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昕彤 胡萍
【摘 要】本文对俄罗斯作曲家阿连斯基《练习曲》Op.25 No.3的艺术特色及演奏技巧展开研究。文章重点对这首作品中如何运用中国元素——即中国民歌《茉莉花》之旋律进行分析,并从声部、不同音域旋律的演奏方式、踏板三个方面进一步对钢琴演奏技术展开研究论证,希望帮助大家更好理解和演奏阿连斯基的这部作品。
【关键词】阿连斯基;练习曲;艺术特色;演奏技巧
【中图分类号】J62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198(2023)02
安东·斯捷潘诺维奇·阿连斯基(Anton Stepanovich Arensky1861—1906),俄罗斯作曲家、钢琴家,《练习曲》Op.25 No.3中引用了中国江苏民歌《茉莉花》,為外国作曲家运用中国元素进行创作的典范。
一、音乐作品分析
(一)创作背景
“阿连斯基作为钢琴家与作曲教授, 创作了大量音乐作品, 总数超过一百首, 其中主要以钢琴作品、室内乐和艺术歌曲为主, 他创作的作品涉及众多体裁, 如交响曲、协奏曲、歌剧等。”[1]
19世纪中后期,欧洲社会动荡不安,政治黑暗,民族运动高涨,民族意识开始觉醒,人们纷纷谋求摆脱外国的统治争取民族独立和民族解放。当时的音乐创作也力图摆脱外国音乐的控制,各国音乐家将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民族性和斗争性融入音乐创作中,形成具有鲜明民族特点的流派——民族乐派,以强力集团为代表。在当时的俄罗斯却有着以尼古拉·鲁宾斯坦兄弟为主的俄罗斯学院派的创立者,他们的观点则与民族乐派不同。阿连斯基的音乐之路一直接受着两种思想的碰撞,他对主流音乐有着很好的传承,又对浪漫主义音乐推成出新,发扬个人情怀自成一派,并且引领了一批浪漫主义晚期的音乐家。
(二)作品本体分析
这首作品的曲式结构非常规整,是典型的回旋曲式(同一个主题反复三次或三次以上)如图1,由三个主部、两个插部和一个尾声组成。第一主部A(第1—49小节),由乐段A(第1—17小节),乐段A1(第18—40小节)和连接部(第41—49小节)构成,以降G大调为主;插部B(第50—89小节)右手依旧是跑动型的十六分音符,左手高声部出现主题旋律,调性转到了降B大调;第二主部A1(第90—135小节)结构与第一主部A相同,调性也回到了降G大调;插部C(第136—157小节)采用了与插部B相同的《茉莉花》旋律,调性建立在降G大调上;第三主部A2(第158—172小节)出现了主部A,并反复利用主部A的两小节主题材料进行发展,调性不变还是降G大调;最后是尾声(第173—183小节)调性依旧沿用降G大调,结束在调性主和弦上。
二、艺术特点分析
阿连斯基《练习曲》Op,25 No.3在全曲两处采用了中国元素——民歌《茉莉花》的主题进行创作,分别位于第50—89小节和第122—157小节。作曲家巧妙的将西方音乐技法和中国民间旋律——两种风格迥异的音乐融合在一起,使得整首钢琴作品具有浓郁的中国文化特色。
(一)对中国民歌《茉莉花》旋律的运用
目前能见的最早与现代版本相似的《茉莉花》歌词收编在明朝万历年间(1573—1620)冯梦龙的《挂枝儿》中;《茉莉花》歌词的前身最早刊载于清朝乾隆年间(1764—1774)的戏曲剧本集《缀白裘》,在《缀白裘》中收录的《花鼓曲》共有12段唱词,叙述的是《西厢记》中“张生戏莺莺”的故事,前两段唱词以重叠句称为《鲜花调》,也有从其为基础发展的称为《茉莉花》。
最早关于《茉莉花》的曲谱(《鲜花调》工尺谱)收录在道光年间《小慧集》中;这种曲调是在明代已流行的《鲜花调》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在各地方言语调、风土人情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下,衍生出各种风格的“同宗民歌”,流传于各省的不同版本曲调各异,但歌词基本上以反映青年男女纯真爱情为主题。
1.创作背景
中国民歌《茉莉花》是由何仿的中国民歌《鲜花调》改编而来。1942年冬天,新四军淮南大众剧团①来到南京六合金牛山脚下演出。当时,跟随剧团来到南京的何仿②拜访了当地的一位弹唱艺人。这位弹唱艺人为何仿表演了一首民歌《鲜花调》。何仿当即被此旋律迷住了,于是他用简谱记下了该曲。《鲜花调》是在中国民间传唱而来,所以在整体上显得有些粗糙。为了打磨该曲,何仿将《鲜花调》进行了一些改编,将原本歌词中描述的三种花统一改写为茉莉花。1957年,在北京全军文艺会演上,何仿策划由前线歌舞团首次公开演出该曲。
2.风格特点
民歌《茉莉花》采用了五声音阶调式,曲调具有鲜明的民族色彩。中国五声音阶是由大小二、三度的宫商角徵羽五音构成。例如,在中段旋律第50—89小节和第122—157小节可以看到主题旋律中分别出现了降B、C、D、F、G五个音,可判断主题采用的是D角五声调式。作曲家没有改变《茉莉花》原本的主题,而是将五声音阶主题直接插入西方调式降G大调中,并在左手低音声部建立了新的和声支撑。在本体分析中得知此曲是个典型的回旋曲式,在全曲的第1—49小节、第99—121小节和第158—182小节的创作高度相似,它拥有流畅的旋律和周期性反复的匀称结构,并与西方古典主义时期的回旋曲式一致。在主题《茉莉花》旋律的引用和创作中作曲家尽最大可能保留了旋律的原汁原味,在此基础上增加了许多优美的和弦,让西方人民在本土音乐结构的基础上,感受到中国音乐旋律的魅力,因此受到西方人民的追捧、传播。该曲曲调柔和婉转,感情深厚又含蓄,表现了委婉流畅、柔和与优美的江南音乐风格,歌曲生动的描述了一个端庄贤淑的少女被芬芳美丽的茉莉花所吸引,欲摘不忍,欲弃不舍的眷恋之情。
(二)《茉莉花》主题旋律的运用
1.声部
阿连斯基直接引用中国民歌《茉莉花》为主题旋律,并采用单线条主题旋律发展手法。《茉莉花》主题旋律出现在回旋曲式的插部,他打破了作曲家一贯的习惯,将主题旋律安放在左手上,伴随右手的半音化织体将中国音乐融入西方复调织体创作手法中,使之音响效果更加丰富。左手的主题旋律在明,右手的伴奏织体在暗,两条旋律线交织在一起,并且左手在主题旋律的基础上增加了大量的柱式和弦进行铺垫,与右手横向的伴奏织体形成对比。
2.不同音域旋律的出现
全曲一共出现了四次《茉莉花》主题旋律,并从两个不同的音域进行呈现。四次《茉莉花》旋律分别出现在第50—85小节(连续出现两次)和第144—157小节(连续出现两次),而两次不同音域的旋律分别是第50—71小節和144—151小节是高音区的两次旋律,第72—85小节和第151—157小节则是低音区的两次旋律。
旋律从高音区到低音区的转变让旋律的色彩更加富有层次,从而产生不同的听觉效果。作曲家根据不同的音区将旋律分为两个部分,仿佛将民歌《茉莉花》男女轮唱的音乐形象呈现在听众眼前。
如谱例1中,第50—77小节的旋律,音区从小字一组的g到小字二组的降d,女高音歌唱家的音域为小字一组的c到小字三组的c,该段旋律在女高音歌唱的音域范围内,模仿了女子纤细的嗓音特点。
如谱例2,另一部分则为第78—85小节的旋律,音区从小字一组的b到小字一组的d,男高音歌唱家的音域为小字一组的c到小字二组的a,该段旋律在男高音歌唱的音域范围内,模仿了男子的音色特点,二者旋律一前一后彷佛男女之间的轮唱。
三、演奏技巧分析
(一)声部
1.高声部十六分音符的跑动
《茉莉花》旋律的高声部是右手大量的十六分音符跑动。在演奏这种音型时,声音需要做到具有颗粒性但又不尖锐。为了保证手指的颗粒性,在演奏时应注意右手小指掌关节以及指关节的支撑。为了保证声音的均匀,在弹奏大量音符时不能高抬指,应尽量保持贴键弹奏。
2.中声部突出主题旋律
《茉莉花》旋律在中声部出现时,是通过左手来完成演奏的。主题旋律是音乐的灵魂,应该比其他两个声部更为突出。那么,在演奏时用手臂带动手腕,触键时指尖很好的站立在琴键上,运用非连音弹奏,手指下键时要略慢,类似“拨弦”的动作,同时使用长踏板,将主题旋律连奏的声音更加圆润、旋律更具有连贯性,让每个旋律音保证充分的震动和延留。踏板可以根据2/4拍节奏律动的基本规律,每小节踩放两次踏板并迅速进行更换,同时踏板的踩放不能与右手的伴奏织体冲突。通过延音踏板的使用增强旋律的流动感以及协和的音响效果。指法尽量采用一个固定手位,避免转指,有利于旋律的歌唱性和准确性。
3.低声部和声色彩的延留
低声部的长音也由左手完成演奏,左手需要同时演奏两个声部,跨度较大,所以演奏时要设计好指法和踏板。作曲家采用了长时值的八度波音作为低声部,指法上应尽量使用1、5指演奏,这也是最常用的八度演奏指法,有助于保证演奏的准确性。低声部需要借助延音踏板来帮助保持较长的时值。
4.旋律中乐句的处理
在弹奏之前建议演奏者先模唱出民歌乐句,体会旋律的起伏以及音乐的情绪和含义。然后,在乐句中找出高音,也就是每一句的主干音,通过主干音将一句完整的乐句找到。并且旋律总是围绕着主干音进行发展和变化,然后慢慢停止。根据乐句的走向判断这个句子的强弱变化,第50—51小节前半拍是一串上行的音符,我们的情绪应该上扬,手指的力度应该逐步加强;反之,第51后半小节至53小节情绪应该沉下去,手指采用逐渐轻下键,尤其在乐句结束的地方,需要模仿演唱的乐句收尾和呼吸感。
(二)不同音域旋律的处理方式
1.模仿女高音
如出现在高音区时,音域与女高音的音域更为近似,应更多模仿女高音演唱的音响效果,触键时的力度要稍弱,利用手臂的重量带动手指下键,让指尖很好的站立在琴键上,注意手指下键速度不要过快,以免造成强硬的音色效果,在长踏板的支持中,手指离键要及时,令琴弦能够保证自行充分的震动,保证声音足够的延续。
2.模仿男高音
当民歌旋律出现在中音区时,左手旋律的力度则需要比高音区稍强一些,弹奏依旧如上述相同,但对手臂的重量运用应更为充分——加大手臂的运用幅度,并稍提高手指下键的速度,以保证声音的饱满厚实。
四、结语
综上所述,阿连斯基创作的这首《练习曲》Op,25 No.3中运用了我国民族音乐元素进行创作。作曲家巧妙的将西方音乐技法和中国民族旋律——两种风格迥异的音乐融合在一起,使得整部作品具有浓郁的中国文化特色。作曲家在直接引用中国民歌《茉莉花》的基础上,通过旋律在不同音域的重复出现让音乐层次更加丰富,从而产生类似男女民歌对唱般的音响效果,要求演奏者在声部、乐句、不同音域旋律以及踏板的处理上采用恰当的技术。
注释:
①抗日战争时期,淮南抗日根据地创办的文艺团体.
②何仿(1928年2月—2013年9月21日),安徽天长人,中国杰出的音乐家、国家一级作曲家.
参考文献:
[1]胡萍,梅晓萍.阿连斯基《d小调钢琴三重奏》赏析[J].大舞台,2011(9).
★通讯作者:胡萍
作者简介:徐昕彤,女,汉族,江西上饶人,江汉大学音乐学院2021级音乐表演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钢琴表演;通讯作者:胡萍,女,汉族,湖北武汉人,江汉大学音乐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钢琴与室内乐理论、演奏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