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英语课程思政的探索与实践

2023-06-20 02:25石馥源
广西教育·B版 2023年4期
关键词:中职英语课程建设课程思政

【摘要】本文通过分析中职英语教学现状,探索中职英语课程思政建设的有效途径,论述通过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优化整合教材内容、挖掘整合思政资源,强化英语课程的育人功能,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关键词】课程思政 中职英语 课程建设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3)11-0041-04

社会的进步和产业的变革,对技术技能人才的综合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国务院2019年印发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简称“职教二十条”)提出,职业学校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让各类课程和思想政治理论课协同育人。2019年11月,《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的意见》(教职成厅〔2019〕7号)指出,要发挥思想政治课的关键性作用,将思想政治相关内容纳入公共基础课和专业课。这些文件都强调职业教育必须培养思想素质过硬、技术技能娴熟的人才。在中职课程教学中融入思政教育,可以使职业技能培养和人文素养培育相融合,从而培养出高素质的技术技能应用型人才。中职英语课是一门重要的公共基础课程,其跨度广、时间长。作为兼具工具性和人文性的一门课程,中职英语不仅教授英语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还潜移默化地向学生传达语言背后所包含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对学生未来的学习与成长具有重要的影响。因此,将思政教育融入中职英语课程教学显得尤为重要。

一、中职英语课程思政研究现状综述

笔者在CNKI(中国知网)上以“课程思政英语”为关键词,检索到的论文有5 773篇,而以“课程思政英语中职”为关键词检索的论文仅161篇,占总数的2.8%。目前对中职英语课程思政的研究多集中在中职英语教学活动,探讨课程思政元素如何融入具体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环节,偏重经验分享。研究表明,教师的综合素养、教学设计、教学评价、实践能力和教学模式是影响教学效果的五个重要因素。李永妹(2022)提出在教学中应该引入生活案例,以营造思政教育的氛围;李蓉(2022)提出应该在实施中职英语课程思政中凸显专业特色,落实中职英语教育任务;高彩梅、徐兆林(2022)提出,要形成课程思政的协同效应,需整合资源、行动和制度。中职英语课程思政的研究者大部分都是中职学校的教师,专业研究人员较少,研究手段较为单一;东、西部地区在实施中职英语课程思政的效果方面有较大差距;对中职教师能力的研究相对分散,难以形成系统化经验和建议。鉴于此,本文以笔者所在的广西南宁技师学院中职英语课堂及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出版的《新模式英语1》教材为例,探索中职英语课程思政的具体实施方案。

二、中职英语课程思政的现实困境

(一)英语教师缺乏课程思政实施能力

就中职英语课程思政的实施现状而言,多数教师赞成将思政教育融入中职英语课堂,但是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普遍存在以下问题:一是教学理念落后,只重视英语教学,忽视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指导,对思政教育的理解略显狭窄;二是在实际的教学中难以找到英语和思政的契合点,没能将思政元素和英语课堂有效融合,难以在英语教学中有效开展课程思政实践;三是在实施过程中没有注意教学方法,生搬硬套,教学效果不佳,没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英语教材思政内容需进一步优化

中职学校英语课程选择的教材不尽相同,笔者所在的广西南宁技师学院以及南宁市其他技工院校使用的是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出版的《新模式英语1》。教材内容包括求职就业、职业活动、社会生活等方面,有助于学生形成听、说、读、写、译的跨文化交流能力,提高英语综合能力,发展通用职业素养。但是从课程思政的角度看,教材中缺乏足够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中国文化元素鲜有体现,学生很难通过课程教材的内容学习到我国优秀的历史文化。因此,中职英语教学应该融入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和价值观教育,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国际环境。

(三)学生思政素养相对薄弱

当代中职生身处一个信息丰富、不同国家和民族文化相互交融的时代,他们虽有一定的判断能力,但是价值取向还不稳定,心智还不成熟,容易受外界各种环境的干扰。此外,相当部分学生因中考失利被迫选择就读中职学校,理想目标不明确,由此产生强烈的学习抵触情绪,缺乏主动性,自制力较差,部分学生甚至有自卑心理,意志薄弱。以上种种,本质上常常是因为中职生从小缺少良好的学习习惯,没有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因此,在中职课堂中融入思政教育,既是时代和社会发展的要求,更是学生自身发展的迫切需求。

(四)英语教学模式缺乏创新

中职英语传统课程通常以知识教学为主,侧重对语言技能与应用能力的培养,而对价值观与思想文化方面的培养未引起重视。另外,教师较少给学生创设英语实践机会,学生所学的英语知识很难在实际中运用,学习效果不佳。因此,中职英语课程要创新教学方式,并设置思政教学目标或任务,保证一定量的思政内容,将思政内容连贯性、系统性地融入课程教学。

三、中职英语课程思政融入路径

(一)强化师资队伍建设,促使英语教学与思政教育深度融合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不仅是中职英语教师的职责,更是全体教师的职责。课程思政能否实施,关键要看能否建设一支有思政教育意識、有思政教育实施能力的教师队伍。

1.提升教师课程思政的认知能力

传道者自己首先要信道、明道。中职教师自身要努力成为先进思想文化的传播者、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坚定拥护者,坚持言传与身教的统一,用自身的思想理念、价值取向和精神风貌感染学生。平时,中职英语教师应使用数字媒体、学习平台等强化时事政治理论学习,深化对党和国家政策的理解,提高政治素养;开阔视野,加强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此外,中职教师可以积极参加校级、市级、自治区级甚至国家级的课程思政教学比赛、观摩示范课、公开课等教学教研活动,以提升自身的思政教育教学认知和水平。

2.提升教师思政元素的挖掘能力

英语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应将思政元素渗透到英语教学各环节中,深入挖掘教学目标和思政教育之间的结合点和互补点,增强对资源库材料的理解和运用能力,完成课程既定教学目标的同时实现思政效用最大化。在英语教学中,教师要深入挖掘与提炼语言知识所蕴含的文化根源和思想内涵,有意识地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融合,让学生学习西方语言文化的同时,加强对中国制度、中国道路、中国理论以及中国文化等方面的认知,唤起学生传承与发扬中华文明的历史责任心与使命感。

(二)优化教材内容,跨学科合作备课,增加评价途径

1.加强知识拓展与深度挖掘,课程教学与价值引领相统一

开展思政教育,教师应对教材进行二次开发,充分考虑学生学情,从现实需求出发,选择适合思政理念融入的材料,让课堂的教学目标和思政目标符合中职学生思维发展的特点和发展成才需要。比如调整教学内容顺序及难易程度、扩充与课题有关的教学资源等,设置与未来职场有关的学习场景,使学生模拟体验并能说出英语这一交流工具在未来职场上的应用。就职业教育来说,思政元素在融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更应注重工匠精神、职业素养的培养,每个单元都围绕一个鲜明的思政主题展开,与学生的实际学习生活构成密切联系。为了深化英语教学中的思政教育效果,教师可以采用线上+线下的方式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如表1所示),在課前、课中、课后设置学习任务,为学生指明探究的方向,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探究语言知识中蕴涵的人文思想和道德理念。此外,教师可根据教材中的学习内容,设置合作探究活动,让学生学会取长补短、团结协作。除了关注学习任务的达成,教师也要关注任务实施的过程,关注学生在各个阶段是否达成思政目标,实现育人目的。

以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新模式英语1》为例,教师在讲授Unit 2 Lets Go Shopping时,可以通过对比中西方消费理念,倡导勤俭节约的中国传统消费观;对比中西方服饰文化差异,让学生了解中国服饰文化,展示华夏文明之美。在讲授Unit 3 Food时,可以通过学习本土食物的英文表达,培养学生对传统饮食文化及家乡的热爱,坚定文化自信。

2.定期集体备课,实现教学资源库建设和教学设计的协同效应

英语教师、专业课教师与思政课教师应定期开展集体备课,发挥协同效应。集体备课可以弥补英语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思政教育方面知识与能力不足的缺陷,发挥思政课教师和专业课教师的知识优势来拓宽英语课教师的备课思路,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完善教学内容,合理渗透思政元素,在教学资源库选用、教学设计两个关键环节做好质量把关,提高课程思政的吸引力和感召力。如教学Unit 2 Lets Go Shopping单元时,结合文中售货员与顾客的对话以及挑选商品的工作内容,专业教师指出这是市场营销中的销售环节,销售人员需要通过对话了解客户需求,从而协助顾客达成购买意愿,完成销售任务;思政课教师通过分析挑选商品的学习任务,提炼出本单元的思政教学目标:从销售人员的角度提炼出“提升职业素养,倡导爱岗敬业”的思政元素,英语教师据此在教学资源库和教学设计中增加了“中国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的相关内容;从顾客的角度提炼出“树立正确消费观”的思政元素,英语教师据此在教学资源库中增加了“中式消费观:勤俭节约”等内容。

3.引入多元评价模式,加大思政评价比重

教学评价对检测教学效果、确保教学质量、促进课程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教师应该采用多种评价形式,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增加思政评价的比例,将正确的价值观和成才观贯穿整个教学过程,以评促思、以评促学。教师可采用教师、学生共同参与的多元主体评价,促进教学目标的达成,通过科学评价不断调整学生的学习行为和效果,注重“课前—课中—课后”的过程性评价,帮助学生由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反思,引导学生对中华文化与外来文化进行比较与探究,形成正确的价值判断;以表现性与形成性评价为主线,对学生在实践任务中的情感态度、参与热情、分工合作能力以及任务完成效果等方面进行评价。如Unit 7 Working on It的学习任务设计了以下评价内容(如表2所示),其中1、3、7、8、9体现了情感态度;4、5、10体现了参与热情,6体现了分工合作,2体现了任务完成效果,将思政评价贯穿课堂过程始终,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成才观、择业观。

(三)挖掘整合思政资源,拓展延伸思政范围

1.建立双语思政资源库,服务课程教学

中职英语教师应丰富课程思政资源,建立思政素材资源库,以便更好地服务于教学,突出思政教育主题。思政素材选择要有针对性、典型性、时效性、趣味性、创新性,中职英语教师要深入挖掘与教材单元主题相匹配、与学生实际相符合的思政内容。教师应充分利用丰富的网络资源,不断充实教学资源库内容,如China Daily(《中国日报》)、CGTN(中国国际电视台)、学习强国App等都是很好的资源平台。教师可以通过QQ、云课堂、美拍、抖音、快手等渠道发布思政学习材料,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也可以鼓励学生挖掘相关的优质资源。

本校资源库建设围绕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出版的《新模式英语1》教材九个单元的主题(如表3所示),包含政策、理论类主题如“健康中国2030”、《新时代的中国青年》白皮书等,时事新闻类主题如“乡村教师点亮孩子们的希望”,先进人物事迹如屠呦呦团队探索疟疾新疗法、贝聿铭的光影传奇,彰显中华传统文化魅力的主题如中国传统服饰、中国传统建筑等,介绍职场文化和职场实用技巧的主题如“兼职对学生的益处”“这12个实用技能,让你在职场风生水起”等,使得教学资源库既有文化深度,又能紧跟时代脉搏,既有宏观展望,又有贴近生活的内容,以满足不同教师的备课需要。

2.开展主题实践活动,提升思政亲和力

主题实践活动是拓展思政教育范围的有效途径,开展此类活动既要紧密结合课内教学内容,又要结合当地实际,从而丰富学生的生活体验,让学生将语言知识学以致用,以自豪的态度对待家乡文化,在实践中增强个人的家国情怀,提升文化自信。教师应积极组织开展课内外结合的实践活动,保证“人人参与,亲身实践”,让全体学生都能在活动中获得体验感与参与感。广西壮族自治区由12个世居民族构成,各民族人民共同创造了灿烂繁荣的文化。教师在设计实践活动时,应充分考虑学生的专业、兴趣点以及当地的社会资源,挖掘当地优秀的文化资源,为学生提供富有特色的思政学习素材。例如,教师在Unit 5 Community单元设计了解所在城市南宁的实践活动,課前让每个小组观看Hello,China中介绍胡同和四合院(最小社区的雏形之一)的视频,为学生了解当地的社区文化做准备,并让学生根据南宁地图查找老城区和老街的名字。课中,通过对比中西方社区的异同,让学生学会了解和尊重不同国家的社区文化差异,增强对家乡、对国家的认同感,坚定文化自信。课后,学生分小组到南宁的老街(如中山路、解放路)进行实地探访,并拍照记录,结合当地地名编写对话进行演练。学生根据搜集到的信息和课中所学的知识,按照自己的表达习惯进行整合和归纳,并在班级展示。教师结合本单元的主题进行阐释和总结,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升华思想。

课程思政是新时代教育事业发展的一项新要求。大力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全方位、多角度地与英语学科有效融合,可以丰富课堂内容、活跃课堂氛围,达到立德树人的目的,培养和造就一批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能适应地方经济发展需要,德技兼备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王梦.课程思政视域下的中职英语阅读教学实践:以中职英语第四册中的“The world is Thirsty”为例[J].校园英语,2021(40).

[2]李永妹.基于课程思政探索中职英语教学的创新路径[J].教师,2022(19).

[3]李蓉.课程思政背景下中职英语教学设计与实践[J].教育科学论坛,2022(27).

[4]高彩梅,徐兆林.立德树人背景下中职英语课程思政的意蕴、困境与对策[J].教育科学论坛,2022(12).

[5]王月月.中职英语教学中融入课程思政元素的探索与实践[J].现代职业教育,2021(43).

[6]马晓文.国际汉语教师培养视角下的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研究:以“跨文化交际”为例[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22,38(4).

注:本文系2021年度南宁市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中职英语课程思政教学设计与实践研究”(2021C04)的阶段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石馥源(1988— ),广西南宁人,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英语教学。

(责编 周翠如)

猜你喜欢
中职英语课程建设课程思政
发挥专业特色 实施“课程思政”
渗透专业元素,提高职业能力
“误差理论与数据处理”课程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基于卓越计划的金属结构材料课程实践化改革与建设
资源、生态与环境学科群体系下普通地质学课程建设思考
中高职一体化课程体系建设的探索与实践