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大数据时代,高职院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构建全过程、全课程、全体人员的人才培养体系,强化提升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质量和水平,推动教学改革创新与发展,推动高职院校教育发展与水平不断进步。本研究以大数据为背景,探讨高职院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的措施和路径,以期能够为相关教育工作者提供参考和帮助。
关键词:大数据;高职院校;计算机;教学改革
大数据时代背景下,计算机技术广泛渗透在各行各业,并成为推动行业发展、效率提升的重要工具和手段,其能够显著提升行业工作的质量和效率。近年来,全国用人单位对计算机基础应用型人才需求量较大,由此造成专业人才短缺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给高校教育教学、人才培养等带来了压力和影响,同时也给高职院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的改革与发展提出了新的方向和任务[1]。为了能够更好地完成高职院校教育教学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必须转变传统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理念和方法,充分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观念和以人为本、立德树人教育思想贯穿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进程中,从而提升课程教学的质量和效率[2]。
一、高职院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的背景和意义
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计算机网络技术已经成为支撑国家和社会产业发展、经济进步、日常生活水平改善、产教融合的重要工具和方法。根据现阶段教育发展的形势和教学改革的背景,高职院校应当进一步改革创新教育教学模式和方法,充分践行立德树人、以人为本的教育工作,更为科学、有效地完善计算机基础课程人才培养的模式和方法,变革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制度体系,以可持续发展的眼光完善教学策略,推动高职院校学生提升自身的综合素养和专业技能[3]。在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中,需要重点强调的是教师应当用好课堂教学的主渠道,将现代化素质教育理念与教学改革措施应用在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中,提升计算机基础课程的亲和力、针对性,多角度、多层面、多方位地满足学生学习课程知识的需求,推动学生良好成长与发展。当然,在当前教育背景下,高职院校实施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需要完成的工作较多,不仅要建立并完善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体系,打造完备的课程教学内容。同时高职院也需要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策略和方法,创新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手段,全面提高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的质量和成效。此外,高职院校还应当根据实际教育资源的投入加大对计算机基础课程师资队伍的建设力度,促使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能够持续开展,构建全面、立体的教育格局和体系,完成高职院校教学育人的重要职责和历史使命。
2.大数据时代对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的影响
大数据时代中,新一代技术手段在人们生产、生活、学习、工作等方面深度应用,无论是在物质层面还是精神层面均带来了不同程度的冲击与发展,并推动了大众的行为、思想方式产生了变化和发展。在教育领域中,高职院校当下事业发展建设正处于关键阶段,深度应用大数据技术对于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带来的影响并不仅仅局限在课程教学质量的提升,同时也拥有一定的教学负面影响,甚至对教学改革也产生诸多困扰。明确大数据时代对课程教学改革的影响,可以更好地探究教学改革的任务与模式。
(一)正面影响
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为教育教学提供了多样化的资源。而当海量的教学资源充斥在网络中,高职院校教育教学的课程内容也得到了极大的填充与丰富[4]。在大数据时代中,传统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模式已经得到了一定的跨越式发展和提升,传统的灌输式、说教式、被动式教学也逐渐被时代技术手段所淘汰,更为灵活、多变、丰富的教学模式、教学手段、教材展现形式出现在课堂中,为学生学习课程知识、实践应用创新、思想生活行为等增添了更多的可能性。时代的进步与发展进一步推动了更多高新技术产业蓬勃发展,优化了行业发展的结构,这对于高职院校教育事业发展也起到良好的推动作用。其中,最为明显的是高职院校教育水平的提升和教学方式的变化。但是高职院校学生由于自身文化素养水平存在一定的差异性,特别是在学习计算机基础课程时,部分学生可能会出现吃力或感觉枯燥等问题。这将会导致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产生一定的教学阻碍和困难,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主动性并不能得到良好的平衡。如果学生未能有效融入课堂那么教学活动的开展也难以保持高效的状态,并影响教学的质量和效率。在大数据时代,学生将会更容易接触到与计算机技术相关的知识内容,对于计算机领域有着一定的了解深度。在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也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实践操作和锻炼的机会,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更为频繁,学生学习成果也可快速分享给其他同学,教师能更为准确、全面掌握学生的思想状态、学习效果,从而科学、合理完善课程教学内容,有针对性开展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工作。
(二)消极影响
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网络中充斥着各类的信息和复杂的思想,高职院校学生自身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念也处于不稳定阶段,并拥有一定的好奇心理,其借助网络等渠道可以了解到许多国家和世界上发生的各类新闻信息,但同时也会受到网络意识形态的影响,出现如沉迷其中无法自拔的现象。众所周知,网络发展存在着不可预判性,一些学生学习计算机课程仅仅是为了能够更好地参与网络游戏。不过这些消极影响仍处于一种可控范围内。教师通过加强引导,可以帮助学生科学接触网络信息,并为学生提供实践与锻炼的机会,培养学生的学科知识素养,养成坚定的理想信念和客观认知,从而推动学生健康成长与发展。
三、高职院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的策略
(一)建立完善的课程教育体系
高职院校建立科学、完善、清晰的计算机基础课程结构体系,能够有效推动课程教学改革的顺利开展与有效实施[5]。
一是教师应当以学生为主体,将理想信念教育作为重要的基础内容,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课程教学改革的引领性指南,从而构建现代化的計算机基础课程思政教育体系,为高职院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创造良好的氛围和环境。
二是结合大数据时代背景和现代化技术手段拓展教育发展渠道,积极引入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技术,为学生呈现出更为专业的理论知识、丰富的实践操作技能,激发学生学习知识的积极性和热情。
三是在课堂中创新教学策略,提高教学的质量和效率,挖掘课程教学的内容,将文化教育、思政教育等融入其中,构建全方位育人模式和方法,形成计算机基础课程思政的教育形态,促使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过程中深刻体会到专业理论知识和思想价值观念之间的联系以及重要性。从而学生可以积极地正视自身的缺点与不足,进而能够积极、主动的制定并完善自身的职业规划,设定职业发展目标,最终成为一名专业知识水平过硬、职业道德优秀、实践操作能力突出的高素质人才。
(二)强化师资队伍建设
高职院校教育改革与创新并非只是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师的重要工作任务,同时也是高职院校教育水平提升与教学质量建设的重要目标。在此之中离不开教师专业素养水平的提升。一方面,高职院校应当明确教师的工作内容和教学目标,引导教师认识到新时期自身的历史使命,在课程教学中能够更好地传播知识、思想,科学合理地组织开展实践教育活动;另一方面,高职院校也需要帮助教师提高教学能力水平,谨记教书育人主要任务,规范自身的言行举止。此外,高职院校还可以通过一些信息化渠道,吸引一批有能力、有想法的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师人才,增设计算机基础课程专职教师岗位和数量,确保专职教师的教学水平能够达到预期状态,更好推动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与创新,提升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质量。
(三)创新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伴随着高职院校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改革与创新,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也应当进行相应的变革。在大数据时代,信息传播速率日渐提升,计算机基础课程专业教师与学生之间交流、获取信息的方式更为便利,科学、合理借助网络化信息传递途径,创新计算机基础课程思政教学方法,能够更好地践行高职院校立德树人的教学任务,有效尊重高职院校学生的个性化差异和成长需求。
例如,教师可以构建沉浸式教学方法,为学生创设特定的情境环境,引导学生直观体会到课程教学内容的基础理论知识体系,认知实践生活、技能实训等活动中知识的应用价值。在沉浸且直观的教学模式中,学生相互之间也可以通过合作探究的方式获取课程知识,感受课程文化。同时,教师借助思想意识和文化教育,还能够帮助学生逐步养成正确的职业道德素养。又如,教师也可在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中应用翻转式教学策略,在确保教学成效、教学效率的前提下,引导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分析教材中的案例和素材,并对行业的发展、计算机技术的演变、就业实习的经历等展开分享与探讨,从而更好地开拓学生自身的学习思想认知,提升社会阅历,高质量完成课程知识学习的同时,也能综合锻炼实践技术能力,有效提升专业化素养。再如,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师还可以运用慕课或其他形式的网络教学,加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通过微信、钉钉、在线学习平台等可实现教师与学生面对面的交流,特别是现阶段在新冠肺炎疫情反复的状态下,线上教学已经成为常态,高职院校利用在线学习平台实现停课不停学,教师借助远程操作等方式向学生直观展示计算机基础课程专业实践操作方法,提高学生对于专业知识的了解和掌握程度。此外,教师也可鼓励学生尝试自主开发一些程序软件,并将自身的学习成果、比赛资料等上传至软件中,从而增加教师与学生线上、线下相互交流的机会和场景,以多种渠道和形式推动学生核心素养、学习能力得到显著提升[6]。高职院校自身也可加强校际的数字化教学资源平台建设工作,借助统一的云计算接口,整合院校的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资源,并将资源上传至数字化教学资源平台上,各高职院校的教师和学生可以结合自身的需要从平台上下载对应的资源展开学习。教师也可以借助新一代的社交媒体等构建学习平台,如通过微信公众号、微博官方账号、抖音等,将课程知识内容上传至平台中,引导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学习知识。为了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在制作内容时融入趣味性、新颖性的元素,利用微信、微博、抖音等媒介,加深与学生的交流沟通,提升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四)加强计算机专业建设
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更多的是为地方产业发展输送一些高素质、专业化的技能型人才,同时其与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关联密切。近年来,高职院校为我国社会输送了一批又一批的人才,并为产业建设、经济发展做出重要贡献。但是其中也存在一定的问题,通过观察近几年的高职院校专业建设情况可以发现,目前专业建设滞后于社会产业需求。特别是随着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发展迅猛,根据相关数据统计,2021年全球云计算服务市场规模已经超过了3900亿元,在各行各业中均有云计算技术应用的影子,社会层面对于云计算的人才需求量逐渐增加[7]。早在2015年,教育部门在高职教育专业课程目录中就增设了云计算和应用类专业,有许多高职院校也纷纷发文开设了课程。但是由于云计算内容相对新颖,在起初的一段时间内高职院校对于课程体系、培养模式的设定并不全面,存在一定的缺漏,由此也影响了专业人才培养的质量。
因此,高职院校在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中应当吸取经验,根据国家政策导向、区域优势、社会资源等,对相关企业、人才市场等用人场所进行专业人才需求调研,掌握计算机基础课程专业的人才缺口情况,并重点识别出有哪些具体的岗位和要求。高职院校可以根据所分析的结果科学制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与模式,明确标准化的课程结构。
例如,高职院校可以在第一学期和第二学期重点教授学生基础理论知识,帮助学生构筑完整的理论知识框架和体系,奠定扎实的基础;在第三学期和第四学期则以模拟实践场景技术操作为主,传授学生具体的实操技能和方法,教学可采取项目式、实操式,提升学生的实践操作与知识应用能力;在第五学期、第六学期则主要是以企业顶岗实习、实训为主,确保学生能够接触社会实践,培养综合型、专业化的高素质人才。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大数据时代下高职院校开展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需要制定科学、合理的策略和方法,紧扣时代发展的潮流和教学育人的本质要求,通过引入现代化的教学技术和手段,打造一体化、网络化的学习平台,为学生提供更多实践项目式的操作场景,从而有序提升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作者单位:李俊萌 巴音郭楞职业技术学院
参 考 文 献
[1]石沙沙,王学贺.计算机基础课程中培养高职学生计算思维能力的路径探析[J].黑龙江科学,2022,13(01):157-158,161.
[2]刘师良,王淑艳.高职院校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实践与研究——以医学高职院校“计算机基础与医学信息技术”课程为例[J].甘肃科技,2021,37(17):53-55.
[3]石晨.高职“计算机基础”课程应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有效性分析[J].无线互联科技,2021,18(16):162-163.
[4]陈昭昭,王晓龙.基于提升学生应用能力的翻转课堂混合教学模式改革与实践——以高职院校计算机基础课程为例[J].戏剧之家,2020(18):173,175.
[5]董萍.微课在高职院校计算机基础课程中的应用研究——以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17(03):40-45.
[6]孟利华.基于超星泛雅的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建设与实施——以吉首大学张家界学院为例[J].才智,2022(27):87-89.
[7]张璇,邢云.基于OBE理念的计算機基础课程教学改革与探索——以安徽体育运动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山西青年,2022(16):85-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