为方向,以学习资料为基础展开自主学习,了解计算机由“硬件”和“软件”两部分组成,其中“硬件”包括主机、输入设备、输出设备等,“软件”则包括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对计算机的组成形成初步的认知。随后,课堂中教师先利用希沃白板展示填空内容,要求学生结合课前学习内容完成,如(1)内存储器一般分为______和______两类;(2)常见的外存储器有______、______和______等几种;(3)你能说出计算机硬件由哪些设备组成吗?根据学生的作答情况,教师可以对学生学习情况有一定的掌握。最后,教师向学生展示思维导图,系统化地讲解知识,部分基础内容可以简单讲解,节省下来的时间开展“课堂答疑”,鼓励学生结合学习情况提出问题,通过筛选将问题分为“简单”和“困难”两大类,简单问题由学生分组讨论解决,难度较大的问题则由教师组织全班讨论,借助集体智慧和针对性指导解决。

三、结束语

总的来说,信息技术课程是初中阶段的重要内容,对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技术能力有着重要意义。在“互联网+”环境下,信息技术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受到现实因素的影响,对学生信息技术知识、水平及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初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也应与时俱进,采取多元教学模式,重视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与学科思维,进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作者单位:仁子拉毛 甘肃省卓尼县教育和科学技术局

参  考  文  献

[1]金兰宏.基于互动学习平台的初中信息技术课堂创新模式研究[J].基础教育研究,2021(10):30-31.

[2]吴奕岚.初中信息技术差异教学模式探讨[J].考试周刊,2021(21):97-98.

[3]邹业军.互联网环境下初中信息技术多元教学研究[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下旬刊),2020(11):199-200.

[4]刘艳.以情促兴  以兴促行  以行促果——谈初中信息技术课堂的情感教学[J].中小学电教(教学),2020(06):20-21.

[5]张卫,于果.互联网+环境下如何构建高效初中信息技术智慧课堂[J].新课程导学,2019(S1):77.

[6]马祥先.浅析多元评价在初中信息技术课程中的运用[J].新课程(中),2019(05):123.

仁子拉毛(1980.08.12-),藏族,本科,一级教师,甘肃省卓尼县教育科学研究室。

猜你喜欢
初中信息技术互联网+互联网
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现状分析及对策
从“数据新闻”看当前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生态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实施
以高品质对农节目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