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鸿
[摘 要]2022年颁布的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强调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课堂教学是落实新课标的主阵地,一线教师是实施课堂教学、落实新课标的主力军。教师应深入理解核心素养的内涵,制订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课堂教学目标。文章主要阐述核心素养导向下的物理课堂教学目标的达成策略。
[关键词]核心素养;物理课堂教学目标;达成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33.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23)09-0059-03
2022年4月,教育部正式颁布了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新课标在三维目标的基础上提出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要求。当前,全国各地初中学校基于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新课程改革正在实施当中。物理核心素养是学生在接受物理教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教师要深入理解物理核心素养的内涵,制订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物理课堂教学目标。
一、教师在制订课堂教学目标时存在的问题
(一)直接抄教学参考书上的教学目标
部分教师在写教案时没有分析班级学生的学习情况,没能结合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来设定教学目标,只是为了教案的完整性,而直接抄教學参考书上的教学目标。
(二)教学目标的定位、表述不够精准
部分教师在制订课堂教学目标时强调“了解”“掌握”等目标层次,没有具体到培养什么科学思维能力及科学探究能力,不注重培养学生的学科关键能力,不能有效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
(三)目标制订缺乏整体规划
部分教师比较注重课时教学目标的制订,常忽视对单元教学目标的制订,导致学生不能融会贯通,所学知识、方法处于碎片化状态。
二、物理课堂教学目标的制订原则
教学目标是整个课堂教学的方向,是指在教学活动中所期待得到的学生学习结果。制订物理课堂教学目标应该遵循以下原则。
(一)遵循科学性原则
教学目标要体现课程理念,符合课程标准要求,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师应针对课堂教学的重点、难点、关键点等,结合物理课程标准对学生的有关要求,科学、合理地制订物理课堂教学目标。
(二)遵循主体性原则
教学活动的主体是学生,教师是指导者、帮扶者和引路人。物理课堂教学目标中的行为主体应为学生,要注重让学生主动参与探究,体会物理知识和规律的形成过程,让学生在认知建构中获得情感体验,掌握学习方法,提升学科素养。
(三)遵循分层性原则
教师要面向全体学生,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制订不同层次的物理课堂教学目标,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均有所发展。
(四)遵循情境化原则
物理知识与科学技术、社会生活息息相关。在核心素养导向下,物理课堂教学目标已经不仅仅是给学生传授物理知识,而是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教师在制订物理课堂教学目标时应遵循情境化原则,多关注现代物理科学技术的新科技、新成果、新动向,使学生真正了解物理知识的实用价值,感受物理的奇妙之处,从而激发学生探索科学知识的动力,真正实现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
三、物理课堂教学目标的达成策略
采用目标教学法进行物理课堂教学,打造物理高效课堂,是促进物理课堂教学目标达成的有效策略。目标教学法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笔者已使用多年。该教学方法以教学目标为核心和主线,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教育教学理念。采用目标教学法进行物理课堂教学,要求教师在课前以学生为中心精心设计好学生的学习目标。教师要预先设计好导学案,让学生根据导学案去预习,使学生对本节课所要达到的学习目标心中有数。课堂上,教师要不断引导学生向既定的学习目标靠近,让学生“跳一跳就可以摘到桃子”。在实现学习目标后,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目标总结,并进行当堂目标检测,从而及时了解目标的达成度。
(一)精心导入,引入目标
精巧的课堂导入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快速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因此,在课堂导入环节中教师应运用富有艺术性的方式,巧妙地设计活动或问题情境进行课堂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以人教版物理教材九年级全一册第十八章第4节“焦耳定律”为例,在引导学生探究电流的热效应时,笔者把家里常用的电炉拿到教室,并让电炉通电几分钟,观察发现电炉丝热得发红。笔者先去触摸连接电炉的导线(要确保导线不漏电),然后让几个学生上来触摸导线,并问他们导线热不热,他们均表示导线不热,对此笔者提问:电炉丝热得发红,但连接它的导线为什么不热呢?这个问题引发了学生的好奇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由此引导学生探究电热与哪些因素有关。
又如,在讲解“惯性”这一物理概念时,笔者利用多媒体展示了如下物理情境。
情境1:学生甲在大街上行走时不小心踩到了一块西瓜皮,因身体失去平衡而向后倒下。
情境2:学生乙在学校操场上跑步时脚被障碍物绊了一下,因身体失去平衡而向前扑去。
结合这两个常见的生活现象,笔者引导学生思考:这两位同学为什么会摔倒?为什么学生甲会向后倒,而学生乙则向前扑呢?
总之,精心设计问题情境,巧妙围绕课堂教学目标进行导入,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为新知的传授营造良好的氛围,为下一步的探究学习做好充分的准备,对提高教学效果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二)及时展示,明确目标
教师将教学目标及时地展示给学生,可充分发挥教学目标的导向作用,帮助学生顺利突破学习难点,完成学习任务。教学目标一般在新课引入后立即展示,也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和类型在课前或课中分步展示。教师通过展示教学目标,可以让学生清楚自己在本节课中要学习什么知识,以及学到什么程度。教师可以通过幻灯片展示教学目标,也可以让学生口头齐读或个别朗读教学目标,无论是采取哪种方式都要让每个学生清楚教学目标。
课前,教师要认真研读课程标准,充分了解班级学生的学习情况,结合不同层次学生的知识水平,制订符合各层次学生学习需求的教学目标。教师应尽可能地细化教学目标,由小到大,逐步实现教学目标。同时,教师必须转变角色和观念,把教学目标转换成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目标。在语言表述上要严格与教学目标区分开来,不使用“了解”“掌握”“常识性了解”等模糊语言,而应使用“能说出”“能记住”“会使用”等通俗易懂的语言。教学目标的数量应控制在三至四个,且要能让核心素养在課堂教学中落地。例如,学会用体温计给同学测量体温,能向同学介绍电流表的使用方法,能给全校师生提出几条节约用水的合理建议,等等。这样的学习目标,既对学生提出了知识要求,又对学生提出了技能要求,在交流和建议中渗透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
(三)精设内容,达成目标
教学内容是课堂教学的核心。教师应精心设计有序的、阶梯性的、符合各层次学生认知规律的教学内容,让学生在主动学习中达成学习目标。
1.教学内容问题化。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教师要善于将教学内容转变为可探索的问题,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理解知识,训练思维。问题应具有一定的思维含量,数量不用太多,但要能引起学生的积极思考。教师要尽量避免设计学生结合教材知识就能完成的填空题。问题的设计要有梯度,前面的问题要能为后面问题的解决做好铺垫,要让每个学生都学有所得。对于重点目标,教师要启发点拨,且要点拨在关键处,语言要精练、精准。例如在“欧姆定律”的教学中,笔者先演示一个基本电路,然后设计问题链:要使灯泡的亮度变暗,可以采取什么方法?灯泡中的电流大小可能与哪些因素有关?电流的大小与电压、电阻有什么关系?利用实验来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时,你认为应该控制什么不变?实验中能不能使用灯泡呢?怎样测量电流和电压?根据一组数据,能否得出普遍规律?怎样才能改变电阻两端的电压?
2.教学内容活动化。学生对动手做实验具有浓厚的兴趣,他们渴望通过动手做实验探究物理规律。对此,教师应尽可能多地组织探究活动,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通过动手操作去体会物理知识和领悟物理规律。对于基础薄弱、能力较弱的学生,教师应开展较简单的探究活动,必要时给予一定的指导,使学生感到科学并不是那么的高不可攀,都能学有所获。
例如,在教学 “大气压强”这个知识点时,笔者给学生演示“马德堡半球”实验,同时设计了对比性实验。实验1:先用抽气机把两个半球内的空气抽出来,关闭活塞,让两名力气大的男生来拉,结果两个半球不能被拉开,再让一名男生来拉,还是没有拉开。实验2:打开活塞,让空气进入两个半球中,再让两名力气较小的女生来拉,结果两个半球很轻松地被拉开了。通过对比性实验,轻松验证了大气压强的存在,很好地突破了“大气压强”这个抽象概念的学习难点,完成了既定的教学目标。
(四)总结提升,回应目标
课堂小结是课堂教学不可缺少的环节,是课堂教学艺术的完美体现。课堂小结能帮助学生厘清知识脉络,总结重点,巩固知识,活跃思维,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教师在进行课堂小结时要重视学生的主体作用,紧扣教学目标,力求简洁明快,方法灵活多样,不只是对本节课内容的简单回忆,还应是科学的归纳、对比,从而实现认识上的升华。教师可将部分内容留白,让学生在探究、交流、归纳后进行完善。教师还要注意引导学生对学习方法进行归纳。教师也可以展示典型例题,让学生自主归纳总结解题规律。
例如在教学“摩擦力”一节时,笔者发现学生普遍对摩擦力感到难理解,对此笔者在课堂小结时给学生出示一道题,让学生通过对题目的解答进行方法总结。
题目:有一物体静止在水平桌面上,现用1 N的水平向右的力去推它,它不动。物体受到什么力的作用?物体受到摩擦力的作用吗?如果受到,是哪一种摩擦力?它的大小和方向如何?
通过对问题的解答,学生知道了物体受到静摩擦力的作用,并能根据二力平衡求出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
接着笔者提出下面的问题,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1.若用5 N的水平向右的力去推物体,物体仍然静止,分析物体受到的摩擦力。
2.若用10 N的水平向右的力去推物体,物体恰好做匀速直线运动,分析物体受到的摩擦力。
3.若用15 N的水平向右的力去推物体,物体会怎么运动?分析物体受到的摩擦力。
通过这样的课堂小结强化,学生对静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的认识得到了升华,突破了学习难点,实现了教学目标。
课堂小结的方式多种多样,比如知识点小结、表格式小结、问题式小结、悬念式小结等。无论是哪种课堂小结方式,关键都是要让学生学有所获,促进学生素养的提升,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五)当堂训练,检测目标
为了让师生共同了解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保持学生达标的兴趣,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进行目标检测,检测作业要求与学习目标相对应,一个目标至少有一道题与之对应,题目力求少而精;能当堂训练,当堂检测,当堂反馈;时间一般控制在10分钟左右,学生必须独立完成;选题必须有代表性,能促进学生举一反三,且难易要适当,提高学生的解题信心;题型应多样。为保证题目的质量,一般直接在中考题中进行选择和适当改动,并且设置必做题(面向全体学生)和选做题(面向优秀学生),检测结束后及时进行信息反馈。教师应善于发现学生的亮点,并给予表扬,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让学生向着更高的学习目标迈进;共性问题应当堂解决,努力促进学生学习目标的达成。
运用目标教学法进行物理课堂教学是提高物理课堂教学效率、打造物理高效课堂的有效策略。它规范了物理课堂教与学的行为,使物理课堂教学目的更明确、流程更简单、效益更显著。自采用目标教学法以来,我校物理学科课堂教学的面貌焕然一新,教学质量逐年提升。当然,如何科学拟订学习目标、精巧实现教学目标、精心选择检测试题等一系列问题还有待我们进一步思考和解决。
[ 参 考 文 献 ]
[1] 李艳.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初中物理教学策略[J].中学物理教学参考,2019(8):26-27.
[2] 潘木清.物理教学对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培养[J].中学理科园地,2019(6):36-37.
(责任编辑 黄春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