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生死问题是任何个人或群体必须面对的重大问题之一,人们对这个问题回答的质量关涉每个人对自己生命认知的正确度和人生安排的合理性。毛泽东同志在《为人民服务》一文中表达出人总是要死的;为人民而死,就是死得其所;我们要尽量减少不必要的牺牲;我们通过仪式寄托对牺牲者的哀思,为战争年代的中国共产党人和其他革命者提供了高质量的指引,使广大人民的革命、建设积极性得到充分激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动力大大增加。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中国共产党人和其他不甘平庸的中国人,能够通过对这篇光辉著作的进一步学习和对其中精神的更充分体悟,在生死问题上获得正确的结论,使他们的意志自由、主体自觉水平得到很大提高,从而把斗志和创造精神保持得更加持久。
[关键词]毛泽东;为人民服务;中国共产党人;生死观
[中图分类号]D2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69(2023)06-0032-05
[作者简介]陈文兴(1965—),男,云南东川人,中共云南省委党校(云南行政学院)校刊部编审,主要从事法治与文化建设研究。
“人总是要死的”[1]1004,这是人类无法回避的事实。因此,生死问题常常困扰着每个人,“对死的思索极大地占据了人们的精神”[2]。如何正确看待生死,解开在生死问题上的纠结,选择正确的生活态度和方式,成了每个人能够活好、活出质量和质感的重要前提。庄子在清醒地意识到“吾生也有涯”的同时,认为人能做到“为善无近名,为恶无近刑,缘督以为经”,就“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养亲,可以尽年”;苏格拉底从哲学的角度阐述对死亡的看法,“活与死是对立面,它们相互产生”[3]“自制都是必要的”“要他们把自制看得比什么都重要”“惟有自制才能给人带来最大的快乐”[4]。近代以来那些有远大抱负又身处复杂、艰难的现代化过程中的中国人,也把对这一问题的思考作为定义自己人生的重要环节。如胡适就提出“‘小我是会消灭的,‘大我是永远不灭的。‘小我虽然会死,但是每一个‘小我的一切作为、一切公德罪恶、一切语言行事,无论大小,无论是非,无论善恶,一一都永远留存在那个‘大我之中”[5],以至于不朽的思想。中国共产党人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将前人这方面思考加以充分地激活、阐释、充实、弘扬、再造。毛泽东同志1944年9月8日在张思德同志追悼会上发表了《为人民服务》的讲话。这篇讲话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为了“人的完全恢复”“人的解放”[6]16-17“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6]283的基本立场,继承和弘扬了中华先哲们“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思考生死问题的结论,说透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生死真谛,永远鼓舞着中国共产党人舍生忘死维护初心,强化人民对党的信任。
一、要奋斗就会有牺牲
“要奋斗就会有牺牲”[1]1005,这是毛泽东同志立论的基础,也是史书反复记载和人们能够轻易感知、认识、承认的事实。在毛泽东同志发表该讲话的前几天,中央警卫团的战士张思德同志在安塞山中烧炭,因炭窑崩塌而牺牲,这个讲话是在张思德同志追悼会上发表的。毛泽东同志明确地指出这一点并据以立论,不仅告诉当时的奋斗者,也告诉后面的共产党人,永远不要在此问题上有侥幸,否则就做不了共产党人,共产党人就是要牺牲奋斗的。
张思德同志是个很好的人。他生于1915年,出身于贫苦农民家庭,六岁开始干各种各样的农活,十八岁参加红军。在革命队伍里,他努力学习,英勇作战,立功一次,又一人夺得敌人机枪两挺,当然也负了很多伤。在陕北红军改编为八路军东渡抗日时,他因为身体的原因留守下来,加入警卫连并先后任副班长、班长。1942年,部队整编,张思德同志由班长变成了战士,不久调延安成为毛泽东同志等中央领导的警卫。1944年,被选为安塞农场副场长,7月到山中烧炭,9月5日牺牲。作为革命战士的十多年里,他忠于党、忠于人民、英勇奋斗,党叫干啥就干啥,从不讨价还价;他“将远大的革命目标化作朴素的日常工作,忠实无私地在每个岗位上为人民服务”[7];他在碳窑即将崩塌的那一刻,奋力将战友推出,把生的希望留给别人,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他的牺牲,除了使同志们悲痛外,还突出了一个问题:像他这样一个老革命,为了烧炭而死,到底值不值,一个优秀的同志,在平凡地为人民服务中牺牲到底值不值。张思德同志牺牲后,有人说“张思德的牺牲不值得”。毛泽东同志因为听到这话,郑重提议开追悼会并特别题写了挽词[8]。这是一个严肃的问题,关系到中国共产党人生死观的树立和巩固,斗争、奋斗、牺牲精神的激发,也会影响社会对共产党人的观感和认知。毛泽东同志要回答的就是这个问题,而这个回答也是毛泽东同志代表我们的党和军队作出的。
毛泽东同志说,“中国人民正在受难,我们有责任解救他们,我们要努力奋斗。要奋斗就会有牺牲,死人的事是經常发生的”[1]1005,这是一个对客观事实和确切状态的描述。毛泽东同志告诉身处当时的革命战争状态的广大同志,在中国人民因为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压迫而生活在水深火热中的时候,中国共产党人的使命就是要通过牺牲和努力奋斗,把人民团结起来去争取中华民族的自由和解放。而斗争的残酷,使这种牺牲常常包含着生命的奉献,“死人的事是经常发生的”[1]1005。对这一点,中国共产党人没有选择,必须把这个事情想透。这样我们才能在必须为人民的事业牺牲生命时鼓足勇气,从容面对。而在平凡的岗位上,才能保持充分的耐心和激情,对工作极端负责任,对党、对人民极端热忱,像张思德同志那样不计较不算计,党叫干啥就干啥,党需要干啥就干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对这个问题的思考,也是今日的中国共产党人和其他先进分子必须做好的一件事。处于和平时期的中国,当然不会有战争年代那么多的风险牺牲生命,但在我们为“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进行伟大斗争的过程中,牺牲还是不可避免的,抵御很多诱惑和压力也是有困难的。党员干部在党的事业需要时要站得出来,扛得起责任,抵御压力和诱惑,否则,就辜负了党、国家和人民。
二、为人民而死,就是死得其所
人总是要死的。人活到一定年龄、因为某种疾病,或者受到外力的打击,会在某一时刻停止呼吸,失去生命。一般而言,人死去之前,通常都会经过一个痛苦而不舍的过程,再不会像健康时候那样生机勃勃,表现各方面的力量。因此,人们对终究会到来的死亡都会怀着一种强烈的来自本能的恐惧。司马迁说,“夫人情莫不贪生恶死,念父母,顾妻子”[9]647;亚当·斯密认为在一般人的眼里,“死者不能享受阳光,隔绝于人世之外,埋葬在冰冷的坟墓中腐烂变蛆,在这个世界上销声匿迹,很快在最亲密的朋友和亲属的感伤和回忆中消失”,“对死亡的恐惧——这是人类幸福巨大的破坏者”[10]。这对我们来说也是一样,李大钊先生曾自述“从稍知人事的时候,提起‘死这个字来,‘就起一种恐怖心”[11]205。对其解释并找到正确、顺畅的精神出路,是体现人的智慧和主动性的极为重要的环节,也是人能够走得更高更远、提升境界的基础。王阳明认为,“人于生死念头,本从生身命根上带来,故不易去。若于此处见得破,透得过,此心全体方是流行无碍,方是尽性至命之学”[12]。毛泽东同志指出:“死生亦大矣。此问题都不求解释,只顾目前[ ]米尘埃之争,则甚矣人之不智!”[13]88而在那个抗战正殷,需要我们用大无畏的牺牲精神去感动人民的特殊时刻,更需要我们的理论家,结合历史事实和生活实践,对这个问题予以回答,引导人们正确地看待斗争、革命、事业、牺牲和死亡,把生存和死亡都当做宝贵的权利,从而为了更好地生而坦然地面对死。毛泽东同志的回答是“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我们为人民而死,就是死得其所”[1]1005。
为人民而死,为什么比泰山还重,值得每一个中国共产党人义无反顾、一往无前呢,这首先是一个以中国早期民主思想影响下的仁人志士精神为基础的生命认知结果。很早就开始世俗化、理性化的中国先进分子在生死问题的回答上也曾取得独特而巨大的成就,并指导着历代中国人走出比较亲近的他人死亡的阴影和正确面对自己的生老病死。他们不断把前辈看待生死的态度作进一步思考和概括,逐渐形成了中国人特有的仁人精神,并提炼出很多判断,成为历代中国人民关于生死问题的信念。其中有老子的“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14]26;孔子的“不知生,焉知死”“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15]34;司马迁的“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趋异也”[9]646等等。其核心是,死亡是人类无法避免的最终结局,但把生命正确运用于适当的地方,充分体现其价值,却是人的一种自由,是自由意志和权利的体现。基于对自己的责任自觉,勇敢地面对生死得失,用生命去“成仁取义”,不仅能使自己的生命更有尊严,而且能延续其社会、道德、精神层面存在的時间。这说明,随着历史的发展和实践的深入,中国人特有的生命自觉和主体性不断增强。人生其实很短,而能够为一个选择而活,也是生命获得自主和自由的一种体现,生命属于我们只有一次,死亡也是,死得其所,其实也是热爱生命,是“善吾生者”的“善吾死”,是主体性变强的一个标志。这样,中国的先进分子们用一种积极的态度超越了生死纠结,在关系世界中找到了通过有限去把握无限、求得心安的可行路径。正如毛泽东所说的,“彼仁人者,以天下万世为身,而以一身一家为腕。唯其爱天下万世之诚也,是以不敢爱其身家。身家虽死,天下万世固生,人之心安矣”[13]590。这些思考随着时间的推移,得到越来越广大中国人民的认同,成为藏蕴于中华儿女灵魂深处,并能够在关键时刻激发出崇高、庄严感和自我牺牲精神的一个神圣存在。这还体现出马克思主义生死观在中国先进分子心灵深处的植根和在中国大地上的开花结果。马克思认识到,“人类的天性本来就是这样的:人们只有为同时代人的完美、为他们的幸福而工作,才能使自己也达到完美”“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百万人,我们的事业将默默地,但是永恒发挥作用地存在下去,而面对我们的骨灰,高尚的人们将洒下热泪”[16]。毛泽东同志提出的“我们为人民而死,就是死得其所”,在革命队伍里产生了巨大的政治和道德感召力,召唤出一种强烈的民族道义自觉和革命的理想主义精神,使中国共产党员在“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1]1101的同时,进一步成为人民的主心骨,拥有了更充实自立的人生。
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成果的不断丰富,毛泽东同志阐述这个问题时的艰难日子逐渐远去,人们对相关背景的认知大多依靠史料和影视。承平时光的增加会消磨很多人的意志和理想主义精神,也会使很多曾经充满高尚追求的人终究难以理性地看待生存和死亡问题,找不到生死的真谛和意义。因此,我们常常看到一些人,在一段时间内能自觉服从党和人民的需要,以高昂的积极性努力工作,并在党和国家的教育、培养下很快进入人生的高光时刻。但他们的境界并未随着地位的上升、权力的增大而成比例地提高,甚至逐渐空虚、迷茫、迷信起来,背离初心,和所在团伙、围猎者、其他腐化堕落者沆瀣一气、胡作非为,连党和人民最重大的利益也敢践踏。共产党员应想透“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中国共产党唯一宗旨的含义,在比较中认识自己存在的价值,形成更强烈的使命感,才能对生命的充实、人生的自立、选择的正确、持守的坚定产生更有力的帮助。
三、我们要尽量减少不必要的牺牲
在中国人的心目中,自己生活的世界就是一个很好的世界。马克斯·韦伯说,在儒教看来,“现世是一切可能的世界中最好的世界”[17],这说得不全面,不仅是他所谓的儒教及儒教徒,绝大部分中国人都是这样看的。在中国人的心里,最重要的是通过自己的努力和社会的协助,把现实的日子过好,责任担好,家庭建好,长辈和前人安置好,家风塑造好传递好,天年尽好。而一旦做到这些,就接近于完人,就足以圆满、足慰平生。至于死后的情况,有过很多思考、想象和描述,但最终期盼的是身后他人和社会对自己的正面评价,相信没有千年的人,只有千年的名,长生、成仙、转世等,人们会想,但不太当真。司马迁说的那样“激于义理”选择牺牲,其目的还是生,“夫人情莫不贪生恶死”,是为了自己和他人生活得更好而义无反顾,是对生命的一种热爱、发展、完善,是一种不得已状态下的理性选择。“人生的目的,在发展自己的生命,可是也有为发展生命必须牺牲生命的时候。因为平凡的发展,有时不如壮烈的牺牲足以延长生命的音响和光华。绝美的风景,多在奇险的山川。绝壮的音乐,多是悲凉的韵调。高尚的生活,常在壮烈的牺牲中”[11]84。共产党人在人民需要的时候应当敢于牺牲一切,包括生命,但应始终清醒,牺牲是代价而不是儿戏,是为了人民的比自己生命更为重大的利益,我们不怕牺牲和我们珍惜生命健康、保护人的权利和尊严并不冲突。毛泽东同志说,“我们的同志在困难的时候,要看到成绩,要看到光明,要提高我们的勇气”,这种勇气包括不怕牺牲,但“我们应当尽量地减少那些不必要的牺牲”。
怎样减少不必要的牺牲呢,毛泽东同志说,“我们的干部要关心每一个战士,一切革命队伍的人都要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互相帮助”。这个“关心”“爱护”“帮助”,要求我们在倡导不怕牺牲时,有充分的保护意识,避免不必要的牺牲,使不得已的牺牲价值最大化、牺牲者得到应有的安抚。它包括政治上的关心,因关心同志的发展而对同志作严格要求,在“让有为者有位、吃苦者吃香、流汗流血牺牲者流芳”[18]的同时,充分发挥批评和自我批评这个武器的作用,在原则问题上能及时“红脸”“出汗”;包括生活上的关心,关心同志的生命健康、家庭情况,在制度允许的情况下给予适当照顾,安排适当的休息;包括制止优亲厚友、拉帮结伙、把党和人民赋予的权力私有化、利益集团所有化。只有这样的“关心”“爱护”“帮助”,才能使革命队伍变成一个严肃而有温情的集体,以最小的牺牲把人民的利益坚持好、实现好、维护好,促使效益最大化。这种“关心”“爱护”“帮助”,是我们革命队伍建设的灵魂之一,在今天党组织建设、干部队伍建设中依然重要。有这份“关心”“爱护”“帮助”垫底,那些真心实意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为人民利益做牺牲的人,就会在内心深处永远储存着无限温暖,无怨无悔地一往无前、义无反顾,在为人民事业奋斗、牺牲中感受到自己价值的张扬和存续。这样,“都是来自五湖四海,为了一个共同的革命目标,走到一起来”的“我们”,“就一定会兴旺起来”,兴旺下去,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以后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的事业也将不断出现新的局面。
这些年我们党和国家在关心同志上做了大量的创造性工作并取得了很大成效。比如八項规定精神的不断深入贯彻落实、亲清政商关系的构建、国家法律和党内法规体系的完善和充分执行,就使我们的广大干部理直气壮地从一些腐朽关系中摆脱出来,从而能够多和有品行有见识的人讨论严肃、正经的问题,认真读一些有质量的书,亲近、了解、引导、关怀一下家人和孩子,培养一下家风。这不仅使他们能够从繁杂的事务中适当转移、超脱出来,用慎思、明辨过的知识提高自己的境界和修养,以历史的战略的眼光思考长远、重大问题,而且能够在亲情享受中缓解、消除职场带来的焦虑,让身上的正气和灵性更加充盈,以便更睿智地承担好责任。但这方面我们还有许多工作要做,比如在处理“两个大局”,更好地完成历史赋予我们的使命的过程中,如何在突出“严”的同时,正确对待常态和紧急状态的差异,以便使我们的工作更加张弛有度,我们的干部和工作人员更加身心健康、精力和正能量充沛,更具有主动性和创造性。
四、对于牺牲生命者,我们应当通过某种仪式寄托哀思
在人类发展的早期,人们就对死亡做了一些思考,并构想和描述过死亡后的情境。老子说,“故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谁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于人乎?”“以道莅天下,其鬼不神”[14]45;孔子说,“不知生,焉知死”“未能事人,焉能事鬼”[15]25。孔子等认为,鬼魂的说法无以证实,只能存疑,人最关键的是要把自己的事处理好,解决好“活着”这个阶段的各种问题,其余的留给每个人的日常想象、届时体验,特别是留给未来人去认识。在日常生活中发现,前人留下的祭礼祭仪,有助于强化人们关于死亡的善的想象,能够使一般生者产生死者永生的感受和认知,从而安慰生者的心灵,减少死别的痛苦,增加生活和奋斗的勇气。特别是其中对逝者事迹的总结和褒扬,还有助于教化社会、改善风俗,改进共同体本身的存在状态。
作为唯物论者的毛泽东同志,自然不会相信鬼魂存在、人能永生等,在《为人民服务》中,“人总是要死的”,是全篇讲话的字眼之一和问题意识所在。在此基础上毛泽东同志论述为人民服务的中国共产党人“死的意义”有何不同,何以重于泰山,重于泰山的意义感知何以能抵消作为自然生命畏惧死亡的本能等问题。用“死得其所”来阐明,生命和死亡同样宝贵,牺牲是生命高度自觉的中国共产党人的自主选择,是自由和理性的体现,阐明我们必须有勇气面对等。毛泽东同志倡导用仪式唤醒大家关于死后“如在”的想象,使大家能从同志死亡的沉闷中走出,化悲痛为力量,团结起来把该干的事情干得更好。这个仪式就是给对人民的事业作过贡献的逝者“送葬”和“开追悼会”,在肃穆的气氛中实事求是地说明这个人对人民事业的贡献,让参与者从中获得启示、产生敬意、提高自己的生命自觉及把自己的事做得更好的热情和勇气。毛泽东同志指出,“今后我们的队伍里,不管死了谁,不管是炊事员,是战士,只要他是做过一些有益的工作的,我们都要给他送葬,开追悼会。这要成为一个制度。这个方法也要介绍到老百姓那里去。村上的人死了,开个追悼会。用这样的方法,寄托我们的哀思,使整个人民团结起来”[1]1005。毛泽东同志用送葬和追悼会寄托哀思的方法中包含的仪式感,对我们和今后的人化解对死亡和人生短暂带来的负面情绪也是有积极价值的。我们可以借助适当的仪式使逝者更有尊严,而生者也能因此超越功利,认识生命的本质和有限性,消除空幻感和狂妄自大、粉饰虚张,谨慎而积极地为了党和人民的利益、也为了自己事业的成功和生命意义的最大化做好每一件该做的事。
参考文献:
[1]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2]E·贝克尔.反抗死亡[M].林和生,译.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88:1.
[3]柏拉图.柏拉图全集:第1卷[M].王晓朝,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70-71.
[4]色诺芬.回忆苏格拉底[M]. 吴永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169-172.
[5]胡适文集:第2册[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530.
[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7]靳晓燕,张哲浩,李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张思德精神述评[N].光明日报,2021-11-11(5).
[8]吴刚,蒲薇,叶平,等.毛泽东为何要为普通战士题词?[N].成都日报, 2021-05-24(3).
[9]韩兆琦.史记选注汇评[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0.
[10]亚当·斯密.道德情操论[M].蒋自强,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10-11.
[11]李大钊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12]王守仁传习录译注[M].王晓昕,译.北京:中华书局.2018:448.
[13]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共湖南省委《毛泽东早期文稿》编辑组.毛泽东早期文稿(1912.6-1920.11)[M].长沙:湖南出版社,1995.
[14]老子·庄子[M].刘庆华,译.广州:广州出版社,2004.
[15]孟子,等.四书五经[M].北京:中华书局,2009.
[1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2:7.
[17]马克斯·韦伯.儒教与道教[M].王容芬,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5:280.
[18]汪晓东,宋静思,崔璨.历史性的跨越 新奋斗的起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重要论述综述[N].人民日报,2021-02-24(1).
责任编辑:祁欣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